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坛,位于正阳门外东南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一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是北京旅游的象征,也是中国旅游的象征,按照古代“敬天礼神”的理念设计,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