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尔汗盐湖游记

南海以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摄影:南海以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历史照片:战友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早就想到青海察尔汗盐湖去看看,在职时曾两次出差到格尔木,离盐湖已经很近了,终因工作繁忙,都没有去看成,直到2024年6月20日才得以成行。这不仅因为察尔汗盐湖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盐湖,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原盐储量可供全世界人口吃1000年。更因为我们铁道兵修建的青藏铁路第1期工程,穿越察尔汗盐湖区。我1978年3月参军到铁道兵时,就听铁道兵战友讲述察尔汗盐湖风光之美、修建盐湖铁路艰难之巨、开发盐湖居功之伟。我们同为铁道兵,只不过那时我在东北戍边,他们在西北盐湖奋战。退休后,寻访我们部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就成了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的车从甘肃进入,经过在可可西里盆地、柴达木盆地无人区2天的穿越,终于在6月20日上午到达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的察尔汗盐湖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柴达木盆地无人区建有豪华别墅宾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柴达木盆地一段著名的U型公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一段盐湖公路与盐湖铁路并行的路段,我一边欣赏着当年铁道兵修的盐湖铁路,一边听领队绘声绘色地介绍:“察尔汗盐湖”是蒙古语,意思为“盐泽”,“盐的世界”。据考证,几亿年前,柴达木这里是万顷汪洋大海,由于青藏陆地隆起导致海陆变迁,于巍巍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被山峰分隔并逐渐萎缩和干涸,在柴达木盆地最低洼和最核心的地带,形成了世界上有名的内陆盐湖。察尔汗盐湖由达布逊湖以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等盐池汇聚而成,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十多条内流河注入该湖。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盐湖上形成坚硬的盐盖,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就直接修建于盐盖之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首先来到盐湖景区最深处的景点。放眼望去,若干个盐池整齐地排列着,远处湖蓝蓝,天蓝蓝水天一色;眼光稍收一收,一个个盐池犹如一块块巨大的翡翠,绿的青翠欲滴,其间还镶嵌着黄的金和紫的玉,缓缓移步,又随着阳光和角度变换着色彩;近看池边,是一圈白色的盐质结晶体,像给盐池戴上了一个硕大美丽的银项圈;俯身细看,脚下是洁白硕大的盐粒,盐池的堤坝是盐堆砌的,景区的道路是盐修筑的,那些大型的雕塑还是用盐塑造的。人在其中,既是在画中游,又成为画的点睛之笔。特别是那些女游客,或穿或披着红的黄的绿的衣衫纱巾,在盐湖翡翠色的映衬下,构成一副副瑶池天仙会的美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独一处,美的极其养眼,美得令人窒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察尔汗盐湖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干的地方是盐粒,湿的地方是盐水,察尔汗盐湖地上无绿草,湖水中无游鱼,天空上无飞鸟,一片寂静,但却孕育了晶莹如玉、变化万千的神奇盐花。盐花就是盐湖中盐结晶时形成的美丽形状的结晶体。卤水在结晶过程中因浓度不同、时间长短不一、成份差异等原因,形成了形态各异,鬼斧神工一般的盐花。这里的盐花或形如珍珠、珊瑚,或状若亭台楼阁,或像飞禽走兽,一丛丛,一片片,一簇簇地立于盐湖中,就像用巨大的翡翠盘盛装呈现给世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察尔汗盐湖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当年参加修建盐湖铁路的铁道兵战友讲,那时的盐湖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盐盖,整个湖面好像是一片刚刚耕耘过的沃土,又像是鱼鳞,一层一层,一浪一浪,一眼望不到边。现在的美景,不少是当年将盐盖挖去修筑铁路和公路的路基形成的,还有一些是开发盐湖挖出来的。有如一块块原石,看似黑不溜秋,普普通通,经过削栽,露出精美的翡翠。看来一切美好都不会从天而降,都要经过探寻开拓甚至磨砺才会得到;心里有了美,就会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察尔汗盐湖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察尔汉盐湖景区及入口处巨大的盐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领队指着近处一片片盐池和远处一座座工厂介绍,察尔汗盐湖不仅是一个自然奇观,更是一个矿藏的宝库。盐湖蕴藏有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无机盐,总储量达500多亿吨,为中国矿业基地之一,其中尤以食盐和硼砂的储量最为丰富。这些矿产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享誉古今中外的“青盐”就源自此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盐层一般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多平方公里,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钾盐;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它晶莹透亮,十分可爱;还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其中仅氯化钾储量就达到1.45亿吨,占全国的97%;氯化镁储量近17亿吨,氯化锂储量825万吨,均居中国首位。1958年,国家正式决定在盐湖开发钾肥,以期结束中国没有钾肥的历史。