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让子弹飞》有段对话挺有意思。龙争虎斗后,张麻子以蒙骗手段取得终局之胜,向散尽五代家财却不乏淡定的黄四郎发出灵魂拷问,“你和钱,谁对我更重要”?黄四郎先猜自己,继而犹豫的猜“不会是钱吧”,再自信的猜“还是我”。张麻子摇摇头,意味深长的说,“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没有你,对我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围绕这耐人寻味的神来之笔,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可以设计多道阅读理解。比如,“我”代表谁?黄老爷代表谁?钱意味着什么?鹅城象征什么……最难的阅读理解可设计为:联系上下文,分析“你很重要”与“没有你很重要”,究竟哪一种情况重要?分别代表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读过若干资深影评人的文字,从隐喻、象征、背景等不同角度来解释这几句台词之妙。拙劣的理解,黄四郎思路可表述为:钱不重要,意图取代“我”才最重要;张麻子的思路是:钱不重要,能消灭“你”才最重要。黄四郎强调了“有”,张麻子强调了“没有”。屏幕下,笑眼观之,张麻子黄四郎语言上较量,都是雕虫小技借题发挥而已,通过有无黄四郎的判断,为自我行为的合理性与正义性寻找理由。</p> <p class="ql-block"> 许多时候,比“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比如,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疾病,没有外债,没有负担。“没有”是底线,是基础。唯承受“没有”的安全,才能享受“有”的锦上添花。合格的酒徒品评一瓶好酒,往往先判断的是“没有”。没有刺鼻的香精味,没有突来的杂质,没有兑水的寡淡。其次,方行判断“有”的各自精彩,如有酱香、有浓香、有清香。</p><p class="ql-block"> 以此观之,以无胜有,似乎张麻子见识胜黄四郎一筹。</p> <p class="ql-block"> 但若站在上帝的视角,有与无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面,本质是一码子事。诚如老子所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世间万物,皆在有无之间平衡,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本《道德经》多数时候都在解读“有与无”的辩证矛盾关系。“有无相生”乃超脱于物质之外,却又深植于万物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石中火梦中身,恍惚间看到富如石崇王恺斗气,看到穷如乞丐沿门托钵;看到寄奴气吞万里如虎,看到云长拖刀麦城夜走;看到滚滚长江东逝水,看到闲云潭影日悠悠;看到强壮男一身胸毛乌亮,看到妖娆女一双玉腿横陈……唯有看到过世间百态,方有资格或酸意溜溜或泰然自若的说,见识过“有”,亦见识过“无”。</p><p class="ql-block"> 虚度半生,而今面对“有”的诱惑,依然会怦然心动心痒难耐,依然会唱“长剑、长剑,何以食无鱼、出无车”,依然能够清晰区分粪土与万户侯……但既然有无相生相伴,对“无”的态度似乎少了些许挂碍与执念。既知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对“无”的态度也渐渐转为欣然接受安之若素。而今,大体能接受食无肉居无竹的窘迫,接受两瓶啤酒跑无数次厕所的无奈,接受为多收三五斗而妩媚折腰的平庸,且常常自我安慰曰,“得之我幸、不得我命”。</p><p class="ql-block"> “有与无”不仅是生活状态,更是最好的生命教育。</p> <p class="ql-block"> 华南沿海有道经典菜肴“五花肉焖红鱼”,常令我甘冒升高胆固醇及高血压的风险大快朵颐。以其佐餐,胃口大开,可称为送饭冤家。其烹饪方式与东坡肉做法接近,“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五花肉和腌制过的红鱼一同焖煮,细火慢熬,在时间催化下美食达到平衡与和谐,鱼味与肉味便“有无相生”。肉有鱼香,而无油脂腻;鱼有肉味,而无腥臊气。正合乎“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的美食标准,“有与无”之哲思通过菜肴口感体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细细思量,凡得以传承的中华美食,似乎大都符合“有无相生”的审美标准,或许此方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之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