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六月,燥热的季节,不止气候,亦包括心情。</h3> <h3> 月末,公务私务暂时清空,与亲友十余人畅游灵丘平型关、花塔村和觉山寺,感受红色记忆、栖息绿色桃源、濯洗铅华浮云,临三重天地,得一日感悟,记千字拙文。</h3> <p class="ql-block"> 平型关,血与火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汽车奔驰在平坦的乡村公路上,任两边高杨和远山松柏倏忽而过。不久驶入一道天然沟壑,公路随即蜿蜒盘绕其间,周遭岔梁纵横,两边陡崖如削,为平型岭山脉。导游说:平型关址位于平型岭之口,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巍然耸立,是京西重要藩屏。明正德六年(1511年),修筑内长城经过平型岭,于岭上建城名曰平型关,此处便为防御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车抵将帅广场,林彪、聂荣臻等10尊参战将领铜像兀立眼前,威武而质朴,庄严而肃穆。跨越115级大理石台阶,进入大捷纪念馆,导游娓娓道来的解说和大量历史图片、新闻资料、抗战文物及半景式影像实战演示,全方位再现了平型关战役的真实面貌: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向平型关、雁门关一带进攻。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命傅作义部前往抵抗,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在师长林彪率领下赶到平型关配合友军。1937年9月24日夜,林彪率领3个团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峡谷两侧,次日清晨成功伏击日本侵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打出了我军的智勇气势,浇灭了日冠的嚣张气焰,为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群众基础。馆内游客多为机关党员干部,他们身着正装佩戴党徽,用心聆听用情记忆,庄严凝重的脸上写满初心使命。</p> <h3>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已列入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意在让青年一代深切缅怀那些岁月长河中挺立的民族脊梁,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奋发力量,建设好他们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国家。</h3> <h3> 出展厅向南拐,两个实景广场展示着坦克、飞机、大炮等大型武器。在苍翠山脉的映衬下,游客或驻足观赏或合影拍照,让人不禁萌动战争与和平的遐思。</h3> <p class="ql-block"> 花塔村,山与水的交融</p><p class="ql-block"> 如果非要找一个少些文明气息、多些原始风味的村落,无疑就是花塔。</p> <h3> 乘坐电瓶车穿越一条阴暗潮湿的人工隧道,感受一把夏日里的冰爽,便进入响晴暖暖绿意融融的山谷。斗折蛇行二三里,一村落冷不丁展现于眼前,便是当今世外桃渊——花塔村。花塔依山布局傍水而建,一条水泥干道似绕山临溪的飘带,一直蜿蜒到大山深处。村中房舍多为清代四合院,石砌院墙,门口设木栅。建筑布局随势高低,以卵石或青石巷连通,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门前多见旧衫素裳妇孺老者,卖杏者招揽游客,摆花椒核桃土特产者笑脸相迎,古风纯善。村西下临河涧,溪流清澈见底。院内路旁河畔,各种树木任由高低郁郁葱葱。核桃树老杆粗壮,虬枝阔叶隐天蔽日,挂枝的青果倍客青睐。同样高大的梧桐枝干青绿光滑,类似豆角的果实一挂挂低垂着,自是别一种喜欢。百度说梧桐种子、叶、根、树皮、花均可入药,木材还可以制作乐器。传说,梧桐具有灵性,能知时令节气,更能引来神鸟凤凰栖之。今见梧桐而未见凤凰,也属憾事。相比之下,花椒树则像霸气的小老头,枝有短刺小叶对生,串串果实尚在青绿中,摘一颗嗅一嗅,麻味十足。此外,北方不常见的柿子树、黑枣树,以及叫不上名字的灌木,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h3> <h3> 顺古街一路东南,村尽处河道豁然开朗。河水清浅,落差处几挂小瀑布流淌着陈年故事。河岸垂柳依依,亭台廊榭风韵自来。河上九孔桥、吊桥横贯,桥头有栈道相接。巡道进山,坡陡道陡,峰回路转,眼前总有别一番景致。及至山顶,人已为峰,花塔村尽收眼底,四面青山绿意拂面,都市的喧嚣、工作的压力以及人生的烦恼都已随风散去。</h3> <h3> 置身世外并非世外之人,栖身桃渊而非逃避之所,小憩片刻即打道回府。</h3> <p class="ql-block"> 觉山寺,仙与俗的轮回</p><p class="ql-block"> 拜谒觉山寺,很有穿越的感觉。</p> <h3> 车在寂寞的山谷中溯行,人在相似的时空里迷失。转过一个山峁,群山环抱中突兀一寺,阶台高踞,古松挺拔,宝塔直指天宇,就是觉山寺。拾级而上,穿过广场,遁入山门,便隐在横三院纵三院庙宇之中。兜兜转转来到东一进院,库房里存放的碑碣如君臣正在议事。中间《皇帝南巡之頌》碑青袍螭首龟跌,显然就是孝文帝。文帝畅谈改革,讲经论道,风流倜傥任由发挥。刘芳、李彪、崔光、邢峦等颔首赞叹融融奕奕。恐遭窃听之罪,我蹑手蹑脚移到后院,西北翅儿崖传来钟磬之鸣。我催动草上飞神功沿栈道疾行,片刻便到菩萨顶观音庙。庙中香雾霏霏,流云冉冉,龙诚法师正在讲授经义:“真如正气本自各有,佛与众生自性平等,古能到今亦能到,勿畏其难,勿自期可”。我凡夫俗子冥顽不化,登上钟山领略奇秀风光。极目周遭苍翠,耳闻鸟语虫声,任清风吹动衣袂,一派飘逸安闲。舍利塔方向传来呐喊杀伐之声,我飞身下山赶到往寺外广场,见唐末名将李存孝在练功潜修,精研毕燕挝,叱咤风云,横勇无敌。清代李广金亦在练武习文,弓、刀、石、马、步、箭卓绝超群。我,一介文弱书生,慑于英雄气场连忙全身而退,逃到东墙之外觉山书院。行走在静谧古朴的古建筑里,感受着粗犷与清新交织的自然韵味,十分惬意。此时,民国大儒、辛亥志士杜上化在传播新学:“夫天下之政,则天下之学而已矣。学与政合,学兴而政亦成;学与政分,学坏而政亦败。即此二者已属不相附丽之端,况事变遭逢创亘古之所无?”我欣欣然欲发抒己见,忽见朋友寻来催归,方知一梦尔。</h3> <p class="ql-block"> 郭友记于千福山庄云水斋</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