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基山脉之旅(3)哥伦比亚冰川、天空步道、最后一颗钉、西洋参厂…

ChenHuifang

<p class="ql-block">7月8日我们告别班芙美好的晨光,开始进入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93号冰原大道 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北美漂亮的景观公路”,高山草甸、森林湖泊,雪山瀑布在这里汇聚,仿佛一座可以顶礼膜拜的神庙。</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冰川形成于远古时代,地处高原,靠近北极,是整个落基山十七个冰原之一。它是世界上著名的远古大冰原遗迹,也是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的大分水岭。</p><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冰川为整个北美洲提供了洁净的水和清新的空气,影响了动植物的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冰川国家公园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的落基山脉上,公园因冰川和铁路博物馆而出名,于1886年建立 占地约1394平方公里。冰川退缩后留下许多美丽的山川,湖泊和瀑布等,风景从小到大变化万千,非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冰原是地球上除了南北两极和格陵兰岛之外最大的冰原,它位于班芙国家公园与贾斯珀国家公园之间,是加拿大著名旅游景点。哥伦比亚冰原是地球第三次冰河时期的遗迹,年代久远至7万5千年前到1万1千年前。</p><p class="ql-block">  哥伦比亚冰原大约有325平方公里范围,覆盖了周围八个冰川,正对着冰原中心的峪谷是其中的阿萨巴斯卡冰川,我们今天就游览此冰川。</p><p class="ql-block">其厚度300至500米不等,此冰不同于一般的冰,上万乃至百万年的厚重积雪,积压成冰川,这时,已将冰间的空气全排除,故此冰川的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冰。</p> <p class="ql-block">我们 向往已久的哥伦比亚冰川进发,一路上风景依旧,连绵不断的雪山、森林、溪流,蓝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在一休息区休息放松一下</p> <p class="ql-block">路上遇到一只正在过马路的黑熊</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今天终于到达冰川啦!</p> <p class="ql-block">映入眼帘的最吸引眼球的是远处的阿萨巴斯卡冰川</p> <p class="ql-block">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冰川,冰舌向外延伸着。</p> <p class="ql-block">静静的河水在雪山前流淌</p> <p class="ql-block">到达冰原景区,那儿有服务区,小卖部和休息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户外平台上休息,雪山冰川蓝天白云,风起云涌,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结识的同车来自西雅图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进入冰川之前,导游替我们拿票,然后我们乘旅客服务中心的驳车前往冰川。驳车在山间之字形公路上攀升,到达冰原雪车站后,再换乘特制的巨轮冰原雪车。</p><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说此车造价昂贵,一辆就值上百万,现在有二十部雪地车在此冰川为游客服务,南极考察站也有两辆这样的雪地车</p> <p class="ql-block">雪车有六个大巨轮,轮胎直径1.5米,车身长且高,重约27吨,踏上7节阶梯进入车厢,车厢四周皆为通亮的车窗,车顶也是玻璃车窗,它的造价300万刀,一只轮胎5000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雪车从基地站出发,车速缓慢,司机是位年轻、活泼的小伙子,很热情周到。</p> <p class="ql-block">在车上自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冰河流动造成的高高石堆耸立在路旁,这是冰川的入口处,雪车必须越过这高耸的石堆方可开上冰川。越过石堆往下开去,这里的斜坡既陡又窄,遇到返回的雪地车,扬起的灰尘让人感到窒息。</p> <p class="ql-block">冰河是由于重力的挤压从冰原底部向坡地滑动的一条雪道,长达七公里的阿萨巴斯卡冰河(Athabasca Glacier)一年的移动距离大约只有七米,所以冰雪要从冰原流到冰河的下端可能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p> <p class="ql-block">雪车在雪地上行驶,留下了一道道车轮</p><p class="ql-block">的痕迹,稳稳的爬过了一条很徒很徒的雪坡,到达了一片广宽的大冰原,</p> <p class="ql-block">下车后,小心翼翼地踩着冰川,告诫自己千万不可滑倒, 其实刨冰车已将冰川表面刨得很粗糙,踏的是冰屑和已经融化的冰水,不易滑倒。</p> <p class="ql-block">抬头远望冰原,只见覆盖着深厚积雪的茫茫雪原,一望无际。那些山,由近及远,重重叠叠,披着白玉般的白雪,倚在苍天的怀抱中,若隐若现,天际的白云与冰原连成一片,大有冰原之冰天上来之势,震撼呀!