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白居易与湘灵的凄美爱情</p><p class="ql-block">人生仿佛如初见 相恋相念在泗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作《长相思·汴水流》。宿州人在谈起大运河时,常常引用它。词中,既写景,又写人,营造了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哀怨忧伤的景象;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细腻真挚的情感、充满故事的人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被世人称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一生写就三千多首诗词,写诗的高产量绝对无愧“诗王”的称号;而“诗魔”则说的是白居易的痴情、为爱魂牵梦萦寄情于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一年,白居易11岁,父亲白季庚为躲避徐州战乱,把家眷送往符离(今属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安居。在这里,少年白居易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湘灵,一同相伴成长;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脚步、他们的爱恋、他们的诗篇。 </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符离,是个传承有序的古镇,北有离山、地产苻草,南有汴水、舟来船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早已蕴含在白居易的生活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湘灵,髻年已过、未及豆蔻,活泼可爱的她,对邻家好学有礼的少年哥哥充满了好奇。“同居小巷里,两小无嫌猜”,认字、念诗词、和之以歌。也许,每天完成夫子定下的功课后,白居易想到的是:“我要早点下学,别让湘灵妹妹等着急了”。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岁时的湘灵已是亭亭玉立、美若天仙,她的美貌能比月中嫦娥,又如旱地里的莲花,让人刻骨铭心、一生难忘。如今在哪里才能见到那种在碧纱窗下绣床前,教鹦鹉说话的场景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9岁的白居易眼中,湘灵妹妹,已是他心中永不凋谢的白莲花。湘灵,自然也爱慕乐天哥哥的才学人品,芳心暗许;平日里,不管是捣衣淘米,还是绣花纳鞋,乐天哥哥的身影总是映照眼前。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事无常,时光变换,两人的家中各有变故,真可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倘若这世上只有爱情,那有情人定能终成眷属;可惜不是,那时的爱情之外,还有宗族家法、门第之见、三纲五常、父母之命……世家何言爱情自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一天,湘灵将绣好的一双鞋,放到他的手上,诉说着她的情意;白居易也动情地应到“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母知道他们互生情愫后,训斥儿子道:“男儿应志在四方,你要专心读书,早日求取功名光耀门庭,建功立业后何患无妻!?”白母不仅连番说教,更是付诸行动,督促白居易离开符离,前往江南叔父家专心备考。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年27岁的白居易,只能在心里期许,等自己考取了功名,再说服母亲答应他与湘灵的婚事。临行前,白居易对湘灵说“等我回来”;湘灵哭着说,“你若回来娶我,我便嫁你;你若在外娶了她人,我便终身不嫁。” 白居易握着湘灵的手说道:“等我回来!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前往江南的一路上,白居易先后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寄湘灵》《寒闺夜》《长相思》;他俩十七年的相处、八年的相恋,爱得深沉、爱而不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贞元十六年,29岁的白居易考上了进士,回到符离住了近10个月。在此期间,他一直向母亲恳切地要求和湘灵结婚;可惜白母封建门第观念极重、一直拒绝;门不当户不对,官宦之家怎能娶平民的女儿呢?母亲的态度是坚决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奈之下,白居易非常痛苦地离开了家,离开了符离;在途中写下了《生离别》,“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贞元二十年,33岁的白居易在京城长安做校书郎,需要长期在长安居住,此时的他以为有官职在身,母亲或许不会阻拦了,可惜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再次拒绝了白居易想和湘灵结婚的请求;甚至在全家搬迁之时,不允许两人相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之后的8年里,白母都没允许他俩见面,并且不许他提到湘灵。白居易也以不跟他人结婚相抗议,先后写了三首思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寄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白居易在母亲的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跟同僚杨如士的妹妹结了婚。但他一直到元和七年40岁的时候还写诗思念湘灵,有《夜雨》《感镜》等。</p> <p class="ql-block">元和十年,白居易44岁时,蒙冤被贬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任司马,这是一个闲职,甚至就是被软禁。途中,白居易和夫人遇到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并写下了《逢旧》“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当年的相爱,形影不离,怎想到落入如今的境地?命运啊,为何要这般捉弄人?白居易还有杨夫人的陪伴,可40岁的湘灵呢,她的一颗真心,早已交给了乐天哥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和十一年的春天,白居易晾晒衣物,忽然看到了那双鞋,和湘灵相处的往事一一袭上心头,思绪翻腾,感慨万端,提笔写下了《感情》一诗。45岁的白居易拿着这双鞋子,摩挲不已,睹物怀人,只有无限的悲伤“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8年之后,白居易从杭州刺史任上去职回京途中,去符离探望湘灵,那个当年的邻家女孩已经不知去向了。也许,孤身一人的湘灵,已常伴青灯古佛旁,默默的吟唱《潜别离》:“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每每读着白居易的这些诗歌,感受着白居易与湘灵的凄美爱情,总会令人痛到无法呼吸。也许对于白居易来说,他这一生最好的岁月,已经完全交给了符离,那些有湘灵陪伴的时光,那些一同游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