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自得其乐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运河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凿南北运河,完成第一次全线贯通。</p><p class="ql-block"> 公元13世纪,元帝国修筑从北京直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实现中国南北方第二次大连通。</p><p class="ql-block"> 随着运河开通,北方政治中心得到来自富饶南方的米谷财源支持,并出现了"以东南之粮,养西北之兵"的物流格局。明清两代对运河进行多次整修,迎来了漕运的大繁盛。清末近代交通兴起后,运河不再承担漕运之责,仅在局部地区通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春秋战国争霸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天子式微,诸侯群雄纷争;进入战国时代,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争霸战争中,一些国家开凿人工水道以运送军需和兵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隋以前的地方性运河</span></p><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开凿了多条运河,沟通平原地区的自然河流。秦在统一过程中改造了一些河道,并确定了江南运河的基本走向。</p><p class="ql-block"> 西汉时期开凿从洛阳到长安的漕渠以解决政府漕运。</p><p class="ql-block">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开凿了多条人工河道,在分裂的时代促进了地区间的联系。虽然隋以前这些运河尚未形成完整的水运系统,但在局部范围内为隋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100多万民工,新修通济渠。608年征集河北各郡100余万民工开永济渠。610年,兴修江南河,大运河全线工程告竣,前后花费约6年时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元帝国与京杭大运河</span></p><p class="ql-block"> 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定都大都(今北京)。为了把南方的漕粮运往大都,元朝将原先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运河截弯取直,修筑成从大都南下直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1293年大运河全线贯通,以最短的距离,纵贯富庶的东部沿海区域,实现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连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明清时期的河道工程</span></p><p class="ql-block"> 元代开凿京杭运河,但一些河段水量不足,运量受限,导致元后期以海漕为主。明清时期漕运重心改回内河。为保障内河漕运的水量和行船安全,一方面建立河道管理机构和制度,负责修治河防,疏通河道;另一方面,在元运河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包括通过戴村坝与南旺分水枢纽的建设保证运河的水量充足,以及建设清口水利枢纽,理顺黄河、淮河与运河的关系,以达到"蓄清、刷黄、济运"的目标。这些工程的实施保障了漕运的通畅,使漕运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郭守敬主持勘探白浮泉</span></p><p class="ql-block"> 郭守敬(1231年-1316年),是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郭守敬在规划大都水利,开凿通惠河及完成京杭运河最后贯通中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开创白浮泉、卢沟河(今永定河)引水方案,让北京城水源问题成为金、元、明、清四朝解决得最好的时期,奠定了今日北京城市供水格局,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戴村坝和南旺分水枢纽 </span></p><p class="ql-block"> 戴村坝: 元代开凿京杭运河,由于连接济宁至临清间的会通河水量小,导致运量锐减。明洪武二十年(1391)黄河在原武决堤,会通河彻底淤积堵塞。明成祖朱棣欲迁都北京,令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宋礼采纳白英建议,在汶水下游东平戴村筑坝,引汶水至南旺向两面分流以济运。会通河经汶水调剂后,又沿途接纳泉水溪流,全线用水基本得到保障。</p><p class="ql-block"> 宋礼: 永乐二年(1404)拜工部尚书,多次主持治水工程,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开浚会通河。正德六年(1511),朝廷于南旺分水龙王庙旁设立"宋尚书祠堂"。</p><p class="ql-block"> 白英: 运河民夫领班白英老人对附近地势、水情十分熟悉,建议在东平南城子建坝,拦大汶河水南流到南旺湖,补充运河之水。他的建议被宋礼采纳。后人为纪念他建白老人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潘季驯主持治理黄、运河道</span></p><p class="ql-block"> 潘季驯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水利学家,被后世誉为“治黄专家”。他一生四次被任命为总理河道,负责治理黄河和运河,持续长达二十七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潘季驯在总结前人经验及长期的治河实践中,提出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黄方略和“蓄清(淮河)刷浑(黄河)”以保漕运的治运方略,发明了“束水冲沙法”。在他的主持下,黄河沿岸淮扬间堤坝无不修筑,堵塞决口,并加筑洪泽湖东岸高家堰、束淮入清口,使二水并流入海。两河工成后,河道数年间无大患。其治黄通运的方略和“筑近堤(缕堤)以束河流,筑遥堤以防溃决”的治河工程思路及其相应的堤防体系和严格的修守制度,直至清末仍是治河的主导思想,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治理黄河和运河的过程中,他不仅注重技术方法的创新,还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他亲自到黄河和运河一线进行实地勘察,与河工们同吃同住,深入了解水情和沙情,为制定有效的治河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靳辅、陈潢联手治黄、治运</span></p><p class="ql-block"> 靳辅、陈潢,清康熙十六年(1677),靳辅在幕僚陈潢协助下,在黄河下游两岸筑束水堤,借水力冲沙,又在清口新开四条引河,引清水洗刷黄河泥沙。他还在中下游地区增建六道减水坝,开凿涵洞,减少洪水对堤坝的压力。黄淮同涨时开黄河北岸减水坝泄洪,黄涨淮落则两岸减水坝齐开泄洪。</p><p class="ql-block"> 靳辅,清康熙年间任河道总督,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他认识到必须建立坚固的黄河河堤以约束其任意冲刷流动,采用了潘季驯的"束水攻沙"之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康熙十五年(1676)夏,黄河倒灌洪泽湖,高家堰决口三十四处,洪水冲入淮扬运河,运河堤决口三百余丈,里下河七州县被淹,漕运阻断。靳辅将高家堰延长至50余公里,并于其上修建减水坝6座用于汛期开启分洪。</span></p><p class="ql-block"> 陈潢,创立了"测水法","以测土方之法,移而测水",相当于现在的流速流量测量方法,再根据测量数据决定开闸放水或关闸蓄水,避免了盲目性。这是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运河与黄运分离</span></p><p class="ql-block"> 黄河夺淮后,在徐州至淮安段与运河合一。船出淮安需在湍急的黄河上逆行一百公里。康熙二十五年(1686),靳辅开凿中运河,经宿迁桃源,一直到清河仲家出口。漕船出清口后仅在黄河航行数公里便进入中运河,避开了此前在黄河上再驶八十公里的风险,真正实现黄运分离,为清口枢纽工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古纤道</span></p><p class="ql-block"> 古纤道始建于唐元和十年(815年),为萧绍运河而建。它自东而西穿越绍兴全境,绵延40余公里,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纤道桥是由石礅梁桥间以数十座拱桥、梁桥构成的水中长桥。</p><p class="ql-block"> 由于浙东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多为南北向,东西走向的浙东运河要穿越多条自然河流,为维持不同河段的水位,运河上修建了数量众多的碶闸堰坝设施,以及形式各异的桥梁,成为了浙东运河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特色。</p> <p class="ql-block">  随着当代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和运河通航,大运河再一次发挥重要的交通与水利功能,成为活着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照片来源于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文字来源于博物馆和百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