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龄最短的人,可能用情最深

23罗时汉

如前所述。<div><br>我连发三篇跟旧报纸有关的美篇:书中哪有黄金屋,只有铅块一样的字;那年,我睡过民众乐园;旧报纸里的“悔过”和“出境声明”。</div><div><br>此次就不重谈我的报人情结了。</div> 旧报处理的事没有完,管闲事落闲事,今天得去报社送一份成交价格说明,鄂小华盖了公章,一起送到报社。这对他来说是第一次,对我而言算故地重游。其实报社新大楼落成入驻后,我已退休8年,没在这上一天班,以往来,一般是医药费报销。已有好几年没去了。<div><br>府门深似海。有人说报社森严如中南海,要进去很难,得跟美女门卫交涉,办些必要的手续,其态度也得卑恭。进去找个房间更不容易,如入迷宫。那样子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问些什么别人也不知道。好不容易碰到熟面孔,他们都很忙,不好意思打扰。</div><div><br>感觉这是报业托拉斯,构构庞大,有我搞不懂的新闻部门和各种经理部,有策展中心,还有九派融媒体及武汉市政府新闻发布中心等。</div><div><br>好像是四楼,有超市,还看到2023年度风采人物,这边五个我有4个认得,其中她父亲还是我蒲圻同事。另一边五人,我都不熟。我从没出现在这个版块,现在只能跟他们合个影,想加入优秀行列。</div><div><br>这次好不容易进来,除了办事,就想多看看。</div><div><br><br></div> 一楼大厅的“大江奔流”图片展,络绎了70多年摄影记者的作品,他们记录了历史,也融入了历史,引人驻足。我还惦记着报史馆,门没开。还听说有个陈列馆,在附楼的九派版区,那里展陈精良,档次很高,现代感十足,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div><br>前同事们的国际采访报道,显出本报的一方实力,让人羡慕不已。更有新一茬在网络时代大显身手,我等完全沾不上边,活该被历史性淘汰。在展厅,我终于在一个角落里看到拙著《城市英雄——武昌首义世纪读本》,那可是拿了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的书,才得以忝陪末座,没有完全被忽略。至于我跟叶军合编的《十八芳华——与武汉同行》前后卷,不知放没放进来,那也是报社参与了的文化工程哪。</div><div><br>是的,人人都关注自己,这没有错。但也要看到自己不过是恒河沙粒,而整个报社团队实力雄厚,70后总编从市级进入省级新闻掌门人,也是实至名归。</div><div><br>这几年,人事变动很大,有些同事担任了要职,只要坚守下来的,都有好的回报。当然较早离开的人,在外面也弄得风生水起,人尽其才吧。</div><div><br>在这里,我想呼唤,离退休报人应该组织来参观一下,增添荣誉感,向他们表示致敬。上次好像组织过一次,因疫情防控而取消了。</div> <p class="ql-block">要知道,我虽1984年客串过晚报复刊,1993年才进入报社,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就落个全身而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前面,为报社收集50年代合订本的事,没想到这么复杂,但了却心愿,也算发挥余热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太旭刚有岗位变动,很忙。吃饭时间才能共话“家(报)常”。遇到了新天、赵静和董(名字想不起来了),都各踞要地,发挥能量。还遇到罗京,我的沔阳家门,英年才俊,值得为之自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上次来的时候,我把一大包东西放给太旭处,希望他转交给报社作为历史档案。这次他退还给我了,我也不便多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蹭饭(自助餐30元)之后,太旭送我们到地下车库,还打电话疏通放行,免了几十元的停车费,真是感谢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7月10日,我满载而归,也恋恋不舍。也许是最后一次,但我还是很想再来一次。而天门墩的用了20多年的报社大楼,现已改装为某政府机构,我们已进不去了。</p> <p class="ql-block">回来后展开包裹,天哪,我收集的报社东西真不少,兹罗列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0年至1951年间的《新闻工作文选》五本;《通讯员手册》长江日报社敬赠,里面笔记满满,夹着一张“武汉邮局报刊费收据”,户名陈昆炎、地址汗口一元路#7,报刊名称学习,单价1800。记得好像是我在江汉关附近的居巷采访他时获赠。他还给了我《长江日报二周年纪念册》(1951.5.23),由长江日报武汉市通讯站“赠给陈昆炎同志”,也是他的工作笔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长江日报创刊四十周年纪念画册、纪念长江日报创刊五十周年画册(41页新闻强项出现我和张玉湘在三峡工地的照片),还有长江日报创刊60周年合刊共32版,同年出品的《长江日报》影响有影响的人文化衫,正面是2009年12月23日的头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另外,还有我参与长江日报“长江万里行”采访团的背后布标,上面有各地邮戳整30个;我的NO00211 长江日报出入证、长江日报工作证、长江日报餐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难道不能作为文物保护并展陈于报史馆吗——这是我的一厢情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此,我还送上《行色长江(徒步三峡 长江万里行)和《行色长江(宜昌记者站)两本书,自撰自编自印的,想作为资料提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很少有人像我这样自恋,珍惜这些旧物,想在我离世之前,把它们安放在灵魂的某处。</p> <p class="ql-block">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报人,我对报社贡献极为有限。我是一个党龄为零报龄最短的人,但也算对报社用情最深的人,是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所以如此,扪心自问,报社给我的馈赠太多,涌泉之恩,滴水难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