老路谈兵法·赢职场(36)从“三知”走向“三级知”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题字:王国全,职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span></p> <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地形篇》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知”,历来是战争活动中的谋胜之基、赢胜之道。</p><p class="ql-block">有一个成语,叫“一问三不知”,它就来源于春秋时期晋国与齐国之间的战争故事。公元前468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齐国派陈成子带兵援郑。两军对垒之际,荀寅(即中行文子,又称中行寅,晋国六卿之一,后奔齐)向陈成子报告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他,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齐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陈成子听了大怒,因为他出发前国君有令,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陈成之认为,即使晋军出动一千辆战车,也不能避而不战。荀寅的话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陈成子表示回国后要报告国君。</p><p class="ql-block">荀寅自知失言,感慨地说:“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之,而后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说,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其开始、发展、结果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才向上报告。而自己对这三个方面都不知道就急忙向上报告,难怪没有好结果。</p><p class="ql-block">“一问三不知”的成语故事,最早载于《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一问三不知”,由荀寅语中的“三不知”演化而来,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后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做事情“一问三不知”,就会无的放矢,乱进言、乱作为,战场上不可能打得赢,职场上也不可能成为赢家。但是,也必须看到,“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从知起源到知经过,再到知结果,虽是知的一个完整的闭环,但这种知是一种平面的知,解决的是“知情”的问题,是知的基本要求,也是知的“低级阶段”。要从知的“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必须建立起知的立体架构。这种立体架构,就是知由浅及深的三个层级,或说三种境界。</p><p class="ql-block">初级知,即知“情”,也就是“一问三不知”中的知起源、知过程、知结果。这种知,是一种“浅知”。</p><p class="ql-block">中级知,即知“法”,也就是知道解决某一问题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具体方法。这种知,是一种“深知”。</p><p class="ql-block">高级知,即知“道”,也就是知道蕴含其中的规律与哲理,进而转化为举一反三的智慧。这种知,是一种“大知”。</p><p class="ql-block">职场上,是满足于把事情“做完”,还是致力于“做好”,或是追求“完美”;是满足于做一个普通职场人,还是做一个优秀工作者,或是做一个拔尖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哪个层级的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老路被烟台大学聘为客座教授)</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6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