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济南古村落(三)

宋宜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三章 平阴篇</h3> <p class="ql-block"> 一.榆山街道贤子峪村(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贤子峪村是榆山街道东蛮子村下的一个自然村落,依山而建,自村口有一条青石板的小路直通谷底,然后有青石台阶又通向不同的宅院。山是石头的,路是石头的,院墙是石头的,房子也是石头的,颇有古代石头部落的韵味。贤子峪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年间。当时,贡生张宗旭因厌倦官场黑暗,又赶上战争、瘟疫,便携家眷来此隐居,并创办函山书院,培养了很多文人贤士,因而得名“贤子峪”。(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进入山村不远,也就是村头,路的左侧有一石阶,直通一个四四方方的石庙,石庙位于山体一平台处,高约1.5米左右,基座为三层青石,房屋还是抱厦,其边长也不足1.5米,正中为敞开的门,门前有散落烧过的香灰。门两侧有镂空的石窗,房顶有类似装饰用的刻花石条,庙内没有神像,正面墙上有人歪歪扭扭地写了“梓神”二字,不知“梓神”为何方神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贤子峪内共有六处泉水,其中属抱珠泉最负盛名。曾有一文人发现这个泉的一大一小两池在月光下像两颗夜明珠,而其又在群山怀抱之中,故取名“抱珠泉”。传说,当时贡生张宗旭来到此地后,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个泉,才决定舍弃功名,举家搬到这里居住。四百多年来,贤子峪人都是以此泉的水为饮用水。图为抱珠泉泉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泉池上面有一石碑,上书“抱珠泉”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抱珠泉东侧山坡处还有一块刻有“桃花流水”的石碑,据说是因为以前这里漫山遍野尽是桃树,春天时桃花竞相盛开,大泉小瀑齐发并流,山水顺崖流下,春风吹来,桃花花瓣满山飘舞,落英缤纷,如红雨花溪般形成一幅美丽的桃花流水图,故雅称“桃花流水”。青石基座上竖着刻有两个字“X花”,恕我文才不高,第一个字不知何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侧山坡三泉庵内的正殿观音堂,始建于明代,旁边有一块石碑上记载着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泉庵的东侧为伏魔殿(伏魔大帝是关羽封号)。庵内影壁的背面写有“静观”两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泉庵对面南山坡上有一座始建于清代的送子观音堂,当地老百姓称为“送子娘娘庙”。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有3000化身,想求什么就有什么样的化身,想得子孙的人来拜观音,观音就会送子给人们,这时,观音菩萨就是“送子娘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贡生张宗旭最早携家眷来此隐居,并创办函山书院,培养了很多文人贤士。平阴在明朝出了八位进士,其中有五位出自函山书院。图为位于山坡上的函山书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北山坡高台之上,有一处两进宅院。正室堂屋坐北朝南,是阁楼式结构,房内上下两层,台阶相连,房中有房。下层可当会客室、餐厅,上层为主卧,有点像现在的“跃层”,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 二.榆山街道翟庄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黄河岸边,坐落着一座独具风貌的古村落—— 翟庄村。黄河在这里有一个天然的90度大转弯,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景观。早在一千多年前,翟姓族人来到这块依山傍水的宝地安家立业;经过岁月变迁,这里依然保留了旧有的石头建筑,虽表面糙砺,但棱角分明的石块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硬朗之美。我国北方民居屋顶多为平顶,南方多为尖顶,但翟庄村落保留下来的民居屋顶为特殊的圆弧形,体现出了中国建筑的传统风貌和艺术本源。(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翟进士即翟升,山东平阴县翟庄人,金明昌二年(1191年)进士,与同时考录的王瓒、董哲称为平阴三进士,被授予山西省洪洞县主簿之职。翟进士墓原位于黄河边,2000年时被迁至翟山南面山腰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翟庄文化广场,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碑首雕双龙戏珠图案,中间还刻有“圣旨”二字,碑身正中刻“彤管流芬”四个大字,另刻“表扬节孝事访举翟景义之妻孙氏节孝详请咨部注册给予奖励”,这是一块节孝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翟庄村南部的莲花山顶部,有一个直径约40cm、深约15cm的凹下去的石盆,盆的内侧刻有盛开的荷花,不知道是认为雕凿的还是天然形成的。由于雨水带着泥土淤积在莲花盆的底部,所以看得不是特别明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圆弧顶的石头房、碎石垒成的“墙花”在向人们诉说着古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古老的黄河渡口已不复存在,如今在原址新建了黄河观景台。</p> 黄河渡口的功能已被翟庄浮桥所替代。 <p class="ql-block"> 三.锦水街道大李子顺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古时这个村李氏为望族,以李为大,孝顺父母取名“大李子顺”。