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琐忆 一六一

柳韵=刘云

<p class="ql-block">  蒲剧剧本《秋赈图》是一部现代戏,该剧讲述的是1929年无锡慈善家在河南豫西赈灾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928年,天气亢旱,秋禾歉收,麦未安,民大饥。1929年,“春季灾象已成”,地方土匪蜂起,抢掠民财,草菅人命,民不聊生。1930年四月,中原大战爆发。灾讯传来,牵动了千里之外浙江无锡市慈善家的心,《陕州召公甘棠庙碑》载,无锡施永成膺溥仁慈善会唐滋镇、圻镇、华堂等推选,往振于陕”救灾,连续3年辗转到陕州、灵宝、渑池等地,赈济灾民,救人无数。他们不图名利,募集善款重修召公祠,重塑民族精神的信仰,而年仅37岁的过智修因赈灾劳累未能及时医治,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大爱无疆之歌,至今在无锡、三门峡两地传为佳话。该事件被尘封了80年,极具波折,充满传奇,是个值得书写、也很适合搬上戏曲舞台表现。但作为编剧而言,此类题材创作,重要的是既需表现出历史的真实性,也要有题材的时代意义,还要符合演出剧种、剧团和演员特点,在真实历史人物和戏曲创作排演中,尽可能的艺术呈现。这就要编剧在历史素材的剪裁选用、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取舍设计、主题立意与人物关系设置上下功夫。</p><p class="ql-block"> 《秋赈图》有序幕和6场组成,分别是:义赈、访施、路遇、舍饭、修祠、突变。剧中情节有条不紊展开,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得到了充分细腻的展示,性格特色突出。</p><p class="ql-block"> 序幕开场吴若兰搀扶其祖奶奶过毓敏深情四望,随着过毓敏的回忆讲说,场景变化为百姓扶老携幼纷纷逃难,四野哀嚎,过智修目睹惨状,分发所带干粮,忍泪扭头奔去,过毓敏的讲述:“要去做一件大事”,把观众紧紧抓在了“大事”中。</p><p class="ql-block"> 紧接序幕,背景是议事厅,唐滋镇、张钟涛、华堂等无锡商人慈善家们在谈论豫西地区的灾情。议赈一场的人物,都是无锡实业界的慈善代表人物,这是无锡这个城市数千年来深受仁义思想和慈善理念熏陶的结果。我国传统慈善理念的核心在于“积善积德”,而无锡众实业家的慈善理念,已经超越传统,更多的具有“公平”、“责任”等近代因素。为了赈灾救人,不仅捐款捐物,而且放弃舒适的生活,常年奔波在荒凉苦寒之地,乃至置生死于度外。这完全是出于一种自觉自为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地印证了无锡近代实业家身上透出的“义利兼顾”、“兼济天下”的精神内涵。</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访施》一场,背景施襄臣的是江南庭院,景中的陈设显示处院落主人的富裕闲适的生活状态,院落主人养病在家,几朵云飘天空“秋虫叫草木深忧伤难掩”,表现出施襄臣知晓豫西灾情后的深深同情,“纵有心实无力难以想帮”的无奈。在得知唐圻镇已经组织无锡商人捐款救灾后,“愿具微薄之力助乡党,到豫西去赈灾我愿意承当”。此时舞台灯光邹亮,云开天晴,彰显出一群商人心怀天下的情怀。《路遇》中天空白云密布,田野中树杆无叶的惨景,衬托了“路上行人呈菜色,卖子鬻女多悲伤”的童谣所述的灾难现实,前来赈灾的施襄臣和过智修眼中的“树无皮鸟飞绝哀声不断,村舍间无庄田难见炊烟”的景象,充分说明豫西人民急需帮助救灾的紧迫性。施襄臣和过智修的对唱:“见此情激起我心潮翻乱,更觉得赈灾事重如泰山。</p><p class="ql-block"> 细谋划细选址设置粥点,赈灾事更需要考虑周全。需招募义工来熬粥舍饭,更需要运赈粮确保粥源。既入乡要随俗不失检点,不能让众乡亲说四道三。纵受苦到此时不能瘫软,为的是此一番重任在肩。”表现出两人在接触现实后做出的安排与布局,为随后的舍饭大家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继舍饭一场之后,第五场“陕州召公甘棠庙,墙顷栋摧,景色萧条”,“战乱频繁,祠庙几被西北军摧毁”。何维周说到,舅你何不把这些诗作结集留刊印?施襄臣回答:承蒙各界人士赐赏金玉题词,然永成不胜惭愧。赈灾之事,乃是无锡各界的付出,这荣誉怎能加于永成身上呢?慈善资金是无锡慈善家捐助的,乃大家之功,我永成只尽了微薄之力,怎能沽名钓誉,此事万万不可。张县长说到,你为赈灾奔波操劳,世人有目共睹,大善之事成就大善之人,你当之无愧。