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宮。</p><p class="ql-block">原为前沙俄皇宮。现在是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大家排队进入</p> <p class="ql-block">冬宮广场</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纪念柱</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36年,20岁的亚历山大继位。他平定内乱,南北征战,13年征服500万平方公里领土,从无败绩。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对人类社会文化进展产生重大影响。</p><p class="ql-block">世界史公认的军事天才。</p> <p class="ql-block">冬宮内精美镀金的雕刻</p> <p class="ql-block">庄严宏伟,美轮美奂的大厅</p> <p class="ql-block">沙皇宝座</p> <p class="ql-block">孔雀钟。</p><p class="ql-block">精美绝伦的孔雀钟。到钟点,钟声响起,孔雀随声开屏。</p> <p class="ql-block">精美绝伦的孔雀钟</p> <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冬宮大厅</p> <p class="ql-block">游客进入冬宮</p> <p class="ql-block">涅瓦河上拍的冬宮</p> <p class="ql-block">涅瓦河上拍的冬宮</p> <p class="ql-block">大师绘画</p> <p class="ql-block">冬宮内雕刻大师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冬宮内馆藏的艺术大师的绘画</p> <p class="ql-block">沙皇时期的功臣将领画像</p> <p class="ql-block">圣伊撒耶夫教堂。</p> <p class="ql-block">彼得大帝塑像</p><p class="ql-block">1682——1725年在位。</p><p class="ql-block">1693年,彼得大帝派大臣访华,觐见康熙皇帝。</p><p class="ql-block">彼得大帝统治时期,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一系列改革,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他推动并指引俄罗斯几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俄罗斯人称他为祖国之父。</p> <p class="ql-block">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p><p class="ql-block">十二月党人广场</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的一些俄罗斯贵族军人参加国外远征,在西方接受了先进思想,认为奴隶制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回国要求皇帝废除奴隶制。遭到沙皇、奴隶主贵族的弹压。</p><p class="ql-block"> 因为他们动的是自己的蛋糕,革的是自己阶级的命,所以,后人对他们多有褒奖。</p> <p class="ql-block">阿芙乐号巡洋舰</p><p class="ql-block">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攻击冬宮,阿芙乐号巡洋舰在涅瓦河上,朝冬宮开了一炮。</p><p class="ql-block">这就有了后来我们常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p> <p class="ql-block">列宁雕像</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路——</p><p class="ql-block">1943年,希特勒狂言,要把圣彼得堡从地球抹去。</p><p class="ql-block">苏联红军和圣彼得堡市民不屈不饶,艰苦奋战,将纳粹军队抵挡在圣彼得堡15公里外。希特勒将战略转为围困,圣彼得堡被围困了872天,市内空前大饥荒。</p><p class="ql-block"> 苏军派出200名敢死队,回来只剩三十人,他们在拉多加湖探出一条路。从这条路,彼得堡人民往外撤离一百多万伤员和老弱病残市民,运进大量武器装备。但也随时面临德军飞机、大炮轰炸,或冰层断裂沉入湖底。这是一条生命之路,也是死亡之路。</p><p class="ql-block">近900天的围困,圣彼得堡人员和经济损失,超过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长崎、广岛原子弹损失的总和。</p><p class="ql-block">1943年苏军大反攻圣,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始终未被德军占领。</p><p class="ql-block">战后,美军方在某资料中评价:一个将军可以赢得一次战役,而人民则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为纪念二战胜利,这里建了“生命之路”纪念柱。</p> <p class="ql-block">车子经过耸立的二战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这是苏联时期的卫星返回舱。</p><p class="ql-block">现在摆放在彼得保罗教堂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罗要塞</p><p class="ql-block">1703年,彼得大帝在这里铲了第一铲土,为彼得保罗要塞奠基。当时,是作为俄国同瑞典之间战争的前哨阵地。但也由此成为圣彼得堡城市的奠基地。</p> <p class="ql-block">喀山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冬宮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