(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是由清末两榜进士李邦庆带头修建的。祠堂坐北向南,面宽五间,庭院式设计,轴线对称式布局。大门内正中有一块大清同治拾年的创建祠堂碑,院子里还立有一块清朝光绪元年的龙头皇清圣旨碑,石碑左右刻着一副对联很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锦水同流绵世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榆山并寿振家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锦水、榆山都是平阴的地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全部用赤红色的石块建成,不知是否与“红脸”关公有关。随着岁月的变迁,往昔规模宏大的关帝庙也仅剩一间石头房子以及几座石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残破的二层小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村南部的莲花山顶上,有一座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六年(1567年)的水母娘娘庙。当地人称,这里的水母娘娘庙有“灵气”,只要在这拜一拜,就能生儿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图为庙内的水母娘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传,水母娘娘名叫柳春英,是太原金胜村人,嫁到古唐村(晋祠)为媳。春英生性善良贤慧,勤劳俭朴,能忍能让。而她的婆婆却十分刁蛮。柳氏从好几里以外挑来的水,婆婆嫌身后桶里的水不干净而倒掉,只吃前桶,但春英对此并无怨言。</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她正挑着水往回走,半道上遇到一位牵着白马的老者,请求让他的马喝点水。柳氏指着后桶水说,喝吧。老人为难地说,这马只喝前桶的水,柳氏爽快地答应,连续三日,都是如此。但第三天饮完马柳氏正要返回重挑时,老人对春英说:我看你是位心地善良的大嫂,我送你一条马鞭,把它放在水瓮里,用水时只要轻轻一提,水就会上涌,要多少就提多高,但千万不要提过瓮沿,不然就会遭水淹,切记!说罢,老人和白马化作一团白云而去。</p><p class="ql-block"> 柳氏望着空中拜了几拜,就高高兴兴地回了家,从此免却了挑水之苦,而且四邻五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挑水了。但这引起了婆婆的不快,一天她趁柳氏回娘家不在,想把马鞭藏起来,可马鞭刚一提出水瓮,滔滔大水顷刻涌上,转眼间淹了整个村庄。</p><p class="ql-block"> 正在娘家的春英闻讯,来不及把头梳完便急急赶回家中,把一草垫扔在瓮上不顾一切地往上一坐,大水顿时变小,只剩下一股泉水从坐下溢出,这便是晋水的源头———难老泉。人们为了纪念春英,便将她奉为水母娘娘。</p><p class="ql-block"> 作为太原晋祠一脉相承的庙宇,在其建成后,几千里外的大李子顺村民将水母娘娘请来,每到有困难时,村民都愿来庙里和水母娘娘“拉一拉”。最初的水母娘娘塑像是由当地特有的“莲花土”制成,有一年,村里有位妇女在祭拜完后,为了得到神灵的庇佑,在水母娘娘塑像的孩童处捏了把土拿回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回到家后,她把土和在饭中吃了下去,不久便得孕生子。很多村民纷纷效仿,结果都怀孕生了儿子。所以在大李子顺村,把水母娘娘也称为送子娘娘。</p> <p class="ql-block"> 四.玫瑰镇南泉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南泉村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村名来自于村里的“南泉”。在这里,没有城市的繁华,少了世俗纷争,只有高大的石墙和坚固的石房,用她那散发着悠悠光泽的青石板路,带你走向风光秀丽、曲径通幽的静好……(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南泉村和北泉村之间的山峪沟底两侧,有两眼清泉,以方位分别称作“南泉”和“北泉”。 两泉皆为石砌方池,南泉池长2.5米,宽约2米;北泉池呈正方形,边长2米。两泉相距四五米之遥,以其清澈见底的泉水和四季不断的流量而著称。泉水从石缝中涌出,潺潺流淌,形成了一片片波光粼粼的水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南泉旁边的一颗老槐树形似一条龙,几百年来与古泉相互守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沿着山峪坡面而建的石头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由于坡度差的缘故,建在坡底一侧的院墙十分高大,犹如城墙一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处大门是有意建成斜的还是地质原因造成的倾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长满杂草的石板路和墙面斑驳的石头房记录了古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农家大门上的时代印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五.玫瑰镇南石硖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南石硖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据传西汉末年一位将军在此地建立了石河小县,因民风淳朴、贸易繁荣而得以兴盛。金元时期这里是王去非、王去执、李之绍三贤故里,村里曾建有三贤祠。(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据说旧时张家在村里是个大户人家,曾建有张家祠堂。随着岁月的流逝,祠堂虽已不存,但老石头房却保留了下来。