</p> <p class="ql-block">由于冰河的冰层密度极高,阳光无法折射,会呈现晶莹剔透的蓝光,在晴空下十分瑰丽。</p> <p class="ql-block">冷风刺骨,赶紧穿上带来的羽绒服。</p> <p class="ql-block">我们迫不及待地在冰原上行走,踏着万年形成的冰川,触摸着千百年冰雪的结晶,真是感慨万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留给人类的是无穷的宝藏,我们只有保护好它才是应尽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在冰原上行走并不滑,只是雪地表面已经有些融化,踩在融化的碎冰粒和雪水中依旧稳稳地向前。</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加拿大国旗庆留影</p> <p class="ql-block">捧上一把冰块,感觉比平常的冰更凉,在手上放不了一分钟,就忍受不了啦!</p> <p class="ql-block">亲吻一下这千年“冰淇淋”</p> <p class="ql-block">将冰块抛向空中</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人类最容易抵达的冰原,边界外的地方可能会有冰洞,比较危险,出于保护资源的目的,所以最远可以走到这里了。</p> <p class="ql-block">万里奔波就是为了一睹冰川的雄伟,我们现在站在广袤的冰原之上 ,留下旅行中的美好纪念。</p> <p class="ql-block">离开冰原去空中步道玻璃桥 ,遇到前往冰原的大雪车,彼此高兴地挥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冰川天空步道(Glacier Skywalk)位于加拿大贾斯珀公园内,是一座架设在哥伦比亚冰原森瓦普塔(Sunwapte)山谷的悬崖峭壁上的钢架玻璃桥。这座玻璃桥全长500米,外伸30米,呈U字型,距离山谷底部高达280米。</p><p class="ql-block">设计这条步道时特别选用了耐寒的特殊钢材,无需刷油漆,以减少对公园环境的破坏,体现了环保理念。</p> <p class="ql-block">离开阿斯巴斯卡冰河,再乘坐冰原中心的大巴车前往天空步道 玻璃桥。</p> <p class="ql-block">随着地球日益变暖,冰川渐渐后退。据资料记载,十九世纪末时,阿萨巴斯卡冰川的位置还在现在公路的位置。如今,不到十年光景,阿萨巴斯卡冰川又向山上后退了几十米。导游说再过八年此冰川将融化,不知加拿大的科学家对冰川的后退都有什么良策?</p> <p class="ql-block">通往玻璃桥的路蛮长的,我们顺着指示牌往前走,一路上有介绍这儿的自然环境、野生动物的宣传照片。</p><p class="ql-block">在入口处可以拿到一个讲解器,有Mandarin的选项。每到一个点,按上面提示的数字就可以听到相应的讲解,关于这块地区地理面貌、植物、动物、飞禽等等,还有尺寸大小一致的模型可供参考,真的很人性化!</p> <p class="ql-block">冰川天空步道给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可以远眺雄伟的哥伦比亚冰原,俯瞰深邃险峻的峡谷与河流。</p> <p class="ql-block">走在前往玻璃桥的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峡谷中的冷杉林和河流。</p> <p class="ql-block">崇山峻岭中峡谷上的SKYWALK空中步道</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突出的玻璃桥,桥梁是原生态的,不油漆也没有任何花俏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站在距离地面280米的高空中呼吸落基山脉新鲜的空气,欣赏冰川谷的绝佳美景,远眺冰川、峡谷、河流,在桥上来来回回走,低头朝下看并不感丁点儿害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别浩瀚无垠的冰川和玻璃桥我们踏上回温哥华的回程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一休息区,我们看到陈列在橱窗里的动物标本,这都是常年生活在这里的珍稀动物,我们难得见到。</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鹿的头骨和长角</p> <p class="ql-block">被驯服的马</p> <p class="ql-block">  回程途中我们经过灰熊镇,原名雷弗史塔镇(Revelstoke),镇的名字和灰熊一点关系也没有。</p><p class="ql-block">当年太平洋铁路公司资金吃紧,濒临破产,英国投资银行总裁Revelstoke出手挽救,因而将此镇以他名字命名。 后来因为小镇入口处有三只灰熊雕像,后来人们把这里昵称为灰熊镇。</p> <p class="ql-block">来到灰熊镇的香港饭店吃晚餐</p> <p class="ql-block">小镇只有3000多人,但生活安逸舒适,下午五点所有的商店就打烊关门。</p><p class="ql-block">今天这儿举办户外音乐会,可以看出他们与世无争的生活是很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镇政府</p> <p class="ql-block">印地安人的雕像树立在政府大门口</p> 晚上入住该镇旅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月9日早上我们接受了旅馆老板娘亲自送来的早餐—-炒粉、酸奶、牛奶和香蕉,量大而可口,吃不完的打包带走正好在路上当午餐啦!</p> <p class="ql-block">  顺道参观的另一处景点叫做“最后一颗钉”(Last Spike), 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叫“最后一颗道钉”。