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张掖大佛寺,原名“宝觉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因寺内供奉释迦牟尼涅槃像而闻名,又称为卧佛寺。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久负盛名的古寺庙,也是“西夏国寺”和历代皇家寺院,历史文化地位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 大佛寺是作为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皇家寺院,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寺庙。目前,大佛寺已经被开辟为佛教艺术博物馆,珍藏各种珍贵佛教文物上万件,是展现西北地区西夏以来佛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山门景观。</p><p class="ql-block"> 大佛寺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寺院建筑群贯穿于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左右配殿呈对称式排列。寺院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排列是山门,钟鼓楼、牌坊、大佛殿、大成殿(宗教艺术存列厅)、藏金殿(佛教经籍存列厅)、土塔等。左侧建筑是库房、金塔殿、游客服务中心、山西会馆等;右侧建筑是接待厅、念经堂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山门内的木牌坊。</p> <p class="ql-block"> 钟鼓楼。</p> <p class="ql-block"> 大佛殿是寺院的核心建筑,为两层楼建筑物,重檐歇山顶,高33米,平面长方形,面宽9间,进深7间,占地总面积1770平方米。殿顶用青筒瓦笨覆盖,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展示了其皇家寺院的气派和地位。</p><p class="ql-block"> 大佛殿主要供奉释迦摩牟涅槃卧佛塑像。除此之外,殿内还有释迦牟尼弟子、十八罗汉塑像以及《西游记》、《山海经》等故事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大佛殿卧佛,即释迦牟尼涅槃卧佛像,身长34.5米,肩宽7.5米,是全国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p> <p class="ql-block"> 大佛殿正面外景。</p> <p class="ql-block"> 大佛殿门匾,“无上正觉”匾是仿制品。原版真品收藏在大成殿的佛教艺术存列厅。</p> <p class="ql-block"> 大佛殿门两侧各镶6平方米见方的砖雕一块,砖上精雕如来佛讲经说法的故事和神态各异的诸佛像。南侧砖雕为西方极乐世界,上书“登极乐天”,右下方书“西方圣境”。北侧砖雕为佛说法图,上书“入三摩地”,右下方书“底园演法”。这两幅砖雕堪称中国砖雕艺术之珍品。</p> <p class="ql-block"> 大佛殿外的石碑文物。</p> <p class="ql-block"> 大佛殿背面外景。</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现为佛教艺术存列厅。存列了大量佛教人物故事和佛教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创始人嵬咩(思能),属西夏皇族,在佛学上有很深的造诣,被封为西夏国师。据碑碣记载,公元1098年,一日嵬咩等人静坐,听到附近有丝竹声音,掘地三、四尺,得翠瓦金砖覆盖的碧玉卧佛一具,逐发愿在此建宏刹,因而就地建起了这座卧佛寺,即现在的大佛寺。</p> <p class="ql-block"> 制作释迦牟尼涅槃卧佛木胎泥塑像工艺展示。</p> <p class="ql-block"> 馆藏明代接引佛铜造像。</p><p class="ql-block"> 接引佛,又称阿弥陀佛、或无量寿佛,在西方极乐世界中教化众生,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西方净土。佛像高1.78米,整尊造像通体鎏金 ,丰满圆润、姿态优雅、神情庄重,为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馆藏明代“重建卧佛记事铜牌” ,出土于卧佛的腹中,铜牌记述了重建卧佛中补塑原因、过程、时间以及寺院住持等信息。</p> <p class="ql-block"> 馆藏明万历残碑,又名《河西郡镇守山洞张公重修宏仁寺碑记》,记述了明万历十八年至二十二年(公元1590年—1594年),甘肃总兵官、都督张臣监修宏仁寺的范围、内容等信息。</p> <p class="ql-block"> 馆藏元代铜金钢杵。</p> <p class="ql-block"> 馆藏明代漆绘描金人物铜镜和清代铜壶、铜塔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馆藏清代长寿佛唐卡。