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02, 81);">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02, 81);"> ——小林校长</span></p> <p class="ql-block"> 暑假时间充裕,正是孩子阅读名著的黄金时期。这个暑假,我将重点给孩子们推荐两本名著,《窗边的小豆豆》就是其中的一本。</p> <p class="ql-block">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主持人黑柳彻子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首次出版于1981年。《中华读书报》说:这是一本所有母亲、所有老师、所有识字的孩子和所有曾经是孩子的人都应该一读的书。读完这句话,我想了又想,觉得它前后逻辑上貌似有点问题,但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是“人”,只要识字,就应该读这本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71, 128, 244);"> 一、名词解释</b></p> <p class="ql-block"> 本书名为《窗边的小豆豆》,说实话,这个文题很吸引孩子,一看就适合孩子阅读。但为什么叫“窗边的小豆豆”呢?原来,这部作品是黑柳彻子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小豆豆是黑柳彻子儿时的昵称,这个昵称温馨甜美而又富有诗意,不像我小时候,伙伴们的昵称多为“臭蛋”“二潮”“傻柱子”“狗剩子”“四愣子”之类。之所以用“窗边的”作为定语,黑柳彻子在书的后记中这样解释道:“窗边”这个词给人一种被排除在外围,而不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感觉。黑柳彻子写这本书的时候,日本流行一个词叫“窗边族”。窗边族是指在什么组织里都占据不了核心地位、不受人重视的边缘人,就是靠边站的人。黑柳彻子觉得自己小时候在第一所学校就是这么个人。另外,“窗边”还有一层意思是当时小豆豆确实总到教室的窗边去看街头的宣传艺人。以前日本的街头总有人为了兜售东西敲锣打鼓沿街售卖。到了学校附近,因为怕影响孩子们上课,就不敲了,走过去之后再接着敲。黑柳彻子小时候多动,一听到动静就冲到窗边去,对着人家喊“来给我们演啊”。本来艺人不敲了,一听孩子喊就又敲了,弄得老师没办法。顽皮好动的小豆豆常常因为爱跟窗外路过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而受到批评并罚站。</p> <p class="ql-block"> 综上,这个小说题目的意思为:被排除在外围,在别人眼中有点特殊,显得另类的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 文中的小林校长不是虚构的,在日本真实存在。这位以自己理想办学的小林宗作先生,是日本杰出的教育家。他早年执教,后来自己创立巴幼儿园和巴学园(小学)。学校的怪怪名字——“巴”,是指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这是小林校长设计的校徽,有点像我们的太极图(阴阳鱼),在日本,人们把这样的图案就叫作“巴”图案。小林校长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均衡性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学生身心、个性的和谐发展吧。</p> <p class="ql-block"> 巴学园是小林宗作创办的私立学校。巴学园里,不少学生是被其它公办学校退学的,或者身体有残疾、智障。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特殊教育学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71, 128, 244);"> 二、作者简介</b></p> <p class="ql-block"> 黑柳彻子,日本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1933年8月9日出生,今年91岁,终生未婚。她从1976年开始主持“彻子的房间”电视栏目,这是一个谈话节目,专门邀请大家喜爱的知名人士到她的节目上做访谈。黑柳彻子是个非常活跃外向、聪明、口才也非常好的人,她驾驭这个访谈非常娴熟,能够很好地让被访者处于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让他们谈出很多内容。这个节目从1976年开播一直播到现在,从未中断,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是同一个人主持这么久且仍在播的电视节目。</p> <p class="ql-block"> 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是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经被译成35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 198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席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因而任命黑柳彻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中文简体版《窗边的小豆豆》出版至今,连续10年位居开卷全国畅销书排行榜,2017年度更是位居少儿类第一,中文简体版销售突破1100万册,被广大媒体和读者评为“最有价值图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71, 128, 244);"> 三、故事梗概</b></p> <p class="ql-block"> 《窗边的小豆豆》讲的是一所小学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女孩子的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调皮、好动、充满好奇心的八岁女孩小豆豆因淘气,一年级就被学校退学。退学后,妈妈轻描淡写地对小豆豆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就这样,小豆豆来到一所有个怪怪的名字的学校——巴学园。