从胡同口往里望去,老宅幽深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村中的一些老房子已无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老石头房焕发出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砌于墙中的小土地庙,土地爷已不知去了哪里。石龛额上刻着“敬神如在”四个字,两侧有一副对联:身居五行末,位列三才中。按我的理解,“五行”和“三才”应该是周易的内容,“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其中“土”正好排在“五行”的最后。</p> <p class="ql-block"> 六.玫瑰镇停山头村(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停山头村是一个自然村,它隶属的行政村叫大站西村。作为天堂山南行支脉的分支,由东而西,到此戛然而止,“停山头”的名号便来源于此。(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按照导航来到停山头自然村,却见不到一户人家,难道是百度地图有问题?正好路边碰到一位地里干活的村民,她说整个村子都已经拆迁了。我问她山上的庙(三清观)还在不?她说庙还在,但已经很少有人去了。然后我们按她指引的路开始上山,车沿着小路往上走,都走到该下山了也没见到去三清观的路。我们只好把车停到路边,步行往回寻找,终于发现了一条布满荆棘的上山小路,顺着小路走了大概100多米,就看到了上山的台阶,顺着台阶往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几乎荒废的三清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首先看到的是送子娘娘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娘娘庙的右侧是一个天然洞穴三清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穿过三清洞就来到了三清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图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济平干渠,上方高架桥为G22青兰高速,两大交通干线在停山头脚下交汇。</p> <p class="ql-block"> 七.玫瑰镇陈山头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陈山头村位于平阴县玫瑰镇南部山区。四面群山环绕,周围沟壑纵横,独特的地理位置,隔绝了尘世的繁华,仿若一处世外桃源。据历史记载,公元832年,陈氏家族最早在小南山北面安家,而得名陈山头。(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照导航的指引来到玫瑰镇陈山头村,却看不到古村,沿着翠屏山路一直走到青兰高速也没见几户人家。在返回的途中路遇一位正在干活的大姐,便停车打听。大姐操着一口广东方言,说村子在四、五年以前就整体拆迁了,目前全村还有12户人家没有搬迁,她还拿出手机给我看古村没拆以前网友拍的照片,这又是一个消失的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路边与大姐攀谈了几句后,她热情地邀请我到她们家看看。原来大姐姓郑,祖籍广东韶关,自从嫁到这里后,30多年乡音未改。她们家是老房子,几乎没有经历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的雕琢,一切都是原汁的农村味道。只是这一片孤零零的就她们一家,虽然显得有些萧条,但却反应了真实与自然,我也算没有白跑一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大姐家的院子里养了100多只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院子外面有些凌乱,一群受到惊吓的鹅倒是透出了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玫瑰镇胡庄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胡庄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万历年间,当时玫瑰镇北石峡村民胡月言在北京做工期间结识了天主教教友并皈依天主教。他与一位女教友结婚后,返回故里,在胡庄村安家落户,并在村西的尖山顶端砌垒了一座石头式教堂,开始传教。自此,天主教在胡庄村扎根,并逐渐发展壮大。在随后的岁月里,外乡人也纷纷迁来定居并入教,胡庄村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宗教氛围,成为了全国三大天主教圣地之一。(照片拍摄于201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胡庄教堂建筑群包括多座大小教堂,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圣母无染原罪堂和露德圣母堂。圣母无染原罪堂始建于1906年,占地面积广阔,主要建筑由天主堂、神父办公楼、神父客房楼、花园等组成。整个建筑群呈现出哥特式建筑风格,其精美的石雕和高浮雕花卉装饰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教堂不幸毁于火灾。幸运的是,1998年,教堂在原址上得以重建,虽然建筑材料有所改变,但建筑规模和风格仍保持了原有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神父办公楼及客房楼还是以前的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露德圣母堂始建于1889年,由奥地利人梅神甫创建。不幸的是,1927年,该堂被雷电击毁。随后在1928年,经过海德风副主教的允准,由法籍神父田安帮等人进行了重建,规模更大且样式新颖美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建后的露德圣母堂具有哥特式建筑的风格特色,其外观处处呈尖锥型,给人以举心向上之感。