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百嗑012|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一文讲透)

万叔生涯会客厅

近日,在社区居民和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再次深感青少年抑郁症问题的严重性及其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冲击。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的统计,我国有高达2850万的青少年正在与抑郁症抗争。这个数据,啧啧~~ <h1><font color="#ed2308"><b>Q1:抑郁症的征兆有哪些?</b></font></h1> 当青少年陷入抑郁时,他们的表现通常分为身体、心理和学习三个方面:<br><br>(1)身体上:头痛、头晕、失眠、早醒,以及心口紧绷、乏力、手抖、多汗、腹痛等症状。<br>(2)心理上: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感到无助、无望,甚至丧失自我价值感。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自残或轻生的念头。<br>(3)学习上:厌学、学习困难,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他们可能因精神内耗而害怕上学和考试,甚至频繁请假或休学。同时,兴趣可能转移到手机上,过度依赖网络。<br> <h1><font color="#ed2308"><b>Q2:家长如何识别孩子的抑郁情绪?</b></font></h1> 首先,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睡眠、身体状况、社会功能和学习能力是否有明显下降。同时,也要留意孩子是否有自残或轻生的想法。<br><br>在应对过程中,家长应牢记“<b>三要</b>”“<b>五不要</b>”的原则:<br><br><ul><li><b>五不要:</b>避免道德绑架,不自我感动,不让孩子感到内疚和自责,不指责抱怨,不否认孩子的病情。</li><li><b>三要:</b>重视孩子的抑郁感受,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同时改变家庭环境,尤其是夫妻关系,减轻学业压力,并消除对抑郁的病耻感。对于严重抑郁的孩子,务必寻求专业青少年心理医生的帮助。</li></ul> <h1><b><font color="#ed2308">Q3:如何帮助青少年应对抑郁症?</font></b></h1> 抑郁症的成因复杂,包括身体内分泌问题、个性应对环境压力的能力不足,以及持续的学业和人际压力等。<br><br>治疗方法上,家长和孩子应配合医生,坚持规范治疗。这通常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多种方案。通过科学、专业的治疗和家庭的支持,青少年抑郁症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的。<br><br>让我们共同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理解、更关怀的环境,帮助他们走出抑郁的阴影,重获健康与快乐。 <h1><b><font color="#ed2308">Q4:孩子得了抑郁症,怎么办?</font></b></h1> 这是个复杂问题,要多说两句。当孩子确诊得了抑郁症时,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做一些准备,共同面对这一挑战。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应对孩子的抑郁症:<div><b><br></b></div><div><b>(1)家长要做好识别:</b><br><br><ul><li>观察孩子的身体症状,如经常头疼、头晕、失眠、早醒等。</li><li>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无助无望等。</li><li>留意孩子的学习状态,是否出现厌学、学习困难、注意力下降等情况。</li></ul></div><div><br><b>(2)初步判断与应对:</b><br><br><ul><li>观察孩子的睡眠障碍、身体不适以及社会功能和学习能力的下降情况。</li><li>家长需避免道德绑架、自我感动、指责抱怨等行为,同时不要让孩子感到内疚和自责。</li><li>重视孩子的抑郁感受,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li></ul><b>(3)提供专业治疗:</b><br><br><ul><li>心理治疗:寻求专业青少年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心理治疗缓解孩子的抑郁症状。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系统脱敏法、森田疗法等。</li><li>药物治疗: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b><font color="#b06fbb">但需注意,不可擅自用药,需遵循医嘱用药。</font></b></li><li>物理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不能耐受,可以考虑物理治疗,如电抽搐治疗、脑深部电刺激等。<font color="#ed2308">(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但临床效果确实好!)</font></li></ul><b>(4)做好家庭护理:</b><br><br><ul><li>家长需有足够的耐心,多和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li><li>鼓励孩子参加室外运动,释放内心的压力。</li><li>注意孩子的教育方式,避免大声训斥,减少压力源。</li><li>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复查,随时关注病情的恢复与发展。</li></ul><b>(5)进行饮食调养:</b><br><br><ul><li>给孩子吃些糖果,糖类能够提高脑部色氨酸的含量,对脑部有安定的作用。</li><li>多吃含钙食物,如牛奶、鱼、虾、红枣、柿子等,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易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绪。</li></ul>(<b>6)给予持续关怀与支持:<br></b><br><ul><li>家长应持续给予孩子关怀与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li><li>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同龄人建立联系,增强社会支持。</li></ul>无数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应对抑郁症,逐步恢复健康与快乐。同时,家长也需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耐心,与孩子共同面对这一挑战。</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生除了生死,都是擦伤。</h3> <b>记住:别急,急也不解决问题,还不如慢慢来!只要,人还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