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白居易《夏日闲放》)<br> 盛夏的六月,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热情与奔放。<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别称】</div> ●季夏——夏天的时段按照来临的顺序分为孟夏、仲夏和季夏,因此六月又叫季夏,代表同样意义的别称还有暮夏、晚夏、杪夏,杪本来是指树梢,后来借指季节、岁时的尾端。<br> ●伏月——俗话说:三伏之中逢酷热,意思是三伏乃一年中最热的天气。由于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大都在六月,所以六月被称为"伏月"。<br> ●暑月——六月的记忆,是和酷热相伴的,东风消停,大地如蒸,小暑、大暑节气也大都在六月,人们把六月称之为"暑月"。<br> ●烦暑或溽暑——在闷热、潮湿的天气中,人们的心情也会因此而烦躁不堪,所以六月别称"烦暑"、"溽暑"。<br> ●焦月——这个时候大江南北,都是高温酷暑,盛热的阳光炙烤着万物,万物仿佛都被烤焦了,于是六月形象地叫做"焦月"。<br> ●遁月——从古到今,人们总是想尽各种办法避暑,成为"遁月",遁是避开的意思,六月即避开酷热,寻找清凉,还是人们在六月的心愿。<br> ●荔月——六月近秋,渐渐伴着瓜果的成熟,个中翘楚便是令妃子乐得合不拢嘴的荔枝,所以六月又称荔月。<br> ●荷月或莲月——江南的赏荷是在六月下旬,以六月二十四为观莲节。每当这天,苏杭一带画舫云集、满目裙袂、挥扇如云,人们在荷花荡旁,看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习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一】</div> 半年节——六月初一,民间也称为半年节,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北方一些地区会用新面粉制作成馒头,有的做成大雁的形状,送给娘家人食用,称为“送雁馍”。还有的地方还会吃饺子、放鞭炮、组织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祭拜先祖和天地。<br> (有些地方也把农历六月十五或者农历六月十四作为半年节的说法。)<br> 新麦节——齐鲁大地将这天称为“新麦节”,在豫东和豫南都有六月初一过小年的说法。这段时间,麦子刚打下不久,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所以人们把这天当作庆祝丰收、祈求丰年的节日。同时也会祭祀天地、祭祀祖先,在感恩夏季丰收的同时,也祈求在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获得更大的丰收。 过半年——每逢农历六月初一,在广东饶平县有着“六月初一”过半年的独特民俗。每逢此日,人们都会停下手里的农活和工作,回到家里团聚,穿上新的衣服,杀鸡宰鹅,祭祀祈福,宴请亲朋好友。和除夕夜一样,在五月三十的晚上也要守岁,迎接六月初一的到来。 扛阿公——在广东韶关市的很多地区,每逢农历六月初一都流传着“扛阿公”的民俗文化活动,该活动具有地方特色,有趣生动,深受大家喜爱,至今已有246年的历史。“扛阿公”所说的阿公指的是客家村民历代敬奉的神像,分别是盘古、五谷、本坊、二公和三公,扛起他们的神像进行巡游,并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二】</div> 吃虫节——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吃虫节,相传在过去仡佬山爆发了虫灾,五谷歉收,当人们正在发愁的时候,有人偶然间发现虫子可以炒着吃,于是大家纷纷模仿,害虫数量大减,这一习俗自此就流传了下来。<br> 祭雷王——农历六月初二,广西象州县盘古村有祭雷王的习俗,传说中雷王是一个主管打雷闪电、刮风降雨的神仙,六月中旬天气炎热,人们害怕土地干旱,收成不好,每到农历六月初二,便杀牛宰猪祭雷王,祈求它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安康。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三】</div> 韦陀日——农历六月初三是韦陀菩萨圣诞日,又叫韦陀日。原是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后来归化为佛教的护法天神,在中国佛教寺院中,韦驮菩萨屹立在弥勒佛像背后,面向着大雄宝殿,以守护伽蓝护持佛法,民间还有关于韦陀的“爱情”故事,固有“昙花一现,只为韦陀”一说。<br> 祭敖包——农历六月初三蒙古族民族也会在巴彦笋布尔峰上举办一场盛大的祭敖包仪式,传说蒙古人在安葬亲人时,随车带着一峰驼羔,在安葬的地点将驼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将驼羔的母亲或已二岁的驼羔带上,沿着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去寻找。如果发现母驼或驼羔在某一处不肯前行或悲鸣,那就是安葬亲人的地点。这时,牧人要垒几块石头或放几捧土,来祭礼亲人,求得亲人的祝福。如此沿袭,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形成了敖包。 孟姜女送寒衣——同时这一天也是民俗中的“雨期”。农历六月,正是火热的炎天。传说,六月初三,孟姜女哭哭啼啼送寒衣上路,眼泪化为了大雨,民俗中便把六月初三认作是“雨期”,叫做“六月初三送寒衣雨”。 孟姜女的坚贞守节,为丈夫万里送寒衣,哭倒长城,受人尊敬。