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p><p class="ql-block">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的道教高人。</p> <p class="ql-block">相传在华山修行的吹箫人箫史和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公主在双双驾鹤成仙之前,曾到西峰莲花洞点烛成婚,为姻缘而起的“天下第一洞房”便由此而来。所以华山是爱情山,是爱情的见证。无论是相濡以沫的夫妻,还是初识的情人、恋人,一次携手华山之旅,必将情深意浓。</p> <p class="ql-block">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p><p class="ql-block">峰北临白云峰,东近量掌山,上通东西南三峰,下接沟幢峡危道,峰头是由几组巨石拼接,浑然天成。绝顶处有平台,原建有倚云亭,现留有遗址,是南望华山三峰和苍龙岭的好地方。峰腰树木葱郁,秀气充盈,是攀登华山绝顶途中理想的休息场所,1996年开通的登山缆车上站,即在峰之东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是华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华山叫莲花山。</p><p class="ql-block">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宋名隐士陈抟在他的《西峰》诗中就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p><p class="ql-block">西峰南崖有山脊与南峰相连,脊长300余米,石色苍黛,形态好象一条屈缩的巨龙,人称为屈岭,也称小苍龙岭,是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p><p class="ql-block">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南峰海拔2154.90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登上南峰绝顶,顿感天近咫尺,星斗可摘。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莽莽,黄河渭水如丝如缕,漠漠平原如帛如绵,尽收眼底,使人真正领略华山高峻雄伟的博大气势,享受如临天界,如履浮云的神奇情趣。</p> <p class="ql-block">东峰海拔2096.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p><p class="ql-block">东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p><p class="ql-block">中峰2037.8米,居东、西、南三峰中央,华山主峰之一。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又被称为玉女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p><p class="ql-block">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愈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并引发了大量的相关典故和考证,而该处也因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峰上景观比比皆是,有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并伴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其中尤为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流传最广。峰上崖壁题刻遍布,工草隶篆,琳琅满目。峰北绝顶叫西石楼峰,峰上杨公塔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题辞。塔下岩石上有"枕破鸿蒙"题刻,是书法家王铎手迹</p> <p class="ql-block">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华山第一险境。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两边铁链垂直下垂,坡度为70°。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p><p class="ql-block">“千尺幢”顶端,有仅容一人的石洞,当游人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的说明了这里的路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鹞子翻身位于华山东峰,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其路凿于东峰的倒坎悬崖上,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游人至此,须面壁挽索,以脚尖探寻石窝,交替而下,其中几步须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故名“鹞子翻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华山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滦镇境内,地处秦岭山麓,海拔1269米,形若莲花卧佛,山上有寺庙12处,自古以“清秀华美”而得其名,古为达官贵人郊游进香之地。</p><p class="ql-block">青华山地势呈现南北走向,景区以山道为轴,全长约2.6公里,左右层峦叠嶂,自古以“青秀华美”而得期名。青华山主峰大顶奇拔伟峻,大顶南约1公里处是唐太宗李世民消夏避暑的离宫——翠薇宫遗址。青华山景区又是长安境内佛教宗派对地之一,景区内有名寺古刹遗址10余座。</p><p class="ql-block">如今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十五,青华山都有传统庙会,各地香客蜂拥而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华山景区位于秦岭北麓沣浴内的黑沟、北石槽沟,最高峰朝阳峰,海拔2000米,据西安市中心仅46公里。相传明朝万历皇帝生母李娘娘曾在此山修行得到成仙。后万历皇帝在山上为其母修建王母宫(黑沟内)圣母殿(山顶)以为纪念,并赐山名为万花山.又因有九个形态各异,风姿秀美的险峰而又名九鼎万华山。</p><p class="ql-block">景区内植被丰厚,森林繁茂,原始生态保护完好;群峰竟秀,层峦叠翠,奇松异石,天然巧成;春天山花烂漫,芳香四溢;夏季云涌峰翠,景象万千;秋时漫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群山枯黄,唯此山青绿苍翠、生机盎然。沿途佛、道教庙宇林立,历史传说美丽动人。据清《宁陕厅志》载“……沣峪万华山,乃秦岭之华……”可见此山美景无与论比,兼华山之雄险,黄山之奇秀。故只有登临万华山观奇峰秀岭,方能真正领略秦岭无限风光。</p><p class="ql-block">大自然中浓重的一笔,一眼望去的绿色,这就翠华山。</p><p class="ql-block">翠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系终南山的一个支峰,位于秦岭北麓,距西安市区20千米,主峰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千米。因汉武帝曾在这里祭祀过太乙神,故又名太乙山。山腰有翠华庙,内供翠华姑娘塑像。民间传说翠华姑娘为争取自由婚姻,逃奔这里,后来成仙而去,此山便得名翠华山。[5]</p><p class="ql-block">翠华山由天池山崩科普区、甘湫池森林健身区、翳芳湲生态休闲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以山崩地貌而著称,集山、石、洞、水、林等为一体。主要景点有天池、甘湫池、地质博物馆、汉武帝拜谒太乙神道场等。[2]</p><p class="ql-block">2002年,翠华山所在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翠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神话传说,少华山与太华山(即西岳华山)是天宫玉皇大帝御花园的一对使女华蓉仙子和华芙仙子下凡显形而成,因华山高五千仞被玉帝封为太华之主,盟冠五岳,少华山高四仟仞,被封为太华之辅,赐号少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华山以其险绝高峻,为古代众多文人所为之赞叹不己。</p><p class="ql-block">少华山在古代地理书《山海经》、《水经注》、《元和郡县志》中均有记载。</p><p class="ql-block">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其兽多如牛,其阴多磬石,其阳多珷枎之玉。</p><p class="ql-block">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少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莲花寺镇,在华州东南约五公里处。东连小夫峪,西郊白石峪,主峰海拔1664.4米。因与西岳华山峰势相连,遥遥相对,并称“二华”,但低于华山,因名其少华山,又名小华山。少华山,自古以来就是关中名山,具有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山上风光旖旎,已发展为旅游风景名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代文人墨客写过许多吟颂少华山的诗词和文章,隋末绿林好汉王伯当在此聚义,名著《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的不少故事就发生在少华山,当年的山门、石寨等遗址现依然可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