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大足石刻——重庆第六日

朝阳

<p class="ql-block">  没到大足石刻之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足石刻不叫大足石窟?参观后,我想:盖其石像直接于岩壁间以浮雕形式雕出,而非以洞窟形式出现之故耳。当地政府曾专门召开过大足石刻改名“石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专家分成两派,争论十分激烈。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名,根本的原因有二:</p><p class="ql-block"> 一是清代已有“大足石刻”称谓,并被写入了县志。二是大足石刻早在1999年就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继莫高窟以后第二个洞窟石刻类遗产。所以就约定俗成称为石刻,实则称为大足石窟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  我去过龙门石窟和莫高窟,已经很震撼了,但遗憾的是两个石窟都有损毁。大足石刻则保留相对完整。在中国西南一隅的山崖上、洞窟中,也有用无数刀凿錾刻而成的文化遗产,不仅有人间风情画卷,更有′′三千诸佛云中现,玲珑楼殿凿岩开″的极乐神仙境。此次来回乘车奔波六个多小时,一睹石刻丰采也算不虚此行了。</p> <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以大足区、潼南县、铜梁县、璧山县为范围的102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75处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简称"五山");市级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岩、千佛岩;县级有峰山寺等66处,造像1030龛(窟),约5万余尊,总计10万多躯,碑文、颂偈、题记等铭文10万余字;雕刻类别主要是高、浅浮雕,少数圆雕,极个别阴线刻;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余为佛道合一、佛道儒三教合一、历史人物、供养人(又名功德主)等造像,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为主,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第2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归类为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大足地区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其时代可追溯至公元9-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卓越、题材丰富多变而著称,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生活。它们为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和谐共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  石窟艺术源自古印度, 作为寺庙的一种形式,随佛教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西部,之后从新疆向东进入中原,再从中原进入四川及中国南方其他区域。石窟在传播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石窟原本是凿在山崖上的佛教建筑形式,窟内有足够的空间供人礼拜修行与生活。而中国古代石窟最终演变成为开凿于岩壁上的浅龛,早已不具备修行与生活的功能。分别于公元五世纪和七世纪前后,在中国北方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但是唐天宝之后走向衰弱。从公元9世纪末~13世纪中叶建成了以″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成为中国石窟艺术建设史上最后一座丰碑。</p> <p class="ql-block">  ″择一事,终一身”是中国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1174~1252年的七十余年间(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时称"六代祖师传密印"的大足僧人赵智凤,承持晚唐川西柳本尊创立的佛教密宗教派,于宝顶山传教。他以弘扬佛法为主旨,清苦七十余年,在宝顶山的一道马蹄形山谷里四方募化凿造佛像近万尊,建成了中国佛教密宗史上唯有的一座大型石窟道场,使大足石刻造像达到鼎盛,宝顶山成为中国佛教密宗成都瑜伽派的中心地。观者置身于这场大型法会中,或与诸天神佛相望,或与世间冷暖相知。这,正是这位一代高僧终其一生谋划营造的愿景。</p> <p class="ql-block">  宝顶山石刻所处的佛湾依据山体呈倒U字形,东、南、北三面崖壁上绘刻了三十一个主题,上至极乐世界,下至阴曹地府,包罗万象,精彩纷呈。规定的参观路线为顺时针方向,不走回头路,也许这和赵智凤的布局是相反的,现在最先看到的恰是整个石刻的最后部分。</p> <p class="ql-block">  因为集邮的原因,我到处寻找曾出现在邮票上的大足石刻。第一个发现的是《养鸡女》。</p> <p class="ql-block">  ″养鸡女”体现了大足之美,1988年中国邮政发行《古代石窟艺术》普通邮票,其中20元面值的就是″养鸡女″。养鸡女位于宝顶山石刻第20号的《地狱变相图》中,属于“刀船地狱”内容里一尊独立的浮雕造像,展现了一名善良、淳朴的农家养鸡妇女形象。养鸡女身着紧袖尖领服装,头上高扎双股发髻,脸庞圆润而清秀。她脸带微笑,提着鸡笼,笼里的鸡争相出笼,笼前有两只鸡在争抢夺食蚯蚓,还有一群鸡争先恐后,那是对自由的向往。整个画面洋溢着清新雅致的乡土气息,与周围其他恐怖狰狞的地狱造像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此温馨、恬美的画面却被安置在地狱中,表达的依然是没有饲养就没有杀生的教义。传说中的养鸡女住在宝顶山附近,养鸡、卖鸡,当时凿刻的工匠经常买鸡为食,这自然引起赵智凤的不满,因此在雕刻“地狱变相”时执意要把这件事归入地狱。工匠同情养鸡女,把她最美好的形象刻在石壁上。这样的表现前所未有,宋代的宗教艺术已经接受世俗化。