堂后有高达20米的钟楼两座,堂前门凉台上则有一尊1米高的白大理石圣母站像。此外,凉台的两个外角旁矗立着高5米、雕刻精致的石柱,柱顶置有天使站像。从山顶向下看,还可以看到若干精美的石柱和雕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建完成后,新堂被命名为“胡家庄尖山露德圣母堂”。落成时,参观的群众达到了数千人,并有八个国家的传教士参与庆祝活动,可见其影响之广泛。然而,1966年后,圣母堂再次遭受毁坏。幸运的是,1989年6月,国内教友自愿献仪并出工进行了修复,使得这一重要的宗教建筑得以重现其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图为尖山露德圣母堂内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九.孔村镇白云峪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justify;">白云峪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内存在两座哥特式建筑的大教堂,其塔顶在远处清晰可见,矗立在山间,宛如欧洲童话世界的城堡。村内还保留有水磨盘砌垒的石桌、苔痕翠绿的地面和百年历史的寨墙,都展现了古朴自然的风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照片拍摄于2021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石砌寨墙和寨门,普通的石料整齐划一,展现了古人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桃心形的门楣设计,让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位于若瑟山顶的圣若瑟堂始建于1893年,后因年久失修,变成了危房。 2005年5月新的圣若瑟堂正式落成启用,新教堂长28米,宽12米,钟楼高耸,直插云天,在绿树白云的映衬下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位于若瑟山脚下的天主教堂建于1993年,与照片右侧山顶的圣若瑟堂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十.孔村镇孔子山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孔子山不算高,海拔仅168米,相传因孔子曾在此山中设教书堂、授徒讲学而得名。后人为纪念孔夫子,在此建孔子庙、竖“杏坛遗响”碑,故将此山由原本的紫盖山改名为孔子山,连带着其所在的村庄也被称作“孔子山村”。(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孔子山本名紫盖山,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于此址建"孔林书院",又名"杏坛遗响"。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修孔林书院,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迁至山的东坡,"文革"期间被毁坏。孔子山系历史名山,与五岳同为中国三十洞天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地方以前是齐、鲁两国的交界处,远离都城,可以减少各种干扰,专心作学问,孔子才将这选为讲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究其原因,相传是孔子与弟子出游时,途经此处,忽见一山,只见紫云笼罩山巅,久聚不散,孔子看后甚喜,并说了一句“山有祥云定是福地”。孔子目测山顶距离不远,便带着弟子向山上奔去。到达山顶后,孔子询问山上的老者,得知此山名为紫盖山,外加山中环境清幽,认为此处是讲学佳地,便在山巅设坛讲学。此后一连数年,孔子师徒每逢夏日都来到紫盖山游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立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杏坛遗响碑如今移至孔子山村新村小区旁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孔子山村遇到一位83岁的王大叔,他说他们家的这栋小楼到他这一代已是第八代,是平阴县城以南年代最久的建筑,挂有济南市人民政府“平阴孔子山村传统民居”的牌子。小楼两层,全部由石块砌成,房门及窗户均为拱券结构,工艺精湛。老人家平时住在新村小区那边,每天到这来照顾他的家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王大叔家院子里,有一块雕有荷花及莲蓬的装饰砖,老人家说这是孔子山上孔庙大殿屋脊的构件,不知道这样的构件在孔子山村还有多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孔子山村老村里保留了许多这样的石屋。</p> <p class="ql-block"> 十一.孔村镇前转湾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前转湾村原名“环溪村”,顾名思义,村庄与溪水紧密相联。一条环溪河成环状从西南进入,蜿蜒绕过村北,从村东南流出,汇入东平湖的支流——汇河。(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廉氏故居初建于明景泰年间,由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的40代传人廉一桂授怀远将军时兴建。廉氏故居原宅院占地东西宽、南北长均约200余米,东、西、北三面高墙封闭,溪水环绕其外,南面临街。现宅院为廉氏故居局部院落遗存,为三进院落,东西宽约25米,南北长约60余米,南面正中开大门、东南、西南开侧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图为廉氏故居的东墙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故居外大街前的一棵500余年历史的古槐,仿佛庇护着前转湾村的子子孙孙,述说着这个地方的古韵沧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环溪河上的青石板桥面仍在续写着古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曾经地主家的青砖房。