当今四面八方都有灾难,社会上道德败坏,刊印诗集,可劝谏世人,但如果不这样做,不能达到劝人为善的目的。如果有人看到诗集有所觉悟,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受益的人不是就能多了吗?施襄臣说,承蒙无锡同仁信任,为救灾智修他身把病患,我愿尽匹夫之责,只求百姓安乐。张简生介绍说,召公姓姬名奭,辅佐成王与周公分陕而治。他为政清廉,在甘棠树下理政,劳一身而不劳百姓,体恤民姓,深得百姓爱戴。甘棠遗爱,传为佳话,《诗经》里有诗为证。施襄臣感慨,周召分陕,泰伯奔吴,一分一奔,一脉相承。真乃蔽芾诗章传古今,召公仁政得民心。甘棠剪伐犹知护,足见当年遗爱深。张县长回答,可见一个人做了好事,真正的为政清廉,世人是不会忘记他的。召公没有留下巨著鸿篇,没有留下警世名言,而他却把自己留给了煌煌三千年历史,留给了中华子孙。施襄臣唱到:召公爱民人敬仰,这祠庙毁坏不应当。古圣贤伦理道德岂能失丧,彰先贤民族之本更需传扬。世兴盛伦纪纲常要常讲,世衰败不可废更当自强。我有心奔走募款项,修缮祠庙焕重光。佑民年年得丰穰,敬德保民得显彰。忠信礼义人向往,五谷丰登粮满仓。黎民奠酒祭公堂,千秋万代歌甘棠。张简生赞叹,施先生不但有慈爱之心,还有先见之明,真乃大善之人。施襄臣认为赈灾只能救民一时,这修祠乃是扶志,更能彰显民族正气。修缮祠庙,是为保求民族之本。无锡慈善家决定捐款修祠,宣扬召公为政清廉、体恤百姓、护民爱民之情怀,陕州人民在召公祠为无锡慈善救灾事件立碑,宣扬无锡慈善家“至德仁爱、知恩图报、行善积福、兼济天下、家族传承”的慈善文化传统,两种行为交映生辉,对新时期慈善文化的发展,同圆中国梦有着现实的意义。正如无锡慈善总会张军副会长评价:那一段我觉得非常好,因为你在讲故事的过程当中,可能围绕着赈灾,我们可以完整的把故事讲完,但是在这里面,专门用一个段落、一个篇章来讲的这段故事,我觉得就像戏里面台词里面讲到的,他其实不是救一时之急,他造了召公祠以后,其实他是把中华民族向善的一种文化品质,能够真正的能够留下来,传承下去。所以我觉得这个段落篇章是点睛之笔,非常的重要,他是跳出了这个故事但是又回到了这个故事,这里面我觉得内容的这种厚重感就体现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在整个的编剧,在编剧包括编导的过程当中,把这些的摆布,这些戏剧情节的安排,我觉得非常的合理,也非常的有高度。</p><p class="ql-block"> 剧作在“夜色清冷星光闪”中进入了本戏高潮中的高潮《突变》,施襄臣和过智修在灯下回忆着陕州三年赈灾的过往,通过远方人物的重现,向观众展示出筹款的艰辛,赈灾的艰难,更展现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过智修在听到交通阻断的消息,猝死现场的情节,震撼全场,在乡亲们呼喊善人,雪花纸钱漫天飞舞中进入尾声。</p><p class="ql-block"> 这部戏中较为突出的还有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描写,使得全剧的文字内容更加充实丰满,多角度的展现了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增添了剧作独特的审美情趣。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陕州赈灾现场的灵魂人物施襄臣。</p><p class="ql-block"> 施襄臣出场时养病在家,“又闻听豫西战乱荒旱,百姓们受疾苦我心难安。”的唱词,形象生动的描写出无锡实业家“兼怀天下”的慈善情怀,“一介匹夫心怀遗憾,救黎民无力回天”,“怎奈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的唱白折射出面对救灾大事个人单打独斗的无奈,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民国政府忙于战事面对灾难,不作为还添乱的残酷现实。</p><p class="ql-block"> 又如,第三场,亲眼见到灾区“树无皮鸟飞绝唉声不断”,经历了大虎妈为不给儿子增加负担,上吊赴死的事件,“更觉得赈灾事重如泰山”,栩栩如生的再现了施襄臣面对复杂艰难的救灾现实,焦急难耐的心理,折射出他急于展开救灾工作,不屈不挠重任在肩的高大形象。</p><p class="ql-block"> 再如,施襄臣在甘棠庙时,先礼推了当地人民对自己赞誉,面对褒扬,言慈善救灾事“乃大家之功,怎能沽名钓誉”。听了召公为民的故事,“彰先贤民族之本更需传扬”,然后建议由其筹款修祠。让我们感受到民族慈善家不光是高大雄伟,英勇无畏,冲锋在前的形象,更具足智多谋,播撒慈善文化,兼济天下的人性主义情怀。