于是,六月初三也成为孟姜女的香火期。 小白龙探母——玉皇大帝治水母娘娘三女儿违反天规,私自下凡与渔夫成亲,还生下白龙,遗有后患,将她打入水牢500年。念及她母子情深,限小白龙每年农历六月初三日到天宫水牢探访生母一次。母子相见,抱头痛哭,感天动地,难怪这一天都下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四】</div> 那达慕大会——农历六月初四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是游戏娱乐的意思,6月份,草原上水草丰茂,牛羊肥壮,人们聚集在一起品尝美食,欣赏射箭,摔跤,赛马等比赛,庆祝丰收。<br> 谢灶——农历六月初四民间有谢灶的习俗。谚语有云“三番谢灶,胜于清醮”。不同于冬天要用大鱼大肉祭祀灶王爷,夏天祭祀主要以粉团、素食为主。 伏羊节——山东淄博在农历六月初四会举办伏羊文化节,据说在伏天吃羊肉可以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祛除。在节日上有精彩的开幕仪式、文艺汇演,还有斗羊比赛、百桌伏羊宴、户外露营、非遗展示、农产品展销等活动。 初五节——传统习俗的“五大鬼节”(1.上巳节;2.清明节;3.中元节;4.寒衣节;5.初五节)之一。又称过桥节。<br> 六月初五这天,长江以南很多地方的人家,要在家门口、房门和窗户上插桃枝、柳枝和杨枝,寓意趋吉避凶、家宅平安。<br> 有些地方还有六月初五“过桥”祭祖的习俗,就是六月初五这天,对过世超过百天的亲人,举行一次谓之“过桥”的纪念仪式,此时要带上鲜花、果品、酒馔,去祭拜亲人。<br> 在广东潮汕地区,六月初五还有担西瓜的习俗,按照民间的说法,在六月初五这天,过世的亲人会回来挑西瓜。因此祭品中,一定要有西瓜和煮熟的猪肉,寓意让亲人顺利过桥。<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六】</div> 天贶节(贶[kuàng],赠送)——此节起源于宋代。宋真宗赵恒是一个非常迷信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六,他声称上天赐给他一部天书,并要百姓相信他的胡言,乃定这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天贶节”已失去原来含义,而晒红绿的风俗尚存。<br> 晒红绿——相传"六月六晒红绿"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从西天(印度)取佛经回国,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开始,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汉族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以后此举成俗。 姑姑节——春秋战国晋国宰相狐偃,权高势重,骄横无比。亲家曾劝,却遭责骂,一气而亡。女婿设计,欲在六月六日替父报仇。其女念及其父,将此情泄露。然狐偃出京放粮,亲见百姓疾苦,并知己行谬之。<br>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当面悔过,并未伤害女婿。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br> 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张扬出去,老百姓各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br> 满族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苗族赶歌节——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的赶歌节是湖南凤凰、贵州松桃等地苗族的传统节日。届时,苗族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汇集在歌场,尽情唱歌跳舞。 瑶族半年节——“半年”是瑶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每年的过节这天,瑶家都要撒石灰、放响炮、贴对子,以企盼人畜无灾,五谷丰登。 藏族响浪节——藏族“响浪节”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民的传统节日,一般都选择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响浪”是藏语,意思是“在一个地方转,求神保佑”。<br> 节日时,藏族男女老少来到草原上和高山密林中,扎帐篷、宰牛羊、备香茶、设美酒,祝贺节日愉快。骑手们骑着骏马、牦牛参加赛马、赛牦牛、射箭和“大象拔河”等活动。青年男女在钹、锣、唢呐乐曲声中唱着热情奔放的祝酒歌,跳起欢乐的锅庄舞,演出藏戏。<br> 布依族敬盘古——布依族人民于每年农历六月六(盘古逝世日)这天,宰猪杀牛,包粽子供奉祖先。每逢六月六,布依族人民喜欢吃糯米饭和糯米粑,喝糯米酒,家家户户还要杀狗庆贺。节日期间,妇女们背着装满粽子的篮子,串寨走乡,探亲访友,青年男女身穿民族服装,手提箫筒或二胡,口吹木叶,成群结队来到广场,举行对歌、掷花包、赶表(恋爱方式)等活动。 瑶族晒衣节——是广西桂平盘瑶地区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农历六月初六举行。节日当天,热闹非凡,清晨各家宰鸡杀鸭开庆祝会,宴饮后,全家动员,有秩序地把棉被、衣服、鞋子、箱笼、柜子等物拿到屋外晒坪上暴晒,晒上一两个小时翻转再晒,然后把衣物搬回厅堂凉一下,再放回原处。