</p> <p class="ql-block"> 十二.孔村镇高路桥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里是孔子弟子高柴的故里,村庄原名中茅峪,后来因桥得名高路桥。村子虽然不大,但现存的一桥一树,见证了古村落千百年来的历史沧桑与发展巨变。(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村东北300米处有一古老的单孔拱形石桥,名为高路桥。始建年代不详,明弘治年间重修,长4.2米,宽2.5米,高2.6米,是古齐国通往鲁国的交通要道,也是古时东阿到泰安的必经之路。2017年3月专家鉴定该桥“与沉于东平湖底的隋代‘清水桥’同龄”,约1400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绿树掩映下的石头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废弃不用的老房子见证了高路桥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村中有一颗千年古树——楷树。楷树,又称黄连木,树干疏而不屈,刚直挺拔,北方稀有,自古便是尊师重教的象征。相传,此树为孔子去世后,弟子高柴移来楷木植于自家书院前,尊树为师。楷树最高时达19米,胸径1.9米(需三人合抱),枝叶繁茂,可覆盖1亩地方圆。1957年,该树曾遭雷击被摧毁,此后枝丫多次被砍伐,仅剩下3米高的树桩,过了两年,在树桩西南面,枯树神奇的再次发芽,形成了现在的树冠规模,但是,树皮逐年萎缩仅剩下三分之一在焕发生机。2014年,经山东省林业厅和泰山林科院专家鉴定,此树树龄达2500年左右,堪称“华夏第一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图为新建的杏坛广场。传说孔子弟子高柴在此地教学颇有影响,孔子得知后便派闵子骞和颜幸前来助教,于此面对晋卫两国施教。这一日,中茅峪上空紫气东来,老夫子察学观教来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十三.孔村镇李沟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李沟村的名字来源于其地势较高形成的沟壑以及大部分为李氏人口的特点,“李沟”因此得名。村庄历史悠久,传统建筑保存完好,民俗风情独特。(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民国期间,李沟村缺水,群众及人畜用水十分困难,人们用水需到离村十里以外的外村去挑,生活非常的艰辛。当时的乡长张纪元发动群众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在村南和村东挖了两个大坑,雨季存满水,在坑的四周挖出数面小井将坑内的水过滤到井内解决了人畜用水的困难,为群众办了件大好事,得到人们的赞誉,此坑就是东大坑及李沟古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李沟村内的老巷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残破的门楼记录着古村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明朝期间,张氏光祖张梦英从北毛峪村迁居李沟村南崖居住,在家院中栽植家槐一株,至今约有500年左右。现在古槐高约10米,直径约1.5米,根深叶茂。多年来此树经历了历史的变革,狂风暴雨、人为和干旱的摧残至今仍旧郁郁葱葱、毅然挺立,伴随人们在变革中付出了槐树坚韧不拔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十四.洪范池镇东峪南崖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东峪南崖村又称东扈峪村,春秋时期的古扈国遗址就在这里,据记载,宋代已有此村。村子东依大寨山、西靠云翠山省级森林公园,属于丘陵间沟壑地形。村内现保存有多条古街巷,明清建筑很多,古桥、古井、古树、古庙、古祠、碑刻、石雕等遍布其中,主要集中在村西部的万家街、高家街、崔家街三条街道和10余条胡同中,是江北为数不多的古村落。(照片拍摄于2019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文昌阁是古村的标志性建筑,外墙全部用青石砌垒,拱门、方窗石棂中方孔独块,左右各一,屋脊为硬山顶,青黑小瓦覆盖,正脊上装饰有缠枝牡丹雕刻造型。据说原四周和脊端都有饰物。走进殿内,你会发现它是一座无梁殿,圆拱形屋顶白灰细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文昌阁和城门为连体建筑,文昌阁下面是老村圩子墙上的一座石门,也是原来全村唯一进出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建于清朝初年的立交桥上通南北,下通东西。桥身全用大型青石叠砌而成,桥北头有桥头堡,历尽风霜雨雪,未曾损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高家大门,又叫围子门。白礁石砌垒,下方上圆,前脸拱形,并由三块弧形石组成。门顶石拱结构,门楣雕以双龙连环暗珠花纹,三拱成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户人家的石质大门横梁上雕刻有“福禄祯祥”四个大字,它不仅是一个祝福的用语,还源于金榜题名时,寓示有梦想、有理想的人能学业或事业有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武举阁,相传清朝中期辛家曾出一大武举,辛家胡同西侧三进三出的大院落和路东辛家楼都为其所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记忆古村历史的村中石板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扈泉位于南崖村西北方向,为济南市72名泉之一,之所以叫做扈泉,也是与古代扈国国城旧址有关。半山垂直的崖壁下,有一处幽深莫测的天然溶洞,扈泉便从洞中涌出。扈泉平时细水长流,盛水期则喷水如柱,经小石潭跌下山谷形成瀑布,声传数里。