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国家博物馆的游记介绍了国博收藏的23件国宝(不许出国展出的一级文物)和夏商周的出土文物。这篇游记继续介绍秦汉以后的文物和历史。现在流行一种 “沉浸式体验“的游览方式,博物馆就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参观博物馆让你穿越到历史的某一天,和古人面对面地对话。可以睹物思人,向古人询问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恩怨情仇和改朝换代。我对科技和生产感兴趣,所以重点了解科技之最,生产之最等等。青铜,生铁,陶器,瓷器出现的年代和发展水平。纺织技术,农具水平,天文记录,数学等在中国的发展水平。其间,我时常下意识地和其他文明(两河文明,希腊,罗马等)同时期发展水平相比,想借此解答我心中的很多疑问。比如:民间和官方的主流说法是 “自清朝以来,由于 ‘闭关锁国’ 使得中国从此落后于世界”。我的疑问是:清朝以前的中国强大吗? 怎么老是被北方的游牧民族侵略?五胡乱华,燕云十六州,五代十国,金灭宋,元灭宋金,清灭明, 列强乱华。我不得不问, 落后是因为 ”闭关锁国“ 造成的吗?怎么一直都在挨打? 希望文物能说话,给我一些启示。 人山人海的参观人群 国家博物馆北门 国博正在展出中国航天技术 国博的大厅 <p class="ql-block">“吴王夫差”青铜剑 (图左),春秋吴国,1976年河南辉县出土。吴国姬姓,是周太王之子秦伯后人的封地。春秋晚期是吴国最强大时期,曾经短期称霸中原。吴越地区的铸剑水平远远超越中原,各诸侯国都以得到吴越的宝剑为荣。目前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共有9把,它门的形制和铭文大致相同。</p><p class="ql-block">“吴王光”青铜剑(图中),春秋吴国,1964年山西原平出土。剑上铭文显示是吴王光自用剑。</p> 青铜牺尊,春秋虢国,1956年河南三门峡出土。古称犀尊,酒器。<br> 石斧外范,二里头文化(1600BC左右),1974年山西夏县出土。这一时期石范一般用于斧头一类的小件工具,陶范用于鼎等大件器具。 陶鬲外范,商前期(1600BC-1400BC),1954年河南郑州出土。中国古代青铜器多采用范铸法。其工艺遵循由模制范,由范制芯,范芯组合后浇筑。模是器物的外形,可以由木或者陶等易加工成型的材料作成。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铁器是出土于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 。经碳14检测确认为商末产品(1400BC-1300BC)。该文物是铁条,用于陪葬物的镶嵌装饰。世界最早出现的冶铁产品是古埃及前王朝用铁陨石制成的铁珠。中国冶铁出现较晚,但是冶炼生铁在春秋已经掌握,比欧洲早1900年。块炼铁是在低温下(800-1000C)热锻打出来的固态铁。生铁是更高温度下融化铁矿后浇铸铁水得到的制品,可以批量生产,很明显,冶炼生铁是当时更先进的技术。 金鐔金首铁剑,春秋晋国,1957年出土于陕西陕县。这件铁剑是中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在当时,铁是一种贵金属,所以和黄金搭配使用。<br>青铜柄铁剑,春秋秦国,1957年出土于甘肃灵台县春秋早期的秦墓。剑身铁质,是人工的冶铁制品。春秋时期的铁剑还在三门峡,陇县,宝鸡等地出土,这说明春秋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冶铁技术。<br> 春秋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战国时期,铸铁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以及铁范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铁器的产量。到战国中期,铁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农业,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铁锄,战国燕国,1958年河北易县出土。<br>铁锸口,战国魏国,1950年河南辉县出土。<br> 双镰铁范, 战国燕国,1953年出土于河北兴隆。这件铁范可以同时铸造出两件镰刀。可以清楚地看见范的浇口在镰刀尾部。这种方式必须采用铁水浇铸,这说明战国时期,中国已经掌握了生铁铸造技术。这使得铁器能够批量生产。<br> 锄铁范,战国燕国,1953年出土于河北兴隆。<br> 车器铁范,战国燕国,1953年出土于河北兴隆。 青铜武士像,战国赵国,1955年出土于山西长治。<br> 兽头陶模,春秋晋国,1961年山西侯马出土。