</p> <p class="ql-block">  石刻中出现了一个“吹笛女”的形象,她虽然属于六师外道,但依然形象美丽,她包头巾、梳双辫,侧头吹笛,悠扬的笛声好像破壁而出,完全是生活化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石刻连环画式地表现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成长的过程。十组雕像表现了母亲孕、哺、养、育的全过程,堪称对母亲的颂歌,从中能感受到中国化佛教满满的孝字。不知何时,石刻中又添加几段文字,如“知恩者少,负恩者多”,这种现实的解读使石刻更具真实性。</p> <p class="ql-block">  宝顶卧佛的形象曾出现在《四川风光》邮资明信片上,它位于宝顶山大佛湾,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长31米,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卧佛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详平静,佛经里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修行圆满,进入“不生不死”、尽善至美的理想境地。在释迦面前从地里涌出十八弟子,或内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持如意,或手捧香花水果,表现了弟子对逝者崇敬眷恋之情。</p> <p class="ql-block">  中国邮政曾发行《大足石刻》特种邮票,其中的小型张为《千手观音》。</p> <p class="ql-block">  千手观音:位于宝顶山大佛湾第8号龛,雕凿于南宋中后期。该千手观音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刻有830只(2009年以前一直盛传的数字是1007只)手、眼,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造像采用纵横交错,上下重叠,反侧相承,深涉错落的布局,在坚硬的岩壁上打刻近千只手、眼,而且手的姿势无一雷同,没有一只手当时被打坏,可谓世所罕见,让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天下一绝”。</p> <p class="ql-block">  华严三圣:位于宝顶山大佛湾南岩东端第5龛,宋代作品。在岩面上刻有三尊擎天柱般的立像,雕刻精美,中为毗卢舍那佛,左右为文殊、普贤二菩萨,三尊像合称为“华严三圣”。华严三圣像高7米、肩宽2.9米、胸厚1.4米。头顶崖檐,脚踏莲台,袈裟皱褶如刀斧劈出,舒展自如。令人啧啧称奇的是,3尊造像身躯前倾20多度,正好符合造像与观众之间的透视关系,仿佛菩萨正亲切地俯下身来,与芸芸众生交谈一般。</p> <p class="ql-block">三像高达七米,文殊手托之宝塔重达千斤,因巧妙地运用袈裟支撑手臂,故能八百年不坠。</p> <p class="ql-block">  龛高780cm、宽480cm、深260cm,刻人物90像,动物24身。一个高达七米的无常大鬼(转轮大王)嘴叼臂抱,驱动着“六趣生死轮”,佛家教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轮回比喻生死如车轮转动永无止境。轮回有道,天、人、阿修罗、畜、饿鬼、地狱,来生何去,唯看福报。</p> <p class="ql-block">  转轮下方还刻有一幅猫鼠对视图,老鼠爬到竹枝上,猫想吃鼠上不去,求死不得;鼠想逃生下不来,求生不能。世间的一切痛苦都来自于“求不得”。大足石刻的魅力不仅在弘扬佛法,更在于世俗化生活化,劝人修行为善。这幅小品让我驻足品味良久。“舍”与“得”,不仅是生活的常态,更是智慧与艺术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适时地舍弃眼前的安逸与束缚,是通往成功与成长的必经之路。正如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与困境时,唯有勇于舍弃不必要的负担,才能轻装上阵舍,并非简单的放弃或失去,而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是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位与调整。而得,则是在舍的基础上,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所收获的更加珍贵与持久的成果。因此,舍是得的前提,它要求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能够洞察本质,勇于割舍;而得则是舍的升华,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蜕变,让我们在失去中找到了更加宝贵的收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往往被外在的浮华所迷惑,追求名利、地位、物质享受,却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与感受。然而,真正的幸福与满足并非来源于这些外在的拥有,而是源自内心的平静与充实。“舍之艺术,得之智慧”,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哲学。在人生的旅途中,让我们学会以舍为桥,勇敢地跨越那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以得为镜,清晰地映照出自我成长的轨迹与心灵的蜕变。在舍与得之间,我们不仅能够收获物质的丰富与精神的满足,更能找到生命的真谛与价值所在。愿我们都能成为智慧的航行者,在人生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最终抵达那片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p> <p class="ql-block">  佛教题材的牧牛图以牛喻心,以牧牛人喻修行者,阐释着佛教调伏心意的修证行为。</p> <p class="ql-block">牧牛图全长30米,分“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服”、“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忘”、“禅定”、“圆月”十二个篇章。</p> <p class="ql-block">  巍巍宝顶,空谷足音。一眼千年,一生大足。大足石刻是时光雕刻出来的传奇,任历史的烟云变幻,信仰赋予的力量,让它成为永恒的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