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东北行之一 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松花江大桥

羊羊得意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9日晚10:15,我从北京朝阳站平安到达哈尔滨西站,开启了我6天5晚的哈尔滨沈阳之旅。此次同行还有一位朋友,比我早一趟车到达哈尔滨。刚下车我就感觉这里明显比北京冷,北京最低温度是15度,哈尔滨才7度。我通过高德地图叫了辆网约车,大约行驶11公里用时20分钟到达如家派柏云酒店,这家酒店离久负盛名的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很近。</p> 9月20日早6:40左右,我和朋友离开酒店,先去1.3公里外的红专街早市逛逛。因为要在这家酒店连住3晚,我们没有带行李,轻装出发。大约走了不到10分钟,我们路过哈尔滨人人皆知的道里菜市场。离8点开门时间尚早,这家市场的大门紧闭 7:05,我俩到达红专街早市外。在等绿灯时,我看到早市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常 我进入市场,很多中老年人或拉着空车或挎着各式手提袋往市场里走,但也有不少早来的人已满载而归 早市就开在两栋楼之前的街上,早市期间这里是步行街,不允许车辆通行 市场里卖啥的都有,以食品和蔬菜瓜果为主。路中央也有摊位,这位老兄是卖熟扒猪脸的。有意思的是:他的扒猪脸为白水煮熟,没有放酱油 东三省菌类品种多质量好。这位穿薄羽绒服的老哥,他四周的桶里、筐里还有篮子里装着各种蘑菇,都是他家自产的。一位老者正把买好的蘑菇往袋里装 这位姐卖的西瓜是双城产的新红宝西瓜。小的40斤左右,大的有60斤,好大的西瓜!我尝了一小块,很甜还是沙瓤。我买了一块最小的,足有5.4斤重。1元1斤,挺便宜的 卖农大红肠的摊位,19.8元一斤价格不贵,但露天摆放没有遮盖看着不太卫生。农大、哈肉联和秋林、商委为哈尔滨四大红肠品牌 卖冻鱼的摊位,有鳕鱼、鲅鱼、带鱼、黄鱼和三文鱼等,大部分在10元一斤以下,其中三文鱼被切成薄片,我还是第一次见,尽管此时气温还不到10度,但有些冻鱼已经解冻 卖日用品和杂货的摊位,有几十个品种-石英钟、电筒、梳子、腰带、空气清新剂等等,摆放的整整齐齐 街边这家包子铺外有二三十人在排队,老板在安抚顾客让他们耐心等待。我不知他的包子有啥特色这么吸引人,只知道1-3元一个的价位倒是不贵 相聚不到50米居然有两家“尹胖子”油炸糕店,这家卖1.8元一个,远处那家卖1.5元一个。从摊位装饰风格几乎一模一样 大姐正在现场包炸糕,她手法特别熟练。炸炸糕的那位很可能是他老公。他们一边工作一边招呼着排队的顾客。旁边一位卖鱼丸的姐姐小声告诉我:远近两家“尹胖子”原本是一家人,后因品牌、经营理念和财产分割等矛盾而不得不分道扬镳。她和“尹胖子”摊位毗邻多年,亲眼见证了他家的悲欢离合 <p class="ql-block">路边的羊汤店生意火爆,旁边几张桌椅座无虚席。天气有些寒冷,喝一碗热腾腾的羊汤加一个火烧,暖和又爽口</p> 听一位摊主讲,他们的摊位基本不固定,谁来早谁占好位置。早上天一擦亮就有人出摊,一个摊位20元一天。早8点全部撤摊,红专街恢复通车。这不,才7:30,已经有工作人员拎着喇叭通知摊主们收摊了。红专街早市被几条马路分成几段,我和朋友走了三段,看到了第四段,但感觉大同小异,就不打算继续逛了。 大约8:30,我们离开红专街经过中央大街前往圣索菲亚大教堂,我想在朝阳时分光线不太强时,航拍教堂。我们先去了马迭尔宾馆。马迭尔宾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89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俄籍犹太人(后加入法国籍)约瑟·开斯普聘请欧洲知名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初建三层旅馆。