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书橱变化大

yby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坐在书房里,望着倚着墙壁一字溜排开的八门书橱,心生无限感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十年代初结婚成家,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住房条件所囿,新房中没买书橱,我的藏书和妻子带来的书只能分类装在几只大纸箱里,在纸箱上贴好政治、历史、文学等标记塞进床肚里,要用时再从床肚里拉出来,只有几本工具书及常用书放在床头柜抽斗里,可随时翻阅。我和妻子相约,为了家中的整洁,暂时不买新书,但走进书店看见好书还是忍不住地买。纸箱子拖坏了几只,把地板拖出了一条条印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日益增多的书已"无家可归",我们就买了些木头和纤维板,把木工请到家里,做了书橱和写字台。书橱上面是三层书架,安放了两块玻璃移门,下面有三层,安装了两扇木门,刷上当时流行的孛荠色漆,再罩上一层“泡力水”,当时流行式样的一只书橱便问世了。我和妻子喜滋滋地把床肚里的纸箱子小心翼翼地拖出来,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到书柜里,从而告别了看书要到床底下去找的日子,这只书櫉陪伴了我们近十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搬进了两室一厅的横套房后,请木工依托客厅的墙壁做了一只组合柜,把书柜的功能和工艺品柜的功能结合起来,并扩大了书橱的规模,使原来的两门书柜扩展成了四门书橱。这次我让漆工把组合柜刷成了白色,排列整齐、五颜六色的书籍与色彩缤纷的工艺品相搭配,在日光灯的照耀下可真是美轮美奂啊,毫无疑问,跟新家具不协调的老书柜只能忍痛割爱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眨眼十年又过去了,女儿也长大了,我们买了三室二厅的组房。请装潢公司充分利用空间,在书房里设计制作了两只书橱,增加了两门书橱,使与日俱增的书籍又有了宽畅的“家”,结束了部分书的“流浪”生活。这次搬家不仅使我第一次拥有了独立成间的书房,也使书橱的地位名正言顺,从卧室走进客厅,再堂而皇之地走进了书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我和妻子的腿脚不能适应每天上下爬六层楼了,就在远离单位十多公里的小区换购了有电梯的新房。装修很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木工活,粉刷好墙壁,请厂家来铺好了每平米70多元的复合地板就搬家了。可我家的书却搬进了有品牌的八门书橱。但由于书太多,还是只能把一些不常用的书装在箱子里放在贮藏室。前年看着挨得基本没缝隙的书把一层层橱板压出了一条条弧形,又花钱请家俱厂来换了厚一半的层板。爱书的妻子开始嘀咕了,这样的藏书成本是否太高了,占用了上千元的书橱还不算,更重要的是占用了每平方米数千元的房屋空间。两人商量着是否淘汰一些书,整理了几天,最终没舍得清理掉一本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橱是书的载体,书才是橱的主体,是主人的最爱。我有个习惯,每次出差去外地,总要买一本反映当地风景名胜、风土人情的书及一张当地的地图。在机场候机、车站候车总要买一本书打发时间。三十多年的积累扩大了书橱的容量,丰富了书的分类。记得第一只书橱里的书主要是经典作家的经典著作等政治理论书籍、历史和文学史以及中外文学书籍,可现在除了增加了一批中外名著外,还增加了一批中外名胜古迹旅游书、奇石、紫砂、玉器、邮票书画等收藏鉴赏书、钢琴弹奏等乐曲书、保健养生书。书橱的变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巨大变化,也正如一代大文豪高尔基所说的那样"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中鸣响了"</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