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振业 <p class="ql-block">1992年9月2日早晨,在乌拉盖农场一个简陋的小招待所用过早餐后,我们一行驱车400多公里,到兴安盟阿尔山林业局调研。当晚住在阿尔山镇子里的边防部队招待所。第二天清晨,兴安盟委书记刘凤亭、盟长孟特和大兴安岭林管局的陈秀才局长,以及边防部队的领导,一起驱车到伊尔施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上午9:00换乘阿尔山森林小火车,向着林区腹地进发。当时的林区,还没有开放观光旅游,进入林区纵深地带,只能乘坐林区内部运行的小火车。据说这条森林窄轨铁路,始建于1953年,1955年3月竣工,干线全长100公里,加上支、岔线共有600余公里。小火车以蒸汽机为动力,以原煤为燃料,时速可达60公里。它长期承担着木材、物资和林区人员的运输任务,对阿尔山林区的生存发展贡献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去阿尔山时,正处于木材砍伐减少,小火车运输成本加大,即将被淘汰的时候。小火车明显破旧,速度很慢,锈迹斑斑,走起来摇摇晃晃,车厢四面漏风。据说从我们去的第二年开始,这条森林铁路就开始全部拆除,随着林区公路的贯通,森林小火车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可见,我们当时坐的应该是一趟“末班小火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火车走走停停,边走边看。第一站直达东面的杜鹃湖,只见湖边长满了杜鹃树,花开正艳,随风摇曳;湖水清澈见底,周边环境非常幽静。然后,乘小火车折返至石塘林。在兴安林场吃过午餐后,再到天池。记得那是个雨后的阴天,空气清新而潮湿,林区静谧详和,满眼翠绿。林管局领导给我们介绍了沿途情景:这一带是日本人当年的重点采伐区域,他们的总采伐量是多少多少;这里是我们近年来的人工种植林区,已经有多少公顷,林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云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在石塘林的全体人员合影</b></p><p class="ql-block">著名的阿尔山石塘林,资料介绍说是远古火山喷发时,岩浆流淌所凝成的独特地貌奇观。裸露的黑色火山岩石,凹凸不平,姿态各异。塘内无土,但落叶松却长得高大挺拔,偃松也叫“爬地松”在水石间悠然自得,翠绿欲滴;石塘林中石林相依,花草共生。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心境非常舒畅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阿尔山石塘林前,王群、刘云山、阿拉坦敖其尔及我们所有在场人员,拍了张集体照,以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大家柱树棍穿秋鞋登上天池</b></p><p class="ql-block">那时的阿尔山天池,依然保留了古朴原始的样貌,既没有标牌和相关文宣,也看不到明显的上山路经。上山时,由林区的向导在前面引导,后面的人们则是一手拄着树棍,一手扯着树枝,沿着几个浅浅的脚窝,奋力向上攀爬。本人中途因踩的脚窝不正,还倒退下来两次。年龄偏大的,则由年轻人扶护着前行。好在出发时,大家都脱掉皮鞋,统一换上了白色运动鞋,使爬山变得轻松了不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山顶的天池边,大家虽显疲惫,但情绪不错,欢声笑语不断。林区人员介绍说:这个天池很神奇,深不见底不说,还旱不见落,涝不见涨。有人乘船在天池中央以180米长的绳索,下坠铁块探底。只见小船在池中一股劲儿地打转,却丝毫没有见底的迹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0年后,因参加会议和陪同客人,又去过两次阿尔山天池,大巴直扺山脚,道路宽敞,游客也多了起来,台阶也修到了山顶,但是感觉有点索然无味,情趣大不如前。</p> <p class="ql-block">9月5日是个阴雨天。一大早,我们就驱车到中蒙边境的一个哨所。身为内蒙军区第一政委的王群书记专程到此,查看和询问了一些情况,看望和慰问了这里的官兵。然后,沿着哈拉哈河旁边的泥泞土路,穿过阿尔山林区,一程赶往兴安盟首府乌兰浩特市,全程约340公里。一路上连阴雨忽大忽小,下个不停,车身颠簸摇晃的厉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越野车的车轮一到低洼处,溅起的黄色泥水,就会把整个车窗糊的严严实实,车内立马昏天黑地。时隔不久,瓢泼大雨又将车窗冲刷的一干二净。为了防止车内碰撞,我的手一直紧抓车门把手,脚下则紧紧抵住前座底部。如此情景,一路上反复重演,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驶出阿尔山的这次雨中行车,自然也是令人难忘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韩振业:内蒙古集宁人,现居呼和浩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