马迭尔宾馆建筑为砖木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平面呈扇形立面为三层,部分带有四层孟莎式阁楼底层为基座,墙面仿重块石大尺度落地窗二、三层用通高壁柱三层用半圆额窗檐部女儿墙与阳台栏杆运用了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宾馆走道两侧多有宾馆所保留下来的珍贵陈列,钟表、电话、铭牌等,均是在宾馆中使用过的物件,保存有历史名人房间18间。2013年5月3日,马迭尔宾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迭尔宾馆外有一个小小的绿色亭子,叫做马迭尔冷饮厅,。别看很小,它可是哈尔滨热门打卡地,售卖的马迭尔冰棍享誉四方。我们专程来此就是为避开人流,尝尝他家最经典的也是最便宜的5元一支原味冰棍。马迭尔冰棍不仅名气大,也确实好吃。奶油味很浓很纯正,软糯微甜。我听说北京一支马迭尔冰棍要卖到20元,是哈尔滨当地4倍,足见其在全国的受欢迎程度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往圣索菲亚教堂走。9:10,我们到达教堂正门前,这里朝东、顺光。我马上起飞无人机。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p> 索菲亚教堂是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已经过10点了,我们走到马路对面的道里菜市场。在市场门口停有一三轮车。三轮车上有上下两排铁架,下层架子上有四个卡在齿轮上的木滚,滚子外侧有一层面包圈。在架子下面铺有用来加热的木炭,木滚在齿条带动下不停转动以受热均匀。站在旁边的小伙子介绍说,这叫匈牙利烟囱面包,是他家亲戚专程到匈牙利学习来的手艺。烟囱面包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当时一名叫做‌泰德罗的骑士发明了这种食品。在东征途中,士兵们面临供给不足的问题,泰德罗灵机一动,将面团缠绕在长矛上,置于火上烘烤,这种食品随后被带到了欧洲各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食品逐渐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国家如匈牙利、捷克、波兰等流行起来,并成为了当地的传统小吃。我在布拉格广场旁见过卖烟囱面包的,但面包圈比他的要大至少一倍 我们随着其他顾客进入道里菜市场。这家菜市场始建于1902年,有120年的历史了。道里菜市场总面积达13000平方米,分地上地下各一层。与一般菜市场拥挤和凌乱相比,我感觉这家市场室内宽敞明亮,商品摆放整齐,通道也比较宽。至于卖的东西吧,和一般市场也差不多。主食厨房卖的面食,哈尔滨红肠等熟食,海鲜,各种干货,水果和生肉等等,真正买菜的摊位好像并不多,当然,可能我们只逛了一小部分,我有些以偏概全。我们在一家早餐摊位买了两碗炒冷面,就算吃过早餐 从道里菜市场出来,我们回到圣索菲亚教堂,购买了20元一张的门票,从西南角的侧门进入教堂参观。 我站在教堂祭坛与教徒所在区域之间,上方巨大的穹顶构成了极其宏伟壮观的空间轮廓。从大厅中央向上望去,我感觉到由这4个大帆拱托起的如此巨大的带有宗教图案的大弯顶内墙面富丽堂皇而又高雅别致 教堂最前面原为放置祭坛的位置,祭坛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架三角钢琴。祭坛上方的油画为《最后的晚餐》。在钢琴前站着一位端庄的美女,此时她正专注地演奏着一支小提琴曲 乐曲悠扬婉转,如潺潺流水,与教堂内庄重、肃穆的气氛十分融合。