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医学家马有度(上)

重庆市荣昌区 刘世峰

<p class="ql-block">马有度</p> <p class="ql-block">作者:曹东义 刘世峰</p> <p class="ql-block">走近中医学家马有度(上)</p><p class="ql-block"> 文 /曹东义 刘世峰</p><p class="ql-block">2018年,重庆市名中医聂天义写了一篇《马有度现象的启示》,他满怀深情的写道:马有度现象是他在几十年多彩的中医生涯中彰显出大智慧、大格局、大肚量的靓丽人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影响力,在社会活动中,涌现出难忘的动人画卷。聂天义主任医师用事实说话,生动地展示了:铁杆中医、巍然屹立;医术精湛、门庭若市;传承开班、高徒云集;山城发声、名家聚渝;名实相悬、犹享盛誉。三年过去了,马有度现象又有新的亮点,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p><p class="ql-block">热爱中医 自信自强</p><p class="ql-block">马有度在重庆市广益中学读高中时,体弱多病,特别是失眠严重,因此被迫休学,先请西医诊治没有疗效,后来他的母亲带他到七星岗找一位老中医诊治,开了五种药,立即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后来才知道这个处方就是医圣张仲景的酸枣仁汤,他深感中医药确实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在1956年高考时,一连填报3个志愿全部都是中医学院。随后,考入成都中医学院,成为1962年毕业的首届毕业生,从此与中医结下了一生的情缘,他常常戏称自己是嫁给了中医,大有与中医药结成命运共同体的气概。</p><p class="ql-block">他在《感悟中医》中赋诗抒怀:“人生喜在结良缘,嫁给中医六十年,读书临床贵感悟,乐在其中笑开颜,智慧之学开心窍,灵验之术救病员,万紫千红绿丛中,文化之花开满园。”</p><p class="ql-block">对中医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一般都认为他一定是祖传中医的后代。其实不然,他与中医并无家族渊源,这个奇特的现象也引起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关注,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铁杆中医情-读&lt;感悟中医&gt;有感》,他在文中指出:“马有度教授是著名中医学者,但并非出身中医世家,完全是凭着他对中医药事业的一腔热爱和极高的领悟力而成为一代名医。”</p><p class="ql-block">一晃眼65年过去了,马有度对中医的热爱更加深厚,2021年他用抖音提出“中医三问”,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对中医事业的坚定自信。</p><p class="ql-block">第一问:中医究竟是什么? 中医是智慧之学;中医是灵验之术;中医是文化之花。</p><p class="ql-block">第二问:中医的特色是什么? 中医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中医是重预防,治未病;中医是辨证论治,个体诊疗;中医是治养结合,贯彻始终。</p><p class="ql-block">第三问:中医的贡献是什么? 中医以哲理引领人生;中医以文化哺育心灵;中医以养生维护健康;中医以疗效取信天下;中医以康复服务万民。</p><p class="ql-block">马老对“中医三问”的回答,关键词就是中医自信。马老强调不仅要中医自信,尤其要中医自强。他强调指出:“传承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既要自信自豪,更要奋发自强,我们要千方百计突出四个硬道理:千方百计提高中医学术水平是硬道理,千方百计提高临床疗效是硬道理,千方百计提高老百姓对中医的信任度是硬道理,千方百计造就百万传承创新型钢杆队伍是硬道理。”只有不断壮大中医队伍,不断增强中医实力,中医药宝库才能更好地继承,才能更好地发扬。</p><p class="ql-block">贡献突出 破格晋升</p><p class="ql-block">在综合性的人民医院,在西医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地位不高,中医人的职称评审能够与西医平起平坐已经相当不错了,而在1987年,马有度竟然能够由主治医师直接晋升为主任医师、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这个现象是非常奇特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全靠在医疗、教学、科研、科普的突出贡献,他在医疗上是临床高手,在教学上是优秀教师,在科研上成绩显著。早在1980年,他只是一个中医讲师,居然能够在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医方新解》,首印就8万多册,很快又重印达12万多册。198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家庭中医顾问》首印10万册,以后逐渐加印到30万册。</p><p class="ql-block">他发明的复方枣仁安神胶囊,还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当时在重庆医科大学是第一个获得省部级奖的新药研究项目。</p><p class="ql-block">在科普方面不仅在报刊上发表众多文章,而且在重庆广播电台、四川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参加专栏节目,重庆电视台也播放他的科普讲座。职称晋升在那个年代一般都是论资排辈,所以马有度的破格晋升是相当少见的,当时他是重庆医科大学最年轻的一位教授。由于业绩突出,贡献显著,随后不久,1992年又获得了终身享受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医术精湛 成果丰硕</p><p class="ql-block">马有度教授特别强调做好“三医”:“不仅要做知名度高的名医,而且要做深明医理的明医,尤其要做全心为民的民医。”马老本着“德为医之首,术为医之基”的理念,1962年以来,一直坚守中医临床第一线,已达60年。至今仍在重庆市中医专家门诊部、重庆合道堂名医馆出诊,每周三次,每次半天挂30号,仍供不应求,80多岁高龄仍加号应诊,始终一片爱心,一丝不苟,尽力救治病人。</p><p class="ql-block">马老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擅长治疗脾胃病、肺系病、心神病、虚损病、皮肤病。马老视病人为亲人,服务态度好,诊治细心,疗效显著,重庆市外和海外病人也慕名前来就诊,口碑很好。</p><p class="ql-block">重庆市南岸区教委刘德霖患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反复发作,经马老治愈,她这十几年一直从内心上表达深情谢意。