模型的制造是是青铜制品的第一道工序。一般采用陶等易加工的材料经过成形,雕塑,纹饰加工和烘培定形四道工序。 中国最早的瓷器是“清釉瓷尊”,1954年河南郑州人民公园出土的商代文物。它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1200C左右烧制的高陵土胎体。弹声清脆,防渗水。这也可能是世界最早的瓷器。 龙梁原始瓷盉,战国,1955年浙江绍兴出土。<br> 鎏金嵌松石玛瑙青铜带钩, 战国,1980年河南洛阳人士捐。<br> 六山纹青铜镜,战国(403BC-221BC),以山字纹为装饰的铜镜十分普及,但是六个“山”很罕见。<br> 错银卧牛青铜镇,战国楚国,1956年安徽寿县出土。“镇”用来压住席子的四角。<br> 人形青铜灯, 战国齐国,1957年山东诸城出土。 铜手钳,战国秦国,1979年陕西凤翔出土。这个钳子和现在的很相似。<br> “鄂君启”错金青铜节,战国楚国,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节”是一种凭证,一共有5件。这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的免税通行证。<br> 楚简“老子”,战国,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这是迄今年代最早的“老子”抄本。老子的核心是“道”,是万物变化遵循的基本。 “人物驭龙图”,1973年湖北武汉战国楚墓出土。这是现存最早的帛画之一,反映先民对死后世界的想像。<br> 楚帛书(相片), 战国楚国,1942年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现存美国赛克勒美术馆。帛书为墨书,共900字。内容丰富庞杂,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还包含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数术文献。<br> 二十八宿图,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 二十八宿图衣箱。该图中心朱书象征北斗星的“斗”字,四周用篆文书写的二十八宿名称。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关于二十八宿全部名称的最早文字记录。 “邾公华“ 青铜钟,春秋邾国,山东邹县出土。这件甬钟鼓部饰精细的蜷体龙纹,铸有75个铭文。继续了作器者为邾悼公华,在位时间是555BC -541BC。邾是春秋时的一个诸侯国,后来为楚所灭。<br> 绿釉陶楼,东汉(25AC-220AC), 1956年河南陕县出土。此陶楼展现了东汉大户人家居家建筑外观。<br> 鎏金青铜尊,西汉(202BC-8BC),酒器用于盛酒。 错金银鸟篆文青铜壶,西汉(202BC-8BC),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鸟篆文是古代的艺术字。其笔画如鸟在腾飞回首。这里篆文的意思是赞扬喝酒对身体的好处。该壶显示了汉代错金银工艺的卓越成就。<br> 棉鞋和彩绣云纹香囊,汉(202BC-220AC), 1934年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出土。<br> “延年益寿大宜子孙“ 锦袜,东汉(25AC-220AC),1959年新疆民丰出土。<br> 乘云锦, 西汉(202BC-8BC),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此墓出土的记录随葬品的竹筒称这种丝织品为“乘云锦“。在黄棕绢上用朱红,绛红,土黄,金黄,橄榄绿等多色绣线,以索绣法制出漩涡状纹样。 彩绘龙虎纹陶壶,西汉(202BC-8BC),1953年河南洛阳出土。<br> 双兽耳青釉陶瓿,西汉(202BC-8BC),1955年浙江宁波出土。<br> 石田塘,东汉(25AC-220AC), 1979年四川峨眉山出土。此石雕一侧有两块水田,一块田里有堆肥,另外一块有两个农夫在劳作。另一侧有一水塘,塘中有小船,还有鳖,青蛙,田螺,莲蓬等。展现了东汉时期的农田灌溉系统。<br> 霸凌过han (瓦字旁加个今), 汉(202BC-220AC), han是连接鼓风机和炼炉的陶风管。 “永初六年“钢刀, 东汉永初六年 (112AC),1974年山东苍山出土。此刀刀身长且直,背上有错金隶书铭文 ” 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这是采用生铁炒钢技术制造的钢刀。即是将生铁料加热至半熔融状态后不断吹风搅拌,使铁料中的碳氧化。工匠通过控制温度和搅拌过程,就可以得到熟铁料或者钢料。此刀采用炒钢为原料,通过不断锻打而成。在其横断面上可见30层的分层现象。与铭文中的”卅湅“相符。<br> 日晷,汉(202BC-220AC),1987年出土于内蒙古托克托。