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河西走廊,简称河西。古称雍州,凉州。位于中国的黄河以西,左侧是横亘延绵的祁连山脉,右侧是龙首山、合黎山和马鬃山。呈西北—东南走向,为狭长状平原,形如走廊,故而得名。主要地域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p><p class="ql-block"> 说到河西走廊,大漠孤烟,想到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袤无垠;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荒凉孤寂;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壮志;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视死如归。这些千古绝唱的诗词,唱出了大西北走廊的荒芜,艰险,雄浑,壮丽。它不只是一条集沙漠,戈壁,丹霞,雪山,森林,草原等众多极致风光为一体的风景走廊,还是一条即石窟,长城,边关,古寺,古城众多文化为一身的文明文化走廊。公元111年,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立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名字一直沿用了2100多年,依旧向世人昭示着曾经的辉煌。阳关,玉门关,为两个著名的军事要塞,这便是汉朝的西大门。</p><p class="ql-block"> 辽阔美丽的河西走廊,全长约1200余公里,风光独特,风景如画。有雄浑壮丽、力挽狂澜之感,更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这也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从这里走向了世界,兴盛繁荣了几个世纪;张骞策马西行,出使西域,途径这里,东西方的文化文明在这里交融碰撞;唐玄奘前往西天取经,途经这里,儒家与佛家的光芒沿着这里照射到整个东亚;卫青,霍去病从这里击败匈奴,气吞万里如虎,彻底贯通了河西走廊;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从这里经过,巩固了中国版图。从天水的上古传说,伏羲丶女娲到汉唐西域民族融合,众多的历史人物:汉武帝、张骞、解忧公主、文成公主、霍青、霍去病等等都与之相关,才有了一个沿着河西走廊金戈铁马的硝烟岁月,到日后别开生面的辉煌。它是古代中国汉地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也是我国和中亚、俄罗斯交通的大动脉,是欧亚大陆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通道和必经之路。</p><p class="ql-block"> 河西大走廊,还是国家的命脉所在。这条横贯东西,扼控咽喉的超级通道,战略地位凸显,肩负着更多的使命。中国的原子能核武器,根在河西;中国最神秘的城市,根在河西;中国的航天事业,根在河西;中国的粮食种子,根在河西;中国的石油、光热电站,根在河西;著名的旅游景点莫高窟,嘉峪关,张掖丹霞,白塔寺都在这一重要的走廊地带上。武威,张掖,敦煌,酒泉,玉门,嘉峪关,一个个无比壮美的名字,如同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河西走廊上。</p><p class="ql-block"> 过去,作为广阔的西部咽喉,曾经的历史通道,是那么的意气飞扬,是那么的鼎盛辉煌。如今的河西走廊,金戈铁马的烽烟岁月早已过去,长达数世纪的繁荣,蜚生世界的丝绸之路重新起航,正释放出另一种顽强蓬勃的生命力。油田、卫星试验基地、光热电站,它洒过无数先辈人的血汗,沉淀着太多的期望与渴望。汉武大帝新手开辟的河西走廊,今天是国家战略,军事,政治,经济的重要走廊。千古一帝在繁星灿若中俯瞰中华,也可凝神欣慰了!</p><p class="ql-block"> 河西走廊,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一处中国最美的大漠风光。久远的历史,让人感怀岁月的沧桑,发生的故事,已成为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正在继续……</p> <p class="ql-block">从汉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原地区出发,往西,南边是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北边是茫茫的戈壁滩与沙漠,处于高原与荒漠之间的便是河西走廊。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一个闪着璀璨星光的城市—兰州。</p> <p class="ql-block">到了兰州,就站在了黄土高原上。这里的黄土厚度达300米以上,居世界之冠,兰州是名副其实的黄土高原。</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的黄河岸边,看着黄河上古老的灌溉工具——大水车。这是一轮直径16.5米的木制水车,正在缓缓转动。据说兰州人建造水车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这也是兰州市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现在黄河水车已成为黄河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天下黄河99道弯。黄河干流从甘肃起,一路北上,兰州城似一颗晶莹的碧玉,镶嵌在“几”字上。</p> <p class="ql-block">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几千年的岁月,悠悠流淌,养育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p><p class="ql-block">黄河母亲塑像。</p> <p class="ql-block">黄河,兰州段长150公里。历史上,兰州段的黄河水经常暴涨,大水淹田,破坏性极强。如今,兰州300多万人依水而生。兰州儿女对母亲河也饱含着赤诚之心,经过多年建设维护,母亲河早已安澜。黄河之滨,风景优美,人们来这里是为打卡,拍照,观览。兰州的生态正在向好,山河相融,山川碧绿,人在景中,生机无限。</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黄河上铁结构的黄河第一桥中山桥,在黄河岸边悠闲的喝上一杯“三炮台”或登高远眺,俯瞰兰州灯火璀璨,星光熠熠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唐玄奘师徒四人取经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张掖市临泽县的丹霞口小镇。这是一处有着江南风韵和人文体验度极高的综合性的旅游度假小镇。步入其中,食肆、酒家林立,廊桥流水辉映,篱笆阡陌重重,古朴典雅清新,处处皆可入画。</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的,很具浪漫的宣传语。这里还是电视剧“一个都不能少”的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属丹霞地貌,为国家4A景区。这里的山体岩层沿着山势铺展,起伏有致,色彩斑斓。不同色带,分布均匀,线条流畅,似锦似绣,恍若云海,灿若明霞,形象逼真。真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此处山体纹理清晰,色彩艳丽。山体中间高,两边低,其色彩和形态似一幅七彩卧虎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晨曦之中,云海之上,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正是“彩云满山凝未开,孔雀千里不敢来”。此处景观,尤如彩虹垂天,七彩嫁衣,万象琉璃,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鬼斧神工一画卷,</p><p class="ql-block">斑斓五色七光衍。