夕阳将落时,全寨人还要对着太阳招手,表示对它的感激。 土族花儿——是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土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为期5天。<br> “花儿”是一种民歌,又称“少年”。“花儿”的唱词大多是即兴编成,有对唱和独唱两种形式,内容丰富多彩。<br> 洗象日——元明清时期,农历六月六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时皇帝在朝会、祭祀或出巡时,为显示威严,要摆出一支由车马象、鼓乐幡伞组成的庞大仪仗队,每有盛大庆典,大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员。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就是为象清洗的日子。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七】</div> 玉帝称帝日——民间传说,六月初七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称帝的日子,因此各路神仙都会前去朝拜。玉帝也被称为天公,俗话说“天上天公,地下舅公”,由此可看出玉帝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每年的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辰,因此被称为“天公日”,而六月初七则是玉帝称帝的日子,也就是所谓的普天同庆的日子。<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八】</div> 藏族望果节——农历六月初八是藏族同胞的望果节。望果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有着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的祭祀活动。在这天,藏民会举行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活动。<br> (“望果”是藏语译音,意为“绕地头转圈”。藏语“望”指农日,“果”即转圈的意思、“望果节”可译为“在田地边上转圈的日子”。 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时[藏历七、八月间]举行。)<br> 土族观经会——六月初八,青海等地的土族会在佑宁寺举行一场观经会。人们穿着干净的衣服,到寺院磕头祈福、点酥油灯、布施、供饭等,以此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虔诚。另外,在活动中还会进行物资交流、赛马、射箭等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九】</div> 京族哈节——哈节是京族唯一的本民族传统节日,每年都隆重庆祝,以祭祀神灵、团聚乡民、交际娱乐为主要内容。京族人以海洋渔业闭枯生产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京族哈节是京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从中可解读哈节作为海洋文化的积淀。<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十】</div> 金蟾吐钱节——六月初十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或商铺门前挂上一只金蟾像,寓意着财神降临,带来财富和好运。也有人会烧金箔和香,祈求好运。<br> 刘海诞——六月初十还是喜财神刘海的诞辰。刘海是中国传说中的喜神,被认为能带来幸福、财富和好运。人们会在这一天向刘海祈求好运、平安和财富,也会吃一些寓意吉祥的食品,如鲤鱼、桂花糕等。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十一】</div> 祭井神——农历六月十一日是井神的诞生日。井神是民间传说中的神灵之一,据《白虎通•五祀》中说,五祀者,谓之门、户、井、灶、土。井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井神的诞辰,人们往往会举行简洁的祭祀仪式,在井前焚香点烛,摆上甜甜的蜜食,祈求井神保佑井水丰沛,甘甜可口。<br> 丹麻戏会——又称为丹麻花儿会,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于每年农历六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在丹麻镇东丹麻村唱青苗戏,土族群众会在节日当天身着盛装相聚在丹麻戏场上,欣赏戏曲表演,举行商品贸易,参加花儿演唱,用歌声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十二】</div> 古尔邦节——伊斯兰教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宰牲节或尔德节,我国穆斯林将古尔邦节又称“忠孝节”。古尔邦节在我国穆斯林心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节日当天,穆斯林们都精心打扮,参加会礼,游坟诵经、缅怀先人,有条件的宰杀牲口,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同时新疆地区的穆斯林还会举行各种文艺活动,十分精彩。<br> 彭祖诞辰——相传农历六月十二是活了八百多岁彭祖的诞辰。