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珠溪古镇(上)

姚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珠溪古镇,即伍佑古镇,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区南环路以南,蜿蜒的串场河形成独特的半岛特征,这片土地曾经因为盛产河蚌和珍珠而荣获了珠溪的美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珠溪古镇所在地伍佑场始建于西汉,复兴于北宋,鼎盛于明清,在两淮盐场中享有“三十六盐场,大不过伍佑场”的美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昔日的珠溪古镇如今已成为盐城市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镇之一。(网络航拍图)</span></p> 古镇沙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珠溪古镇沙盘。</span></p> 导览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珠溪古镇导览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千年历史的变迁未改变古镇“九街十八巷”的框架,巷道肌理清晰,古建筑保存较多,已经公布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50多处,“六河、九街、十八巷、二十六桥”的传统脉络历历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走在古镇中,迷人的小桥流水、古典的江南水乡特色的建筑,让人感受到时光在这里慢下了脚步。</span></p> 𣁽星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坐落在小岛上的魅星阁。魁星,又名文昌星、文曲星。宋代以来,魁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者的供奉对象,人们视魁星阁兴废为人文盛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伍佑境内除建有魁星阁外,在南街东侧、场公署西侧分别建有文昌阁和文昌宫。每当乡举里选之时,四乡八里学子携香烛、奉供果,前来文庙、魁星阁祭拜孔圣人、魁星。</span></p> 明伦堂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伦堂,古代学子成才之地。明伦堂最初出自《孟子》,意为“明人伦”,即阐明和弘扬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古代,明伦堂多设于文庙、书院、太学、学宫的正殿,是读书、讲学、弘道和研究之所。它不仅是传承千年的文化教育品牌,而且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社会精英讲学论道的地方,同时也承担着传播文化与学术研究的功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明伦堂,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千古风流人物的陶瓷塑像扑面而来。这些塑像是以台湾国画家江逸子先生绘制的《孔子圣迹图》“退修诗书”为样本,采用传统陶泥经现代工艺烧制,再现了当年孔老夫子传道授业之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  </p> 敬一亭和“敬一箴”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敬一亭,亭内竖立“敬一箴”碑。碑高197厘米,116厘米,厚14厘米,底部有标,为圆顶竖立型。整个碑四周为14条群龙戏珠云纹图案,碑上端额篆“御制”二字,伴以二大龙戏珠,下端为四龙戏珠,左右各刻四龙翔云直上,龙腾云涌,极为生动,且雕刻精致,纹饰瑰丽庄严。</span></p> 蹴鞠运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板上两个古代人在干啥?琢磨一下,原来是在玩蹴鞠。蹴鞠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起初是一种民间娱乐方式,后来发展为竞赛性的踢球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蹴鞠对现代足球的产生有重要影响,被认为起源于中国。然而,随着现代足球的流行,蹴鞠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现中国已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span></p> 尊经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飞檐巍峨、斗拱繁复的尊经阁。尊经阁是一种用于贮藏儒家重要经典及百家子史的藏书楼。尊经阁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对儒家教育的重视,它不仅是储存书籍的地方,也是文化传承和学习的重要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尊经阁,展台上陈列着一系列精美的古代建筑模型,再现了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会试”场景。这些细致生动的模型,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到古代科举考试的规模和氛围,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和教育背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金榜题名。盐城历代登科名表,将盐城地区通过科考途径考取功名的重要人物予以呈现。登科,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特指考中进士,也说“登第”。古时,学子参加科考,功名以放榜公布为主,朝廷级放的是“金榜”。自古至今,“金榜题名时”都是人生中最大喜事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文北武”是盐城历史文化的一个奇特现象,东台、盐城两地读书人多,当文官的多,阜宁立县最晚,但武将、武官、武举特别多,清朝曾考出至少43位武举人。盐城历史上人才辈出,两位武状元朱同宗、徐开业;大清榜眼孙一致;明朝探花夏曰湖、清初探花孙曰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盐城(含东台、阜宁)籍清朝进士、举人(文)有成就、有贡献者的也颇多,如光绪六年进士,维新派官员丁立钧;乾隆元年进士,国学名家、书法家,官至国子监助教、翰林院编修、山东学政等职位的徐铎;咸丰十年进士,曾任福建按察使、福建船政大臣、光禄寺卿等职的裴荫森。</span></p> 乡贤名宦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盐城乡贤名宦。战国秦汉以来,盐城先民就于此地“煮海为盐”,此后二千余年的悠悠岁月中,盐城积淀了丰厚文化底蕴,人杰地灵,黄海之滨的这方水土孕育出无数崇高德行和杰出才华的贤达人士,引领后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于其地而德业、学行著于世者谓之乡贤,仕于其地而惠泽于民者谓之名宦。历代的乡贤名宦无论是在思想品德、个人学识还是家庭风范、社会贡献等方面,都为民众树立了榜样,堪称楷模。