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唐蕃古道(18)从怒江源到拉萨

如诗

<p class="ql-block">早上从那曲出发时,天下着雨,气温很低。看着车窗外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有一种天苍苍,野茫茫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等我们到措那湖的时候,天已放晴。措那湖位于安多县境内,她的正北是卓格神山,按藏族传说,神山均为男性,圣湖均为女性,所以措那湖是卓格山的妻子。“那”的藏语直译为“黑”色,“措”直译为“湖”,“措那”意为黑湖,又因周围地质多为火山岩,泥沙均显红色,当地牧民亦称该湖为红海湖。</p> <p class="ql-block">措那湖是怒江的源头湖,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和昆仑山山脉之间,海拔4800米,面积约三百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唐古拉山脉南部河溪均汇入措那湖流入怒江。青藏铁路有40余公里在湖边经过,而车站距湖仅20米。</p> <p class="ql-block">相传,措那湖是金刚鲁姆女神的瑶池,安多牧民在藏历正月初一早早起床来接受她的降福。朝拜神山圣湖是诸多藏民一生的心愿,也是为了祈祷风调雨顺,牛羊兴旺。</p> <p class="ql-block">西藏湖泊众多,在纳木错、羊卓雍错、玛旁雍错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面前,措那湖犹如藏在深闺的处子,名不见经传,娇羞而清纯。放眼远望,水天相连,措那湖烟波浩渺、波光粼粼,宛若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这高原天地间,湖边青丘着意,湖内绿水清漪,卓格神山隐隐作态,青山绿水遥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碧绿的草原,蔚蓝的湖水,还有远处红色金顶的乃母寺以及草地上的牛羊,这一切美得如画一般。措那湖就在那高远的蓝天下,在光芒四射的阳光中,端庄沉静,波澜不惊,默默地看那光阴似水。</p> <p class="ql-block">这一刻,是如此地宁静,如此地安详,只听见轻风拂过眉梢的声音,波浪拍打堤岸的声音,鱼儿跳跃水面的声音,鸟儿鸣唱天际的声音,视野之内除了我们再无他人。此时的我们,远离尘世的喧嚣,抛开一切烦忧,聆听着大自然的妙音,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放飞心情,遨游在这纯净的天际。</p> <p class="ql-block">离开措那湖,上109国道,晚上九点多到达拉萨,到民宿放下行李就直奔布达拉宫广场。不管来多少次拉萨,每次都会来这里仰望那座矗立在红山之巅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高原圣殿。</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布达拉宫灯火通明,红宫与白宫在黑色天幕的映衬下形成色彩鲜明的对比。广场正中的地面上铺了六块镜子,众多的游客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趴在地上拍布宫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仰视着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这个无数人心中的圣地,是他们穷尽一生想要到达的地方。再次来到它的跟前,仍然心生敬仰。我们在这里流连忘返,直到十一点布达拉宫熄灯后才恋恋不舍离开。</p> <p class="ql-block">连续跑了二十多天,终于不用赶路,一觉睡到自然醒。吃过民宿精致的早餐,冒着雨乘公交去了扎基寺。</p> <p class="ql-block">扎基寺是西藏唯一的一座财神庙,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色拉寺的分寺、一座可以免费参观的寺庙。在藏语中,“扎巴”是僧人、和尚的意思,“基”是数字“4”的藏文变音,扎基寺即“有4个僧人的寺庙”,这是因为最初的扎基寺只有色拉寺派来的4位僧人管理。</p><p class="ql-block">扎基寺供奉的扎基拉姆女神是拉萨城的护法神“吉祥天母”的世间化身,本在汉地,后跟随一位高僧来到拉萨(也有说是跟随文成公主进藏的),因此扎基寺与西藏其他寺庙不同,这里有很多汉族信徒来膜拜。</p> <p class="ql-block">据说最初这个寺庙是专门为外来人求平安而设,但外来人中大多又是生意人,在扎基寺敬神后特别灵验。久而久之,人们就认为这里是一座财神庙了。按藏族同胞的说法,在扎基寺周一保平安,周三拜财神,周五求健康。所以每到周三,这里总是人头攒动。</p><p class="ql-block">相传扎基拉姆女神嗜酒,所以前来扎基寺朝拜的人们,除了会带哈达、桑枝外,也会带上白酒或青稞酒,随着人流进入寺院中,在香炉中焚香,去大殿里献哈达,敬酒。</p> <p class="ql-block">排着长队的信徒人手一瓶酒,进入殿内,一名僧人从排队的信徒手中接过酒瓶,打开瓶盖,另外一名僧人接过酒瓶,将酒倒入大盆内,然后把空酒瓶扔进旁边的大垃圾桶内,只听见空酒瓶“砰砰”的落桶声,一整套动作如流水线一般。</p> <p class="ql-block">扎基寺还有一个特色,这里的占卜术在西藏也是很出名的,藏民会找这里的僧人问卜,这在藏区不多见,更显得扎基寺的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寺庙虽小,但香火十分鼎盛。尽管下着雨,来朝拜的人仍络绎不绝,人虽多却秩序井然,绝无喧嚣。站在寺院内,闻酒香阵阵,看桑烟袅袅,很有人间烟火气息。忽然就喜欢上这里的那一派忙碌、一案安然、一种欢悦、一片清净......</p> <p class="ql-block">从扎基寺出来,准备去色拉寺,一看时间还早,距离也不远,只有3.1公里,也就没坐车,一路走过去,顺道看看拉萨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很大,车多了,路宽了,街道很整洁,四处柳树成荫。