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4日从沈阳乘火车到承德,开始快乐的承德之旅。承德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承德一带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此修建行宫,标志着热河进入了发展期。乾隆六年,弘历开始幸避暑山庄,承德开始进入繁荣期。后升为承德府,成为当时仅次于北京的另一重要政治中心。民国三年(1914年)设热河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9年)改建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省会。1955年撤销热河省建制,承德市划归河北省。</p><p class="ql-block"> 9月5日游览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避暑山庄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庙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承德火车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避暑山庄丽正大街“满汉全席”酒店</h3> <p class="ql-block"> 丽正门既是避暑山庄的正门,也是正宫的正门,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它是个重台城门,有三个长方形拱门入口,重台上建有城阁三间。门前列石狮一对,左右立下马碑各一,迎面建有30米长的红照壁。布局规格严整,风格质朴秀丽。</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避暑山庄德汇门</h3> <p class="ql-block"> 德汇门也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规制与丽正门完全相同,只是门前没有照壁、石狮和下马碑。门内即为东宫,既是山庄的大门又是东宫的宫门。东宫在乾隆年间,被称作卷阿胜境,是由德汇门、门殿、前殿、清音阁、福寿阁、勤政殿、卷阿胜境七进建筑组成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避暑山庄正门,匾额“避暑山庄”为康熙所题</p> <p class="ql-block"> “淡泊敬诚”殿,为避暑山庄正殿。始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乾隆十九年(1754)又用楠木进行改建, 故称楠木殿。此殿是清廷在避暑山庄举行重大典礼、百官朝觐,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亦是皇帝在山庄时听政和读书之所在。</p> <h3 style="text-align: left;"> “烟波致爽”殿在正殿澹泊敬诚殿之后,是皇帝接受后妃朝拜的地方。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小跨院,为后、妃居住之所。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携东、西宫等后妃出北京至热河避难,即居于此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石刻</h3> 水心榭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御笔题额。榭是指在台上的屋子,水心榭意为建筑在水中髙台上的房屋。榭下有水閘八孔,俗称八孔閘。东为青翠荷叶接天碧,映日荷花点点红;西为银淘万叠,波光粼粼,楼台倒影,恰似空中楼阁,构成一幅色彩丰富的图画。榭四周碧波荡漾,風景如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心榭”亭桥</h3> <p class="ql-block"> 文园狮子林位于避暑山庄东部,与游客来离宫必走的“水心榭”隔东湖相望。文园狮子林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为仿苏州狮子林而建,占地面积7436平方米。园内围墙环绕,假山崎岖,建筑精巧玲珑,似一个精雕细琢的巨大盆景坐落在湖面上。进入文园,就会有一种游玩在江南园林之中的感觉。</p>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文园狮子林有很深的文化内涵,里面有当年乾隆学习求知的“探知书屋”、拜佛的“小香幢”、读书的“清閟阁”。现在的承德人不光在此唱歌弹琴,也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谈古论今的场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望“水心榭”亭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回望“水心榭”亭桥</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湖风光</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湖荷花池</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澄湖风光</p> 热河泉是避暑山庄极为重要的景观,春天,位于泉水源头的澄湖,澄澈见底,郁郁葱葱,孕育希望;夏天,浮萍点点,泛起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节令过了白露、霜降,泉水融融,水温高于一般水体,湖中的荷花与秋菊同放异彩;凛凛寒冬,尽管整个山庄都是白雪皑皑,这里却藻绿水清,如梦如幻,让游人如痴如醉。 <p class="ql-block"> 热河泉是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流经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银湖南部的五孔闸流出,沿长堤汇入武烈河,汇成碧波千顷。大约在7000万年前,承德地区曾发生了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所以热河泉才会形成温泉。康熙曾赞美泉水:“土厚登百谷,泉甘剖脆瓜”,可见热河水的甘甜了吧。</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热河泉</h3> <p class="ql-block">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热河行宫兴建并于当年基本落成。在行宫动工时,康熙就命人在热河泉北侧香沜之后开出一片御瓜圃。要求不但在御瓜圃中种上瓜豆果蔬,而且还需在稻田里播种从京城带来的早御稻。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热河行宫被正式更名为避暑山庄。这时的御瓜圃早已是一派盛世田园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万树园在避暑山庄东北部。北倚山麓,南临澄湖,占地870亩。园中立有石碣,上刻有“万树园”,为乾隆所书。万树园地势平坦开阔,地上绿茵如毯,麋鹿成群,山鸡野兔出没,大量的松、柏、槐、榆、柳、桑、杨、杉、五角枫、秋海棠等散植其中,故得“万树园”之名。</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隔澄湖眺望“烟雨楼”</h3> “水流云在”亭,取意于杜甫的诗“水流心不竞,云在心俱迟”。位于芳渚清流之北,与烟雨楼隔湖相望。是一座重檐四角攒顶、四面出卷棚式抱厦的敞亭,共16个角,俗称“十六角亭”,该亭造型精巧,比例完美,是清代木构建筑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p class="ql-block"> 磬锤峰位于承德“磐锤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内,与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风景名胜镶嵌相融,总面积159万亩,距市区约2.5公里。