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故乡行(新安农场篇)

山溪莲

<p class="ql-block">今年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五周年,六月二十六日我们机运连一行十七人纷纷从各地汇集在一起,开始了我们盼望已久的第二故乡怀旧之旅行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新安镇,是我们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也是我们永生难忘的地方。回来看看现在的农场,看看我们熟悉的营房和老连队。对于那些曾经在兵团挥洒青春留下足迹的人们来说,回来的感觉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带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重新踏入这片熟悉的土地,看到的不仅是农场的变化和发展,更是自己青春岁月的见证,这些经历让我们感到激动和高兴,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代。</p><p class="ql-block">回到农场我们受到了农场白炯书记和其它领导的热情欢迎,贵宾级别的接待我们,让我们一点都感觉不到离别这么多年的生疏,真是回到了第二故乡,回到了我们日思夜想的家。</p> <p class="ql-block">新安农场场部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新安农场位于乌拉特前旗境内,地处河套灌区下游。东临乌梁素海,西靠110国道。农场场部在新安镇,南距前旗15公里,北距五原县49公里,距110国道2公里。农场所辖10个农业分场,呈三片分布在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境内。新苏公路贯穿全场,交通极为便利。辖地总面积7.8万亩,其中耕地28200亩,草原6800亩,林地7658亩,有可垦荒地25000亩,再加上便利的水利条件,有家庭农场584户,总人口2178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182万元,人均纯收入3645元。农场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农场全年产优质食用花葵、油葵400万斤,粮食800万斤;畜牧业快速发展,牧业年度牲畜存栏数达14093头只,农场有高标准养牛小区一处,奶站一座,奶牛存栏数220头,今后将继续扩大奶牛存栏量,奶牛产业的兴起,带动种草业的发展,优质牧草年产5000吨。</p> <p class="ql-block">新安农场</p> <p class="ql-block">六月二十六日下午,机运连的战友们到达乌拉特前旗,入住乌拉特大酒店,在酒店二楼宴会厅同新安农场和 西山咀农场的领导共进晚餐。</p> <p class="ql-block">新安农场和西山咀农场的领导和机运连第二故乡行的战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原机运连指导员和第二故乡行的战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指导员向大家介绍两个农场的领导。</p> <p class="ql-block">指导员向大家介绍两个农场的基本情况。</p> <p class="ql-block">新安农场白炯书记讲话。</p> <p class="ql-block">白炯书记讲话。</p> <p class="ql-block">左起:西山咀农场工会主席杨春梅,新安农场副场长高勇,原机运连指导员刘俊宝,新安农场白炯书记,西山咀农场李蒙山书记,西山咀农场副场长张志华。</p> <p class="ql-block">刘指导员,白炯书记,李蒙山书记。</p> <p class="ql-block">左起:高勇副场长,刘俊宝指导员,白炯书记,李蒙山书记。</p> <p class="ql-block">周连喜代表大家向各位领导敬酒。</p> <p class="ql-block">白炯书记和刘指导员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邀请了原小车司机张再玉参加宴会,大家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宴会期间,新安农场白炯书记给大家唱歌助兴。</p> <p class="ql-block">回到梦想已久的新安镇十二团,也就是现在的新安农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办公楼前醒目的标语:“热烈欢迎兵团知青战友返回家乡”使我们感到特别亲切。</p> <p class="ql-block">新安农场白炯书记及其他领导为机运连怀旧之旅的战友举行招待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白炯书记讲话。</p> <p class="ql-block">招待会现场摆放河套大西瓜和甜瓜,当地生产的葵花籽。品尝到了当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新安农场向我们每位第二故乡行的战友赠送的原生态小麦粉。</p> <p class="ql-block">孙瑞杰向新安农场捐献了在兵团时使用的兵团战士供给证。</p> <p class="ql-block">农场领导们陪同大家一起看当年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边走边介绍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带大家回机运连看原来的宿舍和车间。