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常年居住北京,一家人也有北京户口,但我却不能认同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北京人。我的老家在川东北达州的一个山沟沟里,对别人总习惯称之为来自大巴山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p><p class="ql-block">老家虽然山多沟多,但那山确实不够高沟也不是很深,无名寺大庙(曾经有个蛇王庙很有名,但在后来拆除了),缺仙无龙似乎少了些许名气。甚至在中国地图上也找不见它的踪影。</p> <p class="ql-block">但是,如果在达州你要是问起犀牛山下的谭家沟村,可以说知道的人就很多了。这是因为谭家沟村这些年来太出名了:曾经被省上挂牌贫困村,各级政府帮扶,区委书记亲自驻村,领导视察等等,可没少在媒体上露脸。但是现在的状况就大不一样了,全村已在前两年就实现了整体脱贫,虽然还不是很富裕,但发展很有后劲,是授牌的最美宜居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村……这就是我出生成长过的老家谭家沟村。</p> <p class="ql-block">谭家沟村与川东北大部分村庄相似,因其坐落在山沟沟里,村名是以住在沟里的村民姓氏取名而来。如朱家沟、肖家沟,杜家沟,赵家沟,袁家沟村等等。</p><p class="ql-block">村名虽为谭家沟村,但村里却不止谭姓,还有王姓,张姓,何姓等大姓人家。我记事的时候不叫村,名为达县盘石公社二大队,住八斗丘的(含土木湾)称为二大队二队,我曾经是生产队会计。改名村镇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了,那时我已参军到了部队,此后一直称为谭家沟村至今。</p> <p class="ql-block">谭家沟沟长不过两公里,沟形如一条巨龙,卧伏在犀牛山下。沟里最宽处约五百米,沟里居住的大都为谭姓、少数张姓郭姓。村里其余大姓有何姓、张姓及王姓却分布在沟的两边半坡间,何家山、八斗丘、大屋基,听听这地名就很有特点。全村现有五百三十三户人家,一千三百三十九口人,都是原住村民,但祖籍来源复杂。据说大都为湖广填川时迁徙而来,有人居住约三百年左右历史。后有其他姓氏者,大都为上门女婿或其后代。</p> <p class="ql-block">头枕犀牛山,脚踏明月江。谭家沟村三面环山风景好。全村背靠犀牛山,两边有龙船山和何家山相恃,山里聚集的雨水从山林的土壞里不断浸润汇集会合流到沟里,从沟头起初的涓涓细流不断壮大成一条小河沟,经年累月流进了明月江,在小河嘴流进了州河,一路向东南流进了长江。</p> <p class="ql-block">谭家沟村过去很穷。我在生产队当会计时每个工分值不到四角钱。村里既没河也没湖,犀牛山上的雨水汇集成的小河从沟里都流进了明月江,既不聚财也不出人。后来,由当时的公社组织在犀牛山下的村头修建了一个犀牛山谭家沟水库,用于农田灌溉,加上八斗丘、何家山、大屋基几个堰塘蓄水,村民的生产生活才逐步得到了改善。</p><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乡亲们没有一个叫苦的,集体耕作劳动夫妻养儿育女。计划生育前,农户家里大都少则三四个孩子,多则七八个娃娃,日子虽然过得清苦点,但个个生龙活虎挣工分,照样养家糊口,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起初听说村里成了贫困村让我非常吃惊。总感到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了,比起解放初期以及六七十年代,村里乡亲们现在的日子好过得哪里哪去了,怎么就成了省上挂牌的贫困村了呢?</p><p class="ql-block">贫不贫困是有比较的也是有标准的。村书记王云勇介绍,贫困村的村民虽然不缺吃少穿,但那时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即被视为扶贫标准。另外还有两个标准即:行政村相对贫困人口占该村户籍总人口的比例需达到5%以上;行政村内居住在破旧泥砖房(茅草房)的农户占该村户籍总数的比例达到10%以上。当时村里低于这个标准就被挂牌了。原来贫困村是这样得来的啊!</p><p class="ql-block">贫困就得脱贫,挂牌就要摘牌!谭家沟村也不例外。脱贫攻坚虽然五年,但上上下下却经历了艰辛的付出。</p> <p class="ql-block">中间院子张明江哥快七十岁了,他和老伴从来没离开过村里,就靠种植梨树和李子树等果树年收入七八万元。