we公园自然景观奇特,以千岩竞秀、异峰峥嵘的丹霞地貌著名。景区内有一挺拔峭立的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石柱高59.42米,其上粗下细,形如洗衣用的棒棰,故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俗称“棒棰山”。磬锤峰为承德十大名山之一,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隔澄湖远眺“磬锤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莺啭乔木”亭</h3> “莺啭乔木”亭在避暑山庄澄湖北岸,位于“濠濮间想"之东,北依"万树园"。此亭为六角亭,南临湖水,后面是浓密的树林,栽植有一些浆果树以吸引百鸟鸣叫枝头。此处百鸟争鸣,湖泊荡漾,恰似“山中一部笙笛”。乾隆亦有诗赞道:“山深悦鸟性,乔木早迁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隔澄湖遥望金山</h3> <p class="ql-block"> 金山位于避暑山庄的南部,由人工堆砌而成。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仿镇江金山寺而建。岛上堆砌假山,山上筑殿面阔五间,康熙帝御题"镜水云岑",循石级而上,抵达"天宇咸畅"。岛上制高点北建有三层木塔,题名"上帝阁",为清帝祭祀真武大帝和玉皇大帝之所。游客可以登上佛塔上,俯瞰整个避暑山庄的美景。</p> 烟雨楼在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后有楼两层,红柱青瓦,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四周有廊。上层中间悬有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阳书屋,是皇帝读书的地方,楼西为对山齐,两者均三间,楼、斋、书屋之间有游廊连通,自成精致的院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烟雨楼”石刻</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曲桥</p> <p class="ql-block"> “烟雨楼”是避暑山庄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电影、电视剧的导演们把这里作为拍摄地,轰动全国的电视剧"还珠格格"许多内景就是在此处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如意湖三孔石桥</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意湖三孔石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意湖石桥上</h3> <p class="ql-block"> “曲水荷香”位于承德避暑山庄文津岛南,建于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七年(1703~1708年),是一座十六柱重檐攒尖顶大型方亭。亭内外奇石环列,形成弯弯曲曲的水道,因之康熙题额“曲水荷香”。康熙有诗曰:“荷气参差远益清,兰亭曲水亦虚名。八珍旨酒前贤戒,空设流觞金玉羹。”</p> 文津阁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1954年重建。营造法式仿照浙江的明代建筑“天一阁”。文津阁假山的造型艺术,集中了米翁宝晋斋和范氏天一阁之长,运用传统叠山技法,结合北方雄壮的特点,风格一反南方小巧玲珑之态,而是雄伟、浑厚、气势磅礴的艺术作品。 <p class="ql-block"> 文津阁“日月同辉”(透过假山映照出的水中月)。</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津阁内我的月亮被游人挡住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津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双湖夹镜”牌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双湖夹镜”景点介绍</h3> “双湖夹镜"与"长虹饮练"临芳墅之西有条石垒砌的堤桥一座,西湖之水由桥孔注入东湖。堤桥两端竖宝坊两座,北曰“双湖夹镜”,南曰“长虹饮练”,均为康熙皇帝所题。桥南种植敖汁荷花万枝,间以内地白莲,红、白相间,清芬袭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手托莲花</h3> <p class="ql-block"> “奢鉴”是康熙亲题碣,应该出自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康熙是要以史上的奢靡误国为鉴,时时提醒自己戒奢用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告别澄湖</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告别避暑山庄</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 ~ ★ ~ ★ ~ ★ ~ ★ ~ ★ ~ ★ ~</font></h3> <p class="ql-block"> 在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丘陵起伏的地段上,如众星捧月之势环列着十二座色彩绚丽、金碧辉煌的大型寺庙。这些寺庙建筑雄伟,风格各异,是汉、蒙、藏文化交融的典范。当年有八座寺庙由清政府理藩院管理,于北京喇嘛印务处注册,并在北京设有常驻的“办事处”,又都坐落在古北口外,故统称“外八庙”(即口外八庙之意)。1994年12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对游人开放的有: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乐寺、安远庙和普佑寺。</p><p class="ql-block"> 9月6日上午开始游览普宁寺等外八庙。普宁寺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是一座汉藏结合寺庙。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整座寺院雄伟壮观,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是外八庙中最为完整、壮观的寺庙建筑群。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7.21米,是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2007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普陀宗乘—须弥福寺—普宁寺—普佑寺)被评为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区”。</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普宁寺远景</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普宁寺山门上覆盖着一层绿剪边的黄色琉璃瓦,这是皇家建筑才能拥有的规格。山门当中有三间石刻拱门,按照佛教的教义,象征着“三解脱门”,也就是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空门、无相门、无愿门。</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长约35米,宽约25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黄顶绿边的琉璃瓦。