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

秋日暖阳

中国现代文学馆位于北四环惠新东桥附近的文学馆路,南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接中日医院。上班的时候午休经常散步到这里,却没有机会进去参观。<br> 周末,来一次city cool walk,一览近现代中国文坛大师们的风采。 <p class="ql-block">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在巴金先生的率先倡议下,由中国作家协会于1985年创立,原址在西三环万寿寺,2000年新馆开馆,门口的这条路遂命名为文学馆路。</p> <p class="ql-block">这样一个高大上的博物馆建筑群实属我国现代文学的宝库,它汇集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等诸多功能,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第一座、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2024年5月获批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ABC三座高大建筑外观简洁大气、各具特色,红墙蓝瓦尽显中式建筑风格,白色装饰雕花寓意百花齐放,园林庭院在夏日阳光下绿意盎然,郁郁葱葱。</p> 前国家领导人、作家叶圣陶、冰心、巴金分别为文学馆题写馆名。<br> 目前A馆、C馆对外开放,B馆是科研办公场所。 步入A座大厅,迎面是两尊顶天立地的青花瓷瓶,馆方将征集到的5000余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签名,按姓氏排列其上,可谓独具匠心。据说在景德镇烧制的过程颇为不易。赶紧上前找找我敬仰的大师。<br> A座为特展区,目前展览的主题是《坐标——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现代文学馆藏革命文物特展。 20世纪30年代,延安,毛泽东、作家萧三与小八路。 萧三,中国作家、诗人、翻译家,曾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是同乡、同学。和毛泽东、蔡和森等一同创建了“新民学会”。与陈乔年共同将《国际歌》首次译成中文。<div>我印象最深的是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颜斶齐王各命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多年矛盾廓无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而今一扫纪新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最喜诗人高唱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正和前线捷音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妙香山上战旗妍。</p> <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1月初,第一次战役取得巨大胜利,在朝鲜妙香山歼敌1.5万。</p><p class="ql-block">词中表达了新中国成立,进入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新时代和抗美援朝前线传来捷报的欢愉之情。</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巴金</h3> 《赴朝日记》 1952年3月15日——10月15日;1953年8月10日——1954年1月10日。 1952年,巴老亲率全国文联“朝鲜战地访问团”前往朝鲜战争前线,采风7个月。他把采访重点放在记录普通战士故事,与士兵同吃同住一起生活,跟随战士翻山越岭,在各战场间穿梭。出版关于朝鲜的散文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br> 1953年,朝鲜停战后,巴金再次赴朝采访。以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不畏牺牲的真实人物为原型,撰写成小说《团圆》,后来改编拍摄为电影《英雄儿女》,成为影响几代人的经典之作。<br> 领导人说: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p class="ql-block">作家黄谷柳镜头中的志愿军护士班长臧福英。你能从中看到《英雄儿女》中王芳的影子吗?</p> <p class="ql-block">“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p> <h3 style="text-align: left;">作家黄谷柳与志愿军113师宣传队员</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家李蕤、王莘在抗美援朝前线</h3> C座为常设展厅,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展出作家达2000多人,包括作家介绍、手稿原件、初版图书、图片和作家书房展。<br>时间跨度从19世纪末一直延伸到新世纪,分为“20世纪文学革命的前奏”“五四文学革命”“左翼和进步文学的崛起”“战火洗礼中的文学”“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的繁荣发展”“迈入21世纪的文学”七大主题展。 展馆大门的铜制门把手是巴金老人的手模。推门进入,仿佛是和这位文学泰斗握手,而后在其引领下走进文学之门。崇敬之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油画 新文化运动先驱者</h3> <p class="ql-block">1916年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延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聘请胡适、傅斯年、钱玄同、李大钊到校执教。这些在新文化运动中叱咤风云的人物亦是文学革命的先驱者。</p> 发生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是以五四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它标志着中国文学告别古典,走向现代。<br>“二十世纪文学革命的前奏——今日之中国,凡百有形无形之事务,皆不可以不革命”——梁启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现代六大家</h3> <p class="ql-block">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一位又一位中国文坛的百年巨匠,灿若星辰,令人仰望。一个又一个秉烛者的名字,振聋发聩,掷地有声。他们一只手拈出渴望的良药,另一只手搭在中国多舛的脉搏上。一大批卓越的中国作家筚路蓝缕,历经艰难而不悔,只是许身孺子牛。</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丁玲</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江仙·给丁玲同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毛泽东<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壁上红旗飘落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风漫卷孤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保安人物一时新。</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纤笔一枝谁与似?</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千毛瑟精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阵图开向陇山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br></div> <p class="ql-block">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女作家。她1936年到陕北,是第一个到达延安的知名作家,她的到来,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p> 毛主席亲笔为她赋诗,称她是“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br> <p class="ql-block">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被公认为“五四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新女性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则更为大众熟读。</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敬迈与《欧阳海之歌》</h3> 《欧阳海之歌》是军旅作家金敬迈创作的纪实小说,1965年一经面世,即轰动全国,发行量达3000万册。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记述了解放军战士欧阳海从童年到参军,直到为抢救列车推惊马而牺牲的真实故事,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尽管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尽管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我至今记得欧阳海的枪号5608874,记得他父亲和连队指导员的名字欧阳衡文、曾武军、薛新文,以及小说中的许多情节,尤其是结尾章节描写英雄牺牲时最后4分钟的情景——峡谷里回响着战友们的呼唤:班长啊!欧阳海啊!每每回想起来,都忍不住为之落泪。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剧作家 胡可</p> <p class="ql-block">在西山脚下那个大院长大的孩子们对于身着军装,从战争中走来的作家伯伯叔叔们再熟悉不过。胡可伯伯的《战斗里成长》《槐树庄》,刘伍伯伯的《进军西藏》《星火燎原》,戈基叔叔的《连心锁》……在《艳阳天》《金光大道》和八个样板戏之外,充实了我们几近荒芜的书架,陪伴年少的我们度过了那段渴望读书,渴望探索世界的懵懂时光,甚至对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的胡朋阿姨更是让书中的人物变得生动而鲜活,她把《槐树庄》里的郭大娘、《智取华山》中的常大娘和《烈火中永生》中的双枪老太婆等等N多个老年女性的形象饰演得各具神韵,光彩照人,以至于在大院里相遇时我们都不喊阿姨,而直接“尊称”她“郭大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天翼</p> <p class="ql-block">50后、60后们谁没有看过《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呢?!那是我们童年记忆里的“格林童话”。</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冰心书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曹禺书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臧克家书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叶君健书房</h3> <p class="ql-block">一桌一椅一方几,一人一灯一卷书。书房里的展品都是作家本人生前用过的实物,是作家个性和真实生活的体现,也代表作家所处时代的文化传统和特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简约含蓄,自成乾坤。</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在文学的海洋里掬一捧水,以润心田,在“小桔灯”的引领下,移步向前。</p> 文中照片均为本人拍摄于中国现代文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