彭祖是颛顼的玄孙,相传彭祖在有生之年经历了尧舜、商夏等朝代,活了八百八十岁,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有关彭祖长寿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人说他买通了牛头马面,更改了生死簿,这些美丽的神话,都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十三】</div> 鲁班诞辰——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于工匠世家,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木工师傅们用的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农历六月十三日是鲁班的诞辰,木工,建筑同行们会结伴上庙堂祭祀,以追思先师及祈福护佑工作顺利,香港建筑界会在鲁班先师庙举办庆祝活动。<br> 龙王节——相传农历六月十三是海龙王的生日,全国各地的祭祀习俗都不太一样。布依族在龙王节有祭龙王、吃龙王饭、布依山歌比赛、赛马、斗鸟等习俗。沿海地区以捕鱼为业,所以龙王节又被称为渔民节,一般有开光(新船下海)、敬龙王、敬海神娘娘、抓行和跳水族舞等习俗,人们通过这些活动希望龙王能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鱼虾满仓,出海平安等美好愿望。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十四】</div> 亡人节——是云南昆明一带回族的节日,在每年农历六月十四日举行。据说1856年清朝政府官员污蔑昆明的回族“阴谋作乱”,指使当地地主武装团练搜杀,迫害,残杀无辜百姓,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中惨死的人,昆明一带的回族便把农历六月十四日,作为亡人节。<br> 跳水节——在贵州从江,每年农历六月十四日举办跳水节。刚边村坐落在贵州十大最美河流之首的三北河边,跳水节就在这条河上举行,其中同饮“百杯煨酒”的习俗的壮观场面,让慕名而来的无数游客赞叹不已。一块硕大的上面天然形成百余个酒杯的花岗岩,更是令人拍手叫绝。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十五】</div> 拜五谷母——五谷母是非常古老的汉族民间信仰。潮汕人把五谷神称为 “五谷母”。这与大家称大地为母亲的道理一样,源于母性社会的女性崇拜。<br> 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潮汕俗称五谷母生日。五谷母又称五谷大帝、五谷神、五谷爷,谐音称五角母。何以"五谷母"有两次神诞,据说因为潮汕是水稻一年两熟,为报答神恩,故行夏秋二祭,时间定在两次收成后的月中即农历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十六】</div> 闹鱼节——闹鱼节是流传在广西、贵州等地苗族同胞聚局地区的民俗活动,于每年农历六月十六举行。在这一天人们欢聚一堂,举行闹鱼、放鱼、抢鱼、吹笙踩堂等活动。在过去,人们以“闹鱼”的形式,寄托消灭鼠兽和病虫害的心愿。如今,人们在“闹鱼”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谁抢的鱼多,谁今年的福气就越多。<br> 六月会——热贡藏乡"六月会”是流传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习俗活动,六月会藏语称为“六月勒瑞”,意为六月献给龙的歌舞,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村民们会举行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法师"开山”等活动,法师吹起圣洁的海螺,敲着吉祥的龙鼓,煨起浓浓的桑烟,载歌载舞,酬神娱人,共同祈盼今年是一个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好年景。 黄龙庙会——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羌族会在黄龙寺举行一场民间传统节日——黄龙庙会。黄龙寺建于明朝,又名雪山寺、白鹿寺、藏龙寺,相传为黄龙真人修道成仙之地。庙会当天,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集会黄龙寺,烧香祈神,看藏戏表演、民歌对唱,到处是笑语喧哗,到处是歌舞弹唱,十分热闹。 龙舟节——在南方地区,农历六月十六日也是“龙舟节”,龙舟赛期间,“漠阳味道,寻味江城”美食周也一并举行,而龙舟比赛中包含的龙舟民俗系列活动更是与众不同,逆水龙舟大赛在热闹的同时也蕴含了一种精神上的鼓舞。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十七】</div> 插箭节——农历六月十七是西藏那曲安多县的插箭节,在西藏那曲安多县的部落,都有着自己部落的保护神,在贡品中箭镞是最重要的一种,这一意识促成了甘青川一带牧区插箭节的产生。<br> 龙鼓舞——农历六月十七也是“龙鼓舞”,是典型的朝鲜祖民间舞蹈艺术之一,表演者手持画有龙形图案的桃形鼓,进行表演,最后举行“战神”与“地母神”的结婚仪式和抢夺一只羊活动,十分热闹。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十八】</div> 观花节——农历六月十八日是嘉绒藏区特有的节日“观花节”,藏语叫“若木鸟”,在节日期间,人们喜气洋洋,以村寨为单位,成群结队到草坝上、森林里搭帐游耍。