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第二次到云南旅游了。10年前的2014年3月,我们曾经游览了西双版纳和丽江。6月中旬我们是和女儿、两个外孙作伴,选择了昆明—大理—丽江的三地自由行。</p><p class="ql-block"> 其实,女儿他们也是第二次造访云南,先前他们也曾到过西双版纳,却没去过丽江,所以我们的路线特意增选了丽江,就是想让两个孩子多走走看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往次不同的是,我们这次听从了先前来滇旅游的同事推荐包车旅行——租用一辆高大的奔驰商务车。司机兼导游是位中年汉子,自我介绍姓蔡,一位退伍军人,车开得好,热情且又健谈。他说,车是他自己的,已经开了七八年了,挂靠在一家旅游公司,所以他对云南及其周边的贵州、广西或西藏的旅游路线都了然于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辆9座的商务车,车体宽敞明亮,座椅也很舒适,很适合老年朋友乘坐。在云南旅行的9天里,这辆座驾极大地减轻了我们旅途中的疲惫感,加上蔡导不间断地介绍所到之地的风土人情及趣闻轶事,一路大家都很愉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云南石林】飞机是午前抵达昆明的,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石林。说实在,我之所以选择昆明进;丽江出的路线,就是冲着石林而来。让我感到担忧的是,午餐后天上仍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地湿路滑,会给我们的石林游览带来不小的难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蔡导说,先“咔嚓”一张到此一游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昆明石林是经过约2.7亿年漫长的地质演变,终于形成了眼前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它涵盖了地球上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被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另三大奇观分别是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视频】当地彝族百姓用最简洁、最热烈的歌舞欢迎来自海内外的游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林之称,据说取之于屈原的《问天》:“焉有石林,何兽能言”。此地历经了亿万年的地壳运动、雨水冲刷和风蚀作用,石林像个婀娜多姿的舞蹈演员一样,演变出了千姿百态的造型,尤其是大石林区域,石林像士兵列队一般密密匝匝,有的直立突兀,如利剑直刺天穹;有的危如垒卵,摇摇欲坠;有的甚至卡在两条石峰之间,似乎倾刻会砸向地面……游走其间,会令人不由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林之间的小径往往只能一人独行,乃至需侧身。正穿行于石林峭壁之间,忽见天空云开雾散,阳光普照,而石林间又密不透风,游客个个大汗淋漓,脸上如油煎汤烹。</p><p class="ql-block"> 我们手抚的那块石头叫“心脏石”,因形状酷似心脏而得名,据说摸此石可转运,于是经千万游客抚摸,石头已被“盘”出包浆,变得锃光瓦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石林的制高点是座观景亭,亭边依栏环望,四周石峰连绵,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景区的左侧是小石林景点,游人顿觉视野变得宽阔,石林也变得秀丽迷人起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蔡导把我们带到湖边,指着对面的石峰说,这就是“阿诗玛化石”:传说聪明漂亮的撒尼族姑娘阿诗玛,为逃避土司热布巴拉家的逼婚,同黑暗的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后,返回家乡途中遭土司放水淹堵,溺水遇害后化为一尊石峰。</p><p class="ql-block"> 我这个年龄的人,过去都看过文革前拍摄的电影《阿诗玛》,由演员杨丽坤扮演(她还曾在电影《五朵金花》中扮演女主角),她那美丽的形象受到亿万观众的喜爱和热捧,以致文革里遭受迫害被逼疯而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昆明只逗留一天,入晚便不失时机去街上转转看看。和所有的省会城市一样,昆明的大街上灯火璀璨,市集上人潮拥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昆明老街,蔡导说那才是真正的老昆明模样。不过我觉得,国内南方地区的城市老街基本上大同小异——商铺林立,老建筑鳞次栉比,这里只有两个地方让我眼前一亮:在老街一幢两层的传统商铺门楣上挂有一块牌匾:聂耳故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地方有两幢建筑分列在英雄纪念碑前的左右两侧,薄薄的,像两片叶子,又像两颗水滴。就像上海的武康大楼那样,这里被游人视为网红打卡“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餐在老街的著名老店“福照楼”用餐,上了二楼,蓦然发现桌边的墙上挂满了中国近代著名科学家和著名老教授的画像,像是纪念上世纪抗日战争期间,那些不远万里来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老知识分子。楼梯的转角还摆放着一些书籍书架和一些年代久远的老物件,匾额上书“水木清华”。转头再看沿街窗框上方的牌匾上,镌刻着四个大字:培养正气。这一切,不由我感慨不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在离开昆明之前,我们去“拜访”了滇池,可是老天爷却不给面子,下车时先是阴,湖边散步时又下起了小雨,仅仅走了二三百米,就下起中雨,继而大雨。