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半坡归来</p><p class="ql-block"> 文/宋瑜琪</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9238565</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学生时代,多看了一眼历史书中那张半坡氏族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图片。心灵深处燃起的对半坡氏族文化执著向往的熊熊烈火,永远没有熄灭。童年幼稚纯真的梦想,是希望有一天能够到半坡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五千年文明之前史前远古人类社会的原始生活。天增岁月人增寿,童年悠远的梦想,伴随着流逝的岁月,梦想被无限的延伸拉长。</p><p class="ql-block"> 1953年的春天,西安市东郊的浐河东岸一个普通的关中平原村庄半坡村的村北,在灞桥发电厂修建选址时,意外发现一处惊动世界考古的史前遗址。这个发现堪称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大规模发掘的史前遗址——“半坡遗址”。它的考古发掘,堪称新中国考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p> <p class="ql-block"> 半坡遗址的大规模考古发现,使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名副其实,实至名归。6000多年前的史前半坡村落遗址,从几千年的西北地区飞土黄沙,沧桑岁月掩埋的地下出土。一经发现,震惊世人。</p><p class="ql-block"> 6000多年风土尘砂的封存,掩盖了远古的文明社会。伴随考古工作者有序推进,层层谜雾般的面纱被揭开,尘封的历史,掩盖的文明,震惊四座。这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市集辉煌。</p><p class="ql-block"> “地上三千年看山西,地下三千年看陕西”,陕西不愧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文物保存状况较好。遗址完整保存了6000年前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经济形态、婚姻状况、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p><p class="ql-block"> 1956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同志,亲自到半坡视察发掘工作,支持拨款建立博物馆。1958年4月,西安半坡博物馆在遗址发现地半坡村上建成,正式开放。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先生题写了“半坡遗址”和“西安半坡博物馆的馆名”,半坡从此火红天下。 </p><p class="ql-block"> 西安半坡博物馆占地面积107.4亩,馆藏各类文物18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数量高达4000余件,化石标本300多件,新石器时期人类和动物骨骼标本若干。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中最为宝贵的一件,属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国宝“人面鱼纹彩陶盆”的彩图,编入了我的中学时代《中国历史》教科书的插图中,或许是学生时代多看一眼,深深的吸引着我,对半坡氏族,对古都西安,对陕西关中这块广袤黄土地,埋下了魂牵梦绕,思念般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人生五十年华,岁月风霜洗礼,能够放下和丢弃的梦想,已经很多很多了。然而唯独心灵之中,依然期盼童年的梦想,能够用脚步到达来实现。亲自到达这个新石器时期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半坡遗址!</p><p class="ql-block"> 2024年春节前夕,人生的西安旅行的梦想,终于在即将万家灯火,普天同庆的春节之前成行。七天紧张密集的旅程,我要到达的地方太多,我想要看到的东西太过丰富,极力保证“秦陵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不夜城”西安旅游三件套一个不能少。“钟鼓楼大雁塔、华清宫《长恨歌》表演,半坡遗址又一个不能缺”的方案制订旅游攻略。</p><p class="ql-block"> 繁忙的行程,短暂的停留打卡,实有走马观花的仓促。也保证了自己执着向往的半坡之游,得以实现。</p> <p class="ql-block"> 做为游客,心中没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支撑,仅凭挚爱中国山川地理,人文历史喜爱之心,支持我来到这座有着6000年前历史的半坡,有着丰富多彩的新石器时期,回望远古的历史,悠远的生活。仅凭虔诚心灵,真实眼神,去阅读我心里想知道的半坡氏族曾经的生活,还有就是用自己的视野,解开心中不解的困惑,还有深藏内心深处,令我着迷上瘾的人面鱼纹彩陶盆。</p><p class="ql-block"> 人面鱼纹彩陶盆,这是古老的渭河流域出土的重要国宝之一。其作用半坡时期盖在早夭儿童瓮棺上的特殊器皿。它有着神秘而且庄严的作用和意义,是半坡先民期望子孙繁衍、族群血脉延续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刀耕火种、田园牧歌的半坡先人,在极有限的医疗和生活条件下,顽强生存,奠定了城市发展的基础,并且发展成为远古市镇红火的雏形。不幸夭折的孩童,被母亲亲手敛装于陶瓮,葬于住所边旁。瓮棺以彩陶盆作盖,盆内绘着生动人面鱼纹的纹饰,这是母亲对孩童生死离别的依依不舍,饱含了温暖的亲情。6000年前,深沉质朴的母爱,血浓于水,亦是天人永隔,也不会忘却的亲情。