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十一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期间,八路军研究会的会员参观了山西武乡下北漳“前方鲁艺”旧址。</p><p class="ql-block"> 为了区别于1938年4月在延安成立的鲁迅艺术学院,也因位处抗战前线,鲁迅艺术学校被简称为“前方鲁艺”,亦有称“晋东南鲁艺”或“太行鲁艺”。当时的“晋东南”并非纯属行政区域和地理概念,而是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所在地,是当时特殊政治条件下的华北抗日敌后战场和晋冀鲁豫广袤地区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 大家走上一条青石板路,在一棵空心树下,一位慈祥的老大爷正在乘凉。</p> <p class="ql-block"> 老大爷身后一幅宣传图画上打印着情景剧“四年”,这是抗战年代发生在武乡县的真实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40年,在下北漳前方鲁迅艺术学校任职的彦涵和白炎夫妇随军转移,但是他们的孩子白桦刚过满月,不能够随军,无奈之下,他们在当地找到了一位奶娘——高焕莲。</p><p class="ql-block"> 深夜,夫妇二人秘密把孩子送到高焕莲家,忍痛将襁褓中的孩子放下。</p><p class="ql-block"> 高焕莲同梁二成已经有两个孩子,给小白桦取名三娃,两人对小三娃非常疼爱,视如己出。这天,由于汉奸的出卖,日军的一个小队来搜查。高焕莲冷静应对,与敌人周旋。就在敌人要来硬抢孩子的时候,梁二成抱着一个孩子从家里跑出来,吸引敌人朝村外追去。挽救了小三娃同村民的生命,自己却中弹牺牲。</p><p class="ql-block"> 高焕莲含辛茹苦抚养着三个孩子,四年后,彦涵夫妇把小三娃接走。为了感谢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 给小三娃取名四年。</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后,白发苍苍的四年带着彦涵创作的版画《找妈妈去》,回到武乡寻找并探望奶娘,在村口遇见了二娃,兄弟二人相认,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感慨万千,泪如雨下……</p> <p class="ql-block"> 彦涵版画《找妈妈去》</p> <p class="ql-block"> 《四年》情景剧演员表:</p><p class="ql-block"> 郝凯、李存兰、王佳伟、张悦、闫梦源、韩元坤、张霞、王宁、史肖楠</p> <p class="ql-block"> 武乡政法委李玉芬的介绍下,大家在情景剧演出现场缓缓落座。</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分会李彤妍会长(李达上将之女)同《四年》情景剧全体演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老年高焕莲饰演者李存兰</p> <p class="ql-block"> 彦涵妻子白炎饰演者闫梦源</p> <p class="ql-block"> 1939年——1941年间,根据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全民族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以及一切力量为抗战服务为宗旨,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推动和领导建立文化界抗日统一战线,广大文化工作者以纸笔为武器,积极投入到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去的号召,李伯钊、陈铁耕、牛犇、罗工柳、安波等一大批文化艺术界的名人,放弃原本的优越生活条件,从四面八方来到太行山,来到武乡县。</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1940年1月1日成立的前方鲁迅艺术学校,在太行山根据地形成一支拿笔、一只拿枪的两支队伍。众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在这里诞生、传播,最终以燎原之势影响了全中国,使下北漳村成为了当时“华北抗战前沿的文化中心”、“敌后文化抗战指挥所”,被誉为“太行山红色文化圣地”。</p> <p class="ql-block"> 鲁艺木刻工作团、鲁艺文化工作团、<span style="font-size:18px;">鲁艺实验剧团、</span>作家战地访问团等抗日救国文化组织和爱国文化宣传团体曾长期在此活动。《文化哨》、《鲁艺校刊》等多种重要刊物在此编印出版,《新华日报》(华北版)的美编和美术副刊刻画编辑工作主要由驻在这里的美术家们完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研究会咨询委员会委员陆健健(右)在前方鲁艺旧址前</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怀申(陈赓将军孙女 中)</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研究会三五九旅分会贾宪生同志在前方鲁艺旧址前</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路军研究会三五九旅分会会员</span></p><p class="ql-block">吕梁方山李来平(左)在前方鲁艺旧址前</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研究会 部分会员李雪(李克农上将后人 中)、王忱(右二)、袁泉(三五九旅政治部主任袁任远重孙 左二)、陈鹞(三八五旅 陈锡联旅长后人 左一)、李求实(右一)在前方鲁艺旧址前。</p> <p class="ql-block"> 武乡政法委李玉芬在前方鲁艺旧址</p> <p class="ql-block"> 80多年前,正当抗日战场烽火燎原,一大批文化名流和文艺界精英来到位于武乡县的下北漳村,他们以纸笔为武器投入到抗战当中。</p> <p class="ql-block">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感悟这段红色历史。每一件实物、每一个故事……展览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抗战激励和鼓舞广大军民投入抗日斗争,为赢得抗战胜利发挥重要作用进行全面系统展示。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创设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等20多所干部学校,培养出大批政治、军事和文化技术干部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李伯钊(1911—1985)女,戏剧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主席杨尚昆的夫人。