看看也无甚可看,干脆就上车拜拜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大理和洱海,也是我们这次云南行的主要目标。</p><p class="ql-block"> 车在路上,车外却是阴晴不定,5分钟前还是大雨倾盆,5分钟后却是艳阳高照,过了一个隧道,又是一场大雨……如此反反复复,我们真的前所未见。蔡导笑着说,这就是高原气候的特点,反复无常,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所以你们也无须担心天气预报。果然,我们抵达洱海西部凤阳邑村时,晴空万里,酷热难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凤阳邑村隶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时中国对东南亚诸国贸易通道中的一个驿站,古时称“茶马古道”。</p><p class="ql-block"> 这个古村落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原生态环境,村民的住宅大多是用山石和自制土砖砌起来的,村里仅有一条商业主街道,大多是村民自发设摊,少有修葺一新的商铺或茶馆,所以这里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印象和回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向洱海进发途中,蔡导“预告”说,我们将先去一个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地——苍洱大道。起先我们并不觉得此道会有多么吸引人,直到蔡导好不容易找到停车位,下车看了才明白游客为什么喜欢在此道上拍照留影。</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高开低走”的公路,起端是大理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大理大学院墙外,通衢大道直达洱海,远方的天际线就是苍山,放眼望去,前方一目了然,果然是个拍照留念的好去处。我们看见游客都站在路中间的双黄线上拍照,甚至还有年轻人在拍婚纱照,于是我们也左顾右盼确定无车经过时壮起胆子去拍了张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下午入住酒店,酒店的街对面,就是大理古城。</p><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洱海的西南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大理古城一向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所认知的大理城,最早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电影《五朵金花》,而后八九十年代相继读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知道了云南的大理古城和古时的南诏国。尤其是《天龙八部》里的故事几乎都是围绕大理城而发生的。后来听说,金庸先生也是在1998年才第一次来到自己小说中的“王国”,很是吃惊,转而对金庸先生的丰富想象力和文字描绘能力真的钦佩之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之所以今天名声大噪,金庸先生确实功不可没。可惜的是,金庸在构思《天龙八部》的时候,还没来过大理,所以他在书中的描述虚虚实实,不像他描绘江浙一带信手粘来。他自己也承认,如果能早来大理看看,也许《天龙八部》会写得更好些。</p><p class="ql-block"> 如今,大理古城的格局依旧没变,苍山威严不改,洱海魅力依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理市博物馆,是历史上的“总统兵马大元帅府”,时至今日,府门外威严依旧。</p><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被修复得很好,城内的主干道既是步行街,又是商业繁华地带,贯穿着中轴线内的三座古城楼。古城内街巷蜿蜓,保持着白族人居住的传统格局,而商铺的建筑风格都沿袭了当地传统砖木结构,就连纯美式的麦当劳餐厅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街上火锅店取名也忘不了拉上金庸笔下的段誉段公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沿着这道拱门往里看,这股汩汩的清泉沿街而下,直至苍屏街,源头是来自苍山的山泉。据说这条街原名叫护国路,现在却叫“洋人街”。原来,以往外国游客来大理古城时,都会住这条街的宾馆,在街边咖啡店里小坐歇脚,久而久之这里成了外国游客的聚集地,于是当地人干脆就把这里称作“洋人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内也有一个城隍庙,始建于明初,已有600多年历史。其热闹程度不亚于上海城隍庙。不过,听说这个南门外的城隍庙是在旧城隍庙的基础上“迁居”过来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夕阳的余晖渐渐褪去,暮色渐渐降临,苍屏街上的游人越聚越多,蔡导说,大多是奔着夜景夜市。可是我们却已经徒步了二万多步,心有余而力不足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餐后回到宾馆,已是华灯初上时分。顺便说一句,云南夏夜天色擦黑,已经8点以后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理崇圣寺三塔】大理崇圣寺,闻名久矣——金庸笔下的“天龙寺”原型。寺院坐北朝南,地处苍山山麓,洱海之滨。传说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崇圣寺三塔西临苍山应乐峰,东临洱海,南近桃溪,北有梅溪,山水寺塔齐全,真乃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 三塔历来都是崇圣寺的重器之一,由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名千寻塔,始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3年~859年),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高69.13米。