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历史的南京建康路(原创)

民生

<p class="ql-block">  南京建康路,曾用名横街、官街,与1200多年前的唐朝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位于南京秦淮区,西起三山街(中华路)接升州路,东至大中桥与白下路相交,全长1500多米,路幅约28米,车行道宽约1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约5米。</p> <p class="ql-block"> 建康路的历史由来</p><p class="ql-block"> 据《南京市政建设志》所载:建康路路段为南唐时横街,是明代大中桥至水西门官街的东段。沿线自西向东为奇望街(中华路至淮清桥)、淮清桥街(淮清桥至文思巷)、太平里(文思巷至大中桥)。</p><p class="ql-block"> 1934年至1937年民国期间,南京政府将这三条街分段拓宽改建合并,并按照南京在六朝时期的名称“建康”定名为建康路。</p><p class="ql-block"> 据《金陵省城古迹全图》(清代光绪末年)所标,建康路自三山街向东为驴子市、奇望街、淮清桥、尖头犁、大中桥。建康路两侧标有:驴子市北侧明吴王府、王府头门、承恩寺、明太监振宅,南侧状元境、堂子街;奇望街北侧益仁巷、监道、理事厅、水师粮饷库,南侧街巷、贡院、古桃叶渡;淮清桥北侧致和街、察院、八府巷、织造、理间厂、文新巷;南侧马家巷、玉河坊、水巷、西钓鱼巷、东钓鱼巷;尖头犁北侧和南侧均为一片空地。</p> <p class="ql-block">建康路1号的水游城</p> <p class="ql-block">建康路490号的大中桥泵站</p> <p class="ql-block"> 奇望街古玩一条街</p><p class="ql-block"> 建康路旧称奇望街,是奇玩街的别称,曾是南京最早的古玩商店集中地,并有一家资格最老、规模最大的古玩店,名叫“奇玩阁”。</p><p class="ql-block"> 1924年9月,江苏督军齐燮元与浙江督办卢永祥之间爆发了一场争夺上海的江浙战争,当齐燮元败北逃离南京时,其部属一百多人趁乱,于12月15日夜,公然抢劫、焚烧夫子庙至三山街一带,奇望街也在被洗劫之列,从此一蹶不振,后来古玩商店逐渐移到了贡院西街一带。</p> <p class="ql-block"> 东晋时期的夫子庙</p><p class="ql-block"> 夫子庙景区北大门,位于建康路南侧的贡院西街北端。夫子庙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337年的东晋时期。</p><p class="ql-block"> 当时,太学就建在秦淮河南岸,但并没有建孔庙。直到1034年,宋仁宗下令将东晋学宫扩建成了孔庙,供奉孔子,并因此得名夫子庙。从六朝到明清时期,夫子庙都是南京的文教中心。这里聚集了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众多著名的历史名人。他们在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夫子庙也因此被誉为"六朝金粉"之地。</p><p class="ql-block"> 不过夫子庙也历经了多次的毁坏与重建。1937年,日本入侵者的炮火将夫子庙烧毁,古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但在1985年,经过修复夫子庙重新迎来游客。到目前为止,夫子庙已接待了超过一亿多人次的游客,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1991年被评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东晋时期的桃叶渡</p><p class="ql-block"> 桃叶渡,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北起建康路淮清桥西,南至贡院街东,又名南浦渡。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桃渡临流”,所指就是这里的桃叶渡。</p><p class="ql-block"> 传说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常在这里迎接他的爱妾桃叶,并写下了几首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桃叶歌》,以安抚她的紧张情绪。后人为纪念这段美丽的爱情,遂把他当年迎接桃叶的渡口命名为桃叶渡,堪称著名的爱情港湾。</p><p class="ql-block"> 在桃叶渡石牌坊,横额“古桃叶渡”,正面楹联“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背面楹联“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为明代女诗人纪映淮撰联。</p> <p class="ql-block"> 南朝时期的淮清桥</p><p class="ql-block"> 淮清桥,位于建康路东段,跨秦淮河中段与南段相汇处,桃叶桥北。该桥始建于南朝,因古青溪与秦淮河在此汇流而得名,古名青溪大桥,后更名淮青桥,后青溪河逐渐淤塞,后人知之者甚少,“淮青桥”也渐渐变成了“淮清桥”。古青溪上此桥规模最大,因淮水、青溪汇聚于此,亦故名“东水闸”。</p><p class="ql-block"> 1500年前改建为砖石拱桥。因年代久远,砖拱稍有变形,表面发生空隙,历代维修很少,但结构尚稳固。1954年桥面和桥栏都进行了整修。此桥也是由一座主桥和两座辅桥组成,相互之间间隔1米左右,中间的主桥为快车道,两侧的辅桥为慢车道和人行道。之后,该桥也随着建康路道路的数次出新而整修。现桥长17米,桥宽14米仍为石拱结构。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清朝时期的老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建康路北侧的181号,是清朝时期的老建筑群,位于京隆国际公寓至夫子庙小学分部一线。据考证,这里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的“江苏提刑按察司署衙门”、“江宁盐巡道署衙门”,以及太平天国幼南王府(或章王府)。</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这里也曾经是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的办公场所。据《南京地方志》记载“1945年(民国34年),日本投降。国民党南京特别市党部由安徽屯溪迁回南京建康路273号原址办公”。当时的建康路273号就是今天的181号,或者是包含了181号在内。