出生于重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曾赴苏联中山大学和莫斯科舞蹈学校学习,1930年冬回国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闽西苏区,后到江西瑞金,任高尔基戏剧学校校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艺术局局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先后任中央工作团团员、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干事。</p><p class="ql-block"> 1939年初,已担负鲁艺党组和院务委员兼任编审委员会主任,并负有重要教学和创作任务的李伯钊,奉命奔赴太行山区,被任命为中央北方局文教委员会委员兼宣传科长,分管党在晋东南地区的文艺工作。1939年秋,在武乡县下北漳村主持筹建鲁迅艺术学校并任校长。 </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华北局文委委员、华北文联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文委书记、文联副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是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学习文化 专研科学 掌握马列 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 ——李伯钊</p> <p class="ql-block"> 鲁迅艺术学校教务处主任牛犇简介</p><p class="ql-block">牛犇(1911-1999)原名牛君彦,字硕民,北京大兴人。1930年,进入辽宁艺术专科学校,开始系统学习西洋绘画。1931年进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学习,1934年毕业。1935年,考入日本帝国美术专门学校研究部学油画。1937年回国任北平京华美术学院教授。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到“民族革命艺术学校”任教员。年底到武乡任鲁迅艺术学校教务处主任兼美术教员。1943年秋到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并留校工作。1946年任东北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教员并在东北团校、中共东北局党校、外国语专门学校担任党政工作。1950年牛靠任哈尔滨外语专门学校副教育长。1952年他又调任东北工学院任党委副书记。1953年3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任命牛靠为东北大学党委专职副书记。1955年,调到北京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兼党委副书记,并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61年,调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1979年,调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p> <p class="ql-block"> 陈铁耕木刻鲁迅先生</p> <p class="ql-block"> 鲁艺校刊创刊号(一九四〇年四月十五日出版)</p> <p class="ql-block"> 木刻 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木刻 呐喊</p> <p class="ql-block"> 木刻 新门神: 军民合作 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 左下图前方鲁艺学校校长李伯钊</p> <p class="ql-block"> 鲁迅艺术学校内小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专心的一刀一刀刻着木头,她们埋头工作刻苦耐劳的形象使我们为之震撼。</p> <p class="ql-block"> 木刻 突击英雄</p> <p class="ql-block"> 彦涵木刻 一九四〇年春</p> <p class="ql-block"> 鲁艺印章</p> <p class="ql-block"> 从下北漳走出的中国美术家:</p><p class="ql-block"> 陈铁耕、牛犇 、彦涵 、华山、 罗工柳 、 艾炎、杨角、 范云、古达、黑丁、杨筠 、胡一川、黄山定、张晓非、赵在青、邹雅、刘韵波</p> <p class="ql-block"> 预想不到的是我们竟然可以在场自己动手印一两幅木刻画。我选择了鲁迅头像,把油墨在木刻制板上涂刷均匀,小心翼翼的放正一张白纸,再用辅助工具推按压实,二三分钟时间很快一张鲁迅先生头像印刷成功。拿起“鲁艺”刻章沾上红色印泥盖在空白处。</p> <p class="ql-block"> 太岳分会王晋明同志拿着一张自己动手印刷的木刻画走出前方鲁艺旧址</p> <p class="ql-block"> 木刻 行军途中</p> <p class="ql-block"> 木刻 拆炮楼</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研究会 冀热察分会副秘书长胡哲维(左二)在前方鲁艺旧址</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三五九旅独臂将军左齐女儿左凌在鲁迅艺术学校旧址前。</p> <p class="ql-block"> 鲁艺校刊 编审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 吕梁方山“红色庭院创建者”、“八路军烈士遗骸收迁者”李来平同志(中)和志愿者一起</p> <p class="ql-block"> 古树名木保护 五百多年古槐树</p> <p class="ql-block"> 著名战斗英雄李二苟纪念碑</p><p class="ql-block">南征北战英雄业绩垂千古</p><p class="ql-block">赤胆忠心功勋卓著留英名</p> <p class="ql-block"> 著名战斗英雄李二苟纪念碑志</p> <p class="ql-block"> 抗战文化,是硝烟弥漫中的号角与呐喊,是人民不屈的斗志与抗争。在中华民族抗战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斗争和文化运动,对抗战的宣传和鼓舞、支持和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最终取得胜利,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和深厚民众基础。 </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抗战文化仍然闪耀着熠熠光辉,是中华文化的淬火重生,是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p> <p class="ql-block"> 回望一眼老槐树,大家怀着依依不舍之情向鲁迅艺术学校告别、向<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北漳告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部分照片来源于八路军研究会摄影师马正、张雁之、贾宪生同志,在此一并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