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云关的诉说,一一抗战中的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

洪哥

<p class="ql-block">贵州省贵阳市曾有"九门四阁十四关"之称。图云关便是其中之一,位贵阳市南部,是周渔璜笔下的“奇石千丈云际立,雄关四扇日中开”之雄关,旧时即为黔南首关。</p><p class="ql-block">图云关始建于公元1201年(宋宁宗嘉泰元年),是古代贵阳东出湘桂的咽喉,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古关隘。</p><p class="ql-block">图云关也是古代来黔主政的高官显贵上任,卸职或受封举行迎送或行封赐仪式之地。明代在图云关上修有楼亭馆所,清康熙四十年,又建关帝庙、可憩亭,亭上有名联一副: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一亭俯览群山,踮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p><p class="ql-block">然而图云关闻名中外,却是因为在那里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和让人刻骨铭心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曾迁驻于此,在6年半时间中,汇聚五湖四海抗日救亡的志士,成为全国最大的战时医疗救护中心和军医培训基地,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连同其他机构,整合救护资源,于1937年12月6日在汉口成立临时救护委员会,专负战时军事救护之责,林可胜任代理总干事。半年后,救护委员会改组为救护总队,林可胜任总队长。</p><p class="ql-block">随着战事的蔓延,救护总队一路西迁,长沙、祁阳、桂林、柳州、河池、独山、都匀、贵定,最终于1939年2月入驻图云关。</p><p class="ql-block">这里诸多抗战时期留下的老照片,让人们得以一窥当年救护总队工作的情景。彼时的图云关犹如一座小城镇,在峰峦起伏、浓荫满坡的树林里,遍布着几十间茅草房,在这些茅草房里,有救护总队部、直属大队、诊疗所、后方医院、训练所教室等,俨然成为抗日战争中全国军民开展战地救护工作的中枢。</p><p class="ql-block">为了应对惨烈的战事,救护总队构筑起各大战区的救护网络,派出百余支小分队,到前线各军的师部野战医院和其他单位,专任医学技术工作。当年的林可胜总队长还创立了精干、高效、灵活、分散的流动救护系统,无数个流动的小型医疗队配上担架人员和少量医疗器材,机动地随军移动,就地抢救前线伤兵,为救回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p><p class="ql-block">从1939年迁驻图云关,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撤离,6年间,图云关是全国红十字救护中枢和世界援华医用物资集散中心,向抗战前线输送了大批医护人员和医用物资。在艰苦的条件下,红十字救护队员全力救治军人与平民,开展卫生防疫和医学教育,参与创建现代公共卫生体系,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为战后医学事业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大批人才,有力推动了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发展。</p><p class="ql-block">据记载,当时的救护总队所属医疗队达到176个,医务人员及各类辅助工作人员达到3400多人,约1.5万名医护人员在卫训总所和各分所接受培训,再奔赴全国战场。纪念馆中公布了救护总队服务军民的统计数据,“门诊救治军人2481685人次,门诊救治平民2002996人次”,若加上在全国各战区开展的预防接种、消杀防疫、医疗检验、敷伤、外科手术等医疗服务,受益人数合计达到2000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图云关旧址,有一巨幅照片被布置在纪念馆的正中,照片上的人物叼着烟斗,帅气的面庞笑得灿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是中国现代医学的推手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教育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有一栋“可胜大楼”,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p><p class="ql-block">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则见证了他的另一个身份: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杰出的领导人,伟大的人道主义工作者,国际红十字运动史上功勋卓著的战地救护领导者。</p><p class="ql-block">他就是林可胜,中华民族不能遗忘的一个人。</p><p class="ql-block">“林可胜是最早为世界科学界推崇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他的科学实验是镇痛和阿斯匹林研究的里程碑,他是协和初期主要的医学教育家之一,是规划了全中国军医培养体系的将军。”学者饶毅评价说。</p><p class="ql-block">“林可胜可谓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提灯天使’。”海基会首任秘书长陈长文这样说。</p><p class="ql-block">“林可胜及其领导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在抗战中所取得的成就,是红十字国际运动最伟大的战地救援实践。”红十字国际学院副院长刘选国说。</p><p class="ql-block">林可胜1897年生于新加坡一个书香门第,幼年求学于苏格兰,中学毕业考入爱丁堡大学投身医学,</p><p class="ql-block">1924年,林可胜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成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建院以来第一个华人教授,年仅27岁。在不少人的回忆中,此时的林可胜是个“工作狂”,他“富于思想,博学多艺,其能力之强,精力之旺,责任心之重,非常人可比”。其在国际生理学界的成就与影响力,被胡适誉为“第一流的生理学者”。</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东北,窥视华北,战火在长城脚下蔓延。林可胜便组织协和学生救护队,开赴前线实施战地救护。</p><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后,林可胜临危受命,着手组建全国性医疗救护体系,为了免除后顾之忧,他把妻子儿女送到新加坡,孤身一人投入到抗战救护之中。</p><p class="ql-block">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连同其他机构,整合救护资源,于1937年12月6日在汉口成立临时救护委员会,专负战时军事救护之责,林可胜任代理总干事。半年后,救护委员会改组为救护总队,林可胜任总队长。</p><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救护总队在汉口成立,随后几番辗转,直到迁至贵阳图云关。</p><p class="ql-block">“具丰富情感,抱牺牲志愿,本博爱襟怀,献科学身手,作精密准备,求迅速效率,保伤兵安全,增人类幸福。”纪念馆里,林可胜当年为救护总队确定的“救死扶伤、博爱恤兵”的救护信条被悬挂在醒目的位置,当年的救护细节则呈现在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中。</p><p class="ql-block">林可胜的带领下,图云关成为全国战地救护中枢,守护着中国抗日军民的生命与健康</p><p class="ql-block">如今,在图云关的苍松翠柏中,耸立着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纪念碑,两旁的人物雕塑代表了以林可胜总队长为核心的救护总队群体。静静立在图云关的苍翠森林中。</p><p class="ql-block">它们见证了抗日战争那段峥嵘岁月,成为这段血与火历史的难忘注脚。</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有包括一支来自德国、英国、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奥地利、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国的30余名“西班牙医生”志愿者,通过救护总队参与抗战救护。他们被林可胜混合编入各医疗队中,与中国同仁一道开赴前线,并肩守护中国抗日军民的生命与健康肩。</p> <p class="ql-block">高田宜就是其中一位代表,她出身于英国、受过良好教育,1941年随“国际援华医疗队”来到贵阳,并与中国的医务工作者组建了“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1942年3月,救护总队派队到外地,进行鼠疫防疫,高田宜不顾身体不适在启程前冒险接种鼠疫疫苗,引起严重过敏反应,以身殉职,永远长眠在图云关的土地上,时年三十一岁。</p><p class="ql-block"> ——此时正值“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夜。这位伟大的女性,为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p> <p class="ql-block">青山依旧,几度夕阳,图云关上,追昔抚今,高风仰止,雄关列屏,英名长存,立雄关间,天地永生。</p><p class="ql-block">祈祷和平,愿世界没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