南北两座小塔外观轮廓线为锥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两小塔相距97米,塔高42.19米,是一对10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没有塔基,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1925年此地曾经历了一场大地震(没有震级记录),周边的民房和建筑99 %被震塌,三塔只是“抖了抖”没有倒塌,不得不说是个奇迹。现在,人们肉眼可见二小塔的塔身有所倾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角度看,崇圣寺及三塔足以与西安法门寺、大雁塔和小雁塔媲美,是自诩“佛都”的妙香佛国重要体现。崇圣寺沿山势而建,层层递进,规模之大也难有匹敌。据寺内游览车司机说,我们在寺院大门口坐车到最高的大雄宝殿,之间距离为2公里。而且,崇圣寺大雄宝殿还是模仿北京故宫的太和殿而建,足见其气势和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游客拾阶而上,那么将走过天王殿、弥勒殿和观音殿,方能抵达大雄宝殿。我在观音殿里看了看,看见的观音像似乎与众不同,有点像千手观音。后来看了介绍,才明白在这幢仿明代重檐五开间建筑里,供奉的是一尊9米高的十一面观音像,以及观音八个化身。当时据广播导游解说,这尊观音佛像是佛学中由男观音朝女观音演变的里程碑式佛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坐着休息的时候,蔡导忽然指着佛殿的飞檐说,你们觉得这里的佛殿建筑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还没说出答案,他就指着飞檐说,发现没有,佛殿飞檐下方雕的是凤凰而不是飞龙。果然如此。</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飞檐凤凰说法有二,一是指凤凰寓意着吉祥如意、和平幸福,凤凰装饰被巧妙地融入崇圣寺佛殿之中,既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又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的完美结合;说法二是此地少数民族崇尚女尊的具体表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崇圣寺里的古迹、景点数不胜数,单凭我们两条腿,是很难在一两天里走完的,我们老年人也只能“走过路过”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出发前,蔡导再次“节目预告”说,在入住洱海边民宿前,我们将先去一个洱海之滨的网红景点——磻溪(pan xi)S湾。</p><p class="ql-block"> 直至我们抵达目的地,才明白了何以网红。其实,这就是洱海边小村里有条呈S型的道路,在海滨的蓝天白云下确实很漂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地理位置看,磻溪村的确是游客亲近洱海的最佳地点,村民也恰如其分地在“海滨”搭建了许多漂亮的民宿、酒店、餐馆、咖啡馆……摆放了许多特意装扮的付费共享车,设施齐全,无疑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来此打卡拍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很想在岸边拍照留影,结果你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一位妇女手系一大捧彩色气球,说气球能给留影添加气氛,说好“租用”一次10元。不想拂其好意,我们也“租”了一次,照相效果还不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车向双廊镇住宿地进发途中,我们经过了喜洲古镇。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从布局上看,这里的建筑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更令我们感兴趣的,是喜洲附近的周城镇扎染,也称大理扎染。扎染是大理白族和彝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p><p class="ql-block"> 科普一下,所谓“扎染”,就是将染布在下料前先进行结扎,投染后被结扎的部分将保持原色,其余部分则被染成要求的颜色,形成花布样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字面上理解,学会扎染并不复杂,一般人也许不用化多少时间就能学会,然而,告诉你必须在染布上染成细致入微的图案和文字,那怕染成电脑里能见到的渐变色彩,那就不是一蹴而就;谁也能行的技巧了。否则,这项技艺怎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扎染博物馆里,有一实践工场,游客可以“按图索骥”,根据自己的喜好图案和颜色,买布料要求染色工当场投染并洗净晾干带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家小外孙属兔,当即“敲竹杠”要求妈妈替他买一个扎染的卡通兔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洱海】车继续向洱海进发,途中蔡导经常放我们下车拍照。我问蔡导,为啥洱海被称作“海”?同样是高原湖泊的滇池却被称作“池”?蔡导回答说,云南没有海,白族人也没有见过海,为表示对海的向往,所以称之为洱海。此外,云南的习俗中,湖泊也经常被叫做海,譬如滇池也称滇海、星云湖俗称江川海等,这也是洱海被称为海的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 不过依我看,蓝天白云之下,洱海犹如一面天空之镜,把湖水“染”得碧蓝,确实很像海。