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游记---偶遇“文物桥〞

木木

<p class="ql-block">  野花恣意绽放,流水潺潺不息。原计划的户外戏水野炊,因为同行的四位中国式好老公都不会抽烟,甚至车上的点烟器都故障或无影无踪,而增加了难度系数。</p> <p class="ql-block">  都说旅游就是从一个自己讨厌的地方到一个别人讨厌的地方。今天的故事就是一群人放弃电饭锅和煤气灶,去钻木取火追寻这绿水青山间的袅袅炊烟,然后泡一碗方便面。</p> <p class="ql-block">  本以为是一场说走就走的乡村游,却因为偶遇“文物桥”而变成探寻中国铁路历史变迁的文化深度游。</p> <p class="ql-block">  京张铁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詹天佑设计并主持修建,1909年9月24日通至张家口市。1919年8月全长240.3KM的丰镇至归绥路段开工,线路进入绥远境内,1921年全线完工,更名为平绥铁路。1923年延伸到包头,改称为京包铁路,全长810千米。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长度405公里。</p> <p class="ql-block">  原京包铁路线K434处的丰镇市京绥线433桥,1919年间修建,位于丰镇市新安庄境内京包线434公里处,全长108米,跨水而架的联拱石桥,设计7个椭圆拱顶,整个桥型均衡美观。</p> <p class="ql-block">  遥想百年前詹天佑在攻克了八达岭长城段青龙桥站的大坡度难题后,做为二期工程采用传统工艺建造的“京绥线433铁路桥”,已经是驾轻就熟。“京绥线433铁路桥”主体结构完整,东侧是桥墩采用混凝土结构的铁路桥,西侧是正在使用的穿山隧道。石桥、混凝土桥依次退出历史舞台,现已成为了历史遗迹,默默的守望着南来北往的客货列车。百年沧桑,两桥一隧,展示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位于铁路西侧山顶的碉堡,不同于常规的方形或圆形碉堡,而是不规则三角形碉堡。它见证了民国军阀割据战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的岁月洗礼和百年铁路发展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进入碉堡内部,通过射击口俯视铁路线,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 <p class="ql-block">  战争似乎越来越远,它在警示着我们,要珍惜这和平安宁富庶的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  铁路护坡上的忠字牌,把人们的记忆扯回到那个激情的年代,即使在这乡野之间,也不能幸免。</p> <p class="ql-block">  当钢铁巨龙第一次出现在蒙古高原广袤的土地上,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惊喜与希望,也惊动了茶马古道上隆盛庄古镇的四大财主。世事难料,古镇上四老财集资上下打点,买通铁路设计人员,改道绕过隆盛庄,成为百年后的笑谈。平绥铁路的开通给当时偏僻绥远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发展机遇,更让塞外古城——丰镇在百年的沧桑巨变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p> <p class="ql-block">  京绥铁路已开通运营103年,它不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更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百年京绥铁路有着厚重的红色基因。让我们追寻历史记忆,维系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