乡贤、名宦之祀其来久远,其意义首要在于扶翼圣门、彰显人伦;其次在于激励后人追踵前贤;此外,亦有化民导俗之德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乡贤名宦祠因场所之限,仅撷取部分菁英,以纪念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陆秀夫: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因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士诚:元末盐民,揭竿起义,建立大周政权,在平江(今天的苏州)称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施耐庵:元末明初文学巨匠,与弟子罗贯中曾隐居白驹场,撰写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艮:明代哲学家,创立的泰州学派闻名全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宋曹:明代书法家,其作品漂洋过海,饮誉全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柳敬亭: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大师,以其精湛技艺名闻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吴嘉纪:清初布衣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历代群贤共放异彩,被称为“清初三大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乔冠华:近现代人物,江苏省盐城东乔庄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以其出色的外交表现成为中国外交自信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慰峰:免疫学家,中国现代免疫学研究的开拓人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盐城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名人在不同领域为盐城乃至中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展现了盐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玻璃罩里的这个石头叫门墩,又称门座、门台,是用于东亚传统建筑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构件,多为石制,但也有木制者。整体称门枕石,门外部分称为门墩,主要有箱形和抱鼓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伍佑场新建文庙碑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空旷的广场,牌坊上“德配天地”四个大字赫然入目,牌坊下一只可爱的小熊抱着月亮在闭目沉思。我想它一定在思考“德配天地”的含义!“德配天地”来自《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人生价值观上言,“德配天地”,就在体验与天地同体、同具、同流的人生价值体验。“德配天地”,既是心之本体,人生境界,又是修为工夫,功夫之至。</span></p> 文  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珠溪古镇文庙自宋代以来就不断的重修和扩建,成为古镇上的一处重要的文化地标。文庙其主体建筑包括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等,布局规整,气势恢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大成门,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孔子塑像。孔子站立在高高的基座之上,面容慈祥庄重,双手交叉在胸前,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香炉中香烟袅袅,考试前,许多当地人前来祈求智慧,祈求好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成殿内弥漫着一种肃穆而庄严的气氛,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崇尚学问与礼仪的时代。“万世师表”横匾高高悬挂,正面墙上是先师孔子的行教像。画像中的孔子身着宽袍大袖,头戴儒巾,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世间万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成殿的两旁,静静地摆放着编钟和古琴等乐器。排列有序的编钟在光的照射下反射出柔和的光芒;古琴光亮的琴身,细腻的丝弦,无不透露出一种静谧的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大成殿里,我仿佛能听到孔子的教诲。听到编钟雄浑美妙的撞击声,感受到古琴的余音绕梁。每一位步入大成殿的人都能深深地体会到儒家文化的厚重与深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庙系祭祀孔子的场所,经2000余年发展演变,已成为宣扬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追随先师的孔门弟子经历代王期的精心甄选,到清末已固定为文庙礼制,按位次排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成殿东西两侧的房子分别是“东庑”、“西庑”,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孔庙二庑供奉的先贤先儒,先贤者以明道修德为主,先儒者以传经授业为主。历代以来先贤先儒的数量多有更替,主要依当时统治者对于从祀者的政治判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庙中的先贤,大多数为孔子的弟子。乾隆六年(1741年),礼部颁定《文庙正殿两庑位次图式》,乾隆十八年(1753年),东西庑从祀的先贤确定为七十七人(东庑三十九人、西庑三十八人),先儒为四十六人(东庑二十三人、西庑二十三人)。其位次是清朝颁定,故成为文庙礼制,各地继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直至民国八年(1919年),曲阜孔庙从祀东西庑的先贤达到了七十九人(其中东庑四十人,西庑三十九人),先儒达到了七十七人(东庑三十九人,西庑三十八人)总计156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庙祭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祭孔子,二祭四配,三祭十二哲,四祭先贤、先儒,随着等级的不同,所享受的礼遇也随之而变化。这些配享的人原为画像,金代改为塑像,明成化年间一律改为写有名字的木制牌位,供奉在一座座的神龛中。现在两庑中一般陈列着历代石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珠溪古镇孔庙大胆创新,采用了彩塑陶泥,用陶塑技法来塑造先贤先儒。陶塑,2006年入选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东庑,只见一个个牌位前的陶塑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面部表情肖像塑造,眼神刻画生动自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西庑,供桌上三尊塑像。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子的像通常会有两个人陪伴在其两侧,一文一武,分别象征智慧和勇猛。文的代表是颜回,武的代表是子路。这两位弟子在孔子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在孔子的教学生涯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在孔子的思想传播和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彩陶塑这一古老手工技艺与儒家文化相结合,体现了经典文化的内涵。用具有创新型意义的系列作品,通过不同场景安排,讲诉孔门文化故事,具有很强的故事性、空间感,直观生动的展现了传统文化,具有很好的传播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珠溪(伍佑)古镇的文化渊源悠长,如果我没有在这里漫步,很难想象这个地方还与两部古典名著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部分人物故事便汲取了当时伍佑盐商文化和码头文化的精髓。而清代李汝珍所著的《镜花缘》更是与伍佑古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这本书正是在伍佑完成的。书中提到的枯枝牡丹,如今仍在珠溪(伍佑)古镇的陈家大院里绽放着它的美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未完待续,下篇将继续讲述珠溪古镇的故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