巴学园的一切都和别的学校不同:学校的大门是两棵有根的树,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教室是电车教室,学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习着学习各个科目;没有固定的座位,可以每天换位置(中国要到大学才可以);校长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等)和“海的味道”(鱼、海鲜等)的午饭(和“山珍海味”一词很有共通之处,不过普遍的学校食堂似乎很少以此吸引孩子的胃口);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自然;夜晚则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难怪有人说:“如果今天还有巴学园,可能就不会有孩子讨厌上学了吧。因为在巴学园,放学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巴学园就是这么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窗边”的(带着被排除在外围,而不是处于主体的地位上的意味)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把故事梗概压缩到一百字以内,则可以表述为: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真正的教育,从来都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我深以为然。小林校长用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来爱护和引导每一位在别人眼里看似“怪异”的孩子,为孩子们创造了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巴学园,也让小豆豆遇到了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人”,能够做一颗想发芽就发芽,不想发芽就不发芽的“小豆豆”。</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71, 128, 244); font-size:20px;">四、创作背景</b></p> <p class="ql-block"> 《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也就是小豆豆)成年后经常想起巴学园、小林校长对她的影响,某天晚上她又想到这些,忽然有一种要写一本关于巴学园,关于小林校长的书的冲动。于是她半夜起床,奋笔疾书,写了满满几页三百格,写成了《窗边的小豆豆》的第一章《第一次来车站》,而后不久,《窗边的小豆豆》就问世了。由此可见,一所学校,一位老师对孩子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黑彻柳子的老师小林校长,没有巴学园,就没有作者的今天,更没有《窗边的小豆豆》这部伟大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71, 128, 244); font-size:20px;">五、作品主题</b></p> <p class="ql-block"> 这部描写一个常人眼中“问题女孩”成长经历的书,告诉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个性发展,以“爱”为底色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是一部小说,也可以称之为一首“爱的教育诗”。</p> <p class="ql-block">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门,是由两株矮树组成的,树上还长着绿油油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说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这是生态式教育。正如生态农业中,只有充分关注土壤、水分、温度等是否适宜,才能实现庄稼的丰收。在生态式教育中,若想求得学生智能的发展,必须要关注对学生其它相关方面的培养,如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的培养等等。</p> <p class="ql-block"> 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目标,引其原话就是“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印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有个性的人。”在巴学园中,处处体现了小林校长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学生的良苦用心。他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社会情理等方面的塑造。这样,才可以培养出“完整的人”。</p> <p class="ql-block"> 在巴学园中,每天的课程并没有固定的安排。而是在每天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作吧!”这样,在学生充满乐趣的学习活动中,淡化了各个学科之间的区别,可以按照情况学到他们需要的知识。这种方式在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兴趣优势的同时,还可以使老师充分了解到学生们的兴趣所在和长处缺点等,无疑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有效手段。</p> <p class="ql-block"> 小林宗作校长与小豆豆初次见面的情形被视为经典。从校长一开始的态度,如“立即从椅于上站了起来”,“把椅子施到小豆豆跟前,和小豆豆面对面坐下来”一直到耐心的听小豆豆絮絮叨叨地讲了四个小时。这期间,校长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又说:“还有呢?”直到后来爱讲话的小豆豆都没话好讲了。小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因为小豆豆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听自己讲话。而且在这么长时间里连一个呵欠也投打,丝毫也没有厌倦的表情。