去年我们去浙江温州的洞头岛玩,那里是真正的海域,可是当地人却“自降身价”,把一个海湾称作“小洱海”,可见洱海的名声之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车到双廊镇附近,我们下车拍了几张照片。从位置上看,双廊镇地处洱海东侧,除了一个大的镇子外,还包括两个海边小岛。蔡导说,我们入住的是稍大的叫“玉几岛”,对面那个小岛叫“南诏风情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的那个叫“遇见”的民宿不大,当地民宅建筑风格,两层楼客房大概不满10间,但是民宿的位置非常好,进门就是一个亲水院落,楼上客房都有“海景”阳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站在楼上阳台望去,对面的南诏风情岛历历在目,岛上唯一的那幢高墙大院,据说是历史上南诏国王的度假行宫,曾经有8位国王在此居住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女儿他们的亲子套房里除了客厅,还有一间榻榻米的饮茶间。两个孩子开心地在床上打滚:“太好了!”我们将在此住两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夜,一家人坐在民宿的亲水平台上纳凉聊天,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晴空蓝天白云下,我们在海边看清了这个玉几岛的大致面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岛上除了沿海岸的一条商业小街外,似乎没什么太多的景点,只有一个历史久远;没有尼姑的尼姑庵。不过,说实在入晚后海岸沿街上酒巴林立,游客如鲫,一番歌舞升平的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玉几岛上的唯一“亮点”,应该是舞蹈家杨丽萍的两处私宅别墅,洱海南边的叫“太阳宫”,北边的是“月亮宫”。眼下而“太阳宫”已经改为艺术酒店对外开放,我们则无法看到“月亮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是走进“太阳宫”后,你会发现,这就是一座建在海边礁石上的“违章建筑”,空中楼阁。游客络绎不绝走进“宫”里,一是出于好奇,“窥视”一下杨丽萍这个白族女儿的隐私空间,二是利用这块洱海边最佳的亲水平台拍些照片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客走进“杨丽萍艺术空间”(太阳宫)的代价也不菲,游客必须先预约再买门票方可进入,门票是每人128元(任何游客没有优惠或免费),回报是一份茶水、一块蛋糕和一份蜜饯,另加一条丝巾,未成年游客每人88元,就是一份水果拼盆。可以说,这个“艺术空间”成了当地的“创收大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圣托里尼• 理想邦】距离双廊镇不远,有一片充满异国风情的景点——圣托里尼小镇。我曾在朋友圈里展示了一部分,有朋友觉得和真实版希腊爱琴海边的圣托里尼有不小差别。但是我还是想说,这只是仿照一种欧洲的建筑风格,不是照搬,就像上海松江的“泰晤士小镇”一样,无所谓像不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倒是很钦佩这个创意的发起人和设计团队,一是选择了这么好的一块地方——背靠苍山,面对洱海的一个海湾,晴空在碧蓝上海水边,衬托出一片乳白色的欧式建筑,置身其间确有一种恍惚异国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二是设计师把小镇里的一所花园取名“理想邦”(有点乌托邦的味道,须购票进入,每人68元),就是反映他们构思出集多种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元素于一体的思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大部分建筑以白色、浅褐色为主,具有浓浓的欧式建筑风格。由于地势的原因,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站在高处俯瞰,阶梯蜿蜒向上,白色的建筑与天空交相辉映,仿佛通往天界的天梯。尤其是看到这条呈S型的花间小径,不由人想起美国旧金山市内;太平洋畔那条蜿蜒曲折的花园车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设计团队不仅设计了“圣托里尼式”的欧式建筑群,还把土耳其的棉花堡也“抄袭”过来了,因为它和洱海很“般配”。他们甚至在花园里还设计了一条充满浪漫气息的粉红色阶梯,取名“誓言阶梯”,为那些专程而来拍婚纱照、度蜜月的年轻人预设的一个绝佳背景。在小镇里我看到一条照相馆里的广告词:在圣托里尼,随时随地可以拍出大片——此言不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返程路上看到了“小普陀”景点——离岸不远有座巴掌大的孤岛,岛上有所小庙宇。游客和香客若想上岛,有条舢板大的小船用于摆渡,小船的动力是船老板用手牵拉绳索的原始方式,叫人啼笑皆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沙溪古镇】 临来云南前,同事小唐再三推荐说,去大理务必去沙溪古镇看看,那是一个值得逗留的地方。据介绍,沙溪古镇不仅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还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的生活节奏吸引了众多游客。由此,我们计划在这里住一夜。