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学的父亲

梦之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月3日,父亲因肺部疾病,又一次住进了医院,在诊疗期间,父亲每天除了输液、吸氧、雾化,隔三差五做CT检查之外,还不忘一件事,那就是读书。因为父亲凡读必出声,所以叫“读书”更贴切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小时候上过几年冬书,识得一些字,只是在年轻的时候,因忙于一家人的生计,无暇读书,不过他对“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理解的更深刻一些,硬是用自己的力量供出来我们几个读书儿子。前几年,父亲听力越来越差,耳朵越来越聋,不能和人正常语言交流,从此他开始读书,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与自己的心灵交流,炕头、床头也堆满了书。父亲一回到家,就手不释卷,重新拾起了荒废了近六七十年的书,真的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偏好于读一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书籍,如有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伟人的书籍,还喜欢读浅显易懂的民俗故事和民间故事书籍。父亲读了一本又一本,不厌其烦的读,不求甚解的读,虽不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他读懂了人生,读出了快乐,同时也开辟了另一条交流对话渠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读书有几个显著特点:专心致志,大声朗读,及时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因为耳聋,受外界嘈杂声影响少一些,所以读起书很专心,他经常是坐着读,或者斜依着身子读,读起来是专心致志、目不转睛,不管身边有什么动静,他都能做到充耳不闻,一心只读圣贤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读书,是有声朗读,整个家里都是他的读书声,我在一旁听见父亲读的是错别字连篇,有时结结巴巴,有时一字一顿,这毫不影响他继续读下去。我有心想纠正一下父亲的错误,可又怕打断他读书的节奏,还怕影响他读书的兴趣,索性随他怎么读,只要能读出声,读出他的乐趣,说明他的思维还很正常,这样也能减缓老年痴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一边读书,一边不忘品评其中的人物或事件,有时妄加评论,有时肆意猜度,不管观点正确与否,都是他的读书心得。他时而大笑,时而点评,既有赞美之词,也有批评之语,还有愤激之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住院期间,躺在病床上,手捧着书,毫无顾忌地大声读着书,他是病房里的一道风景线,是病房里唯一的读书人,护士还笑着说“家里还没读够,带到了医院读书”。同病室的病友看见父亲那样认真投入读书的样子,颇为感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昨天因为做气管镜,父亲头痛欲裂,疼的在病床上直翻滚,心理极为烦躁,喊着要回家,说为什么看病越看越难受。直至今天头不疼了,父亲又拿起书大声读起来,笑着说,昨天疼的他连看书的心情也没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父亲检查结果出来,一切正常,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愿父亲永远健康、开心、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没有太多文化,但他在耄耋之年还能拿起书学习,还能读的津津有味,真的让我们年轻人望尘莫及。我们年轻一代人,和父亲比起来相差甚远,既没有父亲那般坚如磐石的定力,也没有父亲那种不屈不挠的毅力,更没有父亲的那种平和质朴的心态。父亲的远见卓识、勤劳持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等优良品质,影响着我们这个小家庭一代又一代人,是我们儿孙学习的榜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