满大街都是茶馆和藏餐馆,人们三三两两就坐于内,喝着甜茶,品着藏餐,闲适悠闲。</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位于拉萨北郊色拉乌孜山下,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的弟子释迦益西于明代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兴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藏区规模第二大的寺院。</p><p class="ql-block">关于色拉寺的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色拉寺在建寺之前,乌孜山麓开满了野玫瑰,“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色拉寺因此而得名。其二,寺院在奠基时下了一场很大很猛的冰雹,冰雹藏语发音为“色拉”,故寺院建成后取名为“色拉寺”。</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规模宏大,依山就势而建,与内地汉传佛教的建筑不同,色拉寺并非中轴对称布局,而是分散的错落在山间,但寺院建筑布局灵活,密而不挤,杂而不乱,殿宇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如迷宫般的曲折步道连接各处,又不失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寺内建筑具有浓郁的藏式风格,木石结构,色彩统一,白色的外墙,顶部装饰赭红色边玛草,附以黑色的窗户边框,在藏族文化里,白色象征吉祥、纯洁、忠诚,黑色象征着护法神,是用来庇护,以抵抗魔鬼和不祥的侵害。整个建筑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呈现出鲜明的节奏感。</p> <p class="ql-block">全寺建筑以措钦大殿为中心。措钦大殿是色垃寺最大的建筑,也是色拉寺宗教事务的管理中心。始建于1709年,为固始汗后裔拉藏汗主持修建。</p> <p class="ql-block">措钦大殿由殿前广场、大经堂和5个佛殿组成,殿前广场遍铺片石,面积约2000平方米。经堂大门面向正南,门外为双排10柱的前廓,廓壁彩绘四大天王像。经堂方柱如林,中部用108根大柱支撑,可容纳8000余名僧人在此做功课。殿内供奉着寺院创始人释迦益西的塑像,塑像头顶的帽子十分独特,上面书写梵文,这是他在内地讲经时明朝永乐皇帝御赐的。</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另一个参拜的重点就是马头明王殿,这里供奉着色拉寺的镇寺之宝马头明王像。马头明王是藏传佛教密宗的护法神,具有强大法力可以驱邪解难。传说色拉寺的这一尊马头明王神像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散步时听到了骏马嘶鸣的声音,顺着声音向地下挖掘出来的。殿前,信徒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候入内参拜。</p><p class="ql-block">色拉寺中文物众多,除了最著名的马头明王像,还有明朝永乐皇帝御赐的第一部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藏文大藏经,明朝朱棣皇帝赠送的白檀香木十八罗汉,以及大量的佛像、经书、法器、唐卡、堆绣、壁画等珍贵文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的辩经一直在藏区闻名,是不可不看的藏教人文景观。辩经是佛学用语,专指对佛教理论的辩论。即出家人学习佛经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采用一问一答或一问几答或多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就如我们的学术讨论。</p> <p class="ql-block">色拉寺每周一至周六的下午三点到五点都会有一场辩经。辩经时,僧人们往往两人一组,一个席地而坐,另一个站在对面,动作夸张的辩论经文,十分有趣。站立者藏语发问,席地者则藏语答辩,辩论话题涉及藏教佛学的各个方面。问题一出,席地者必须不加思索地做出回复,进行反驳或解答。</p> <p class="ql-block">辩经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双方唇枪舌剑,言词激烈。辩论者往往借助各种手势来增强辩论的力度,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拉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手势和动作,都有特定的含义。高扬右手,是说智慧就在身后。两手相击,是代表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和合的产物;也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清脆的掌声是代表击醒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驱走恶念。拉回手臂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难中的众生救出来。</p> <p class="ql-block">日光倾城之下,僧人们的红衣耀眼得犹如一团团火焰,古铜色的肌肤散发出一种神圣的光辉。辩经场内上百名僧人的辩经声、拍掌声、跺脚声此起彼伏,气氛之热烈,场面之壮观令人震撼。虽然听不懂他们辩论的内容,但是从僧人的表情和形体动作,可以感受到辩论的认真和精彩。连我们这些不懂佛道看热闹的游人,也深受感染。</p> <p class="ql-block">看完辩经,坐在寺院里,晒着太阳,发着呆,高原的阳光好像把骨头都要晒酥了,心也放空了。</p><p class="ql-block">这次在拉萨去的扎基寺和色拉寺两个寺庙都是比较有特色少见的,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