岩壁悬有古柏,石隙挤出青条,古人将此景称作“扈泉涌碧”,为东阿古八景之一,如今悬崖上仍镌刻着由于慎行、邢侗、孟一脉、朱维京合写的“扈泉涌碧”四个朱红摩崖大字。</p> <p class="ql-block"> 十五.洪范池镇书院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书院村,因明代东流书院在此而得名。“山屏一曲抱寒塘,玉砌千层泛碧香”,这是东流书院创建人刘隅咏东流泉的诗句,体现了他对这片山水的钟爱。刘隅,就是明朝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于慎行的外曾祖父,于慎行小时候就在东流书院接受过启蒙教育。(照片拍摄于2019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院泉古称东流泉,是平阴一带历史最长的泉,约在1500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记录了它的存在:“天池山下有泉,名东流泉”。该泉位于书院村东首天池山脚下,泉池呈“凸”字形,大池边长7米,小池边长两米,泉水从大池池底各处缝隙中涌出,通过水道从小池中兽头的嘴中喷泻而出,最大日涌量达1万立方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关于书院泉,有个风雅的传说,想当年王羲之一行人,曾于兰亭曲水流觞,而书院泉也曾有“曲水传餐”的故事。相传有泉的那些人家,厨房与客厅与水道相连,厨房做了菜,可通过泉水的流动,就漂至餐桌旁边,其吃完的碗筷、餐具,放到水面自动漂回厨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黄氏祠堂始建于清初,重修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大殿坐北向南,二梁三间,墙体为块石土坯结构,歇山式硬瓦顶,前有抱厦廊檐,有两木柱支撑,柱基为石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村中残破的青石大门及院墙显示着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泉北石壁上有极为珍贵的四尊唐代石刻佛像,与人等高。据当地人讲,这是创建洪福寺四位高僧的化身。他们整治了泉池,修建了河道,为村民造福,所以圆寂后,村民造像,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十六.洪范池镇丁泉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丁泉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村名源于二十四孝之一的丁兰事亲主人翁丁兰而命名的泉池名称。这里的泉水清澈透明,四季涌流,不以冬夏而温凉,不以旱涝而消长;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水温常年保持在17摄氏度左右。有丁泉的滋养和丁兰事亲孝道文化的熏陶,丁泉村曾被叫做孝心村。(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丁泉,位于丁泉村东首,又名“丁兰泉”。泉池以青石砌垒,分大小两池。大池四周围0.8米高石雕栏杆,水自岩缝涌出,汇为清池,澄澈明丽,再由大池西侧石雕龙头口喷入小池,常年不断,日出水量约1400立方米。我们去时正赶上干旱少雨,泉池的水位非常低,已无法从龙头口流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石栏北侧嵌有清乾隆七年(1742年)《重修丁泉池碑记》,碑载:“此池不知浚自何代,元至正年间已重修。”说明此池至少也有600年以上历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建于清代的李家老宅,高大的门楼显示着尊贵与气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李家老宅二进院的正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古村老房子的屋顶已由灰瓦换成了彩钢板,虽然防雨效果好,但失去了老建筑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十七.洪范池镇陶峪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陶峪村位于洪范池镇东北部8公里处,这里地处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四季分明,陶峪村是一处依山而建纯向阳村落。相传,元朝期间,人们在山上种桃树,因在山谷中,故名为陶峪。村子依山而建,就近取材修建的石头房错落有致地布满山坡。(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开车导航到陶峪村村委会,正值中午,气温37℃,停好车后进入村内,想打听一下老村在什么地方,走了一阵竟然没有遇见一个人。后来发现了这座清道光四年的重修五圣堂石碑,看来此处原来有一座五圣堂,据此判断这里应该就是老村的村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顺着古碑的右侧一条布满荆棘的石板路往下走就到了一条山峪里,峪底有一条溪流,老村清一色的石头房在溪流两侧依山坡而建,由于地形的限制,靠近溪流一侧的房屋山墙都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如今老村已无人居住,显得有些荒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遍布村间的石板路、石头路,从无到有,从古到今,承载着祖辈人的希望和梦想。美丽的背后,映衬着历史的痕迹和沧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陶峪村有玉皇泉、麦黄泉等泉水,常年水量不断,一直为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每到雨季,泉水顺着村中的古井喷涌而出,很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村子中间的沟壑里,有一处天然形成的大口井,泉水出自长方型的巨石之中,深达数十米。