就像同小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非常认真地等她把话讲完。通过初次见面,让小豆豆感受到了校长对她的尊重,更让她开始喜欢校长,喜欢学校,喜欢上学。</p> <p class="ql-block"> 除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巴学园中还照顾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尊重。典型的是泰明同学和高桥同学的例子。他们两个都是身体有些缺陷的孩子,小林校长用心良苦地想消除他们“与别人不同”和“不如别人”的感觉。通过不穿泳衣游泳让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的。”这样像泰明同学那样患有小儿麻痹症和有身材异常矮小的生理缺陷的孩子去掉其羞怯心理,进而让他们不致产生自卑感。面对高桥同学腿短的缺陷,校长专门设计了利于他表现的运动会项目,使他将缺陷转换为优势,赢得了各个项目的冠军,让他有机会凭着自己的本事取得成功,让他能“感受到冠军的快乐”,并希望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还没有因为身体不再长高而形成自卑感之前,“永远不要忘记夺取冠军的信心”。使高桥同学获得了学生们的尊重,更让他自己赢得了自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71, 128, 244);"> 六、主要人物</b></p> <p class="ql-block"> <b>小豆豆:</b>原名彻子,由于太淘气,小学一年级就被开除,但很幸运遇到后来的“巴学园”的校长,开始了愉快的小学生活。</p> <p class="ql-block"> <b>小林校长:</b>小林宗作先生,巴学园的校长,去过欧洲,访问国许多教育家。</p> <p class="ql-block"><b> 小豆豆的妈妈:</b>一位善解人意的好妈妈。</p> <p class="ql-block"> <b>洛克:</b>小豆豆家里养的一只小狗。</p> <p class="ql-block"><b> 山本泰明:</b>小豆豆在巴学园的好朋友,从小患有小儿麻痹,走路不方便。</p> <p class="ql-block"> <b>美代:</b>巴学园的学生,校长的三女儿。</p> <p class="ql-block"><b> 高桥:</b>从大阪来的同学,身体有残疾,圈腿,长不高。</p> <p class="ql-block"> 本文名为《窗边的小豆豆》,以小豆豆的成长生活经历为线索,但主人公并不是小豆豆,而是小林宗作校长。</p> <p class="ql-block"> 小林先生是书中重点塑造的人物,他生于1894年,他的教育方针,作者在《窗边的小豆豆》写到过,那就是先生经常说的:“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p> <p class="ql-block"> 而在我看来,小林先生所有的教育理念,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小林先生全身心的爱着孩子,我也相信小林先生也是同样地爱着这个世界。同样作为教师的我,读完这本书深刻地体会到,小林先生也是我的老师,他教会了我对他人尊重、有耐心、坚持着对大自然热爱。</p> <p class="ql-block"> <b>小林先生总是十分地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b>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可爱的,每个人的人格都值得尊重,也必须尊重,哪怕他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他会把农民请进课堂给孩子们上课,他会耐心地倾听每一个孩子所说的话,他会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爱好和天赋。小林先生总是在不断地鼓励孩子,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抹去孩子们的自卑,激发孩子们的自信。他会为身体残疾的高桥专门设计运动会的比赛规则,让他在所有的比赛中拿到第一,让他对自己虽然是残疾的身体依旧充满信心。他会不断的小豆豆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让小豆豆的童年一直沉浸在这种自信开朗中。我真的很为小林先生的这种行为所感动,这是要多么伟大无私的爱,才能让一个人有如此的爱心和耐心来对待这些孩子,让这些孩子的人格发展的如此健全、健康、积极、向上。</p> <p class="ql-block"> <b> 小林先生很有耐心。</b>有一次,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了,她就去掏。校长来回走了好几趟,第一趟发现她在那掏厕所,已经把掏出来的东西堆成“小山”了。就问:“你在干什么?”小豆豆说她钱包掉进厕所了,校长表示知道了,二话没说就走了。过了一会儿校长又路过,问:“找到了吗?”小豆豆说没找到,校长又没说什么。过一会校长又说:“不管你找没找到,最后你得把这里恢复原位啊,挖出来的东西要再放回去。”这个校长真是有定力、有耐心。后来小豆豆虽然还是没有找到钱包,但她按照校长的话,把厕所收拾得干干净净。</p> <p class="ql-block"> 长大后对老师念念不忘的小豆豆写了这本自传性的书——《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谨将本书献给已逝的小林宗作老师。由此可见小林校长对她的影响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 <b>小林先生总是坚持着对大自然的热爱。</b>这个大自然,不仅包括自然界的一切,还包括人体本身,以及人体最自然的韵律和感情。他会让所有的孩子们裸体进游泳池,让孩子们相信人的身体本身就是美的。他会经常带领孩子们去亲近自然,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他会让孩子们做“韵律操”,随着身体最自然的节奏而舞动。让孩子们穿最脏最破的衣服上学,这样可以让孩子尽情地在自然中玩。校园里有很多树,每个人可以去认领自己的树,认领了之后就可以爬自己那棵树,所以才有了小豆豆帮小儿麻痹症的同学爬树这件事。泰明身体不好,后来去世了,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爬树就是在小豆豆的帮助下完成的,非常快乐。这所有的一切,无不体现了小林先生对自然的热爱,而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也通过他的教育传达到了孩子们身上。