我边欣赏优美的旋律,边仔细观赏教堂内部装饰与建筑风格 在祭坛对面长椅上坐着很多观众,他们边休息边欣赏音乐。他们身后是教堂的后门,门厅上方是主唱诗台。索菲亚教堂共有“一主两辅”三处唱诗台,处于两侧耳门门厅上的是辅唱诗台,与两处小圣所相对,兀然突出在半空中,成为二层平台。从主唱诗台由左侧楼梯可以上去,与左侧小唱诗台有走廊相连。主唱诗台的前面敞开,其他方向以墙面、屋顶进行封闭,面积约20平方米,可容纳4人 教堂后门没有打开,我从门厅处拍摄的教堂内部主要部分,即听众区域和祭坛 教堂顶部和侧壁有大量破损的地方,虽说略感遗憾但又特别真实,岁月冲刷破损在所难免。教堂采用了透明玻璃而不是彩色玻璃花窗令我意外 结束圣索菲亚教堂参观,时间已近12点,我们步行到一家叫做彼得熊的俄式餐厅用餐,哈尔滨的俄式餐厅非常多 这家餐厅装饰以黄、绿、红等鲜艳色彩为主,俄式风格十分突出 我们要了一套190元的双人套餐。这是清口俄式沙拉,味道不错,量也比较大 黑松露芦笋 餐厅自制格瓦斯和蓝莓汁 米德熊俄餐的味道不错,量很大,一共四热一冷菜还有俄式红菜汤,加上主食和饮料,我俩都吃撑了,最后浪费部分超1/3。 午饭后,我们再次来到中央大街,此时刚过12:30。大街上游客不少,但因不是周末也没到旅游旺季,远没有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地步 前面这家位于道里区中央大街120号的建筑原来是松浦银行所在地,1906年兴建,1909年落成。原为商人水上俊比左开办的松浦洋行,解放后为外文书店,现为松浦西餐厅。砖混结构,地上五层。转角处为大门,二层上方立一男一女大理石人像柱;三、四层贯通科林斯壁柱,窗上饰以精美的浮雕,壁柱上装点自由螺旋曲线,窗下出挑圆弧形花萼状阳台;顶层为半截阁楼层,孟莎式屋顶开老虎窗,半球型“洋葱头”顶端组成复合式穹顶,属于仿巴洛克式建筑风格,这里曾是哈尔滨仅次于圣索菲亚教堂的第二高建筑。我早听说他们那里有一百年历史的电梯,很值得参观 我轻轻推开餐厅大门,向服务员说明来意。服务员爽快地答“没问题,欢迎参观”,然后用对讲机联系二层的同事准备接待我们。前方红色灯丝绒帷幕中间有一楼梯,我走过镶嵌深色三叶草花纹的水磨石台阶,边欣赏着红色的木质墙裙,来到二楼 一位服务生带我到百年老式电梯旁,左边的铭牌上写此电梯安装于1918年,已有105年历史 电梯的金属框架外没有围板,我可以看到电梯的整体结构和运动的轿厢,真是长了见识 电梯门徐徐打开,我进入电梯。轿厢三面为木质围板,顶棚也是木质的,看上去很有档次。尽管有百年历史,电梯运行依旧很平稳 我乘坐电梯到四层,一位帅哥正在电梯外恭候。尽管我只是一位游客,不在店里消费,但松浦餐厅的服务一点儿也不含糊。四层全部是包间,大小和装饰各有特色。小伙子带我一间一间参观,他告诉我,这些都是仿制的俄式风格,最小的可坐六人 小伙子把我送到电梯外,并按下下行键。我乘坐电梯到二层,刚好有两位顾客上楼,于是我站在电梯外,欣赏百年老电梯的上行过程 我经过走廊,准备步行下楼。二层楼梯口,一位厨师正在为顾客准备黑松露奶汁车轮面。他先将伏特加或白葡萄酒倒在小酒壶里,用酒精喷灯加热,再将酒倒在有凹槽的车轮芝士底座上,然后将滚烫的面条倒在上面,使每一根面条都被裹好满满的奶香芝士,盛出来最后再撒上黑松露和胡椒粉等,看上去美味至极 松浦餐厅一层的散座区,古色古香的大吊灯和木质地板及壁柜,温馨典雅又上档次 中午光线很强,我们从中央大街回酒店休息约两小时后,再次来到圣索菲亚教堂。15:30,离日落还有2小时,太阳转向西,将教堂后部照亮,不断有游客在西门前留影。 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中部突起很高的、带拱券长窗的16面体鼓座,上冠巨大饱满、装饰精美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棱锥式、大坡度的四个大小不同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结构组合。