现在是枯水期,地面到水面已经有近八九米的距离。泉池四周全部用青石板进行了修砌,据说,此泉在盛水期时,水头最高能涌出地面一米多,可见其水量之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十八.东阿古城(包括东阿镇衙前村、东门村、北门村等几个村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阿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年代久远,声名远播,与景德镇、茅台镇并称为中国三大古镇。春秋时期为谷邑,曾为齐相管仲之食邑;秦代称谷城;汉置谷城县,张迁曾在此任职,留下了著名的张迁碑。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始为东阿县县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阿胶发源地)。1947年,东阿镇划归平阴县,东阿县政府迁至现在的聊城市东阿县铜城镇,至此,结束了东阿镇近600年作为东阿县城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永济桥原名浪溪桥。根据《泰安府志》的记载,浪溪桥应当修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现存永济桥为单孔拱形青石桥,是明万历年间所建,全部用当地青石砌筑。桥长55米,宽6.25米,整座桥非常雄伟壮丽,远远望去,好似横卧在浪溪河上的一道彩虹。(拍摄于2015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大桥桥面的两侧各有对称的石栏板15块,石栏板上用浅浮雕手法雕刻精美的各种花卉图案和几何图案。石栏板与石栏板之间各有16根方形石望柱。石桥两侧中部石望柱的柱头上,还雕有7对石狮和1对石猴。石柱头上雕刻的狮子神态各异,有立有坐,有威武的雄狮,也有慈爱的雌狮,有的表情活泼可爱,有的则庄重威严……,这些形态各异的石狮,充分体现了当时的雕刻水平。(拍摄于2015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修复后的东阿古城老东门,总感觉失去了没修之前的那种沧桑感。在没修复之前,2015年我拍永济桥时曾经驾车路过这里,只可惜没有停车拍一张。(拍摄于2019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这是东阿古城县学文庙的棂星门,棂星门下的石兽已部分隐埋进土里。(拍摄于2019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精致古朴的雕花门见证了古城曾经的辉煌。(拍摄于2019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作为东阿阿胶的发源地,历史上曾经也是商贾云集、富甲一方的地方。(拍摄于2019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九.东阿镇小屯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小屯村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西的邿邑故城遗址,是该村历史的重要见证。虽然由于人为破坏,该遗址的文化层多数被毁,但从残存的灰坑、灶坑、红烧土块、红灰陶器残片等遗物中,我们依然可以窥见古代文明的辉煌。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这里曾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村中的石头房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石门,位于小屯村北的云门山上。现存石门为一高3米,宽5米,长19.5米的山洞。此处为平阴八景之一“石门晚照”。唐代的大诗人杜甫曾题有名诗“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照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诗中盛景即平阴石门。而旧志载:“薄暮时,日色返照,赤霞从洞中透射,如长虹”。即是石门晚照的写照。经考古部门鉴定,石门为东周时期人工开凿的石洞,是境内最早的古代建筑。古为平阴通往东阿的咽喉要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洞底的石面上,现仍有车马长期通行留下的车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始建于唐朝的三官庙(庙中供奉着天官、水官和土官三官老爷),当地老百姓认为“三官老爷”能“祛病消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三官庙下面,又新建了一座“云门山奶奶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小屯村有近百年的烧制木炭的历史,家家户户都会烧炭,当年为了脱贫致富,村里组织大家烧木炭并形成了一个产业。村里建起了许多小炭窑,村民们个个都是“满面红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我本想拍一下这种土法烧炭的小窑,只可惜一个窑都没见到。村民们告诉我,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早就不烧炭了,所有的小窑都拆除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东阿镇直东峪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据传,当年有人站在西山上,往东一指,说了句“从这儿直着往东,整个山峪都是我的”,这村就有了个“直东峪”的名字。(照片拍摄于2024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刚到村口把车挺好,就向村民打听房家大院在哪里,正好遇见济南市曲艺家协会会员、村两委委员房永臣老师,他以前是城里某医院的医务人员,后来为了家乡的乡村振兴,毅然辞去了医院的工作,回乡创业。