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佛的未解之缘

明月清风999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8px;">  【题记】我与佛的故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但今生今世,我不打算去揭开这个谜底。</b></p> <p class="ql-block">  佛最早走进我的心灵世界,是在孩提时爱不释手的《西游记》等小人书中。</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对佛是有敬无畏的。敬,是因为佛法无边。你看,就连懂得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也跳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佛的神通何其广大!无畏,是因为佛是护佑众生的,况且,个个都那么慈眉善目,亲切近人。你看那如来佛祖,即使是在收服孙悟空或降魔捉妖的时候,始终是笑容满面。更别说那“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弥勒佛,每时每刻都在笑呵呵。</p>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梦境常常伴有金色霞光,我不知那是不是传说中的佛光普照。我脚踏祥云,穿行于西天灵山、玉帝天庭、王母瑶池以及蓬莱仙境之间。梦里依稀,虚无飘渺,似幻似真。地狱也曾去过,那是作恶梦的时候。有个狼外婆般的恶魔,瞪着令人恐怖的双眼,面对着我倒退着用魔爪划着由大至小、由近及远的圆圈,就像那长大后在武侠小说里看到的吸星大法,要把我引向那万劫不复的黑暗深渊。但只要看到那金色的霞光出现,每次都可以化险为夷。</p> <p class="ql-block">  幼小的心灵并没有下意识去编织神佛的梦,但神佛的踪影却似乎下意识地闯进我幼小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一个阴云骤起狂风突作的夏天午后,大人们大多到田间劳作去了,我正在村巷里玩耍,突然看见不远处一条从半空下垂到地面的龙卷风,旋转着向我所在的方向奔袭而来。龙卷风上大下小,上接云层高处乌黑一片,不知何物;近地处直径约一丈左右,一路上枯枝败叶被狂风吸起并被卷成圆筒状,中空无物。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得惊恐万状,一时无措,只有紧紧地用双手死死抱住墙角,等候上帝的发落。</p> <p class="ql-block">  说来奇怪,这龙卷风从我身边掠过,呼啸作响,却温顺地沿着狭窄曲折的村巷一路穿行,闲庭信步般走出村子,然后奔向村后的山林,直至销声匿迹。令人称奇的是,龙卷风过处,村子里的泥瓦房片瓦无损,我亦毫发不伤。</p> <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神佛的庇佑,但自此之后却开始下意识地增加了对神佛的联想。透过童稚的双眸,我看到了风雨欲来黑云翻滚时龙的影象,看到了日落西山时神佛在霞光万道处驾雾腾云。长大以后,这一切都不复可见。科学的解释是,那是童年的幻想;迷信的说法是,那时“童眼正开,可观阴阳”。</p> <p class="ql-block">  读书求学,参加工作,无神论和唯物论占据了我大脑的大部分领地,与佛的距离是越来越远了。但若干年后,命运又安排我与佛结缘。</p><p class="ql-block"> 那是20世纪80年代,我被单位派遣到首都北京学习。接受了五朝古都数月皇者之气的熏陶,归程时绕道上海,想去领略中国最大工商业城市的现代繁华。因是归程途中,游览观光只好走马观花。一天傍晚,行色匆匆中不知怎的便走到了玉佛寺的门前。这时已过了参观时间,佛门半掩。透过半掩着的门,我看到一位年约60开外的僧人手握长竹扫帚在扫地。他见我在门口张望,停下竹扫,微笑着向我招手,示意我进去。那时我“觉悟”正高,总觉得拜佛不应是我等“进步青年”之所为,便连连摆手谢绝,然后匆匆离开这可能的政治是非之地。</p> <p class="ql-block">  三个月后,我躺到了医院外科的手术台上,接受胃大切手术,症状是急性胃穿孔。说起来也真的邪门。我是在服了当地颇有名气的一位中医师的药后突现急症的。我历史上只找他看过两次病,而两次服药后都要入院留医——第一次是胃出血,第二次是胃穿孔。而他开的药方却中规中矩,无可挑剔。</p> <p class="ql-block">  躺在病床上,便多了很多胡思乱想。</p><p class="ql-block"> 没有谁能够给我满意的标准答案。我无法推倒唯物论,我亦无法阻止那日渐增长的对佛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的1990年,奉命去采访上海电视节。在忙碌的采访、写稿、传真稿子的间隙,我独自一人专程前往玉佛寺顶礼膜拜。十二分的虔诚。礼佛以后心情似乎轻松了很多。几年前那位老僧人没有见到。但所有的僧人似乎都在向我微笑。</p> <p class="ql-block">  此后,我有机会游览了国内不少城市及其周边的不少名山大川。自古名山僧占多。每到一地,凡有寺庙,都尽可能前往进香参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少林寺、福建南普陀、西安法门寺、苏州寒山寺、杭州灵隐寺、三亚南山寺、济南千佛寺、北京雍和宫,以及乐山大佛、香港四面佛、泰国四面佛等,都留下了我虔诚的足迹。当中有几段小插曲,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挺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一是到广东雷州参加一座佛寺的开光仪式。我们一行几人应邀和来自海内外的信众们一起,在佛寺里过了难忘的一天一夜。亲力亲为做供品,跟着师父们一起绕场做法事。夜晚就集体睡在佛寺的厢房里,看香烟缭绕,听梵音袅袅,近距离去体味什么是晨钟暮鼓、黄卷青灯。</p> <p class="ql-block">  二是瞻仰韶关南华禅寺禅宗六祖慧能和尚真身。</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或许没有到过南华禅寺,但说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佛偈(有禅意的诗),恐怕都耳熟能详。它的作者就是六祖慧能。</p><p class="ql-block"> 六祖慧能是佛教禅宗祖师,他的佛教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在世界上也享负盛名。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那天我们是出差途中驱车经过南华禅寺的。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凭记者证可以免费参观旅游景点。但当我们掏出记者证时,门卫却要求买票,说他们不属旅游局管。见门票不菲,几位同行说不看了。我坚持要看,他们说那你自己看吧,我们在车上等你。我匆匆买了门票,一个人独自进寺瞻仰。</p> <p class="ql-block">  三是在武汉归元寺数罗汉。</p><p class="ql-block"> 归元寺有五百尊姿势不同、形态各异的罗汉,件件都是艺术精品。到寺里的罗汉堂数罗汉,是民间的一种有趣习俗。参与者根据自己的年龄,随心所欲地从任何一尊罗汉顺序数起,有多大年纪就数多少尊,数到为止时再看这尊罗汉的尊号、动作、面部表情等,自己可以从中去品味思考,看能否悟出一些人生哲理来。</p><p class="ql-block"> 每尊罗汉面前都有一张卡片,上面还附有带四句七言诗的谶语。我得到的谶语的核心内容是四个字:“老来不忧”。打那以后,我不再去参与任何带有预测未来的“人生游戏”,我就认准“老来不忧”这四个字,这是我在每每被命运作弄时始终保持乐观心态的力量源泉。</p> <p class="ql-block">  我与“佛”的故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或许仅仅是“纯属巧合”。但由此却引起了我对佛教知识的兴趣和探求。佛教中的“佛”不仅指的是佛陀,还指的是所有修行者中的最高境界。它代表着自我超越、解脱和对真理的追求。世俗之人也可以借鉴佛教的思想和方法,来帮助自己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我超越。</p> <p class="ql-block"><b>(图片源自网络,致谢原作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