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假期虽至,学习仍在。今天是初中教师全员轮训的第二天,天气依然炎热,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也同样不减。</h3> <h3> 早上,由湛江市霞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湛江市陈川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陈川讲授《素养导向下的观课议课》,主要讲解四点:教学现状,观课议课内涵,观课议课要素,观课议课角度。同时陈川老师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课程后安排案例分析,引导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观课议课。</h3> <h3>一,教学现状<br> 在一线教学上,部分教师备课缺乏整体性,忽略对语篇的解读,过分关注对语言知识点的学习,所以在处理教材时没有关联性。</h3> <h3>二,观课议课内涵<br> 实质上,观课议课就是要看和评价某一节课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即真实情境下能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核心素养。</h3> <h3> 我们应该正确解读核心素养,把各方面视为一个整体,然后再如成都大学陈大伟教授所说,要平等、开放地观课议课,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h3> <h3>三,观课议课要素<br>要素一:学生<br>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自然地成为观课议课的主要因素。我们不要表面上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认为课堂气氛很活跃就是好的一堂课。我们更应有深度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状态和学习质量,思考学生是否接受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状态如何,在这种活动和状态下学得怎样。</h3> <h3>要素二:教师<br> 从教师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我们在观课议课时要思考教师是否符合了安德希尔提出的“三者”——解释者,吸引者和赋能者。</h3> <h3>要素三:教与学的行为<br> 1.学得怎样?学的行为、学的效果如何?<br> 2.教得怎样?教师教的行为如何?</h3> <h3>四,观课议课角度<br>观课视角一:指向核心素养,目标达成;<br>观课视角二:搭建脚手架,推进活动;<br>观课其他视角:<br> 追问(学生课堂提问时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留白(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作业(检测学习结果的方式)。</h3> <h3>五,案例分析<br> 案例多样,分析详细。</h3> <h3>陈川教师会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如随机提问、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现场编写课时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等,这些多样化的互动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使学习更加深入和有效。</h3> <h3>下午,继续由陈川老师讲授《“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h3> <h3>一、政策导向<br>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教育部作业管理通知强调教师要把握作业的育人功能。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布置作业。陈老师带领大家从五个方面解读“双减”政策。第一,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第二,分类明确作业总量。第三,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第四,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第五,科学利用课余时间。</h3> <h3>二、什么是作业<br>教师要布置好的作业,就要明白什么是作业,清楚作业的特征。《教育大辞典》把作业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不管何种作业,都应该是由教师布置的,有目的地设计的,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h3> <h3>三、作业的功能<br>作业的功能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作业多不一定好,做不完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当然也不是少就好,太少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只有恰到好处的作业,精心设计过的作业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h3> <h3>四、作业设计质量<br>作业不是枯燥平面的,它有多个维度的。教师可以从作业的解释性、科学性、难度、多样性、选择性、结构性等维度进行分析作业设计。</h3> <h3>五、作业类型<br>从形式上,可将作业分为实践作业,书面作业,音频作业和表演作业等。在贯穿课堂上,又有其具体的任务形式,比如朗读,角色扮演,复述,采访调研等多种作业类型。</h3> <h3>六、作业的评价<br>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h3> <h3>七、案例分析<br>在布置作业时,也可以设置作业完成自我评价,并注重表达,旨在给学生做正确示范。</h3> <h3>总之,这一天沉浸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积极举手发言,各抒己见。在思想的碰撞中,无形又学到了很多。<br><br><br><br> 图文|廉江市第八中学英语科组<br> <br> 2024年7月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