</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沙溪古镇形成于公元前400年,早在唐代就已成为南诏国时期的驿站,宋朝时期更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商埠,繁华一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沙溪镇位于滇西北,唐代曾在附近发掘了盐井,曾经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和食盐供给集散地,随着茶马古道作用的消退,古镇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沙溪古镇保留了许多古建筑,如庙宇、府第、祠堂等,展示了古镇独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沙溪古镇的核心区域是寺登街,这里保存了古老的建筑和集市风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古镇内的古街、古桥等景点,如玉津桥,都见证了沙溪古镇的沧桑变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让更多年轻人趋之如骛来到沙溪古镇的另一个原因,是近几年一部由影视女神刘亦菲担任主角的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正是以沙溪镇为拍摄基地。于是乎,沙溪镇成了大理的“风源”,大股游客慕名赶来“追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小唐说,沙溪古镇还有一家环境优雅、布局时尚别致的书局,大为好奇,特意打了辆突突车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书局的地点在一个叫何家花园的宅院附近,在如此远离镇集(距离沙溪镇约三四公里)的僻远乡村,能见到一家大规模书局,实在难得!出来又去了边上何家花园,那是家环境优雅的茶室咖啡屋,两层楼顶还有一个平台花园,亭台楼阁齐全,也许何家花园就此得名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何家花园的茶室里光线充足,桌椅沙发摆放齐整,供应茶水、咖啡和点心。落地窗外就是碧绿的稻田,置身其间,也许会引发客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的感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餐以后,我们特意在镇里散步游走,亮灯之后,沙溪古镇以另一种面貌拥抱四方游客:恬静、优雅、委婉、美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路过一家书画社,屋内传出悠扬婉转的古琴弹奏声,在静谧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悦耳动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仔细比较一下我们见过的云南古镇,沙溪古镇之所以吸引游客;深受客人青睐就有了答案。我以为可以概括为两点:首先,沙溪古镇的商业气氛不浓,游走在镇里非常安静;其次,镇内街巷整洁有序,居民院落都修葺得很好,这些无疑都会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虎跳峡】 6月20日一早,驱车前往我们这次旅游的最后一个目的地——丽江。蔡导说,我们绕道去看看虎跳峡。上次来丽江我们没去,这次终于有机会去一睹峡谷风采。</p><p class="ql-block"> 虎跳峡距离丽江市区80公里左右,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所以我们的车开过金沙江大桥后进入了香格里拉境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沙江是云南境内的三大河流之一,它与澜沧江、怒江汇合后流入长江,一江春水向东流。金沙江浩浩荡荡经过虎跳峡段时,是江面最窄,河床落差最大的一段,峡谷南岸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高达5596米,北岸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受两岸高山的紧紧束缚,江流入峡后宽50多米,最窄处仅20米,以致虎豹能一跃即过,故名虎跳峡。</p><p class="ql-block"> 近年新建的两座金沙江拉索桥横跨江面,其中蓝色桥身的为铁路桥,另一座是公路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峡谷上方俯视虎跳峡,金沙江就像一条水流湍急的细细支流,只听得水流轰鸣声在峡谷中回荡,发出隆隆的回音。幸亏前些年景点安装了四台电动扶梯,每台约七八层楼高,可以往返,让我们这样的老年游客省力了许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虎跳峡在金沙江上游,全长17公里,峡谷垂直高度约39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段江中有一巨石,像钉子般牢牢扎在江中,致使水势更加汹涌,这是历史上一次山崩落下的产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虎跳峡• 视频】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很难感受到江水经过峡谷喷泻而下,如千军万马气势磅礴的震撼,所以我特意拍了段视频录像。去过黄河壶口瀑布的朋友告诉我,虎跳峡的瀑布宽度不及壶口,但水流的气势盖过了壶口瀑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这是我们第二次来到丽江古城了,10年过去,除了城门口那架大水车外(因为留影尚在),其余印象已经模糊。</p><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原名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另一座是山西的平遥古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夜,丽江古城内灯火通明,游客拥堵,人声嘈杂,加上酒店大功率扩音播放的鼓乐声、驻唱歌手的歌声……整个古城的街巷像一锅煮沸的辛辣火锅汤,撞击着游客们的心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城的夜晚属于年轻人,它是年轻人狂欢的乐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说丽江古城建城也有八九百年历史,肯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如果细细去感受,不是几天能够去体验的,有网友感叹说,他前后去了古城8次,才粗略感受到了丽江文化的博大。