房老师听说了我们的来意,热情地带着我们参观整个村子,当起了义务导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房永臣老师告诉我们,房家大院的主人是清道光年间靠勤俭起家的一个大财主,有了钱之后便置地盖房子,他们家的地从村子往西一直到了黄河边(大约11公里),所建的房家大院有房屋上百间,有院墙和南北两个门楼,风光气派。如今南门楼已毁,北门楼保存的还比较完整。图为房家大院的北门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原来的二层小楼如今只剩下了一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房家大院残存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房家大院的一处院墙上镶嵌了一块石碑,被称作“诗书传家”石碑。石碑中间有一个大大的“福”字,石碑两侧还有一副对联:治家以勤俭为本,立身惟孝悌当先。这应该是房家的治家古训,家大业大的房家到了第三代,主人开始抽上大烟后家业就破败了,正好印证了“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房家破败固然有其后代不遵祖训的原因,但直东峪村多年来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原来这块石碑散落它处,是当年房永臣老师为了保护古碑把它砌到院墙里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村中孤零零的土地庙,其周边的建筑早已不见了踪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村子东面不远的山脚下有一处天爷庙,是一座全石结构建筑,房顶是由几块大石板螺旋形盘叠而上,十分精巧。庙的正面前出抱厦及门廊,当中一门,两旁分别开一小窗。屋中光线昏暗,墙上残存着一些壁画,正中供奉着玉皇大帝塑像。房永臣老师说以前这里是一尊木质雕像,可惜“文革”的时候“破四旧”被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天爷庙其实原本叫九圣堂,庙门口一块立于“大清光绪二十三年”的石碑,刻的就是《重修九圣堂记》。碑文文辞优美,把当年修庙的情由写得明明白白:“盖闻庙者貌也,昭其制也,神者神也,昭其敬也。昔直东峪庄东蝠山下,旧有九圣堂一座,不知立自何时,创自何人。但庙宇倾颓,神像残危,不知几历年所矣。然有目共伤,无人倡率,迟之悠久,莫能焕然。爰有耆老房兆松者,年虽高迈,善欲同归,遂约同乡亲族人商议,重修此堂。于是各输资财,不必募诸四方,共出丁夫恪好,乘此农隙,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数月而厥功告成也。故志之以昭不朽云。”碑文落款,是“邑庠生房垂玺篆文”“儒生阎淑典书丹”。而在“首事者”名单中,房姓占了多数,可见当年,房氏一脉果然家业兴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时光悠悠,昔日九圣堂,已成今日天爷庙,昔日房氏一族,也终随房家大院一起,隐没于岁月无痕。不过,幸好还有这石碑,还有这北门楼,记录了这个“隐蔽”的古村落,一段意味深长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十一.安城镇兴隆镇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据记载,兴隆镇村建于明洪武年间。村头上立一石碑,上面写着"兴隆镇虎"字样,原有集市,是当地闻名的村镇,故名兴隆镇。(照片拍摄于2024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虎豹川修路碑:虎豹川是兴隆镇村一条崎岖狭长的大山沟,沟深路险,通行艰难,为古时鲁中的南北交通要道。有歌谣说:“车行虎豹川,步步打响鞭,一辋三开辙,十步九转弯”,说明了道路之艰险。民国年间,当地群众集资一万三千八百缗,齐心出工,劈岩石,培洼缺,补愦崖,伐乱荆,建成了通衢平坦大道,为记修路之事,修建了碑亭,碑文由曾任过数县知县的李传煦撰文,清末翰林庶吉士朱名炤书丹,亭联大字有当地知名人士高道远正楷书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村南头的关帝庙,根据庙前创建关帝庙的石碑记载,此庙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村北头的真武庙,大门的门楣石上刻有“玄天上帝”四个大字,庙门上锁无法进入,只能从高处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南泉,雨季时汩汩泉水溢满井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平阴县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1938月9月,平阴县辖区内第一个党支部——大峰山八区兴隆镇党支部在此建立,点燃了平阴县红色革命的星星之火,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至今仍时刻不忘党的宗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虎豹川”虽名不见经传,但古时为齐鲁要塞,历经千年沧桑,如今依然古风犹存。图为虎豹川古道旁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为了更好地反映每个古村落的真实情况,写好文字部分,除了实地考察之外,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有政府网站、网友博文、景点简介等,有的就干脆引用百度百科、360百科或者小红书的内容,在此对这些历史资料和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由于本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网友予以指正。本人发表此文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和传递信息之目的,若有信息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人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