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孔融被捕以后,朝廷内外一片恐慌。孔融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恳求曹操说:“希望罪责仅限于我一身,可以放过我的两个孩子吗?”</p><p class="ql-block">那时候孔融的两个孩子,儿子九岁,女儿七岁,两个人像往常一样玩游戏,一点看不出担心的样子。</p><p class="ql-block">身边人着急说:“你父亲被廷尉抓走了,马上就要被杀了!二位还不快点躲躲?”但这两个孩子却很从容,稚嫩的小脸上一片淡然,然后九岁的儿子说了一句话:“覆巢之下,岂有完卵?”</p><p class="ql-block">原来,两个孩童早就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他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鸟巢被摧毁,怎么可能还会有保存完好的鸟蛋呢?所以我们只能尽情地享受余下的时光,最后和父亲一同赴难。</p> <p class="ql-block">话音未落,廷尉就来了,将孔融一家老小连同两个孩子一同抓走。</p><p class="ql-block">后来“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这句话被曹操知道了,曹操顿时感觉事情的严重性,所谓斩草除根,孔融的这个儿子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种惊世骇俗的话来,如果成人必定自己的心腹大患。即使成不了心腹大患,以后成为小孔融,也来整天叨叨他,那也受不了啊。</p><p class="ql-block">孔融被下狱弃市(砍头),时年五十六岁,妻子孩子也未能幸免,全部被曹操杀害,但是九岁孩童说的这句话,却成为了千古名句,让后世之人闻者伤心听者流泪。</p> <p class="ql-block">最后多说两句,四岁让梨的孔融,最后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杀害。听起来还挺讽刺的!</p><p class="ql-block">其实,曹操用“不孝”的罪名杀孔融,用心是很深的。</p><p class="ql-block">第一,汉朝推崇儒学,以孝道治天下,曹操说孔融不孝,那他曹操岂不就是维护孝道,维护汉室?从而减弱说他“谋篡”的嫌疑。</p><p class="ql-block">第二,曹操是那种控制欲很强,要大权独揽的人,身边的部下总说他闲话,不跟他合作可还行?正好借着孔融杀一儆百,“正一正风气”。</p><p class="ql-block">其实,话说回来,我们并不知道孔融是否真的说过“不孝”的言论,但是曹操说有,那就是有。可是即便有,那也是一时说错话,嘴上跑火车,有错而无罪。</p><p class="ql-block">最后,当初曹操广揽人才的时候,就说唯才是举,不忠不孝也不要紧,有能力我就用你,如今为何又以不孝之名杀人呢?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