每次活动时间三至十多天不等。每次观花节,举行煨桑、赛马、打靶等活动,大家在一起吃糌粑、品咂酒、叙友情、谈丰收。<br> 飞山庙会节——农历六月十八日是湖南靖州传统的飞山庙会节,靖州飞山,有 “楚南第一峰”的美誉, 湘黔桂三省周边地区群众有在此思祖祭拜的传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十九】</div> 观音成道日——观音菩萨是佛教诸神中在民间影响最大、信仰最普遍的神灵。她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一般佛教寺院都有观音殿,或在大雄宝殿内供观音像,还有单独的观音庙、观音堂等。江南许多人家也供奉观音像,常年焚香膜拜。<br> (二月十九圣诞日、六月十九成道日、九月十九出家日)<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二十】</div> 食新——相传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民间流行食新的习俗。就是在入伏后,人们要食新米牢记种田辛苦,吃伏羊消除苦夏湿热。吃新米也叫吃辛,就是将刚收获的新米和旧米同煮,同时供奉五谷大神。<br> 乞巧女儿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在甘肃陇南的部分地区有着乞巧女儿节的习俗。人们会举办广场舞、文化讲坛、秦腔演出等活动。相传乞巧文化起源于秦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逢此日,人们通过迎巧、坐巧、娱巧、祭巧、拜巧、卜巧、送巧等7个阶段的活动,请求“巧娘娘”赐予女孩儿灵心巧手和美满生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廿一】</div> 布依族风情节——年的农历六月廿一,是贵州兴义市布依族风情节。每逢此日,人们为了庆祝传统民族节日,都会举办内容丰富的文艺汇演,载歌载舞来传承民俗文化,展现民族风情。相传布依风情节起源于农闲时期,大家没有事情做就通过唱歌跳舞走亲访友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愉悦之情。<br> (另说:六月六风情节)<br> 查白歌节——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传统重大节日,每逢此日,人们会齐聚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相传此节日是为了纪念有情有义,不畏强权的查哥和白妹而得名。节日期间,人们会吃五彩糯米饭、吹木叶、打花包、赛歌、饮酒,热闹非凡,相传此节日也是当地的情人节,年轻男女身着盛装,互赠信物,期盼能拥有查哥白妹那样浪漫唯美的爱情。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廿二】</div> 拉夜会——农历六月二十二,是青海省贵德县一带藏族的拉夜会,也被人们称为贵德六月会。这一天,人们会举办物资交流会和花儿表演等民俗活动,还会向“二郎神”和“文昌神”两位神仙敬献哈达、绸缎等,吸引了各方来客,热闹非凡。<br> 会庆节——据古籍《玉海》记载:“孝宗以六月二十二日为会庆节。”在古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碧瓦炊饮、举杯相邀,相贺会庆节,各级官府衙署还要击鼓迎丰年。 祭山神——农历六月二十二是云南省富源一带布依族的祭祀节日——祭山神。祭山神是不同民族都会有的习俗,祭祀内容各具特色,不一相同。对于布依族来说,每年祭山神的时候会准备一头牛,每家派出一名男子进入山林,杀牛祭祀,祈求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畜健壮。祭祀时不准解手和砍树,会被认为是对山神的不敬。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廿三】</div> 火神诞辰日——农历六月二十三为火神诞辰日。因此古人在这一日祭祀火星,以示不忘最初用火的始祖。汉代以灶为火神。唐、宋、明代都以祝融为火神。到了明宣宗在位时期,又以王灵官为火德神。清代规定,每年六月二十三日由地方官员到火神庙举行祭祀,并以祝融、阚伯作为一同配享的火神。民间因为此神司火,关系重大,所以祈祷拜谢的人很多。吴地有此日不食荤、不饮酒的习俗,称为火神素。<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廿四】</div> 观莲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观莲节,民间以此日为荷诞,即荷花生日。宋代已有此节。水乡泽国的江南一带,人们倾城而出,举家泛舟赏荷观莲。<br> 老板节——俗话说“六月二十四,财主请伙计”,相传此日是老板节,是广东揭阳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宋朝,有一个叫孙乙的人在揭阳县开辟了东南西北四个市场,并于农历六月廿四开市,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六月廿四定为揭阳“招财爷”的生日,这一天所有的“老板们”都会准备三牲五果来祭拜招财爷,祈求财源广进,祭拜结束后就用这些祭品来招待伙计,久而久之,就有了“六月廿四,财主请伙计”的说法。 火把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在我国西南农村的少数民族会举行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人们会有3天假期,每逢此日,人们会制作传统食物,供奉火神,祈祷秋天丰收,无病无灾。