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品读西街,城市中总有几条街巷,或文化悠久,或历史事件,或建筑特色,或生活气息,特别赏心悦目。它们成了城市明亮的音符,出彩的景观,令来往游客流连忘返。西街,便是这样一条街道。</p> <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近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贯穿起来。</p><p class="ql-block"> 西街蕴含着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更新改革的巨大变化。</p> <p class="ql-block"> 从南俊巷拐到东街,近处乳白色的钟楼与远处古铜色的双塔同时映入眼帘。我打量着眼前的景物,虽市景人车混乱,市声嘈杂,各类粗细电线随意刻画在街道两侧,电单车四处奔走。但红砖白石,古街古塔,多元文化,传统民俗共同散发出的充满自由活力的闽南市井景貌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远处看着,泉州钟楼遗世而独立,静静矗立在西街与周围的建筑格格不入,但恰是这份不拘一格的美,为西街注入灵魂。泉州钟楼并非古代钟楼,,始建于民国23年,以西洋风格建造又融合闽南风格。它是自动报时的时钟。</p> <p class="ql-block"> 西街,这是泉州最老又最年轻的一条街,自唐朝时就“列屋成街”,如今又是泉州繁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泉州是世遗之城,烟火之城。作为泉州的灵魂所在,它的丰富肌理和独特魅力藏在一条条街巷中。</p> <p class="ql-block"> “出砖入石”是闽南红砖建筑中的一种独特的砌墙方式,这种砌墙方式源于明末地震后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破碎的砖石构筑墙体,后逐渐广泛使用。</p> <p class="ql-block"> 西街,历经千年历史沉淀,真实而不修饰的市井生活,又有时尚的旅游资源,有古朴气息又有现代时尚氛围。古厝,洋楼,骑楼,古味悠远。登上一座民房的顶楼,感受西街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西街地标之一是东西塔,始建于唐朝时期,历经岁月沧桑仍屹立不倒。想与东西塔合照,一定要找一处制高点,西街天台多,如西街游客服务中心,鲤鱼台,7FUN天台……用最高的视觉欣赏西街的美。</p> <p class="ql-block"> 闽南红砖古厝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厝”在闽南语中代表房子。红砖古厝指用红砖建造的房屋,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是闽南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象峰巷,坐拥东塔的绝对平地视野,幽深的古巷直通人潮涌动的西街,矮小错落的房屋和远处的东塔形成对比。</p> <p class="ql-block"> 象峰巷中还有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留从效在泉州冶铁遗址—铁炉庙。</p> <p class="ql-block"> 中山路,是泉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可追溯到唐代,是一条主要街道,到唐代末,泉州扩城,中山路南端延伸至涂门街,宋代中山路再次延伸至北到朝天门。全长2.5公里。民国时期改名“中山路”。</p> <p class="ql-block"> 中山北路的朝天门,是泉州古代七座城门之一,始建于明隆庆,于2001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 人聚居的地方叫“市井”,井是水源。自古以来泉州古城水井数以千计,民用食水。街上的古井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六井孔”相传建于五代,方便多人取水,井凿六孔。据说六井孔水长年不干,历代发生旱灾或瘟疫时,井水成了百姓的救命水。</p> <p class="ql-block"> 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中山路沿街廊柱式骑楼既有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南洋式的建筑精华。</p> <p class="ql-block"> 区街保留大量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珍贵建筑,有罗马式柱廊,大上海理发店,原为施琅后花园所在地的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 中山路,海交文化的建筑精华,是历史上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建筑,也是全国少有保存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 泉州留下诸多遗址 ,大街小巷,无处不有。来泉州寻“旧”特别容易,老城中心集中了传统与现代。故事与传说的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 泮宫,花桥慈济宫等古城的重要文物史迹,走在这里就像翻阅一本厚重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不大的城市,电动车比汽车更常见,这小电车带给人们的是小城特有的安逸悠闲。是心情放松的亲切感。夜晚灯火迷离,一栋栋老建筑让你恍如隔世。</p> <p class="ql-block"> 花巷得名于清末民初,那时巷中聚集多家人造花店铺,花店熙熙攘攘,“花巷”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说到泉州,不得不说簪花,早在2008年,蟳埔簪花就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眼中充满仪式感的簪花,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乐观。这种新潮早在现代年轻人争相追逐中。簪花是蟳埔女乃至泉州代代相传的悠久习俗。</p> <p class="ql-block"> 金鱼巷,北宋年间,福建都转运使谢仲规在此建宅,他官至三品,依唐宋官制,三品以上官员可受赠紫金鱼袋。后人在宅邸之上挂一匾额,上书“金鱼世第”。被传为佳话。金鱼巷美名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老墙,青砖,飘檐,瓦当……,漫步在文化底蕴浓厚的老街,品味一砖一瓦一石,一街一巷,聆听光阴的故事。邂逅历史的变迁。(2024.7.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