</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是我国重要的食葵种植区和葵花籽集散地,生产的向日葵籽颗粒饱满、色泽好、产量高,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色名片”,河套平原的形成与黄河的流向和地形密切相关,黄河在流经这一地区时,形成了独特的几字形河道,从而冲积出了这片肥沃的平原,民间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河套地区虽然降水量不大,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具备大范围农耕的条件,耕地广而优质、阳光充足,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种植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在阿联酋、伊朗、土耳其、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建立了销售网点,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7000多万美元。如今,巴彦淖尔向日葵不仅是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还是名副其实的“阳光型”高产经济作物。这朵花带动城市形成了集种子研发、基地种植、市场营销、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年产值达145亿元。</p><p class="ql-block">真可算是蓬勃追光的向日葵!为我们第二故乡这朵花感到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新安农场的万亩葵花田。</p> <p class="ql-block">新安农场刘东场长和多位领导陪同大家参观了农场的万亩葵花田。</p> <p class="ql-block">一眼望不到边的葵花田,郁郁葱葱长势良好。</p> <p class="ql-block">万亩葵花田路边。</p> <p class="ql-block">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农场在玉米烘干厂经营过程中,推行了三项联农带农措施,一是免费为脱贫户烘干存储玉米;二是拿出收益金的30%作为联农带农帮扶储备金;三是优先为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暖了群众的心。在推进民生工程过程中,每年拿出60万元,用于活动阵地建设、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倡导、民族团结进步等等。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作中,面对农场地处黄灌区最下梢、紧靠乌梁素海西海岸的实际情况,近几年,我们共拿出150万元,对支、斗、毛三级渠系进行防渗处理和除草清淤;补贴购入移动式滴灌机20台,推广滴灌4000亩。针对当前秋浇工作,我们紧紧抓住农垦组织化程度高、统筹功能强的独特优势,切实把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场党委的行动上来,全场上下闻令而动,全部将堰道降低至40公分以下,把大条田划分成小堰田,应用激光平地仪平地块,分区域建立秋浇地块亩数台账,为10月底“一把锹”秋浇做足准备,推动农业深度节水控水这项政治任务落地见效。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全场上下正能量的声音多了,公平、公道的生产生活秩序建立起来了,连续8年未发生进京赴呼上访事件,信访大场的被动局面彻底扭转,农场整体呈现出物阜民丰、景美人和的唯美画面。</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又参观了玉米烘干机和仓库。</p> <p class="ql-block">玉米烘干设备。</p> <p class="ql-block">农场领导给大家介绍玉米烘干机和仓库的存储情况。</p> <p class="ql-block">仓库里存放的烘干后的玉米。</p> <p class="ql-block">河套葵花籽</p> <p class="ql-block">甜瓜</p> <p class="ql-block">华莱士</p> <p class="ql-block">这次第二故乡行,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到全团的各个老连队去看看,由于机运连的特殊性,我们都有共同的经历,和连队一起生活战斗过,在那个特定的火红年代,我们付出了,我们担当了,今天能说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p><p class="ql-block">我们从一连走到十连,熟悉的小路,熟悉的环境,让我们这些七十多岁的人不知不觉的流下了眼泪。祝福你,我美丽的第二故乡会变的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一种精神或许难以凿刻在石碑上,但其融入血脉中的力量却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兵团精神作为一种久经磨砺而形成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尤为璀璨。农场白书记充分的肯定了兵团精神,他讲到当我们徜徉在一望无际的田海里,感受着硕果累累的丰收喜悦,我相信每一位农垦人都会想起那段“惊蛰冰土播春麦,寒冬腊月修渠坝”的兵团战士的艰苦岁月。如今,我们站在这块儿热土上,将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能量,凝聚每一个职工的智慧,在抓好当前开展的主题教育中,发挥好国有农场在粮食生产中的“压舱石”“排头兵”作用,为“河套粮仓”丰产增收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家,更多的原兵团战友们,来到我们新安农场,看看我们翻天覆地的变化,看看我们美丽的新安农场新面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