<br> “医工“青铜盆,西汉(202BC-8BC),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此盆刻有“医工“字样。古代医者通称医工。这件青铜盆是中山王内府的医疗器具,也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自铭为医用的器具。 石天禄,东汉(25AC-220AC), 河南洛阳出土。此石天禄颈部阴刻“缑氏蒿聚成奴作“天禄是立于墓前的神兽,常与辟邪成对。<br> 彩绘石骑马人,东汉(25AC-220AC),1955年河南望都出土。东汉的石雕比西汉有了很大变化。西汉石雕一般只雕出大体轮廓,力求简练。东汉雕出了线条来表示衣饰羽毛等质地。此雕刻用整块石灰石雕成,总体造型古拙雄浑,细部生动传神,为东汉石刻精品。<br> “熹平石经“残石, 东汉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东汉熹平四年汉灵帝命令蔡邕等人以隶书书写定 ”诗,书,乐,易,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东汉光和6年,经蔡邕写定的经书被刻在了石碑上,立在太学,以便读经人校对。汉末战乱,石经也被破坏,已少有整石出现。 绿釉陶水亭,东汉(25AC-220AC),陕西西安出土。这件陶水亭处于圆形水池中,池周围环绕人物,马,鹅等。亭高两层,上层有武士守卫,中有男子起舞,旁有人抚琴,伴歌。这件陶器是东汉豪强地主生活的反映。<br> 金缕玉柙, 西汉(202BC-8AC), 1973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玉柙又称玉衣,此玉柙共有1203片玉片由金丝连缀。金丝约2567克。玉柙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br> 琅琊刻石,秦28年(219BC),秦始皇东巡到琅琊郡(今青岛黄岛区西北)时所立刻石的后半部。书体为秦篆,相传为李斯所书。现存13行87字。前2行记载了跟随出行的人员官职和姓名,后11行为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补刻的诏书和从臣的姓名。在琅琊刻石中,秦始皇热情地歌颂了自己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强调了制定统一的法律作为办事的准则。重申了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对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在秦二世的补刻诏书中再次强调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性,并且要继续推进下去。 彩绘陶兵马俑,西汉(202BC-8AC), 1965年陕西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杨家湾汉墓共出土了2500余件彩绘陶兵马俑,为研究汉代军阵,军种,兵器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杨家湾汉墓距位于刘邦的长陵约4公里,推测是名将周勃之墓。<br> 彩绘燕鱼青铜釭灯,西汉(202BC-8AC),1985年山西朔县出土。 此釭灯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釭灯是带导烟管的灯,是汉代创制的一种灯具,能将灯油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导入灯腹内,以保持空气的清新。<br>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西汉(202BC-8AC),1963年陕西兴平出土。犀牛昂首伫立,双眼镶嵌黑色料珠,尊腹中空用来盛酒。在古代,中国不仅产犀牛,而且数量众多。由于大量捕杀,犀牛在关中一带最迟到西汉晚期已经绝迹。 观伎画像转,东汉(25AC-220AC),1954年成都杨子山出土。<br> 击鼓说唱佣,东汉(25AC-220AC),1954年成都天回山出土。此佣张口嬉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 它也被称为“汉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br> 冶铁画像石,东汉(25AC-220AC),1930年山东藤县出土。此图描绘了东汉时期的冶铁生产情景。左部是工匠操作排风鼓气,中部是锻制,右部是检测和采矿。<br> 七牛虎耳青铜贮贝器,西汉(202BC-8AC),1955年云南晋宁出土。此器为桶形,腰部有对称虎耳一对,器盖上铸有七牛,其中六牛环绕器盖,一牛伫立于青铜鼓上而独立于众牛。