可如今看到城内人潮脚尖撞脚跟的“汹涌”势态,立马兴致索然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倒是一堵墙上的图案很让人感兴趣,那就是纳西族的文字——东巴文,字体似文非文,像图非图,显得质朴可爱。据记载,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后的象形文字,而且不仅被保留,甚至还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这种古文字的传承,对全人类文化史的研究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p><p class="ql-block"> 云南少数民族的图腾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审美情趣。其中动物在少数民族图腾构成中较为普遍,包括熊、虎、猴、羊、蛇、鼠虫等。例如,彝族以虎为图腾,他们认为虎能带来吉祥和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蓝月谷】 到丽江的第二天,我们去了蓝月谷。蓝月谷地处玉龙雪山东麓,海拔2800米,因湖底的淤泥呈白色,所以又称“白水河”,它以其巍峨壮美的雪山、湛蓝如玉的湖水与雄齐秀丽的峡谷风光享誉世界,因湖水湛蓝、山谷呈月牙状而得名。看到蓝月谷,我就会联想起加拿大西北部班芙的翡翠湖,它和蓝月谷几乎像对“双胞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蓝月谷中的河水在流淌过程中因受山体阻挡,形成了四个较大的水面,分别是玉液湖、镜潭湖、蓝月湖和听涛湖。有网友褒赞说,蓝月谷堪与九寨沟媲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的运气很好,抵达蓝月谷的时候,天空放晴,湖水清澈碧蓝,唯一的缺憾是玉龙雪山被云雾环绕,难见真容。下面那张照片是我在10年前来蓝月谷时留下的,那次晴空万里,雪山上的残雪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行栈道犹如一条玉龙蜿蜒盘旋在湖面上,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汩汩雪山清泉拾阶而下,有的河床山体经泉水冲刷形成鱼鳞状突起,如果用无人机航拍肯定会是另一幅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玉龙雪山山麓】 在云南旅游的最后一天,蔡导说就别在去古城里挤来挤去了,带你们在玉龙雪山底下转转吧。他先把我们带到藏传佛教金刚亥母灵洞静坐禅院,这是一座位于丽江文笔山半山腰的岩洞,是南瞻部洲的二十四圣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丽江文笔山半山腰的岩洞是第八世噶玛巴·弥觉多杰指认的金刚亥母灵洞,被驰名于世的大班智达第八世大司徒·却吉迥乃活佛赞为南瞻部洲第一灵洞。洞前有第十四世东宝仲巴活佛创建的闭关禅修中心,称“文灵阁”,又称“安乐吉祥林”。大宝法王曾题额“静坐堂”,大司徒法王曾题额“圆通冠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雪山下的草场是很有诗意的,在这里人的心胸会豁然开朗,甚至萌发童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应我们的请求,蔡导把车开到一个叫“荒野之国”的荒郊野外,看到的像是个“四不像”:说公园不像公园;说乐园不像乐园;说弃场不像弃场;说工场又不像工场。原来,“荒野之国”是一个由废品建造的诗歌书店、美术馆、咖啡馆等小房子组成的乌托邦,为大人和孩子提供了一个快乐、充满生命力的地方。这个童话般的王国可以满足人们对童话世界的向往,无论是喝下午茶、读书、发呆还是拍照,都能找到乐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只要你在童话里见过,在这里基本都可以找到形似的,仿佛是回到了五彩缤纷的童年。据说设计师最初的创意,是打造一个属于大家的乌托邦,在这里既可以是小朋友的游乐场,也适合童心未泯的大朋友。我家的小外孙就在这里玩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玉龙雪山脚下分布着好些古镇古村落,距离丽江市区4公里的束河古镇已有千年历史,居民为纳西族为主,是个商业程度低,安静舒适的镇子,里面绿化植被率高,游客也不多,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距离丽江古城北行十多公里,玉龙雪山南麓有个玉湖村,1922年约瑟夫·洛克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哈佛大学燕青植物研究所的探险家、撰稿人、摄影家等身份,从泰缅边境进入中国云南,从此在玉龙雪山下一住27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就住在玉湖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玉湖村海拔2745米,其亮点就是村边湿地的那个玉湖。玉湖紧挨着玉龙雪山,是明代以前由丽江木氏家族组织人挖的一个人工湖。木氏在湖畔筑避暑夏宫、玉龙书院、建养鹿场,玉湖村最早的居民就是为纳西王护宫养鹿的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玉湖之水来自雪山的雪水,湖水清澈,水草摇曳,蓝天白云衬托着高大的玉龙雪峰倒映在湖中,是著名的“玉龙十二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云南之行结束前,我家老二突然主动提出,要和陪伴我们一路同行的奔驰商务车合个影,看来他也非常喜欢这款好车。</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