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曾在语文课本上读到过嘉峪关的雄伟与壮丽,但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为之震撼。嘉峪关,这座古老的关城,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绝美之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听导游小李说,嘉峪关拍照的最佳时间是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嘉峪关城楼上,金色的光辉与古老的城墙交相辉映,此时站在城下抬头仰望,城楼会更加高耸入云,气势磅礴。</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城外时,阳光已经铺洒大地,那棵“左公杨”想必就是“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中三百余棵的一棵吧?</p> <p class="ql-block"> 步入关城,首先被其精巧的设计和雄伟的建筑所折服。关城内部布局严谨,道路宽敞,街道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沿着城墙漫步,墙里墙外的砖砌、土夯无不书写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p><p class="ql-block"> 在外城广场,有文昌阁、戏楼、关帝庙等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增添了关城的文化氛围,也体现了古代人们的信仰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 沿着阶梯爬上城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内城和外城。</p><p class="ql-block"> 内城周长600多米,面积3万多平方米。城头垛口林立,砖垛墙高1.7米。东西城垣开门,门上有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修建的东西二楼:东为“光化楼”,西为“柔远楼”,均系单檐歇山顶、周有回廊的三层木结构建筑,总高17米。</p><p class="ql-block"> 外城则与南北延伸的长城连接,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p><p class="ql-block"> 内城中有古代守军管理中心,有操练场,有将士们的生活区,甚至供水的那口井枯了都还在诉说着曾经的过往…</p><p class="ql-block"> 城墙上,箭楼、敌楼、角楼等防御设施也一应俱全,展示了古代军事防御的精湛技艺。</p><p class="ql-block"> 瓮城也是嘉峪关城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诱敌深入后关门打狗,形成“瓮中捉鳖”之势。</p><p class="ql-block"> 南北两端城头各有一座箭楼,为警戒哨所,箭楼之上可以俯瞰整个关城和周围的地形。</p><p class="ql-block"> 内城、外城、瓮城、罗城等部分,形成了多重防线,构成了一个壁垒森严的军事防御工程。</p><p class="ql-block"> 站在城楼上,放眼望去,只见远处祁连雪山连绵起伏,雪山之巅白雪皑皑,与蓝天相映成趣。近处,则是广袤的戈壁滩,黄沙漫漫,一望无际。这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让嘉峪关显得更加壮美。</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来到了“嘉峪关”城楼下,“嘉峪关”三个大字是乾隆皇帝亲手题写。这座城楼从公元1372年至公元1539年,历经168年建成。640多年以来,虽历经多次战争,多次阻挡铁马金戈,嘉峪关依然固若金汤,从未被攻陷。为何呢?</p> <p class="ql-block"> 从导游的解说词中可以略知一二。</p><p class="ql-block"> 一个原因是嘉峪关这里的气候极度干燥,据说嘉峪关年降水量为85.3毫米,而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5倍。</p><p class="ql-block"> 还有就是关城的建筑选料相当严格。修筑城墙用的黄土,取自黑山的粘土。将士们将选好的黄粘土,放在青石板上,让烈日烤晒。夯筑时,将黄土、石块、树枝或芦草混合使用,再用力夯实,一层一层往上夯筑。6米以下为黄土夯筑,6米以上用土坯加筑。</p><p class="ql-block"> 另外关城的验收标准非常苛刻。工程结束后,在距城墙一定距离内,用箭射墙,如果箭头射不进去,证明城墙坚固合格;如若箭头射入墙体,则证明工程不合格,要进行返工重建,连监工都要被斩头。</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严格的选料和验收标准,才使得嘉峪关虽历六百多年的风雨,依然稳固如初。</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亲临了嘉峪关关城,亲手触摸过了城砖的厚重,亲耳聆听了诸多历史故事,才略略明白何为“天下第一雄关”。</p> <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城楼不仅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传承。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的辉煌成就,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希望嘉峪关在宜居宜业宜游上提升更好的品质,成为西部最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