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我们在广西过年

红姐

<p class="ql-block">春节前夕,我们一家三口决定去温暖的广西过年,小女推荐去防城港的京族三岛,听说那是一个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旖旎而低调的海岛。临行那天是腊月二十三,武汉正遇寒潮,寒风冷雨阻挡不了我们出行的决心。驾车行驶在高速上,湿漉漉的路面与飞奔的车轮琴瑟和弦,伴着我们迤逦南下。从家到南宁1300多公里,我们分两天到达南宁,后又经过数小时的奔波,终于到达防城港,进入京族旅游度假区。年下度假区内的宾馆和旅店均十分紧俏,多亏有朋友的相助,事先为我们在万尾岛预定了宾馆,在这里我们将度过了一个特别旳春节。</p><p class="ql-block">这个岛上居住了大量的京族人民,住在岛上半个月,当地的民风民俗让我们对我国的京族文化产生了兴趣,我们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参加当地春节民俗活动,了解了京族和他们所居住的京族三岛的坎坷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先说京族三岛吧,或许许多人对于京族三岛都是第一次听说,其实这是指万尾、巫头、山心三岛,位于祖国南疆的海防线上,面向南海。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是由海水冲击而形成的岛屿。总面积20.8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是我国京族的聚集地。京族三岛仅有一条与陆地相通的公路,海岸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环绕三岛的海滨沙滩宽10-20米不等,沙质细软金黄,被誉为“金滩”;海水洁净碧蓝,浅水区宽阔平坦,白日风平浪静,渔舟点点,晚间潮涨浪涌,波涛阵阵。海洋、沙滩、树木,还有不同档次的宾馆、海洋餐馆鳞次栉比,构成了京族三岛独特的海滨天然风光。我们居住的万尾岛,与越南仅隔一条狭窄的水域,万尾岛的金滩是国家4A级景区,以其长达15公里的金色海滩而闻名。该岛不仅是一个迷人的旅游景点,而且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西南起始点。</p><p class="ql-block">再说京族,是我国的人口较少民族,他们的祖先在越南,大约从明代开始,到十九世纪末,陆续从越南移居到京族三岛上,距今已有500年历史。京族文化有口头文字、音乐、舞蹈、技艺、节庆等在内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历经千百年以身教言传的方式,代际相传,延续至今,其中京族喃字、京族的重要节日“哈节”与哈亭、京族的独弦琴,均是京族文化的主要标志。</p><p class="ql-block">京族喃字,意即“南国的文字”,是京族先祖们仿效汉字的结构,经过改造、使用和演变形成了京语化的方块象声方字,按前人之说,喃字的出现是出于社会的需要,又是出于宗教、文化、政治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喃字形成的历史悠久,南国第三次北属时代已正式使用喃字。</p><p class="ql-block">京族的重要节日“哈节”,是京族人民以祭祀海神为主,兼有娱乐联欢、乡饮聚会的一个重要节日,主要在纪念海神的诞辰中祈求平安顺利,此节在京族先民迁至京族三岛后一直延续,至今万尾岛、巫头岛和山心岛每年定期举办。京族哈节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京族,哈节可比春节要隆重热闹的多。</p><p class="ql-block">京族的独弦琴,因独有一根弦而得名,是京族特有的传统乐器,是京族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独弦琴艺术包括独弦琴制作技艺和独弦琴演奏艺术,2011年,京族独弦琴艺术已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短暂的15天,我们多次往返万尾、巫头、山心三岛,有幸结识了当地村民和京族独弦琴的非遗传承二代;在岛上偶遇多年未见的老领导,惊喜在千里之外的这份缘分。我们本次在京岛主要景点有金滩、京族哈亭、东兴京族博物馆、三岛间各异的村风村景等,主要看点是非遗的哈节传统文化、非遗的独弦琴和字喃风采,以及民族服饰等。我们游玩了东兴口岸,游览了大清国一号界碑、东兴中越人民友谊公园等景点,在老街寻找20多年前曾来过走过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年味渐浓,高速服务区已是张灯结彩,一派过年景象</p> <p class="ql-block">你在寒风冷雨无处藏身,我在暖阳和风清爽自由!这就是广西南宁</p> <p class="ql-block">在南宁下榻明园饭店,这里是1958年毛主席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快乐过小年</p> <p class="ql-block">大年三十向家人和朋友们献上我们美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金滩因海滩上的沙色金黄而得此名。沙质细软金黄,滩平浪静,远处水天一色,舟帆点点</p> <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让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p> <p class="ql-block">享受阳光,拥抱海水,漫步金滩</p> <p class="ql-block">海边的日出日落,是自然最美的画卷,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辛勤劳作的海边儿女</p> <p class="ql-block">国门城市——东兴</p> <p class="ql-block">来到东兴,就会感觉到这个边境城市蕴藏着厚重的文化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了大清国五号界碑、东兴口岸、中越人民友谊公园、陈公馆。在东兴老街区,还发现了许多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东兴口岸</p> <p class="ql-block">东兴口岸留影</p> <p class="ql-block">中越边境以北仑河为界河,东兴口岸相距越南芒街口岸仅100米,是中国唯一与越南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两国人民可从中越友谊大桥出境观光和贸易。