同时也通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传达到了我的身上。</p> <p class="ql-block"> 但这位优秀的教育家,已于1963年去世了。他留给了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71, 128, 244); font-size:20px;"> 七、阅读反思</b></p> <p class="ql-block"><b> 1、环境对孩子影响很大</b></p> <p class="ql-block"> 小林宗作先生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p> <p class="ql-block"> 这也就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意思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比如生活、学习环境的影响以及家长的适当引导等。</p> <p class="ql-block"> 孟轲的母亲深谙个中道理。“昔孟母,择邻处”,说的是孟母为了儿子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曾三次搬家,最终以一家私塾为邻居。有一次孟轲“不学”逃回家中,孟母便割断织布机上的梭子,以启发孩子读书如同织布,一旦半途而废,便一事无成。家庭教育,家长的启蒙引导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 2、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b></p> <p class="ql-block"> 小豆豆拥有一位值得骄傲的好妈妈。学校通知妈妈小豆豆被退学后,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带着小豆豆转学,而且一直瞒着小豆豆,直到她20岁的时候,才告诉她当时是被退学了。用作者的话说,如果当她还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妈妈就对她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那样的话十分沮丧而又惴惴不安的孩子可能就会失去上学的兴趣了。小豆豆是幸运的,拥有小林宗作先生这样伟大老师的同时遇到了懂教育的妈妈。</p> <p class="ql-block"> 在培训学校,我却常常遇到这样的家长:带着孩子来找老师咨询,一见面就开始抱怨孩子的种种不是。孩子在一边假装若无其事,其实满脸通红。所以,有的孩子家长一当着我面说孩子顽皮,不上进,爱玩游戏等,我要么是岔开话题,要么是找出孩子的优点表扬几句。</p> <p class="ql-block"><b> 3、每个孩子都不一样,窗边这个小豆豆是个例</b></p> <p class="ql-block"> 并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像小林校长那样有爱心、有方法的做教育工作。更不是每个顽皮好动的孩子都是小豆豆。</p> <p class="ql-block"> 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考上好的大学有份好的工作是很多人心目中教育成功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医学、心理学都向前发展了,我们对过去的很多东西开始有了新的解释。现在反过来看黑柳彻子,她小的时候应该是个比较典型的多动症儿童,也有学习障碍,她翻桌子,一天要翻上百遍,她肯定是个多动的孩子,根本闲不下来,看什么都感兴趣、看什么都很好奇。现在的研究也发现,小豆豆早期还可能有阅读障碍,很多名人、作家、学者早期都有阅读障碍,是问题儿童,这样的孩子和学校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但这样的孩子很多都特别聪明。</p> <p class="ql-block"> 也常常有一些家长苦恼自己的孩子好动,溜号,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跳跃性大,但这样的孩子不一定和小豆豆一样聪明、智商高。对于这样的孩子,只表扬、激励、讲道理往往是没用的,还必须辅助惩戒。因为不是所有的孩子一听道理就幡然悔悟。面对这样的孩子,有时候老师管,家长觉得是体罚,应该和孩子讲道理。不管,任其自然发展下去,老师不惩罚,没有规矩,没有边界感,到社会上自然有人惩罚。</p> <p class="ql-block"> 一些读了这部作品的孩子或许会想,我咋没遇到一位小林校长般的老师,不训人,有爱心,上课就是玩,能够尊重孩子天性,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一些读了这部作品的家长也可能会想,我孩子怎么没遇到小林校长般的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啥样顽皮的孩子都能教成才?</p> <p class="ql-block"> 的确,在巴学园中的学生是快乐的,他们的家长是幸运的。</p> <p class="ql-block"> 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巴学园不是日本教育的普遍状态,是比较少见且比较成功的特例。我们孩子真遇到小林校长这样的老师,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孩子大概率考试分不会高,不会考上大学,不会有份好工作。在大多数人眼里,谈不上成功。就像我认识的几个特教学校的老师,我问学校里的教学内容,她说:教教十以内加减法,认几个字,大多数时间就是看着那些孩子玩,别磕着碰着就行,特教学校没有升学压力。那里的孩子学到老三年级以上的题都不会做。</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不顾自身现状,一味地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别人的老师,别人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也要符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大环境。</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敬仰小林校长、巴学园,羡慕小豆豆遇到一位好老师,但也要清醒,我们还得现实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