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妙题赏析(一)

龚清鼎

<p class="ql-block"><b>  2024年云南省中考已落下帷幕,今年是云南省第二年全省统一命题中考,已多次逐字逐句地品读《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无数次品咂咀嚼,无数次拍案叫绝,个人觉得试题:素养导向明确、情境创设真实、材料选择典型、问题设计简明、语言表述准确、注重学科融合、难度适中、分值合理......试题是一个区域对课改理念理解水平最直观的反映,真要为云南省的命题专家们点赞。有许多试题总想与同仁们共享为快,如“古诗阅读”。</b></p><p class="ql-block">(一)(4分)</p><p class="ql-block">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p><p class="ql-block"><b> 定风波</b></p><p class="ql-block"><b> 苏轼</b></p><p class="ql-block">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p><p class="ql-block"><b>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b></p><p class="ql-block"><b>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3.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A. 序文中“不觉”,表明词人知道紧张狼狈于事无补,所以淡然面对不期而至的风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B. “穿林打叶声”从听觉角度描绘雨骤风急,“莫听”则写出词人不为风雨所动的洒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C. “料峭”与“微冷”,突出词人现实感受到寒意,也表现出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凄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D. “山头斜照却相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相迎”赋予山头斜阳人的动作和情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这道题选项分别从词人的生活态度、描绘手法和词人情感、现实感受和内心体会、修辞手法等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词进行了理解和赏析,独特之处于在于:</b></p><p class="ql-block"><b> 一是选项覆盖全面。选项能够全面覆盖诗词赏析的多个重要方面,确保考生对诗词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入的。</b></p><p class="ql-block"><b> 二是考核效度很强。不仅考察考生对诗词字面意义的理解,还深入到词人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创作手法和修辞技巧,分析不同角度的赏析选项,考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判断哪个选项最准确地反映了诗词的特定方面。试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文学批评技能,对考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考核效度很强。</b></p><p class="ql-block"><b> 三是丰富题型,张弛有度。以选择题形式设题,丰富了试题形式,学生书写量小,让中考这样具有选拔性与评价性双重功能的考试,显得张弛有度,疏密有致。</b></p><p class="ql-block"><b> 这样的设计确保了题目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有助于全面评估考生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14. 词中的“谁怕”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意思相近,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两位作者的人生经历,简要分析两个词语所表达情感的不同之处。</b></p><p class="ql-block"><b> 试题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b></p><p class="ql-block"><b> 一是跨学科融合特点突出。该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文学与历史知识,结合苏轼和王安石的人生经历,来比较两个词语所表达情感的不同。这既考察了学生的文学理解能力,也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体现了跨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b></p><p class="ql-block"><b> 二是能力素养考核导向明确。问题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谁怕”与“不畏”的字面意思,还要求他们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一)考核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能够透过文字表面,理解作者背后的情感和意图。(二)考核了学生比较分析能力,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比较两个作者在不同作品中使用的相近词汇,所表达的情感差异。这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和分析的能力,能够识别出细微的差别,并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三)考查 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基于作者的人生经历,对两个词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盲从权威。</b></p><p class="ql-block"><b> 三是试题育人价值优秀。通过了解苏轼和王安石的人生经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作品和情感,从而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b></p><p class="ql-block"><b> 综上所述,这个问题设计非常巧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