通过对不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感受到一个个鲜活的立体化的人物形象,感受到戏剧发展的脉息。</p><p class="ql-block"> 本剧中的戏剧冲突,多是关于救灾事件中的矛盾引发,冲突没有其他戏中打斗激烈的场面,多为救灾中的思想和理念冲突,本剧中人物摆事实讲道理解决冲突的方法引发人的深思。如第一场中,关于豫西灾难救不救,引发的众位实业家的冲突。塘圻镇“独臂难支撑”,原因一是江浙内战的难民救援,无锡实业家们已经出尽了力,找大家筹款救豫西灾难有困难,二是无锡和豫西“远隔千里,鞭长莫及”,三是自己的产业运营需要资金支出;四是“兵荒马乱,交通堵塞”,豫西赈灾之事,因政府缺失,困难重重,任务繁重艰难。在何众位实业家商议中,大家列出必须救灾的理由,一是“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的伦理传统:二是太平年间陕州老百姓为无锡的工厂提供了小麦、棉花等工业原料,“我们挣了钱不能忘了他们啊”。三是“殷殷华夏手足情”,家业祖训“兼济天下”的理念。在唐圻镇率先捐出5000银元的带动下,实业家纷纷捐款,终是救灾理念成了真。</p><p class="ql-block"> 《秋赈图》中,我们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其文学性。</p><p class="ql-block"> 第一场过智修唱到:“亲眼见树皮树叶充饥饿,亲眼见细土果腹肚里塞。亲眼见鬻妻卖子泪梭梭,亲眼见寻死上吊求解脱。”排比的运用,使观众对民众在灾难中的遭遇感同身受。第六场中王念慈唱到:“你可知家中老母床上卧,你可知娇儿无你不快乐。你可知为妻梦你泪婆娑,你可知家业要你去掌舵。”及表现了王念慈对过智修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过智修抛家舍业长期在豫西救灾的拳拳真情。在《秋赈图》的尾声中,舞台的背景幕布上呈现了民国名人对无锡慈善家豫西赈灾的题词,宋子文题词是“函谷生春”;国民政府监察院长于右任的手书诗“河岳声凄夜哭哀,遗黎百万苦成灾。雄关晓日赢秋爽,为报施翁放赈来”,高度评价了施襄臣的放赈义举;时任国民政府河南省主席刘峙题词“堪称慈父”及省政府印章;时任华北慈善联合会长朱庆澜题词“愷悌君子”。从这些当年政要的题字中,我们看到了无锡慈善文化的光辉,感受到了对社会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秋赈图》根据历史事实,还原了1930年前后,无锡慈善业“往赈于陕”可歌可泣的历史。众所周知,作为社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慈善事业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产生发展的,它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文明程度的标尺。本剧所表现的无锡慈善家豫西赈灾,是近代中国史上跨区域赈灾规模最大,效果最显著,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剧中人物过智修,就是当年的施赈者之一,他不知疲倦的忙碌在救灾一线,终因积年劳累,年仅37岁病逝于救灾现场。《秋赈图》的创作,将无锡人民深厚优良优良传统 ,和浸淫其中的人文历史光辉,在新时期得以彰显,对目前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秋赈图》的创作,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对当前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宣传作用和教化意义。剧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是一部值得欣赏的优秀作品。尾声中过毓敏和吴若兰的对话,如果国家强大、人民富足,你爷爷他们就不会牺牲了。吴若兰说,所以我们要努力奋斗,国家富强了,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能过上美好生活。其实任何社会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那些为爱而付出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正是:一曲秋赈图,高歌群英谱。大爱无疆土,唯有香如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