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两年前手机版WPS随想随写,后忘记今补发留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某日出小区行至西门,随风飘来浓浓的烤地瓜香,原来是西门口一家手机店铺门前新添了一个大大的电烤地瓜柜,店铺主人是一个很壮实的小伙子。问及价钱,小伙告知八元一斤,并说我这很便宜啦,金街那边得十元呢!咦?烤地瓜身价又涨了呢!记得前年冬天很冷的一天去毓璜顶医院看病号,出来在西南河马路边一公交站点等车时,见一老者就在离站牌几米远处卖烤地瓜,用的是前几年街头常见的废油桶做的烤炉。少顷来了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挑了一块不及拳头大小的地瓜,老者很仔细称过后告知女孩五元,那时的烤地瓜应该是六元一斤。不禁感慨一块地瓜的身价竟如此之高了吗?却不曾想今年烤地瓜竟晋升街头小食摊的贵族了呢!曾几何时……,这不禁勾起我对地瓜的万千思绪。</p><p class="ql-block"> 对地瓜最早的记忆是很小时候家乡农村的秋天。田野里铺着的,滚动着的都是地瓜,家家户户院子里堆着的,大桩篓小扁筐装着的满满的也是地瓜。红皮的,白皮的,粉皮的;白瓤的,黄瓤的,红瓤的;粉面的,软糯的;大的小的长的圆的;还有黄黄白白铺满田地屋顶院落的切晒的地瓜干……。这是一个被地瓜主导了占据了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地瓜不值钱,人畜共享。满满的煮上一大锅,猪吧唧吧唧吃得香甜,人也吃但并未吃出多大的满足感,只是对恰恰好烧干锅底的地瓜糖油印象深刻,日后常常念起。地瓜要储存很多,成为农人们日常的主食,要从秋吃到春,几乎天天吃顿顿吃。记忆犹新的还有冬天吃腻了地瓜,妈妈会把地瓜干煮上半锅,加糖精增甜每人一碗算是一顿饭,也算不上什么家乡至味。直到上中学时家里的主食还是地瓜玉米面片片当庄,每每下午放学回家来不及吃晚饭,抓起两块地瓜急匆匆又返回学校上晚自习。也不知有多少人那时因吃多了地瓜吃倒了胃口,提起便沤酸水,满眼都是泪啊!直到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大米白面越来越多地占领了我们的餐桌,地瓜才默默地退后一隅甘为配角。而且那时地瓜的名声并不太好,身份卑微名字也土的掉渣。至今还记得大学里跟同学熟悉了以后,不时有人觉得我长得纤瘦不像北方山东人。那我问你们认为的山东人长啥样啊?有人就半开玩笑说,山东大妞不都是脑门抹着黄酱,一手大葱一手玉米面饼子,身材粗壮圆不溜丢像个地瓜蛋子吗?我了个天,原来山东女人在他们印象中长这个鬼样子啊!</p><p class="ql-block"> 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感谢地瓜。适应性极强产量又高南北皆可种植的这种作物,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养活了多少国人,帮助多少人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所以地瓜对人类贡献巨大,我们不能因为后来有了细米白面就忘恩负义。</p><p class="ql-block">那么地瓜后来又是因何逐渐变得尊贵登上我们的大雅之堂的呢?细细想来也就是近十来年的事吧。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丰硕,人们吃腻了山珍海味,又想起了沉寂已久低调至尘埃里的地瓜。记得参加工作城里安家后就很少吃到地瓜了,只有回乡时亲戚家人送我们的土产中才有了地瓜和地瓜面的身影。再后来那甘甜粉面的滋味就不断地勾起味蕾对地瓜的想念,于是也就有了后来亲自种地瓜的种种经历。</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尝试种地瓜是居于塔山脚下。所居楼后正好有一小块空地,不知怎么就起了种地瓜的念头,于是弄来苗子春栽秋收,还真长出了几块地瓜!什么滋味好不好吃已是不记得了,而且后来因为统一绿化未再种植。</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种地瓜则是十年后的事了。那时学校搬迁至远离市区的牟平地界,学校北面有很多空闲地,于是我们这些出身农村土地情结深厚的人又纷纷开起了小地,种菜时自然也不会忘记种上一些地瓜。可是过了没多久学校因积水要挑排水沟,正巧种地瓜之处处于排水沟边缘,地瓜苗因此也被铲得乱七八糟,因苗子尽毁从此便也放弃了它们。当年的十月份,一次散步偶然发现排水沟的边缘当初种地瓜之处还有鲜活的地瓜秧,于是抱着一点点希望想看看下面是否长有地瓜。这一挖不要紧,可是大大的惊喜了我们!不仅有,还是一大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全部挖出竟有八九斤之多,其中有一个掂量了下足有三斤重!这可是只有一棵苗子长得果实呀,简直了不得!结果是那个最大号的被我带到了办公室展示数月,直到快放假才就地切块蒸了一锅,等我下课回来满楼道飘散着地瓜的香甜气息,一锅地瓜却只剩了两小块。</p><p class="ql-block"> 后来虽每年也利用荒地小有种植,但基本是自给自足,分享甚少,直到南山隐桃林,实现东篱田园梦。而这时地瓜也不再是单纯的食物,它被各种环保健康养生机构和专家赋予了新的使命,是保健减肥抗癌的代言和首选,越来越受到国人推崇,当然它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p><p class="ql-block"> 有了足够多的地儿,这么好的东西干嘛不多种点呢?自己吃不了可以亲朋好友分享嘛!于是翻地,挑垄,插秧,管他什么品种,三百棵不够就六百棵,呼啦啦种下一大片!不施肥不打药不浇水,只要地瓜苗不被疯长草吃掉就好,然后静待秋来九一八,霜降之前收地瓜!</p><p class="ql-block"> 带着希望终于盼到了霜降,地瓜倒是丰产,可是送给老妈时却遭到一顿奚落:长得太蠢,多有皴裂,质地偏硬,不是红心粉皮!唉!彼时老家农村已很少种植地瓜了,老妈要烤地瓜吃,一贯要求也比较高,总结经验教训来年改进吧!</p><p class="ql-block"> 于是第二年再种时首先选择了当时烟台农博园推出的新品种烟薯25号;其次在种植时间上推迟至夏收以前;再是插秧时增加少许饼肥或沤炒过的七八粒黄豆。这到了秋收时可不得了啦,那烟薯终于如老妈所愿,长的是体态修长,水光溜滑,粉粉嫩嫩,柔若无骨,红心甘甜,就像美人!这回老妈终于可以守着火炉烤着美人吃得美滋滋啦!而且地瓜的口感也颇受朋友们盛赞,软软糯糯,香甜无敌,非大田施化肥浇水的商品薯可比,甚至人们连名字都少叫“地瓜”啦,更多称其为“红薯”,“烟薯”,“蜜薯”。这么抢手,只好每年加量种植了,少了不够分啊!不得已承诺亲朋也只能是“先到先得”了。</p><p class="ql-block"> 对了,红薯可是浑身都是宝啊!红薯叶是养生菜,可蒸可凉拌;红薯叶柄可炒可包;剩下的红薯蔓收地瓜之前就被预约作牛羊饲料了。由此想起当年老爸说起三年自然灾害挨饿时,红薯叶可是身价不菲贵为珍馐呢!</p><p class="ql-block"> 地瓜尽管身价涨之又涨,它的变迁史也可窥见中国七十年发展之一斑,它也见证了国人生存状况的改变。再想教育孩子忆苦思甜说我们那个年代总吃地瓜片片,给你的回答一定是“地瓜片片是多么好吃的东西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