</p> <p class="ql-block"> 馆藏清代阴阳两界人物水陆画。</p> <p class="ql-block"> 馆藏藏文袈裟。</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藏经阁,现为佛教经籍存列厅,存列分为张掖金经、经柜梵夹、御赐北藏、坊刻佛经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明英宗皇帝朱祁镇御赐《永乐北藏》经,以及六百卷现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等佛门瑰宝,享有“张掖金经,稀世之珍”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张掖金经展品。张掖金经是以绀青纸为本,金银泥书写的佛经,是大佛寺藏经中的精品。主要有明正统六年御马监太监兼尚宝监太监王贵集士书写的六百卷《大般若经》,另有明万历年间的《大华经》、《涅槃经》、《金光明经》、《心地观经》和《报恩经》等五大部金银经。</p> <p class="ql-block"> 经柜梵夹情景。大佛寺珍藏明代经柜十二个,保存御赐《北藏》和金银书《大般若经》。1941年马步芳部队进住大佛寺前,时任张掖县党部书记长张声威和本寺妙显和尚商定,将所以经柜封存在藏经殿东排金柱之后,使佛经免受破坏。</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珍藏经籍。</p> <p class="ql-block"> 御赐北藏圣旨。《永乐北藏》,全名《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简称《北藏》,为明代宫廷刻本大藏经,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开雕于北京,正通五年(公元2440年)完成后,英宗皇帝御赐甘州卧佛寺一部。</p><p class="ql-block"> 《北藏》共收经1621部 ,6361卷,分361函,千字文编次。印制精美,堪称古代雕版印刷精品。</p> <p class="ql-block"> 《北藏》经册包袱。</p> <p class="ql-block"> 坊刻佛经场景。坊刻佛经是民间印经坊印刷的佛经。大佛寺坊刻本主要是明代万历年间姑苏陈氏经坊刻印的《华严经》等五部佛经。</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藏有明清两代佛经刻板795块。其规格不同、内容丰富、书法工整、线条均称、刀法娴熟,俱是稀世珍品。</p> <p class="ql-block"> 位于藏经阁东侧的土塔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土塔,又称弥陀千佛塔,始建于明代。民国十六年张掖地震,土塔顶部损毁,上世纪八十年代按原貌修复。土塔塔高33.37米。全塔由塔基、塔身、相轮三部分组成。塔基每边长23米,层层向上收小,共13节,华盖直径4米多,四周饰有36块铜质板瓦,悬挂着36个流苏风铃。土塔内部供奉多尊佛像,显得庄严而华丽。土塔造形别致,建筑风格与北京妙应寺白塔有相似之处。</p> <p class="ql-block"> 土塔景观。</p> <p class="ql-block"> 金塔殿,位于卧佛殿北侧,原为万寿金塔,明清时期为大佛寺雕刻、印刷佛经场所。目前,殿中供奉明代铜铸鎏金三世佛像(药师佛、释迦佛、阿弥陀佛)。后来塑有大佛寺创始人思能国师等五身像,绘制了“思能创建大佛寺”和“正统皇帝赐真经”等壁画。</p> <p class="ql-block"> 寺内左右厢房是库房和接待厅。</p> <p class="ql-block"> 寺内左侧厢房的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 山西会馆,位于大佛寺东北侧,始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是一组清代建筑群,坐西朝东,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四合院式,供奉关羽为神。现存建筑有山门、戏台、观戏楼(看楼)、牌坊、钟楼、鼓楼、厢房、拜殿(前厅)和大殿。</p> <p class="ql-block"> 会馆中的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上,“乃大丈夫”匾,由民国时期“山西王”阎锡三所题。</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中的厢房、看台和茶座。</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大戏台。</p> <p class="ql-block"> 关帝庙牌坊。</p> <p class="ql-block"> 张掖大佛寺景区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也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到张掖旅游,一定要到大佛寺参观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