</p> <p class="ql-block"> 历史从遥远走到今天,人面鱼纹的图案,早已成为半坡大地上缔造的文明图腾。人面鱼纹彩陶盆,更是半坡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p><p class="ql-block"> 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在经历的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瓷器的一个个光辉的时代。从莽荒过往走向了高度文明现今。直面今日生活,陶器在我们生活中,使用范围已经没有那么广泛。发达的今天,人们也不再稀罕陶器这类生活用具。转身回望6000年前,凝聚先人智慧汗水的结晶,塑造烧制的彩陶盆,在今天也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何况那是在蛮荒的人类远古时期,没有科技和现代化工具的辅助条件。人类文明一步步进步,才筑就了今天高度文明的成果,内心深处无不敬佩先人的聪明智慧,勤劳的本质,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质思想。陶器的发明,是远古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那是人类会使用工具,并且能够亲手制造工具的文明进步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彩陶从兴起、发展、繁荣到衰退,经历了大约三千余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彩陶不仅是古代人使用的生活器皿,还是人类社会远古时期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古人类农耕文明的真实记忆。彩陶上丰富多彩的精美纹饰,是古人在长期的农耕采集、渔猎生产活动中,对日月星辰和动植物想象的认识积累的文化记忆,升华到使用器皿上精美图腾般的图案,这是古人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还有就是对于生活热爱的真实见证。欣赏彩陶奇异的造型,精美纹饰,心中对文化,对艺术溯源而上的思维里,是那股追寻华夏农业起源文明轨迹的伟大的执着,几十年不曾改变的向往,才会有今天能够实现半坡之行现实的向往。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p> <p class="ql-block"> 其实陶器,尤其是古老彩陶,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今天的日常生活,或者是我经历过的生活,陶器又是那么重要的一件家什物件。小时候东北农村过春节,有淘米做粘豆包、蒸年糕的风俗习惯,发酵面粉使用的大盆,就是一件真真正正的陶器。几十年前的乡下农村,几乎家家都有,户户都用的黑陶大盆,制作粗糙,没有什么精美的图案,但它确因温润的保温性,成为发酵黄米面最好的工具。我们生活使用的大盆,与6000年前半坡人的彩陶盆相比,是简易实用与精致秀美的天壤之别。我们使用的陶器,是粗糙简易的生活器皿,而半坡人使用的彩陶是高雅的艺术品,六千年的距离,难道是我对美的追求退步了吗,其实也不是,只是彩陶在我们生活中使用地方几乎不存在了。记得小时候家里养花用的花盆,不都是一件件陶器吗。</p><p class="ql-block"> 女儿去云南旅游,回来赠我一件人工陶的小茶缸,制作的简约,造型丑陋,方不方,圆又不具备机械制造的规则。外形好似农村淹酸菜的大缸,我却很喜欢用它喝茶,因为它的保温性能很好。其实高档的茶具紫砂壶,也是陶器的一种,差别就在使用材料、制造方式、烧造工艺。火,不仅给人类带来了温暖与熟食,还为人类制造广为使用的除去石器之外的所有器皿。虽然高度发达的社会,现代的科技所取代大量陶器的使用,生活中我们依然没能够绝迹那可爱的陶器。</p> <p class="ql-block"> 半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距今约6800年~5000年之间。仰韶文化是1921年考古发现的,因位置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发现早于半坡遗址32年之久,考古命名原则是以最早发现地来命名的,所以分布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等地区,同类别考古发现都属于“仰韶文化”。</p><p class="ql-block"> 自己只是一位工作之余喜好游览山水风景,了解风土人情的游客,匆匆而来,又将匆匆而去。半坡在我的生命里,可能就是这么一次擦肩而遇,又匆匆离去。紧张的旅游行程,抽出紧张的半天时间,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简单的了解一下,以解心头的相思之苦。半坡归来,心中不知怎么了?无形之中种下了一颗属于“半坡”的种子,在我的人生世界里落地生根,萌发新芽,吐露新绿,茁壮成长,让我希望成为了守护它的园丁,呵护这棵半坡幼苗,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 到了半坡之后,才知道那件历史教科书上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已经成为国宝,保存在国家博物馆对外展览。春节过后经过多次努力预约,到国家博物馆一睹它的真容,让心仪许久的心愿,在这个春天圆梦成功。</p><p class="ql-block"> 原本只是对人面鱼纹彩陶盆的一点点好奇,升华成为对半坡文化的喜爱。在品读学习半坡文化的历程里,视野更加开阔,获知的东西更加丰富,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两大代表黄河和长江流域农耕文化的远古文明的历史遗迹,更加走进我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半坡归来,不是阅读学习半坡的结束,而是细致了解半坡的刚刚起步。冒着酷暑高温天气,我走进中国农业博物馆,又一次与半坡握手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