</p> <p class="ql-block">站在东兴口岸,看越南芒街口岸</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东兴口岸检验处</p> <p class="ql-block">东兴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品一杯越南西贡咖啡</p> <p class="ql-block">位于东兴街上的大清国五号界碑,此碑已过100年历史。随着2001年1369号界碑的设立,此碑已失去了界碑的意义,成为文物被政府保护。</p> <p class="ql-block">2001年设立的新界碑</p> <p class="ql-block">东兴中越人民友谊公园</p> <p class="ql-block">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中越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法国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中国边关第一大文昌塔</p> <p class="ql-block">陈公馆。陈济棠,广西防城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治粵八年,颇有建树。其旧居以法式建筑楼群为主要建构,院内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历史文化气息浓郁。房屋和墙壁虽斑驳依稀,略显陈旧,仍气宇轩昂,风姿依然</p> <p class="ql-block">东兴老街侨批馆,可追朔到17世纪未到抗战时期,是在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海外华侨汇往国内的钱款和家书的递送场所。相当于现在的邮局吧</p> <p class="ql-block">“东兴汇路”,危亡时期的“生命线”,它记载着战争年代中越两国运送侨批的曲折故事</p> <p class="ql-block">东兴口岸的侨批路口,赫然屹立的牌坊,牌坊两侧书写着”百年侨批通闽粤连南亚梦断硝烟,三载信汇传飞鸿救家园路在东兴”,这里就是当年大量侨批者递解侨汇之路,是民众的生命通道,是海外华侨的救国通道</p> <p class="ql-block">防炮洞,当年东兴县政府为了防止炮火的轰炸,保护百姓生命安全,修建临时防炮洞,防炮洞遍布街道民房公建下部,当时帮助了居民躲避了战火</p> <p class="ql-block">战争遗迹</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清国一号界碑景区</p> <p class="ql-block">中法战争结束后,中法共同堪界立碑,当时四品知州李受彤等立碑数块,以确定中越边界</p> <p class="ql-block">大清国一号界碑,是清光绪16年公元1890年所立的第一块界碑,这块尽显沧桑的巨石,向人们诉说着100多年来的每一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一号界碑是广西延边公路的起点0公里处,同时也是219国道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界碑广场标志建筑物~山海相连,下面是一个三角形的门,象征是国门,中间两只大手握在一起,成为一个心形,它代表各民族心形相连,上面是一个山字,两边低中间高,这就是山海相连的山字</p> <p class="ql-block">竹山古街,始建于清末时期,曾是远近闻名的繁华商埠。历经百年沧桑,仍保留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和文化遗迹</p> <p class="ql-block">京族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京族民族服饰、字喃风采、生产生活工具、独弦琴、居住环境、民间信仰、婚恋礼俗、地图资料等,全面反映了京族生产生活历程,成为展现京族传统文化魅力、体现国家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京族哈亭原专为祭拜“镇海大王”而修建的。现今哈亭是京族过哈节祭祀祖先、祭神灵和民间娱乐、议事的公共场所,是京族三岛的标志性建筑。京族三岛都建有哈亭,风格大同小异,规模不相上下。</p> <p class="ql-block">巫头村哈亭</p> <p class="ql-block">巫头村用文旅之笔绘就美丽乡村幸福蓝图</p> <p class="ql-block">万尾村哈亭</p> <p class="ql-block">山心村吃亭</p> <p class="ql-block">哈节,最具海洋气息的民族节日,京族地区每年都要举行重大而隆重的活动来祭祀海洋神灵,各地哈节时间不同,主要以集体祭祀、宴饮、歌舞为主要内容,分为迎神、祭神、入席和唱哈、送神四个程序。在京族三岛,哈节堪比我国春节,隆重而热闹</p> <p class="ql-block">字喃,是历史上京族祖先为书写自己语言而借用汉字和仿照汉字字形创造出来的方块字,是京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独弦琴,是京族地区独有的民间弹弦乐器,早在公元八世纪,独弦琴就已流行于缅甸、越南和东南亚各国。它结构简单,演奏手法十分独特,琴声美妙动听,是京族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体验独弦琴</p> <p class="ql-block">有幸结识了当地京族独弦琴的非遗传承二代,现场为我们弹奏《月亮代表我的心》</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参加万尾村迎春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因京族人民居住在海边,以海为生,故京族的民歌、舞蹈等文化艺术,绝大部分取材于大海及海洋有关的题材,从而形成了京族的海洋文化。</p> <p class="ql-block">千里之外,岛屿之城,偶遇当年老领导,兴奋不已</p> <p class="ql-block">尝遍海岛美食,是吃货不懈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来去匆匆的日子里,虽是浮光掠影,京族三岛已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海岛的美景,不时地在我的眼前浮现,海岛的美食,每每让我回味久远。广西之行,共行驶3380公里,我们休闲带游学,醉心怡情,收获颇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