</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因在夫子庙遗址上建设人民游乐场,夫子庙小学因此而搬迁至建康路181号,同时改名为“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2011年,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搬迁至龙蟠南路上的雅居乐花园小区内,而原址则变更为“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分部”,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分部</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邮电局</p><p class="ql-block"> 南京邮电局旧址,位于建康路110号,是南京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邮局,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一处重要邮政旧址,也是20世纪20年代西方古典建筑形式传入中国的代表作之一。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南京邮电局旧址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江苏省邮务管理局在奇望街(建康路146号)新建邮政支局,称为奇望街支局。新建一幢两层钢混结构营业楼,建筑面积1319.61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二年(1923年)1月,新楼建成开业,定名为奇望街邮务支局,为当时南京最大的邮务支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更名为建康路邮政支局,2001年1月1日,更名为夫子庙邮局,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南京邮电局旧址,由英国人于1919年开始设计建造,建筑风格属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形式。邮局在设计上不同于传统建筑的南北走向,而是正门朝东,南北对称,平屋顶,共两层,建筑整体呈“凹”字形。入口处为花岗岩台阶,宽形柱式门廊和五座高大的圆拱门。台阶两侧各建有一座混凝土邮箱。大楼顶部中央建有一座圆顶西式风格的钟台。整个建筑物外墙为水泥拉毛粉刷,窗套为水泥仿砌石,门廊上部及装饰柱、阳台,围以花瓶图案的水泥栏杆。大楼底层为营业大厅,水磨石地坪,布局已作改造;二楼为办公用房,木地板,内廊式布局。</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银行</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建康路上的银行,坐落于建康路与太平南路交叉口东北侧的建康路145号(原209号),屹立着一幢此地区现存最古老、最为典型的1933年民国建筑,迄今已有91年历史。整座建筑保存完好,现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 这栋民国建筑原为高三层,街角门厅高六层,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早期欧式现代派建筑风格,占地面积1139平方米,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这是一栋高三层、门楼高六层的西洋建筑,建筑立面为浅灰色,平面呈现近似直角三角形,散发着浓浓的民国气息。大楼设计简洁大气,临街的两面可见颇具特色的窗外铁艺花架护栏,造型精美。</p><p class="ql-block"> 这座民国建筑,最早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0月歇业,之后由中国人民银行接管。1984年,这里正式成为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城南办事处的办公大楼及营业场所。目前,南京市文物管理部门将对这座大楼进行加固修缮。</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京苏风味店</p><p class="ql-block"> 京苏风味店,坐落于建康路16号,曾用名义记复兴菜馆、江苏酒家,建于1930年,为钢混结构三层楼房,占地面积255.53平方米,建筑面积357.5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此开店,店名为“义记复兴菜馆”,意为复兴传统京苏菜。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生意依旧十分兴隆。1952年时,店面进一步扩大。1973年后,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酒店名厨辈出,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百岁高龄的金陵厨王胡长龄了。2012年,江苏酒家搬迁至建宁路255-1的大桥饭店。此建筑旧址保存完好,现属于茂业天地用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的医院</p><p class="ql-block"> 位于建康路南侧、夫子庙邮局旁的原南京市中医院,在原江南贡院遗址上,先后建有:1934年民国时期为“首都警察厅医务所”、“首都警察医院”、1949年南京解放后为“南京公安医院”、1952年为“南京直属医院”、1956年为“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于2018年末搬迁至南京大明路。</p><p class="ql-block"> 医院院内有一泓池水,水池上横跨着一座单孔青石拱桥,名为飞虹桥。此桥早先属江南贡院,主持考试的官员与负责阅卷的官员以飞虹桥相隔,双方均不得跨越。封建时代的飞虹桥,寓意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日后可以飞黄腾达。</p><p class="ql-block"> 正式回归的科举博物馆及周边配套二期工程项目,目前正在修建中。</p> <p class="ql-block">  如今,建康路这条厚重的历史老街,不仅保留了夫子庙邮政局、上海商业储备银行和京苏风味店旧址,而且还新建了水游城、水平方、茂业天地等大型商场。</p> <p class="ql-block">注明:</p><p class="ql-block"> 文字撰稿、美篇制作、图片拍摄均由本人完成。</p><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七月十二日制</p> <p class="ql-block">《凤凰台上》刊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