湖上现已建有中国最大的钾肥企业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原青海钾肥厂),年产量1000多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为中国的工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当年铁道兵在盐湖修建铁路和公路,大量的机械设备拉不进来建工厂,即使建成了工厂,巨量的食盐、钾肥和其他矿产资源也运不出去。可见铁道兵修建的盐湖铁路公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盐湖建起了一个个工厂,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最后来到景区的第1个景点“万丈盐桥”一一215国道一段笔直的公路。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段普普通通的公路,它可是铁道兵为修筑青藏铁路运送器材,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众多难关,于1976年起修在盐湖之上,全部由盐垒筑而成。铁道兵往往是这样,开进去是荒山大漠戈壁,修铁路要先修公路,运送修建铁路的器材物资。“万丈盐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的一条奇路。奇怪的是,说是桥,旁无护栏,下无桥墩,更无流水。更神奇的是,说是路,却无路基,整条路漂浮在盐湖上,因为漂浮,所以路称之为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万丈盐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8年铁道兵修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动工开建,当时几大难题,高原缺氧,冻土、盐湖。由于当时国家遇到经济和技术困难,一期工程难以为继,下马后于1974年又上马。1976年,铁道兵第7师第34团开赴青藏铁路察尔汗盐湖段开始啃“盐骨头”。但是,由于察尔汗盐湖盐度过高,而且盐盖坚硬无比,犹如铁板一般,因此,不可能像在其他地域那样,把路基或桥墩打入湖底;即便能够打入湖底,用不了多久,钢筋混凝土也会被盐碱锈蚀损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尽快攻克盐湖难关,国家专门成立了盐湖研究所,专家组从北京赶到盐湖工地与铁道兵指战员一道攻关。经过反复试验和测试,他们发现盐盖和盐可以用卤水浇筑粘连,硬如钢板,塑造成新的理想的盐壳,完全可以承受火车通过的压力,承载力甚至比土质路基还要强。于是,一个大胆的施工方案出炉了一一以盐攻盐!就是就地取材,将盐盖砸成碎块,将碎块灌注于大盐块之间的缝隙中,再喷洒卤水使其结晶凝固,用机械碾压,形成坚硬密实的整体,再向地基打挤密砂桩填筑路基等方法进行施工。担负施工任务的铁道兵第7师第34团,在盐湖安营扎寨,克服重重困难,奋力拼搏,打进砂桩5.7万根、总延长13.5万米,灌砂5万立方米,挖盐盖3.7万立方米,回填片石、卵石6.4万立方米。看不见桥墩、宽10米,厚达15-18米盐盖的“万丈盐桥”,就是在这种攻关中先试先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铁道兵第7师第34团指战员就地取材,挖盐盖,造盐屋,安营扎寨,投入施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铁道兵修建的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穿越盐湖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火车行驶在察尔汗盐湖铁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盐桥长32公里,以丈计算,约合10400丈,所以被誉为“万丈盐桥”。经过铁道兵两年多的奋战,察尔汗盐湖铁路也建成,不仅创造了盐湖筑路的奇迹,也在中国的铁路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铁道兵34团修筑了我国第一条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盐湖铁路和公路,其突出代表16连被铁道兵授予“盐湖筑路攻关连”荣誉称号。(郑重纠误:有的文章说此“万丈盐桥”是某将军率部修筑青藏公路时,于1954年用7个月时间修筑的。这不是事实!请不要再以误传误了!以上事实,请见1978年11月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盐湖铁路》和中央电视台4套《国家记忆》报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记录片《盐湖铁路》的脚本截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央电视台报道当年铁道兵修建盐湖铁路公路的截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万丈盐桥”路面平整光滑,有趣的是,由于路面过于光滑,汽车开得太快,就会打滑翻车,所以,桥头立有最高限速每小时80公里的牌子。盐桥的养护方法也十分奇特。平时,一旦路面出现坑凹,养路工人从附近的盐盖上砸一些盐粒,然后到路边挖好的盐水坑里滔一勺浓浓的卤水,往上一浇,盐粒很快融化,并凝结在路面上,坑凹处便平整如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铁道兵指战员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1979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终于成功铺通。生动诠释了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的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万丈盐桥”,我趴在桥面上,好像又回到了铁道兵的怀抱;用手抚摸坚硬粗糙的桥面,如同抚摸当年筑路铁道兵战友被紫外线灼伤掉皮的肩膀;我把耳朵贴到桥面上,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筑路铁道兵战友的劳动号子和那《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的雄壮歌声。铁道兵已于1983年12月31日集体转业,一个功勋卓著的兵种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消失了。但如今察尔汗盐湖铁路还在,“万丈盐桥”还在,丰碑巍巍,铁道兵精神永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俯瞰“万丈盐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月21上午,我们又来到茶卡盐湖参观游览。茶卡盐湖平静如镜,有“天空之镜”美称。蓝天白云和远处的雪山,倒映在平静的盐湖中,美若仙境,置身其中,人有飘飘如仙、漫步太空的感觉。但仅就颜色而言,还是比察尔汗盐湖略逊一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茶卡盐湖美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