顶部大脊置一铜制鎏金喇嘛塔。殿内正中供三世佛,两侧则为十八罗汉塑像,殿内墙上绘有彩色佛教故事壁画,工笔细腻,形象逼真。东西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雄宝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传佛教转经筒</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藏传佛教法轮</h3> 大乘之阁是普宁寺的中心建筑,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阁内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高22.28米,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重约110吨。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胜神洲殿上观大乘之阁</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俯瞰大乘之阁前广场</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仰望西牛贺洲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宗室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普佑寺法轮殿遗址上遥望大乘之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告别普宁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 ~ ★ ~ ★ ~ ★ ~ ★ ~ ★ ~ ★ ~</font></h3> <p class="ql-block"> 普佑寺与普宁寺一墙之隔,为普宁寺的附属寺庙,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是仿浙江海宁安国寺的罗汉堂而建的。普佑寺是向外八庙的众喇嘛讲经说法的主要场所(相当于现在的经学院)。1964年,普佑寺因雷击起火,大部分建筑毁于火灾,当时仅存山门及四座配殿。主殿(法轮殿)只剩基座。寺中最值得一看的是500罗汉雕像,神态各异,极具艺术价值,但现只剩下176尊。</p> <p class="ql-block"> 普佑寺山门与普宁寺山门平行,布局呈长方形,建筑以汉式为主,但其平面布局打破了传统的“伽蓝七堂”的汉式手法。</p> <p class="ql-block"> 因普佑寺未开放,只能遗憾的在门前留影、告别。</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 ~ ★ ~ ★ ~ ★ ~ ★ ~ ★ ~ ★ ~</font></h3> <p class="ql-block"> 须弥福寿之庙,又称“班禅行宫”,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占地面积3.792万平方米。是清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包括须弥福寿之庙在内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须弥福寿之庙的山门由藏式城墙墩台及汉式门殿组成,墩台上开有三间拱门,门的上方开有4扇藏式假窗,中间悬有乾隆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御书“须弥福寿之庙”匾,门殿为单檐歇山琉璃瓦顶。按佛教教义,三间拱门象征着“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愿门。据说,当年乾隆帝进庙瞻礼时,都是从中间的无相门进入的。</p> <p class="ql-block"> 须弥福寿之庙前的“石雕护栏五孔拱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志碑。</p> <p class="ql-block"> 计划把游览时间放在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所以就放弃了须弥福寿之庙的游览,只在门外拍了两张照片。</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 ~ ★ ~ ★ ~ ★ ~ ★ ~ ★ ~ ★ ~</font></h3> <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宏大者,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主体建筑位于山巅,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布局、气势似拉萨布达拉宫,俗称“小布达拉宫”。</p>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普陀宗乘之庙山门南向,是一座清式与藏式结合的建筑,藏式三券门白台之上,有清式城楼。白台为砖石结构,前开三券门,券门上有一层盲窗。白台上四周砌雉碟,中央是清式城楼,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前后设廊,廊内置槛窗,两侧封实壁。因装修城楼被塑料丝网遮挡,建筑结构看不到了。</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门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p> <p class="ql-block"> 普陀宗乘之庙因内部装修不对游客开放,难得来一次还未能入内游览,感觉非常遗憾,只能在外面拍照留念了。</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遥望普陀宗乘之庙最高建筑——大红台</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围墙外远眺大红台</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普陀宗乘之庙远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告别普陀宗乘之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 ~ ★ ~ ★ ~ ★ ~ ★ ~ ★ ~ ★ ~</font></h3> <p class="ql-block"> 原想返回须弥福寿之庙游览,又恐游览完返回市区太迟,便乘车回到市区。因天色尚未晚,随即到承德武烈河转了转。武烈河有三处源头:十八尔台河(又名固都尔呼河)、茅沟河和赛音河。3条河沿途汇合了默沁、汤泉等温泉,弯弯曲曲绵延96公里,流经几多青山小城,灌溉了多少绿野良田。武烈河清澈碧绿,缓缓流淌,点染了承德市的旖旎风光,给那里的山峰、寺庙、园林增加了许多光彩。</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烈河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烈河大桥</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有水、有桥、还有山,绿柳低垂,景色绚丽</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武烈河畔人行步道</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城市美景风光</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告别武烈河、告别承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 ~ ★ ~ ★ ~ ★ ~ ★ ~ ★ ~ ★ ~</font></h3> 注:本文内旅游景点的信息多来自网络,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