篷顶以主穹顶为轴心,四个帐篷顶装饰十分精美,与主穹顶形成了主从结构,由若干连续拱券托起的篷顶,特别是帐篷顶上火焰形尖券,以惯用的篷顶冠戴小洋葱头式穹顶而结束的设计手法,既衬托出大穹顶的雄浑气势又突出所映了整个外墙体华丽多彩的细部。 外墙体主体为清水红砖结构的多面体,形体构造复杂,砌工精细。墙体以大小套叠的拱券构成母体,组成的细部丰富而生动 位于大穹顶下方的是一个16面体的大鼓座,鼓座的第一个段面都开了一个高侧窗,檐口装饰线角为花瓣形和神乳体 鼓座下部经过多层线角过流到下层八面体的大柱墩。底部棱、角、线和谐连接,为罗马风格的边疆拱券的设计风格 这几十个窗两侧砌成的壁柱方圆相连,为整个建筑平添了几分异域风情 我俩离开圣索菲亚教堂往中央大街方向走,继续逛街。左边是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112号的华梅西餐厅,始建于1925年,原名为马尔斯西餐茶食店。它与上海雅克红房子西餐厅,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和天津起士林大饭店并称为中国四大西餐厅。餐厅主要以俄式西餐为经营重点,兼营法意式菜系。餐厅门外的这些顾客都是排队买他家的面包和西点的 面前的冰柜卖的是华美西餐厅的冰棍,他家的原味等4种冰棍都是5元一支,一位女顾客边吃冰棍边排队买面包。窗口贴着一张纸,上写“大列巴和沙一克已售完”,沙一克6元一个而大列巴一个30元 前面经过一家哈肉联专卖店,作为哈尔滨红肠四大品牌之一,店内外的顾客不少 这座二层黄色建筑的一层是中俄边民互贸商品店。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贸易往来规模大,中央大街两边的俄品店很多 夕阳西下,中央大街的游客络绎不绝。也许晚上才是中央大街的黄金时刻吧,听说在圆弧形花萼状阳台有俄罗斯美女献唱 路边的一排画像摊位,摊主将自画像摆在面前,耐心地等待顾客上门 我们来到松花江边,前面是游轮码头。乘客可以坐船游览松花江欣赏两岸风光,船票30元,不算贵。岸边坐着很多垂钓人,我观察良久,没见一条鱼被钓上来。也许鱼不是重点,钓的过程才是吧 无人机视角拍摄的松花江南岸,城区高楼不算多但错落有致。江面上几艘摩托艇正在撒欢儿,不知是为吸引游客还是自娱自乐 东侧一新一旧两座桥梁飞架南北。东侧三座相互连接的拱形桥为哈齐客运专线松花江特大桥,西侧则是大名鼎鼎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 两座桥梁相聚50米,东侧的哈齐客专线松花江特大桥全长3460.58米,为世界首例四线系杆拱连续梁结构,2014年2月10日,大桥建成通车 我们沿着楼梯步行登上哈尔滨松花江大桥。该桥1900年5月16日正式动工,1901年8月22日全面完工,同年10月2日交付使用。桥是石墩钢筋结构,全长1050.87米,宽7.2米,共有19孔。桥面铺设单轨铁道。桥面线路轨距曾多次变更。竣工时采用俄制宽轨1524毫米,1936年“满铁”改为1435毫米标准轨。1945年苏军又改为宽轨,1946年人民铁路改回标准轨迄今。由于桥梁钢质不良,1941年,桥梁普遍出现裂痕。为此,当时的铁路管理部门决定:限制双机牵引机车过桥,并将过桥车限制在每小时30公里以内。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家计委和铁道部批准,从1962年11月21日,开始对该桥进行全面大修。将原裂纹钢钎桥梁全部换成由山海关桥梁厂制造的——八空平弦穿式钢桁梁;同时在桥的两侧增设了宽1.2米,并装有行人扶栏的副桥。1964年5月20日,大修工程完工,使过桥车速恢复到原设计水平(时速50公里),双牵引机车过桥也通行无阻。