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17)科技的力量(上)

天和

<p class="ql-block"><b>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非凡创造力和探索精神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天文学</span></p><p class="ql-block">卜骨</p><p class="ql-block">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p><p class="ql-block">卜骨记录了商代晚期的一次重要天象--日月频食,即接连发生了日食和月食</p> <div>刻有干支表的牛骨</div><div>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br></div><div>天干与地支配合,用于纪时和表示方位</div> 错金干支仪<div>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br>用于占卜与计日的仪器</div> 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甲骨文及翻译 《新仪象法要》<br>(北宋)苏颂著 假天仪(模型)<div>北宋年间制造的假天仪,人们能够进入假天仪内部观察天象</div> 天文图碑拓片<br>南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年) <div>牙制百游日晷月晷<br></div>明(公元1368-1644年) 简仪,元代汉族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创制,通过类似枪械瞄准的方法,定位天体的赤道坐标。300年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也发明类似的装置 象牙二十八宿罗盘<br>明(公元1368-1644年) <font color="#ff8a00">数学</font><div>清 · 嵌银乌木算筹 <br><div>算筹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计算用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div></div> <p class="ql-block">算筹通过纵式和横式摆法表示10进制数字。算筹能进行四则、开方等各种运算,如下图(图片来自网络) </p><p class="ql-block">南朝的祖冲之用筹算“调日法”得到了圆周率的率355/113,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保持世界记录1千年之久。北宋贾宪发明了筹算增乘开立方法,能给百万数量级的大数精确开立方,并被南宋秦九韶推广,发展出了特定一元四次方程的解法。</p> 明代数学的最大成就是王文素在其著作《算学宝鉴》中对微积分的导数方面的贡献,这一成就领先于英国的牛顿约140年。<div>《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险些失传,直至1935年,在北京图书馆的旧书堆中被人发现<br></div><div>(图片来自网络)<br></div> 始建国元年的卡尺,其功能与当代的游标卡尺相同<br>始建国元年,也就是西汉的外戚王莽建立的“新朝”元年 <div>“九九表”秦简(复制品)<br>秦(公元前221-前206年)<br></div> 中国古代的数学往往以应用题为特征,比如垛积术、开方术、四元术、鸡兔同笼等 <font color="#ff8a00">农学</font><div>长江中下游的稻谷,黄河中下游的粟和黍<br><div>炭化稻谷、<br></div><div>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br></div></div> 粟粒<div>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br></div> 耕织图册 <p class="ql-block">骨耜</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br></p><p class="ql-block">骨耜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胛骨制成,两竖孔中间安上木柄,作用等同于铁锹</p> 《齐民要术》<div>(北魏)贾思勰撰</div><div>中国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div> 猪型铜盒<div>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br></div><div>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div> <p class="ql-block">《农书》</p><p class="ql-block">(元)王祯撰</p> <font color="#ff8a00">医学</font><div>针灸画像石拓片<br>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刻<br>说的是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画面中化身为大鸟)用针灸治愈虢国太子的故事<br></div> 头骨<br>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200年-前2000年)<br>这枚头骨颅骨上有洞,新的骨组织向内生长,有愈合痕迹,表明患者有手术后幸存下来 《本草纲目》<div>明 李时珍撰</div><div>《本草纲目》成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载药1892种,分析了产地、性味和功用。