</p><p class="ql-block">此妍不应在凡间,</p><p class="ql-block">却在尘俗嚐盛宴。</p> <p class="ql-block">走一走2000年前的丝绸之路,看一看举世无双的七彩丹霞,触摸古老厚重的明代长城,感知2000年前的文化温度。</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嘉峪关。我神往嘉峪关久矣。今日,夕阳之下,仰视雄关,心潮澎湃。关城之下,驼铃声声,勾起思古之幽情。夕照之间,旌旗猎猎,仿佛硝烟仍未散去。</p><p class="ql-block">长城万载雄风在,守望中华志不移!</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位于嘉峪关市西五公里处,是明朝洪武(1372)年间修建的关城。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的时间,距今已有630余年的历史。是明朝长城的起点,也是明长城沿线九镇所辖4个关隘中最雄伟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也是明朝最西端的防御关隘。</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的城楼,西陲锁孔。用刀削斧凿,剑刺打得开逐渐远去的亘古,硝烟,大漠,驼铃,拥抱中的关隘,不断领略荒芜中的壮丽、绝唱的悠久。</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鸣沙山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位于敦煌市西南处,有一神奇的沙漠奇观,鸣沙山因沙动鸣响而得名。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沙垄相衘,盘恒回环。</p> <p class="ql-block">黄沙漫漫征人去,</p><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侠客行。</p><p class="ql-block">梦里依稀烽火在,</p><p class="ql-block">千年战事不分明。</p> <p class="ql-block">胸怀笔墨民风雅,</p><p class="ql-block">沙擁月泉诗意浓。</p> <p class="ql-block">踏足登山,流沙滑落,一经宿风,便可复初,此种沙观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百里黄沙常抱月,</p><p class="ql-block">一湾碧水未沾尘。</p> <p class="ql-block">天地一泓残碧,</p><p class="ql-block">春秋万里清辉。</p> <p class="ql-block">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是敦煌的名片之一。这里沙滩与泉水共鸣,可谓是天空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沙海气象万千,波澜动荡,如千里江山一般。胸中有丘壑,境界在笔下。沙为意,水为境,是诗人画家最好的表达境界。</p> <p class="ql-block">回眸边塞几多情,</p><p class="ql-block">秋去春来万木荣。</p><p class="ql-block">收起祁连长画卷,</p><p class="ql-block">铺开河水小涛声。</p> <p class="ql-block">流沙与泉水,距离数十米,但“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枯竭,成为天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传说,汉代有支西征的军队,在这里遭敌人偷袭。正当两军厮杀难解之际,大风骤起,黄沙漫天,把两军人马全部掩埋沙中,从此就有了鸣沙山。至今犹在的沙鸣,便是两军壮士的厮杀之声。</p> <p class="ql-block">豪迈祁连拥古城,</p><p class="ql-block">霜风烈烈卷危旌。</p><p class="ql-block">一行鸿雁缤纷去,</p><p class="ql-block">百座沙丘络绎行。</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行程时间长些,我们要穿梭于茫茫的戈壁滩,前往丝绸之路的甘肃,飞天的故乡“丝路明珠”——敦煌。</p> <p class="ql-block">唐朝诗人李白诗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里的天山,指的就是祁连山。巍峨雄伟的祁连山,不是一座独立的山,而是一条连续的山脉,斜卧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山峰高耸,连绵不绝,延绵1200余公里,海拔3600米。山顶白雪皑皑,终年不化。沿途是茫茫戈壁,没有绿洲。这是古代大汉朝得以生存的依靠,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山脉和生态屏障。</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敦煌市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始建于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隋、唐、五代、十国、西夏、元等历代兴建,形成巨大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千里河西千里诗,</p><p class="ql-block">敦煌灿烂诗先知。</p><p class="ql-block">丝路辉煌依旧在,</p><p class="ql-block">文化传承志不移。</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30窟,为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修建,历时30余年。窟内现存唐代大型弥勒倚坐像一尊,高26米,为莫高窟第二大佛,俗称“南大佛”。窟内现存壁画为宋代重绘,甬道现存壁画为盛唐原作,现已褪色。</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今日只开了四个窟,其余石窟并未开放。</p> <p class="ql-block">翡翠湖。因湖中含钾,镁,锂等金属元素和卤化物,岩床或淡青或翠绿,或深蓝交替,与湖中岩花辉映,调色成碧绿幻彩的翡翠田园,所以称为翡翠湖。</p> <p class="ql-block">在草原牧民家里,品奶茶,青稞酒,体验藏族游牧生活。</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盐湖的“净”与“镜”,相互辉映,似真似幻。是人间最纯洁的地方,是光与影的天堂。远处的水与蓝蓝的天,全然无界。白云朵朵,天空蔚蓝。天,是湖的一部分,湖,是天的补充。水映天,天连水,人在湖边走,宛如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不愧为盐湖景区。所有的雕塑是用洁白的细盐雕塑的,小火车车站,站房两侧,也是“茶卡盐站”,行人行走的洁白无瑕的通道,还是白色的盐铺就的,真是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佛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殿宇恢宏,金碧辉煌。与藏式宗教布局交相辉映,气势磅礴,蔚蔚壮观。珍宝丰富,香火鼎盛。展品众多,令人目不暇接。来到这里,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信仰氛围。</p> <p class="ql-block">河口古镇战友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河口古镇原汁原味的土门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