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骨髓的诚实

月下愚翁 (ben)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9日,礼拜二。我和妻子以及女儿和两个外孙女去宜家(Ikea)买东西。有一件事使我感触颇深,借此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在宜家有个餐厅,餐厅里有各种食物,你可以根据需要挑选,挑选完了到收银台结账。</p> <p class="ql-block">这是收银台</p> <p class="ql-block">在餐厅的中央有一个饮料供应机,里面有各种饮料。如,咖啡、果汁、可乐、牛奶等,供大家自由选用,无限畅饮。不过你需要到收银台去借一个杯子。瓷杯子是喝咖啡和牛奶的,玻璃杯是喝饮料的。瓷杯子借用费2.5元,玻璃杯2元。</p><p class="ql-block">饮料机旁无人监管,你爱怎么取就怎么取,完全靠你的诚实执行他们的规定。没有人会拿着瓷杯子去接饮料,也没有人会拿玻璃杯去接咖啡,更没有人拿自带的杯子去接喝的。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切自觉。</p> <p class="ql-block">这是付钱领杯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感触从这里说起:</p><p class="ql-block">我妻子,女儿,小外孙女各要了一个瓷杯子喝咖啡和奶茶。大外孙女要了一个玻璃杯喝白水。小外孙女知道我喜欢吃薯条和可乐,就去帮我买了一份薯条,要了一个玻璃杯倒可乐。</p><p class="ql-block">小外孙女也特别喜欢喝可乐,我见她没有给自己要一个玻璃杯,就问:“你自己怎么不拿一个杯子倒可乐呢?”她回答说,她不想喝”。其实我知道她不是不想喝,而是怕花钱,因为钱是外婆给她让她去买的。我见状就说:“外公这杯可乐给你喝,外公拿外婆的杯子去倒可乐”。说着,我起身就想去倒。小外孙女,赶忙拦住了我,说:“外公,不可以的”。大外孙女紧跟着也这么说。我有点纳闷,心想为什么不可以呢?仔细一想,孩子说得对。一,瓷杯子是用来喝咖啡的,不是用来喝可乐的;二,我们买的是一个人的份,不是两个人份。如果我用我妻子的杯子去倒可乐,就等于我们不出一分钱就白白多用了一个人的份额。这种行为从小处说,是贪小便宜;从大处说,是偷窃。</p><p class="ql-block">我女儿告诉我:这里的孩子不会这么做。是啊,这里的孩子为什么不会怎么做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仔细想来,这与他们的教育有关。我两个外孙女都是就读于基督教学校,成长于基督教家庭,遵纪守法,诚实为人是她们的基本道德底线。这一点从她们敏捷的反应中,就能体现出来。可以说,她们这种诚实是刻在骨子里的,否则就不可能对我这种不当的行为反应的这么快,就连我这个老基督徒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或者说,在那个土壤里长大的我早已习以为常了。</p> <p class="ql-block">也许有人会说,这也太过小题大做了吧,或说,太过矫情了吧。再或说,太过死板,不懂变通。其实,话不能这么说。俱往矣,曾几何时,有道是: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p><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在澳洲,人们有一种意识:“法律不讨论”,包括各项制度。法律是让人执行的,不是让人讨论的,也不是让人变通的,更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倘若如此,社会风险就大了。</p><p class="ql-block">有人认为: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这句话太过偏颇。知识精英倘若没有道德制衡,可能比没有文化更可怕。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p><p class="ql-block">有人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成绩吗?不!是道德。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倘若道德输在起跑线上,其它成绩再好也没用,不仅不利国利民,反倒会祸国殃民。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p><p class="ql-block">因此,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使人人遵纪守法,诚实处事,当这种意识深入骨髓,不管人前背后都会自觉遵守。</p><p class="ql-block">当我们人人都以诚实待人的话,社会运行成本就会越来越低。社会更会少一份怨气,多一份和气。</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今天和家人去宜家购物所得到的一种意外的收获,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也能够从中得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