</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横跨加拿大东西的太平洋铁路(CPR)竣工纪念地。1885年11月7日,太平洋铁路东西两端铺轨在此汇合,由CPR公司的财务总监史密斯(Donald Smith)钉下了最后一颗道钉,宣告太平洋铁路铺轨完成。</p><p class="ql-block">纪念碑并不大,基座镶嵌着加拿大13个不同省份,捐赠的各种不同颜色的13块玉石,花岗岩,它们寓意着这条铁路的开通就像一条纽带,将加拿大横贯东西的各个省紧密连结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钉下最后一颗钉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根钉当年约有一万多华工参与修建了最艰险的一段铁路,每一英里路段就埋葬着六名华工的尸体,前辈们对加拿大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p> <p class="ql-block">说起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许多人并不清楚其中的一些背景。加拿大联邦当初成立时,仅限于中部的一些省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卑诗省,由于落基山高大的山脉阻隔,东西间交通往来极为困难,反倒是与美国西部的各州关系密切。 </p> <p class="ql-block">因此,卑诗省在1841年谈判加入联邦时提出一个苛刻的先决条件:联邦政府必须在十年之内修通一条到温哥华海边的铁路,否则卑诗省将选择加入美国联邦或自行独立,加拿大联邦政府迫不得已接受了这一条件。看来,这与其说是一条经济动脉,不如说是一条政治动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已经在车上颠簸了好长时间,回程的路上我们抵达距温哥华365公里的甘露市,城市的名字来自于印第安语 ,反映该市位于汤普森河两条支流的汇合处。</p><p class="ql-block">该市有八万人口,依山傍河,流经的湯普遜河是卑詩省最大河川菲沙河(Fraser River)流域的最大支流。导游安排我们参观当地的金参西洋参(花旗参)厂,这也是此次旅行中计划停靠的一个购物点,</p> <p class="ql-block">北美的花旗参原来最大的产地在美国,甘露市后来才种植花旗参的,因为甘露市具备无污染的肥沃泥土,半沙漠干燥型气候等条件,这里也成为北美最大的花旗参产地,被誉为“花旗参之都”。</p><p class="ql-block">这里有着悠久的原住民历史和文化,这里共有17个原住民部落小区,为BC省内陆内陆最重要的原住民小区。</p> <p class="ql-block">汤普逊大学的学生在此实习,介绍和宣讲关于西洋参的知识。</p><p class="ql-block">接待我们的学生全部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p> <p class="ql-block">该地区空气清新,水质无污染,气候干爽,土壤肥沃,原本只种花旗参,台湾来的制药企业家在这里设厂生产参粉、人参茶、参切片等,打拼20年,将人参产业带到高峰。</p> <p class="ql-block">导购小姐请我们品尝人参茶,每人嚼一块西洋参含片,带领我们参观了参根的分类、清洗、烘干等设施,向我们推销其产品。</p> <p class="ql-block">我们花500加币买了两瓶西洋参粉,每瓶重量是300克,这对于胃不好及糖尿病患者是有保健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白人老板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返程的路同去时一样,沿着菲沙河谷公路回温哥华,尽管是两条不同的道,但往返2200公里的路程,让我们坐得腰酸背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顺利过关,从温哥华又回到美国啦, 回到原入住的西雅图旅馆 已是当地时间晚上10:00。 </p><p class="ql-block">休息!</p><p class="ql-block">准备明天早上8:30乘Ubar去机场,搭乘11:00的航班回波士顿。</p> <p class="ql-block">晚上回到西雅图我们前几天住过的旅馆,已经是晚上10:00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号早上8:30有车送我们去西雅图机场 ,乘上中午11:00的飞机于波士顿时间晚上8:00到达洛根机场,结束此次的累但快乐的旅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此次旅行我们参团的是华人开办的骏驿旅行社 ,导游是华人,讲中文和英文双语。团费(门票、住宿、餐饮、小费等所有费用)和往返西雅图机票 ,我们每人花费了不到2400美元. </p><p class="ql-block"> 十分感谢带领我们的海燕妹妹,感谢她的精心策划和一路的关照,感谢她女儿热情的机场接送, 感谢我们旅途中结识的西雅图朋友郁女士、汤医生,还有来自台湾的刘镇生老乡一家人,让我们度过这难以忘怀的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到温馨的家已经快十点了!此次旅行带给我们的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冰川!有机会再去南极看一看,不知此生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吗?</p> <p class="ql-block">感谢骏驿旅行社的黄导,她的优质服务让我们度过愉快的旅行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