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曹汉

耕读者

<p class="ql-block">  曹汉(1954—2016)通州区东社镇人,1969年12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原67军199师595团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p><p class="ql-block"> 在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随部队参加对越防御作战中,曹汉时任595团二营营长,该营担负着67军对越防御作战最前沿、最艰巨、最惨烈的20多个山头阵地。在那拉口主要防御方向上,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特定的指挥条件下,他坚决服从上级的命令,不怕流血牺牲,沉着冷静,果断出击,在前线一年多的时间,指挥大小战斗150余次,歼敌1700多人伤的无法计数。为全团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他打防守,坚如磐石,打进攻,所向披靡。该营战功卓著,涌现出了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韦昌进”,被原成都军区授予的“攻坚英雄连”、“模范指导员王效章”、“捕俘英雄刘龙”、“战地模范卫生员刘贤军”,以及荣立集体一等功的六连等十几个英雄集体和300多个荣立战功的个人,曹汉个人荣立二等功。他是响彻云南前线的、被誉为当代李云龙式的人物,当时有一句口号:“国威军威看西南,西南看老山,老山看曹汉”。1986年11月,解放军报头版刊登长篇通讯《好一个曹汉》,他的英雄事迹名扬全国。</p><p class="ql-block"> 他的口头禅:“赔本的买卖我不干。”他说:“搞建设讲经济效益,咱打仗也讲效益,一比一,不干,十个换我一个,也不干。”到底多少才干,他没说。第一阶段雨季作战,敌人和二营的死亡数对比是37比1。37比1,他该笑了吧?不,全营撤下阵地,他集合队伍,面对群山,他说:“下阵地后,好好休整,谁调皮捣蛋,谁就对不起死去的弟兄们!”</p><p class="ql-block"> 他爱兵如子,每逢伤一个战士,就像伤透了他的心。  </p><p class="ql-block"> 可他用兵狠,在前线又出了名, 一个“调皮兵缴获了越军20颗手雷,冒着炮火扛来让他看。他火了:“真浑,你没看狙击步枪追着你身子打,下不为例,再这样我就不饶你。”  一次模拟训练快要结束,突然下起暴雨,几个战士躲进营地,他冒雨把一个个战士轰出来:“落点雨就不练了,又不是敌人的炮弹追着你屁股炸!”</p><p class="ql-block">  与狠相映成照的是曹汉的另一些事,他似乎有点固执、自信、骄傲。他规定,除上级指令外,全营动一条枪、一个人,都得经过他批准,他傲得有资本,他能叫出全营27个战斗班班长的名字,他跑过全营固守的25个高地中的23个。他熟悉每一高地周围的坑坑洼洼,洞洞坎坎,哪儿能屯兵,哪儿易遭敌人夜袭,都装在他心里。曹汉说过:“咱当干部为谁?还不是为兵。战时最大的爱兵是提高指挥艺术,少牺牲。”营里牺牲第一个战士后,他大哭一场,之后,他不哭了。他说:“好的指挥员不流泪,要紧的是好好打,打一仗进一步,小代价换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一次,一块弹片削进曹汉的左腿,他负伤了,他让卫生所长打着手电,擦擦酒精取弹片,40分钟没取出来,他把嘴唇咬出了血,在团长、政委命令下,他才进了战地救护所。仅7天时间,就急坏了营里的战士们,政治部一位干事捎话:“我刚从你们营来,大家都想你,说营长回来吧,坐在洞里就行,他看着俺们,俺们打起仗来就放心。”听到这些话,曹汉瞒着指挥所溜回到营里。</p><p class="ql-block"> 1986年6月,荣立集体一等功的595团胜利返回山东省青州市,曹汉作为595团副团长,不居功、不自傲,工作扎实,严格治军,被公认为优秀的领导干部。</p><p class="ql-block"> 1991年曹汉转业到南通市通州区工作,担任区土地管理局副局长。这是一个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岗位,但他一直保持一名优秀指挥员的本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心扑在事业上,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尤其是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两袖清风,赢得了干部职工赞美和尊敬。</p><p class="ql-block"> 附:海南省军区政治委员韦昌进少将(原595团战斗英雄)于2016年11月2日的一段话:《曹汉老营长,老团长在我们眼里是“真性情,做事真,真爱兵”》1号上午从战友加根兄的微信中传来平地惊雷……老营长不在了!我们再也见不到那个视战士如兄弟,把战友的生死看的比自已生命还重的曹汉营长了。敬爱的老团长,谁敢说您傻!谁又有资格说您傻!?您的“傻”是我们眼里的真,真性情,做事真,真爱兵!您的“傻”是您心中对战士无私的爱!您的“傻”是军人的血性和担当!您是勇者,信者,更是智者。老团长,您走了!驾鹤西去极乐世界!但您光明磊落,正直清廉,忠勇善良的品行将永远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