</p><p class="ql-block">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呼吸科主任罗永艾博导,患慢阻肺,反复感染,对各种抗菌素都耐药,又有心衰,每年都要多次住院,出院只能坐轮椅,痛苦不堪,无奈之下求助中医,请马老诊治,疗效显著,至今健在,一谢再谢,称马老是他的救命恩人,罗永艾还把这两年多的诊治经历和显著疗效写成文章,收入《马派中医传薪》。</p><p class="ql-block">马老不仅坚守中医临床一线,而且尽力开展中医科研与科普,他特别强调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中医科学研究,一翼是中医科学普及。他独著与主编近30部500多万字中医药著作,学术著作与科普作品几乎各占一半。马老的学术著作有《感悟中医》《医方新解》《方药妙用》《中国心理卫生学》《中医精华浅说》《医中百误歌浅说》《马派中医传承》《马派中医传薪》等,马老的科普著作有《家庭中医顾问》《奇妙中医药》《健康人生快乐百年》《趣谈养生保健》等。这些著作多部获奖。马老的中医著作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流传海外,《中医精华浅说》《家庭中医顾问》繁体字版在海外发行。《医方新解》被日本同类著作《中医处方浅说》列为第一本中国原著参考书。《家庭中医顾问》译成日文加以颁布,并在《汉方研究》杂志连载两年。《自学中医阶梯》中多篇文章转载于日本《汉证》杂志,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马老的成果不仅表现在著作方面,还表现在产品的研究方面。对于中医科研,他主张一要以中言中,二要衷中参西。他尤其强调,中医科研要面向临床,中药科研要面向市场。他开发研制了两种准字号新药,安神新药复方枣仁胶囊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止咳新药麻芩止咳糖浆,中医特色突出,疗效又好,不打广告,全国畅销。</p><p class="ql-block">马老在科普方面特别突出的是他倡导的“养生四有”母体及子系统,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养生四有: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养生四有是母体,延伸四个子系统:</p><p class="ql-block">养生四善:一颗善心,多办善事,必结善果,共享善乐。</p><p class="ql-block">养生四童:一颗童心,童心生童趣,童趣享童乐,童乐养童颜。</p><p class="ql-block">养生四乐:心善自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劳逸享乐。</p><p class="ql-block">养生四食:饮食适量,饮食定时,饮食宜杂,饮食平衡。 </p><p class="ql-block">学术思想 热烈反响</p><p class="ql-block">马派中医十项学术思想:</p><p class="ql-block">一、防、治、养三结合的治未病与治已病思想;</p><p class="ql-block">二、以“常体、寒体、热体、特敏体”为纲的中医体质新论;</p><p class="ql-block">三、以“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辨证论治、个体诊疗;治未病、防为先;治养结合、贯穿始终”为核心的中医四大特色论;</p><p class="ql-block">四、突出问诊、结合现代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的“问望闻切查”中医五诊法;</p><p class="ql-block">五、以“卫护心神、顺时调神、养生养德、形神兼养、静动相宜、节欲守神”为特色的中医心理卫生论;</p><p class="ql-block">六、以“传承创新和传播普及”为己任的中医科研科普并重论;</p><p class="ql-block">七、以“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为代表的中医养生论;</p><p class="ql-block">八、围绕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及辨治思路探讨的中医思维方法;</p><p class="ql-block">九、以“三大战略八大战术”为导向的中医传承发展观;</p><p class="ql-block">十、以“衷中是基、衷中参西”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的钢杆中医成才论。</p><p class="ql-block">学术界人士对马派中医的十项学术思想颇为关注,成都中医药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陈学先说:马派中医十项学术思想的任何一项,只要深入研究,都可大有作为,他写诗一首:“岐黄立学贯古今,福庇苍生续文明。防治养学体系立,渝都马派啸医林。”</p><p class="ql-block">在这十项学术思想中,位列榜首的是构建中医防治养三结合学术体系,反响更为热烈。</p><p class="ql-block">国医大师孙光荣说:“中医防治养结合的理念与方术,是马有度先生针对预防疾病发生、阻断疾病发展、疾病癒后康复三个阶段精心研究、郑重提出、积极倡导的,值得研究,值得推广。”</p><p class="ql-block">国医大师刘敏如说:“马有度教授倡导的防治养三位一体的理念,落实到治疗每一种疾病,实践性很强。”</p><p class="ql-block">世中联治未病专委会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涤平教授说:“马有度教授所倡导的中医防治养理念是中医养生治未病思想的进一步体现和新的表达,构建中医防治养中医服务体系和模式,是中医养生治未病思想落地应用的创新探索,很有意义。”</p><p class="ql-block">世中联养生专委会会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名誉院长马烈光教授认为:“马有度教授提出的防治养体系,是中医学整体思维的实际应用,对学科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p><p class="ql-block">原国家中医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王国强高度赞赏马有度教授中医防治养学术体系的提出。他强调:“这个学术体系要把防治养三者融为一体,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中有养,治中有养,防治养结合,贯彻始终。”</p><p class="ql-block">为使中医防治养三结合学术体系,服务临床,指导辨证论治,马老牵头主编《中医百病防治养》,反响热烈。国医大师刘敏如强调说:“编写《中医百病防治养》,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新模式,意义深远!”</p><p class="ql-block">为了更进一步从理论到实践两个方面深入研究中医防治养学术体系,马老又牵头组建马派中医防治养研究中心,在“中医防治养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上,由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揭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