他说自己还有田地栽种水稻和其他瓜果蔬菜,自足有余。他家是村里较早改造老房子修建二层砖瓦房的农户,还添置了耕田犁地的“铁牛儿"(拖拉机)和三轮车运送货物,他说孩子们在城里买了房找了工作,周末才开车回来团聚。我的表弟谭锋在村里流转土地十余亩,办起了养殖基地,还开办了小酒厂,小卖部,家里修建了三层混砖结构的“洋房”,添置了小汽车和货运卡车,成为村里发家致富的带头人。他老伴被推选为区政协委员。何家山小名叫鱼秋的年轻人投资三四十万元承包村里鱼塘八十亩,已开始产出,收益可观。</p> <p class="ql-block">在达州城里,卖蔬菜瓜果的都习惯打犀牛山谭家沟村的名号。尤其是西瓜,又鲜又甜又脆。张明见和张明云两兄弟就是靠挑西瓜卖出了名,在南城好些人都曾是他们摊上的常客。年初碰到过他们,两兄弟不再做买卖了,他们都在南外三里坪买了房。打麻将接送第三代成为他们新的职业。</p><p class="ql-block">去年冬季,村里王云勇书记提供素材让我帮忙整理一下资料。我依据素材和自己几次回老家所见所闻形成如下文字:</p><p class="ql-block">初冬时节,通川区谭家沟村大屋基农场百亩柑橘园喜获丰收,黄灿灿的耙耙柑压弯了枝头,漫步园区随手摘一个剥开:果大皮薄,口感香甜,沁人心脾;极目远望,村民五六十人以工代赈正在园区砌筑保坎,干得热火朝天。</p> <p class="ql-block">谭家沟村位于川东北著名风景旅游区犀牛山下。这里林丰草旺、水源丰沛、日照充足。村两委结合地域特点,大力发展种植园、养殖园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在市、区、镇各级领导和机关部门的帮扶下,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脱贫之路。五年来,村里引导和鼓励群众成立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业公司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10家,发展特色产业基地21个,成立电商网点2个。广泛推行贫困户就业优先安排、薪酬优于同工、收益优厚分配、产品优价收购的“四优”模式,全域推广产业园、庭园、微田园“三园”经济兴村,促进了招商脱贫产业成片成带成面发展,户户有产业收益,实现了干部帮扶率、利益联接覆盖率、产业带动贫困户率、群众增收和满意率“5个100%”。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全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其中农户入股面积500亩。全村大面积种植樱桃50亩、柑橘105亩、桃梨李子100亩、西瓜220亩;鱼塘150亩、花好月圆苗圃100亩,瓜果蔬菜等养殖业、种植业在达州市小有名气。产业发展不仅丰富了城区市民的果盘子、菜篮子,而且也不断增加了村民的钱袋子:全村实现年产水果、蔬菜、鱼虾200余万斤,产值1000余万元,加上粮食种植及其他副业,人平均实现年收入21000余元。村里先后成功获得省级卫生村、市级四好村、全市廉洁细胞建设先进村等诸多荣誉。</p> <p class="ql-block">既然是宣传,我也没忘记为老家乡村写了几句广告语:谭家沟村热情欢迎八方来客,村游采摘、垂钓观光,一揽犀牛山多姿多彩的美丽风景。</p><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谭家沟村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儿女,据不完全统计,有三十多人通过自己努力学习拼搏成为国家公职人员,其中不乏县处级或师团级干部。较早的革命工作者王宪治在解放初期曾任达县副县长,我的舅舅谭宗纯在五六十年代曾任盘石乡的乡长,后来的张明刚曾任罗江区委书记,张明郁、谭宗浩、王云兴、张明轩、郭伦、谭宗操等或从军或从政或成为人民教师,有的获得了高级职称,有的走上了师团职领导岗位或成为局长、科长、校长等部门领导。还有六十多人远在北京、上海、广东、成都等城市工作或在美国、法国等海外求学工作,其中不乏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p><p class="ql-block">谭家沟村山好水好人好,被评为达州最美宜居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村。</p><p class="ql-block">谭家沟村,我深爱着您,也永远是村的人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