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Jack_ni

山西民间有句谚语:“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千年一园看晋祠”的说法。 其实,太原古城墙、满江红、夜晚鼓楼东街都是太原不错的游玩地。 古街上都是穿汉服的人群,仿佛你会被穿越了的感觉。 晋祠内国宝荟萃,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为三宝,周柏、难老泉、宋代彩塑像为三绝,水镜台匾、对越匾、难老匾为三匾。 我们试图跟随梁思成林徽因走过的脚印,步入“晋祠胜境”。<br> 当我们走近碑石,唐风的华彩气息扑面而来。 走过刻了散文《晋祠》的座屏,一幅名为“龙兴晋阳”,李世民及其群臣的青铜群雕赫然跃入眼帘。 沿着中轴线走,树林花草幽静入心,从前向后,是主要建筑呈现。 一抬眼便遇到挂了牌匾“三晋名泉”,看起来像是土地庙的水镜台。 这是1961年动画片《大闹天宫》里,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变化的小庙原型。 两个圆形窗户就像两个眼睛,门像嘴巴,旗杆像尾巴,轻松灰谐。 水镜台是一座明清戏台,中间悬挂着“水镜台”的横匾,三匾中的一匾就在此了。 过了会仙桥,是金人台,也称“莲花台”,这是一座砖砌护栏的方形台。 台的中心是明代用五彩琉璃制成的小阁,高约4米,小巧玲珑,精致美观。 台的四周隅立着4尊铸铁人,亦称铁太尉,是镇水利民,以防水患,是为晋祠镇水守祠的金神。 铁人与人等高,身穿铠甲,姿态威武,四尊铁人虽历经风雨侵蚀,仍锃亮不锈,铁为金属,故人们称之为金人台。 从金人台向西行的路上矗立着一座牌坊,牌坊上有“对越”两个大字三匾中的二匾就在此。 坊前蹲铁狮一对,雄健美观,坊的两侧是钟鼓楼,钟楼内悬挂大钟。 楼内还摆放有大鼓一面,历史上,这里每天都在例行“晨钟暮鼓”。 跨过对越坊,就是始建于金代的献殿建筑,原为祭祀圣母,贡献礼品的享堂。 内视梁架甚为特殊,只是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简单省料,轻巧坚固,四周无壁。 只安装透空的栅栏,四面敞开,使整个大殿显得格外利落空敞,既像一座稳重的大殿,又如一幢玲珑的凉亭。 此殿也被文化部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过了献殿,就是著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座精巧的艺术化的互通式古桥。 桥面与圣母殿紧密相连,起着殿前平台的作用,现存的宋代遗物,与圣母殿同时建造。 鱼沼即方形鱼池,是晋水的第二水源,沼中立有34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梁木承托十字形桥面。 其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优美而生动活泼,既具有实用性又极具艺术性,故取名飞梁。 如今立于桥上俯瞰桥下水中的锦鲤,依稀还能看到古人的情趣,此桥也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 鱼沼飞梁的北面即晋祠的主体建筑,圣母殿位于晋祠主轴线上,坐西朝东,古树掩映之中,后拥悬瓮主峰。 殿中供奉的是圣母周武王王后、太公姜子牙的女儿、成王和叔虞之母邑姜。 这座殿宇,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元、明重修,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首。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殿的四周建有回廊,殿内无一根立柱,全殿的重量由廊柱和檐柱支撑。 殿前大柱上的8条宋代木雕蟠龙,怒目利爪,一派生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艺术精品,非常珍贵。 圣母殿中,圣母居中端坐在木制神龛内,头戴凤冠,身披蟒袍,珠玉点缀。 凝神端坐,面目严肃,雍容华贵,表现出帝王后妃的奢华和庄严。 排列在龛外两侧有42尊侍从,大小与真人相仿,胖瘦不同,高矮各异。 特别是侍女塑像,个个举手投足,顾盼生姿,神态各异,塑造得惟妙惟肖,情态逼真,是封建宫廷生活的写照。 侍女塑像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是宋塑之精品,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之瑰宝。 圣母殿的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三台阁、读书台、吕祖阁等。 这一组建筑大都随自然地势错综排列,巍峨耸峙,以崇楼高阁取胜。 圣母殿的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楼、三圣祠、水母楼、公输子祠(鲁班庙)和难老泉,颇具江南园林风韵。 最南部,有十方奉圣禅寺,祠北浮屠院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建于隋朝。 <p class="ql-block">  水母楼又名水晶宫,为两层楼阁,下层设一尊铜铸水母像,上层中间设神龛供奉水母。</p> 水母楼下即为“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泉。 这里流水淙淙,流经千年,畅涌不断,清澈透明,水温常年保持在18度。 古人摘取《诗经》中“永锡难老”含义命名为“难老泉”。 诗人李白对此景的描绘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的佳句。 泉上八角攒尖式亭子,亭内“难老”竖匾,为傅山所书,字体俊秀,笔力挺拔,三匾中的三匾就在于此。 晋祠内最负盛名的是苍劲挺拔的古树,是紧挨圣母殿的齐年周柏,形若卧龙。 向南倾倚,与地面形成45度斜角,将躯干插入旁边“撑天柏”的树杈中,此树距今已有3000年以上的树龄。 晋祠内的圣母殿的宋塑侍女、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老枝纵横的周柏合称为“晋祠三绝”。 晋祠出口就在奉圣寺里的舍利生生塔下,准备去坐电瓶车,排队的人太多了,我们没排,走着出去的。 走到向曦门,天色已昏暗,同伴意犹未尽地说:“只有唐人的榫卯,才能托得起西周的檐梁”。 我说:“可西周的风月,在天边悬了那么久,还是那么的悠然,好像朝歌的更替,只是悬在瓮山脚下的歌声”。 古老的晋祠历经沧桑走到今天,“那一角殿宇”依然在太原人的心目中,也留存于世人眼中。 游玩完晋祠,晋祠犹如一部流动的历史,记载着山西的悠远和辉煌,应证了五千年文明看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