使用的方法比西方植物分类学的创始人瑞典人林奈早1个半世纪<br></div> 李时珍采药图轴 药丸<div>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br></div> 针灸图册 针灸穴位 提梁银锅,煎药用具<div>唐 (公元618-907年)</div> 同仁堂药模<div>清(公元1644-1911年)</div> <p class="ql-block"><b>在数千年的悠长岁月里,中国人在农耕、纺织、冶铸、陶瓷、造纸与印刷等领域均处于世界前列</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蚕桑纺织</span></p><p class="ql-block">玉蚕</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约公元前21世纪)</p><p class="ql-block">商代至战国墓葬中都出土过玉雕蚕</p>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质护膊(复制品)<br>东汉(公元25-220年)<br>1995年新疆雅1号墓地8号墓出土 《明人仿仇英宫蚕图卷》<div>明(公元1368-1644年)<br></div> 印花对凤对马联珠人物纹中衣<div>南北朝(公元420-589年)<br></div> 镶花绦蓝漳缎女夹马褂<div>清(公元1644-1911年)</div> 缂丝机(模型)<div>清</div><div>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品,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br></div> 龙骨水车模型 水磨坊模型 <font color="#ff8a00">金属冶铸</font><div>饕餮纹单柱爵<br></div><div>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br></div><div>采用一次成型的浑铸造法</div> 青铜觥<div>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br></div><div>酒器,采用分铸法制造</div> <p class="ql-block">嵌赤铜兽纹带盖铜壶</p><p class="ql-block">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p><p class="ql-block">采用了将一种材料中嵌入其它材料的工艺</p> 嵌绿松石饕餮纹罍<div>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br></div><div>采用了嵌石的青铜器装饰工艺</div> 水排风箱(模型)<div>宋</div> 冶铁水排(模型)<div>东汉</div> <font color="#ff8a00">瓷名天下</font><div>秘色瓷碗</div><div>唐(公元618-907年)<br></div><div>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div> 青花束莲卷草匜<div>元(公元1271-1368年)<br></div><div>青花瓷在元代相当发展,到明代成熟</div> 钧窑天蓝釉带座花口瓶<div>元(公元1271-1368年)<br></div><div>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div> 青瓷莲花尊<div>南北朝(公元420-589年)<br></div> 郎窑宝石红釉瓶<div>清康熙年间</div> <font color="#ff8a00">造纸印刷</font><div>蔡伦利用树皮、破布、旧渔网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称为“蔡侯纸” 。这是考古发掘出的残片<br></div> 《太玄真一本际经卷》<div>唐(公元618-907年)<br></div><div>唐代已经能够造出质量较高的植物纤维纸</div> 《至元通行宝钞》<div>元(公元1271-1368年)<br></div><div>桑树皮制成的纸币</div> 大明通行宝钞肆拾文铜钞版<div>明(公元1368-1644年)<br></div> 《十竹斋画谱》<div>明(公元1368-1644年)<br></div><div>多版彩印非常精致</div> “牢阳司寇”青铜印<div>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br><div>凸雕阳文是印刷术发明的必要条件</div></div> 泥活字模型(宋)<div>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iv> 木活字印本 无锡华氏兰雪堂铜活字本 <font color="#ff8a00">指南针航海</font><div>《梦溪笔谈》中有四种指南针</div><div>缕悬法指南针模型</div> 水浮法指南针模型 指南车模型 铜罗盘<div>元(公元1271-1368年)<br></div> 铜罗盘上的文字拓片 二千料海船(模型)<div>明(公元1368-1644年)<br></div><div>二千料海船是郑和远洋船队的福船,排水量约千吨。船体中部设有强大的纵向外置龙骨,有助于船舶抵御风浪和礁石。船体采用水密隔舱建造(欧洲到18世纪才有采用)<br></div> 郑和过泉州行香碑记拓片 元代中外交通贸易路线示意图 “南海一号”出水瓷器<div>南宋(公元1127-1279年)<br></div> 白地褐彩龙凤纹大罐<div>元(公元1271-1368年)<br></div><div>元代沉船出水瓷器</div> 《榜葛剌进麒麟图》<div>孟加拉国进献给永乐皇帝的长颈鹿</div> <font color="#ff8a00">火药火器</font><div>神火飞鸦(模型)</div><div>一级火箭</div> <div>火龙出水(模型)</div><div>二级火箭</div> 一窝蜂(模型)<div>多管火箭</div> 虎头牌(模型)<div>装甲火箭</div> <font color="#ff8a00">营造法式</font><div>《都江堰水利述要》</div> <div>都江堰,公元前三世纪由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一项无坝引水工程,它利用鱼咀分水(内江和外江)、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控制内江水量,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堪称古代工程史上的奇迹。</div> 《清人运河形胜图卷》<div>清(公元1644-1911年)<br></div> 样子雷<div>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七代人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2007年,“样式雷”图档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div><div>大清门至坤宁宫中一路图样(复制品)(原件藏于国家图书馆)<br></div><div>清(公元1644-1911年)<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