该器的虎牛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四联陶罐,西汉(202BC-8AC),1953年广东广州出土。这些联罐容器是岭南地区用来盛干果或者调味品的,到东汉消失。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br> 元羽墓志,北魏景明2年(501AC),1918年河南洛阳出土。元羽是孝文帝之弟,支持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内容之一就是改变少数民族的姓氏和籍贯。此墓志显示了改北魏皇族姓氏从“拓跋”为“元”,改籍贯从“中原”为“河南”。<br> 陶武士俑和陶牛车,十六国(304-439AC),1953年陕西西安出土,该墓葬出土的武士俑展现了南北朝时期鲜卑骑兵的甲骑具装,这是当时盛行的骑兵装备。标志着中国古代骑兵发展到重装阶段。 从三国进入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烧制进入了更成熟阶段。南方青瓷在选料,施釉,造型和烧制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北朝时期还创制了白瓷器。<br> 青瓷羊形烛台,东晋(317-420年),1976年江苏镇江出土。羊身上有几处深褐色斑点,两晋南朝时期出现的瓷器点彩装饰法。一般是先将彩色涂在瓷胎上,然后再罩上青釉,再入窑烧制。褐色点彩是我国彩瓷初期形式,为后来的釉下彩瓷奠定了基础。 青瓷魂瓶,西晋(265-316),魂瓶通体施清釉,装饰有阁楼,人物和动物。采用堆塑,雕贴,模印等手法,是三国吴西晋时期的独特的随葬品。魂瓶装饰多样,造型繁复,是魏晋时期瓷器工艺技术改进和创新的体现。<br> 青瓷魂瓶,西晋(265-316),魂瓶又称谷仓罐,是随葬用冥器,流行于三国吴和西晋时期。 黄釉乐舞瓷扁壶,北齐(550-577),1971年河南安阳出土。扁壶的两面模印五位西域人乐舞场面中间一人脚踏莲花座,表演胡腾舞。左边二人吹笛,击掌。右边二人弹五弦琵芭,击钹。胡腾舞是中亚地区民族舞蹈。<br> 弹琵芭陶俑,北齐(550-577),1973年山西寿阳出土。陶俑所弹琵芭为丝类弹拨乐器。中国古代琵芭分为五弦,四弦和阮咸三种。阮咸也称为秦琵芭,为原产,其它从西域传入。<br> 陶院落,三国吴(222-280),1967年湖北鄂州出土。陶院落为随葬冥器,应该是仿制当时的建筑而作。两侧左右有厢房,围墙有前后门,前门有门楼,楼顶内刻“孙蒋军门楼也”。围墙四周各有一角屋用于守护院落。 画像砖, 三国魏/西晋(220-316),1972年甘肃嘉峪关出土。<br> 三体石经,三国魏 正始二年(241AC)。石经是用战国古文,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刻写的 “尚书“ ,“春秋“ 及部分 “左传“ 文字,反映了中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原石经有28块碑刻,后来散失。宋代以后,陆续有残石出土, 最大一块是1922年在年在河南洛阳太学遗址出土,上有1800 余字。<br> 陶牛车,北齐(550-577),1955年山西太原出土。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乘坐魏晋南北朝时期,不论富贵贫贱,盛行乘坐牛车。陶牛车是随葬品,也呈现了当时社会风俗。 施胶纸,十六国后秦白雀元年(384BC),1928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表面施胶纸。施胶技术是在造纸过程中将动植物胶和淀粉掺入纸浆中或者刷在表面上,使纸张更加平滑。<br> 彩绘执盾武士陶俑,北魏(386-543),1965年河南洛阳出土。镇墓武士俑。<br>笼冠陶俑,北朝(386-581),1948年河北景县出土。 画像砖, 南朝(420-589),1958年河南邓县出土。画像砖为一砖一图,镶嵌于甬道,墓室。砖画内容分为三类,日常生活包括贵妇出游,献贡,甲马,武士车骑。流传故事包括郭巨埋儿等孝子故事,宗教神话有 “王子乔和浮秋公”,商山四皓,供养飞天,伎乐天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每块画砖都有强烈的立体感,线条流畅,是南朝绘画的珍贵资料。<br> 石堂,北朝(386-581),石堂是北朝时期来华的中亚粟特人的葬具。石堂正面是方形门,门两侧的浮雕是手持兵器的胡人卫士。四壁线刻有:宴饮,乐舞,鞍马出行,牛车出行,侍女等。图中男子多为高鼻深目的粟特人形象。女人为高发髻的汉人形象。<br> 钱镠铁卷 (复制品,唐乾宁4年,897AC)此铁卷是唐昭宗赐予钱镠的,是目前保留下来的唯一唐代铁卷实物。铁卷上嵌有333个金字,内容包括钱镠受封的功绩。特别说明对钱镠本人可以免除9次死罪,子孙后代可以免除3次死罪。 小团花锦,唐(618-907),1960年新疆吐鲁番出土。此物呈现了唐代的织锦工艺和技术。