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起义指挥部旧址群是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包括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5 个点。 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址就设在当时的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内。江西大旅社位于南昌市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380号,坐南朝北,于1922年由江西首富包竺峰集资四十万大洋修建,1924年建成。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四层回字型砖混建筑,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为中式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 ▲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 ▲天井里四角放有防火用的大水缸。 共有客房96间,设有茶楼酒馆,烟赌娼俱全,是二十年代南昌城内首屈一指的豪华大旅馆。由于地处闹市区,来往人员复杂,因此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非常隐蔽。1927年7月贺龙部队二十军进驻南昌后,其第一师将江西大旅社整个包租下来,把师部设在这里。 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原是给有钱人做寿,办喜事用的地方,起义指挥部临时把它做为会议室,多次在此召开重要会议,研究和部署起义的有关问题。1927年7月27日,以周恩来同志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同志为委员的前敌委员会在大旅社的喜庆礼堂内宣告成立,该处便成为领导“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喜庆礼堂 ▲中山路380号的院墙上,由陈毅元帅题写的9个镏金大字“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格外醒目。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从2006年5月开始,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闭馆实施改扩建。改扩建工程总投资约为1.5亿元,包括新建的一座陈列大楼和复原总指挥部旧址等。新建成的陈列大楼占地2005平方米,展厅面积3625平方米。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原了当年作为起义总指挥部――江西大旅社的内部格局和部分室内摆设。历经14个月改扩建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2007年7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新的陈列共展出文物237件,其中175件首次向公众展示。 2007年八一起义纪念馆新馆开放后,曾来过多次,陪外地朋友来过,自己也来过,今天又来了。<br> 进入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著名的雕塑家陈允贤先生1997年创作的一组人物雕塑《一代英豪》,这是为纪念南昌起义的五位主要领导人:周恩来(中)、贺龙(右二)、叶挺(左一)、朱德(右一)、刘伯承(左二)革命先辈而精心打造的。<br> ▲群雕《一代英豪》 ▲纪念馆小广场 广场两侧是起义军的29位代表。西侧(由北往南):颜昌颐 聂荣臻 澎湃 李立三 朱德 贺龙 周恩来 叶挺 刘伯承 恽代英 谭平山 贺昌 吴玉章; 东侧(由北往南):蔡申熙 李井泉 赵尔陆 杨志成 许光达 粟裕 朱克靖 郭沫若 林伯渠 廖乾五 陈毅 陈赓 萧克 周士第 陶铸 段德昌等。这些雕塑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光彩夺目,高大巍峨。 南昌八一起义陈列大楼就在广场南端。步入展厅,序厅的巨幅雕塑《石破天惊》让人深深的震撼: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紧扣着步枪的扳机,背面是火红的八一军旗,上面是蓝天白云,寓意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共产党人打响了石破天惊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展厅按南昌起义的历史进程展出,共分“危难中奋起”、“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冈”和“群英耀中华” 6个部分、21个展示单元,全面展示了南昌起义前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武装革命道路的艰辛历程。 1927年,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蓬勃发展之际,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却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经过充分酝酿,审时度势,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1927年7月24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在武汉召开扩大会议,作出历史性决策,决定在南昌举行起义,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4人组成的前敌委员会,准备组织中国共产党所掌握和影响的一部分力量,联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重返广东,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再次北伐。 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以及一大批国民党左派人士于7月中、下旬纷纷来到九江,积极酝酿起义。<br><br>至此,我党掌握和影响的兵力有: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第二十军、第十一军第十师、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等,共计二万余人。<br> ▲南昌起义的决定 ▲前敌委员会成员 这时,汪精卫却加紧了在军队的"清共"活动,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的共产党员叶剑英及时觉察了汪精卫等的阴谋,紧急和叶挺、贺龙、高语罕、廖乾五在九江甘棠湖中小船上进行了磋商,议定贺龙、叶挺迅速率部开赴南昌。<br> 1927年7月25日至26日,贺龙、叶挺部队由九江先后乘火车南下,经过牛行车站抵达南昌,指挥部分别设在宏道中学和心远中学。起义部队到达南昌后,贺龙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一师司令部的名义将江西大旅行社包租下来,7月27日中共前敌委员会在此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因准备不足,起义时间由原定28日改为30日,推迟两天举行。 7月28日,周恩来在第二十军军部会见贺龙,面告起义计划,并征求意见。贺龙坚定地表示:"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党要我怎样干就怎样干。"周恩来以前委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军总指挥。 7月30日晨,张国焘从九江赶到南昌,前委立即召开扩大会议。由于张国焘仍对张发奎存有幻想,所以主张一定要得到张发奎同意后方能举行起义,遭到周恩来等人的坚决反对。31日前委会议作出最后决定:8月1日凌晨四时举行起义。1927年7月21日下午,贺龙叶挺共同签署了由叶挺起草的作战命令。 图 ▲南昌八一起义部队序列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 1927.8.2) ▲作战部署 ▲起义军口令:河山统一 因叛徒告密,起义提前两小时,改在8月1日凌晨2时举行。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起义部队按照预定部署,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时慰劳起义军的捐款收条和回信。收条上写着:“今收到贵会慰劳革命将士捐款1万元整......”回款说明去向:“已分别送交11军和20军两政治部收......”。(据说是镇馆之宝) ▲捐款收条和回信 起义军在瑞金驻扎一周,对土地革命等政治纲领进行了深入讨论,调整了革命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帮助组建了中共瑞金县支部。贺龙、郭沫若等在瑞金绵江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1月初,朱德、陈毅率起义军脱离范石生部,经粤北到达湖南宜章,与当地中共党组织一起发动了著名的湘南起义。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33年6于30日)。<div>《中央政府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1933年7月11日)。</div> ▲《他们从南昌起义走来》英烈墙 看展的人很多。 二楼展厅新增了《光辉历程 强军伟业》,共分“星火燎原”、“中流砥柱”、“解放全国”、“钢铁长城”、“精兵之路”、“科技强军”、 “科学发展”、“神圣使命”等8个单元,展现了自南昌起义开始,从这里走出的人民军队历经炮火的洗礼,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浴血奋战力挽狂澜,取得了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光辉历程。 ▲国民革命军帽徽和领章 ▲由左至右依次为:共和国八一勋章、共和独立自由勋章、共和国解放勋章。上面的是八一勋章(2017年) 从陈列大楼出来,走进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江西大旅社),从一层到三层,把可以到达的地方都细细看过。我看见了当年周恩来同志工作休息的二十五号房间、看见了林伯渠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看见了警卫连住房、卫生队救护室,看见了天井、客房、餐厅、小会议室、喜庆礼堂,置身于这座百年历史的建筑中,仿佛一切依旧如故,又仿佛一切都在诉说着当年这里鏖战犹酣,诉说着百年前那个石破惊天之夜! ▲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江西大旅社) ▲岁月静好 革命委员会警卫队由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第一师警卫连和从叶挺部抽调来的一批战士组成,由陈赓率领,粟裕在警卫队中任班长。起义前夕,周恩来亲自向他们进行了战前政治动员。 ▲警卫队住房 江西大旅社中餐厅,又称“江天酒楼”。南昌起义期间,餐厅停止对外营业,这里便成为居住和工作在江西大旅社的起义参加者碰头会面、交流情况、商讨工作的重要场所。 ▲中餐厅 ▲二楼客房 ▲二楼客房 ▲二楼客房 ▲周恩来同志工作休息的二十五号房间 ▲二楼小会议室 ▲林伯渠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 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历史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