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于2014年停止使用。‌2013年3月5日,‌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而结束了其作为交通枢纽的角色,‌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如今大桥中间部分为游客参观区域,两侧供自行车和电动车同行 我和很多游客聚集在西侧护栏边,欣赏和拍摄美丽的松花江落日景色。这给自行车等同行带来了不少困扰。这不,骑电动车的美团小哥看到我拍照,马上将双脚踩到地上减速 夕阳将天空渲染成一片金黄,仿佛是为大地披上了一件华丽的霞衣,令人陶醉。对岸太阳岛上的城堡在逆光里呈现出漂亮的剪影,江面上波光粼粼,阳光在江面形成一道美丽的光斑,一艘游轮正穿越光斑缓缓驶向南岸 远处的松花江观光索道,南起哈尔滨市道里区通江广场,横跨于松花江,北至松北区太阳岛风景区中心地界,全长1156米,塔架距江面70余米,设有豪华吊箱19部 我和朋友边走边看,慢慢欣赏大桥和松花江两岸的美景 当我们走过大桥主体部分时,也就是有框架结构的那部分,天色已暗,华灯初上。一对小情侣抓紧难得的蓝调时刻,以大桥和道里城区为背景,拍照留念。左前方江对岸的不远处即是极具现代风格的哈尔滨大剧院,她被绿树和河道环绕,那是我明晚拍摄的重点 我们随着游客们往回走,再次品味这座百年老桥,她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与情感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见证着古城哈尔滨的变迁和发展 远处道里城区灯火辉煌,五彩纷呈,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尽显现代与繁荣 我们走下桥,来到岸边,再次欣赏松花江上被华灯照亮的新老两座大桥及其在江面上的美丽倒影 岸边的一个小广场,一群中老年人正在乐队指挥的带领下放声高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这位指挥动作夸张,激情澎湃,特别有感染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和朋友乘坐公交车离开江边前往索菲亚教堂。公交车慢悠悠的行驶着,我们透过车窗欣赏美丽的市容,那些古老的俄式建筑充满着异域风情,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 我在索菲亚大教堂广场北侧起飞无人机,首先拍摄美丽的哈尔滨城市夜景 索菲亚教堂在1996年前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时候教堂周围民宅林立,店铺接踵,教堂内部曾作为材料仓库,木制品,易燃品堆积如山,火灾隐患严重,1997年5月,哈尔滨市政府作出了修复索菲亚教堂的决定,将周围建筑拆除、搬迁,筹集捐款1000多万元,经80天的昼夜奋战,将遮蔽了30年,饱经沧桑的索菲亚教堂恢复了历史原貌。这座敞开式文化休闲广场,总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具有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地面又以花岗岩为主硬铺装,广场南北两侧设有块状绿地,广场内的每一件饰物,大到广场绿化树木小至座椅,围栏,灯饰都采用欧式风格设计,与教堂相辉映,具有浓郁的欧式风情 夜晚的教堂灯火通明,宛若童话中的城堡,美轮美奂 离开教堂前广场,我们回酒店休息。明天我们将参观中华巴洛克景区,再去黑龙江博物馆参观,下午去太阳岛,晚上拍摄哈尔滨大剧院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