<br> 吉字纹锦,唐(618-907),1968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唐墓。此件纹锦上有一个汉字 “吉”。<br> 秘色葵口瓷盘,唐(618-907),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地宫同时出土的“衣物帐”记载,此盘为秘色瓷,是唐僖宗在咸通14年(873)的供养品。关于秘色瓷的说法很多,其中一种认为它是越窑的青瓷制品,是供瓷的一部分,但并非专供皇室。 越窑青瓷罂,1957年浙江余姚出土。该器腹上刻有 “大中四年” 和姓氏内容等41字。越窑在今浙江上林湖一带,产品种类多,胎质细密,釉色均匀,装饰手法以划花为主,还有印花,刻花等。越窑青瓷在唐代也有外销,在许多国家的古代遗址中均有发现。<br> 白瓷长颈瓶,唐(618-907),1957年河南陕县出土。<br> 三彩釉陶镇墓兽,唐开元11年(723), 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一般和镇墓武士一起放置于墓室入口处,用于镇恶驱邪。 彩绘武服陶俑,唐 (664),1972年,这对身穿文武朝服的贴金陶俑出土于陕西礼泉一处李世民的陪葬墓中。 墓主人是郑仁泰,曾经是李世民的亲兵。他参加过“玄武门之变”,后随李世民征战多年,是十六卫大将军之一。作为“拥立之功”的“第一等功臣”,受到了极高的礼遇,死后陪葬昭陵。<br> 彩绘陶戴帏帽女骑俑,唐显庆2年(657),1972年出土于陕西礼泉张士贵墓。帏帽原为西北游牧民族出门戴的防风帽子,后来传入中原成为贵妇出游时的时尚装束。在唐代初年很盛行,朝廷曾经禁止这种风尚,反而却使其更为风行。<br> 三彩釉陶胡服牵马俑,唐开元11年(723), 1957年陕西西安出土。此俑头戴幞头,身穿翻领窄袖袍,中腰束带,为唐风行的胡服。幞头是唐朝男子常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彩釉陶胡人骑卧驼俑,唐开元11年(723), 1957年陕西西安出土。<br> 木雕观音像,宋(960-1279)。<br> 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1971年发现于北京明城墙墙体内。宋仁宗要求太医王帷一考订针灸经络,在宋仁宗的要求下,太医王帷一考订了针灸经络,主持制造了两件针灸用铜人,并撰写了 “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三卷。书成后刻板印刷颁布全国。后来又将石经刻在碑上,至于开封大相国内供学习观摩。元朝初年,石碑被运到北京,后来因年代久远,碑上字迹模糊,在明代被用作砖石砌入北京城墙。直到1971年拆除明城墙时才发现,碑已裂为5块。 天文图碑(拓片), 南宋时期文物,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是拓片,原物在苏州博物馆。碑的内容分星图和说明两部分, 是根据元丰年间(1078-1085)的星象观测绘制的。星图以北极为中心,画三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分别代表北极圈,赤道和南天可见的界限。从小圆到大圆还有28条经线,将星图分为28个宿。28宿内有标明名字的星星339颗,加上无名的,一共1440颗。该天文图所达到的成就为国际天文学界所公认, 一致认为这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星像观测图。<br> 铜壶滴漏,元延祐3年(1316),铜壶滴漏是中国古代用水的恒定流量来计算时间的仪器,这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善的一套铜壶滴漏。<br> 皇史宬“金匮“,明清时期(1368-19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始建于明嘉靖13年(1534)的皇史宬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金匮“是用金属包封的柜子,是明清两代用于存放皇家档案的特制装具。 郑和铸铜钟,明宣德6年(1431),1981年福建南平采集。此钟是郑和第7次下西洋前为祈求平安而铸。<br> “皇帝之宝“玉玺,清(1644-1911),印文阳刻满,汉文 ” 皇帝之宝“,印钮为盘龙状。这是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五宝之一。它是清朝皇帝颁发诏书时使用频率最高的印章。<br> 天球仪,清齐彦槐于1830年制造。这是根据天象记时的仪器,内部仿钟表采用发条做动力,自动运转报时。齐彦槐(1774-1841)是清代科学家,对天文,农业水利研究卓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