到了晚上,人们会围绕火把、篝火跳跺脚舞,成为节日的标志性环节。 大刀会——大刀会是在禄丰县高峰乡的彝族朋友在火把节期间举办的传统盛大节日,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在大刀会之前,彝族的成年男性都会将三尺多长的“关公刀”磨得亮亮的,到了六月二十四会身着盛装,戴上面具,扛上大刀,表演格斗动作,意在驱鬼除祟。 武财神关公圣诞——农历六月二十四(一说五月十三),民俗传说是武财神关公(关圣帝君)圣诞日。<br> 关公,即三国大将关羽,道教尊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佛家尊为伽蓝菩萨、盖天古佛,儒家尊关公为文衡帝君、五文昌之一、武圣人与文圣孔子齐名!<br> 和合二仙诞——和合二仙是汉族民间传说之神,主婚姻和合,故亦作和合二圣。<br> 据至真道人讲述,民间以和合为掌管婚姻的喜神,并有“欢天喜地”的别称。人们图绘、模塑他们的形象,用来祝福。图中的和合二仙是两个蓬头、笑面、赤脚的小孩模样,一个持盛开的荷花,一个捧有盖的圆盒(或一如意、一宝珠,取和[荷]谐合[盒]好之意)。和合之像多在婚礼时陈列悬挂,或者常年悬挂在堂中,取谐好吉利之意。<br> 至清代雍正时,复以唐代诗僧“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相传两人亲如兄弟,共爱一女。临婚寒山得悉,即离家为僧,拾得亦舍女去寻觅寒山,相会后,两人俱为僧,立庙“寒山寺”。<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廿五】</div> 包晌午——“六月二十五,六街包晌午”,这是云南昆明晋宁区六街镇彝族同胞民间自发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民俗文化盛会,这一天,六街镇万人聚集,“包晌午”、“燃篝火”、纵情歌舞。红红火火六街“包晌午”寓意着六街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祈盼。<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廿六】</div> 关秧门节——农历六月二十六,在我国一些布依族居住的地区,有着过“六月街”的习俗,也叫“关秧门节”。这天人们就像过年一样,十分重视,会进行回娘家、晒虫虫等民俗活动。<br> 二郎神诞——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六是“二郎神诞”。谚语说:“六月二十六,二郎雨”,民间把这天的雨称为“二郎雨”或者“净喜雨”。人们在这天会祭拜二郎神,以表示对其的喜爱和崇敬之情。 杨真君诞——南北朝时陈宝应的部属大将,掌管军需,善于理财。杨公去世后,被封为北山真君,是民间有名的“财神爷”。 土地爷生——农历六月二十六日,是土地神圣诞之日,潮汕民间称为“土地爷生”。是日,居民都要上土地庙(福德祠)祭拜,农家还要采办供品到田头祀神,祈求五谷丰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廿七】</div> 纳西族火把节——我国民族纳西族有传统节日火把节,按照古老的传统,该民族的火把节一般从农历六月二十四开始,到六月二十七结束。每天晚上人们都要点一根如同柱子一般粗的火把,竖立在自家门前,晚上村里的青年都要拿着火把沿着山路和田埂,边走边唱,直到深夜。<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廿八】</div> 纪念节振国——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八至六月三十这三天,在我国河北下尤各庄村民家家户户按照传统习俗都会吃斋3天,来纪念当地一位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节振国积极抗日,率领了中国第一支工人抗日武装,留下了一个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廿九】</div> 天枢诞——天枢星君又称金鳌或龙龟,正是在这天,金鳌即龙龟得道成为了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君。代表着福寿绵长、财富权力和吉星高照,同时还有和气、和善、和谐“三和之风”的寓意。<br> 这天,各地的道观庙宇要举行纪念活动,很多人前往庙观上香、送灯、吃素,祈福吉星高照、家宅平安、事事如意。<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诗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裁生罗,伐湘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帔拂疏霜簟秋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炎炎红镜东方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晕如车轮上裴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啾啾赤帝骑龙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代:李贺《六月》</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坠西楼夜影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透帘穿幕达房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流光堪在珠玑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火不生榆柳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一照通黄卷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轻轻化出绿芜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欲知应候何时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迎大暑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代:徐夤《萤》</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代:白居易《早蝉》</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毕竟西湖六月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光不与四时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接天莲叶无穷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映日荷花别样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代:杨万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儿女咿嘤斑竹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蜩螗六月沸如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楼谁问牛郎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看银河意已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代:苏泂《夜句》</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寒声策策琅玕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香气浮浮菡萏红。</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人间苦炎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搔残雪月明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代:方岳《山桥月夜》</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脚烧空意欲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行六月道闻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怜不及高枝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饱汲清风不费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代:曲端《清凉院》</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骤雨忽终日,高田知有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斜风驱溽暑,平地作交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屋漏忙移坐,泥深懒出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哉今夕睡,凉意已浮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代:仇远《六月雨》</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月炎天时霎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行云涌出奇峰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沼上嫩莲腰束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兼露。梁王宫阕无烦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畏日亭亭残蕙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傍帘乳燕双飞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碧碗敲冰倾玉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朝与暮。故人风快凉轻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宋代:欧阳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渔家傲•六月炎天时霎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完 ====</div>